第186章 互市聯羌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是一場勝仗,劉禪也在宮門之前,迎候幾位功臣。
薑維、諸葛瞻、馬承還有一同迴來的苻翼、藥蘭泥等也都下馬參駕。
“諸卿平身,各位都是國家棟梁,此戰之勝,大漲我漢家威風!”,劉禪迎了上去,笑著讓大家起身,“朕已經準備好了晚宴,給你們接風洗塵。奉宗,頒布詔書!”
“是,陛下。”,一旁的陳祗笑著展開詔書,宣讀了起來:“詔曰, 寵綏國爵,式嘉閥閱之勞,大漢疆土,有賴於爾等英勇無畏之士。鎮西大將軍薑維,籌劃有功,斬獲全勝,加封為衛將軍!奮武將軍馬承,勇武過人,加封平西將軍!射聲校尉諸葛瞻督運糧草有功,賞金一萬。順義侯苻翼,忠心為國,沙場之上,親冒矢石,建立奇功,改封漢安侯,加封平遠將軍!羌人藥蘭泥,雖無官爵,然盡忠報國,其心可嘉,晉爵苻楊亭侯,加封昭義中朗將。另,歸義將軍迷當,供應軍兵牛馬有功,晉爵武陽侯!其餘立功人員著大將軍與尚書台商議之後按功封賞,傷殘陣亡將士也當全部撫恤,不可懈怠。”
“臣等,謝陛下厚恩!”,幾個將軍也是心中很高興,趕緊下拜謝恩。
“好,入宮開宴!”,劉禪於是帶著眾人,走進了宮殿,開席接風。
一場盛大的宴會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了帷幕。皇座之上的劉禪,目光柔和,朝著下方的大小將領一一敬酒,他沒有上過戰場,但也練習過騎射,也能稍微知道將士們在外不易。
在他的示意下,內侍們立即忙碌起來,一盤盤美食被端了上來,一壇壇陳年佳釀被開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影響之下,蜀漢宮廷還算是節儉,不過今天劉禪也是在興勢之戰的慶功之後,再次破了例。
飲宴結束之後,他留下了薑維和諸葛瞻,開始商討北境防務的細節。
“陛下!此番作戰,多虧羌人和氐人的奮勇殺敵,才能有此勝利,故而臣以為可進一步將他們的軍隊和勇士,與我軍結合,這在日後北伐,或可成為大的助力。”薑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嗯,朕看到卿的請功上書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故而定了今日的官爵封賞,不過,朕不通軍事,想著找你們商討一下。”
諸葛瞻也點頭道:“陛下今日的封賞甚為妥當,幾位羌氐首領都在說陛下的恩德,不過,還有一事,還需要陛下首肯。”
“你說。”
諸葛瞻將之前楊翼進言的倉窖改良之法與劉禪和薑維詳細說明了一下,並將自己謀劃從陰平出發,經過湟中,打通羌中商道的想法初步說明了一下。
“陛下,臣以為,此計可行,一來,打通西域商貿,借著蜀錦、茶葉換取羌胡以及西域一帶的馬匹可以更好增強我大漢騎兵的戰鬥力;二來,也可以趁機對湟中羌部落施加影響,將他們進一步拉攏到我們大漢這邊!”,薑維對諸葛瞻進一步經略湟中的想法也表示讚同。
“依照衛將軍之前的戰報,治無戴、白虎文、俄何幾大部族都願意與我們大漢交好,但也有像姚柯迴那樣的搖擺不定的兩麵派,此事是否妥當?”,劉禪有些擔憂。
“陛下所慮甚是,因此臣以為,先與他們兩個部族,建立緊密的互市關係,這樣才能從利益以及信用兩個方麵,與他們更好的進行聯合,日後北伐,才能成為助力。”,諸葛瞻提出了進一步的方略。
薑維也補充道:“眼下遝中的羌漢互市已經比較成熟,若能依照射聲校尉的謀劃,進一步與西海羌人做好聯係,陰平、武都兩郡可以逐漸繁盛起來。”
劉禪點頭讚同:“既然你們想的已經很清楚,朕全力支持你們,可以先找大將軍以及尚書仆射商議一下,定下對策。”
諸葛瞻聽他跳過了董允,有些疑惑:“陛下,此事不與董令君說嗎?”
“董令君受了風寒,正臥床不起,這半個月的尚書台事務已經由尚書仆射代理了。”
“啊?董令君病情如何?”,諸葛瞻也是一驚,心裏算算時間,突然發現也到了上一世董允病故的時間了,心中不禁一沉。
“太醫去看過了,似乎要靜養,不過董令君多年操勞,身體底子不好,且有的養護了。”,劉禪歎了口氣。
諸葛瞻心中有些不好過,這病來如山倒,自己私下還是要找找醫生幫著看看才行,之前蔣琬身體本來也不好,後來六十多歲了,患病離世也是藥石難醫,可董允才五十剛出頭,要是能救,自然是要救的。
“陛下,臣想要去看看令君……”
“嗯,也好,不過你們盡量不要談國事了,朕也不想他養著病,還要操心……衛將軍留一下,朕還有事情要吩咐你。”
諸葛瞻於是行禮之後,匆匆離開,薑維則留在了殿中。
“不知陛下,還有何事吩咐?”,薑維有些不解,不知道為什麽將自己突然留下。
“太子尚武,卿也應該知道這件事,這幾年他一直纏著朕,想要入軍旅磨礪,眼下向寵手下已經分了關家、張家和糜家幾家的子弟,再把太子塞過去,就太難為他了。朕想將太子交給你照顧。”
薑維趕緊下拜:“陛下,臣擔心對太子照顧不周啊……何況前線畢竟不如後方,實在是危機四伏,太子國之儲君,要是有個萬一,臣擔當不起啊。”
“朕賜你詔書、符節,太子如有舉止不妥之處,卿可當場拿下,送迴成都!”,劉禪打斷了他,“思遠還年輕,還擔著陰平、武都後續新田製的推廣,朕相信你,朕也會叮囑好太子,讓他在前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陛下既如此說,臣沒有二話,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保護好太子的安危!”,薑維也知道事情已經這麽定了,於是也不再多說。
“難為你了。”,劉禪將他扶了起來,“卿乃相父當年所喜愛的將才,朕對你的倚重也不會少的,多多與太子往來,對卿也有好處。”
“臣……明白陛下的深意。”,薑維自然清楚劉禪的意思,自己如果能與太子打好關係,那麽日後北伐就能多一分後盾,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薑維與劉禪又商定了劉璿入軍的一些細節之後,便出宮迴府休息,而此時,諸葛瞻迴到府中,卻看到劉雁迎了上來。
“思遠,有客人,說是特地來找你,一個白發老人和一個少女。”,劉雁小聲地跟諸葛瞻說了情況。
“哦?白發老人?少女?”,諸葛瞻有些疑惑,是誰啊?於是也好奇地走入正廳。
“小侯爺,又見麵了?!”,一個熟悉的麵孔朝著他行禮。
“董神醫!”,諸葛瞻大驚,隨即就是大喜,“您怎麽來了!”
薑維、諸葛瞻、馬承還有一同迴來的苻翼、藥蘭泥等也都下馬參駕。
“諸卿平身,各位都是國家棟梁,此戰之勝,大漲我漢家威風!”,劉禪迎了上去,笑著讓大家起身,“朕已經準備好了晚宴,給你們接風洗塵。奉宗,頒布詔書!”
“是,陛下。”,一旁的陳祗笑著展開詔書,宣讀了起來:“詔曰, 寵綏國爵,式嘉閥閱之勞,大漢疆土,有賴於爾等英勇無畏之士。鎮西大將軍薑維,籌劃有功,斬獲全勝,加封為衛將軍!奮武將軍馬承,勇武過人,加封平西將軍!射聲校尉諸葛瞻督運糧草有功,賞金一萬。順義侯苻翼,忠心為國,沙場之上,親冒矢石,建立奇功,改封漢安侯,加封平遠將軍!羌人藥蘭泥,雖無官爵,然盡忠報國,其心可嘉,晉爵苻楊亭侯,加封昭義中朗將。另,歸義將軍迷當,供應軍兵牛馬有功,晉爵武陽侯!其餘立功人員著大將軍與尚書台商議之後按功封賞,傷殘陣亡將士也當全部撫恤,不可懈怠。”
“臣等,謝陛下厚恩!”,幾個將軍也是心中很高興,趕緊下拜謝恩。
“好,入宮開宴!”,劉禪於是帶著眾人,走進了宮殿,開席接風。
一場盛大的宴會在熱烈的氣氛中拉開了帷幕。皇座之上的劉禪,目光柔和,朝著下方的大小將領一一敬酒,他沒有上過戰場,但也練習過騎射,也能稍微知道將士們在外不易。
在他的示意下,內侍們立即忙碌起來,一盤盤美食被端了上來,一壇壇陳年佳釀被開啟,香氣四溢,讓人垂涎。在劉備和諸葛亮的影響之下,蜀漢宮廷還算是節儉,不過今天劉禪也是在興勢之戰的慶功之後,再次破了例。
飲宴結束之後,他留下了薑維和諸葛瞻,開始商討北境防務的細節。
“陛下!此番作戰,多虧羌人和氐人的奮勇殺敵,才能有此勝利,故而臣以為可進一步將他們的軍隊和勇士,與我軍結合,這在日後北伐,或可成為大的助力。”薑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嗯,朕看到卿的請功上書時,就有了這樣的想法,故而定了今日的官爵封賞,不過,朕不通軍事,想著找你們商討一下。”
諸葛瞻也點頭道:“陛下今日的封賞甚為妥當,幾位羌氐首領都在說陛下的恩德,不過,還有一事,還需要陛下首肯。”
“你說。”
諸葛瞻將之前楊翼進言的倉窖改良之法與劉禪和薑維詳細說明了一下,並將自己謀劃從陰平出發,經過湟中,打通羌中商道的想法初步說明了一下。
“陛下,臣以為,此計可行,一來,打通西域商貿,借著蜀錦、茶葉換取羌胡以及西域一帶的馬匹可以更好增強我大漢騎兵的戰鬥力;二來,也可以趁機對湟中羌部落施加影響,將他們進一步拉攏到我們大漢這邊!”,薑維對諸葛瞻進一步經略湟中的想法也表示讚同。
“依照衛將軍之前的戰報,治無戴、白虎文、俄何幾大部族都願意與我們大漢交好,但也有像姚柯迴那樣的搖擺不定的兩麵派,此事是否妥當?”,劉禪有些擔憂。
“陛下所慮甚是,因此臣以為,先與他們兩個部族,建立緊密的互市關係,這樣才能從利益以及信用兩個方麵,與他們更好的進行聯合,日後北伐,才能成為助力。”,諸葛瞻提出了進一步的方略。
薑維也補充道:“眼下遝中的羌漢互市已經比較成熟,若能依照射聲校尉的謀劃,進一步與西海羌人做好聯係,陰平、武都兩郡可以逐漸繁盛起來。”
劉禪點頭讚同:“既然你們想的已經很清楚,朕全力支持你們,可以先找大將軍以及尚書仆射商議一下,定下對策。”
諸葛瞻聽他跳過了董允,有些疑惑:“陛下,此事不與董令君說嗎?”
“董令君受了風寒,正臥床不起,這半個月的尚書台事務已經由尚書仆射代理了。”
“啊?董令君病情如何?”,諸葛瞻也是一驚,心裏算算時間,突然發現也到了上一世董允病故的時間了,心中不禁一沉。
“太醫去看過了,似乎要靜養,不過董令君多年操勞,身體底子不好,且有的養護了。”,劉禪歎了口氣。
諸葛瞻心中有些不好過,這病來如山倒,自己私下還是要找找醫生幫著看看才行,之前蔣琬身體本來也不好,後來六十多歲了,患病離世也是藥石難醫,可董允才五十剛出頭,要是能救,自然是要救的。
“陛下,臣想要去看看令君……”
“嗯,也好,不過你們盡量不要談國事了,朕也不想他養著病,還要操心……衛將軍留一下,朕還有事情要吩咐你。”
諸葛瞻於是行禮之後,匆匆離開,薑維則留在了殿中。
“不知陛下,還有何事吩咐?”,薑維有些不解,不知道為什麽將自己突然留下。
“太子尚武,卿也應該知道這件事,這幾年他一直纏著朕,想要入軍旅磨礪,眼下向寵手下已經分了關家、張家和糜家幾家的子弟,再把太子塞過去,就太難為他了。朕想將太子交給你照顧。”
薑維趕緊下拜:“陛下,臣擔心對太子照顧不周啊……何況前線畢竟不如後方,實在是危機四伏,太子國之儲君,要是有個萬一,臣擔當不起啊。”
“朕賜你詔書、符節,太子如有舉止不妥之處,卿可當場拿下,送迴成都!”,劉禪打斷了他,“思遠還年輕,還擔著陰平、武都後續新田製的推廣,朕相信你,朕也會叮囑好太子,讓他在前線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陛下既如此說,臣沒有二話,請陛下放心,臣一定保護好太子的安危!”,薑維也知道事情已經這麽定了,於是也不再多說。
“難為你了。”,劉禪將他扶了起來,“卿乃相父當年所喜愛的將才,朕對你的倚重也不會少的,多多與太子往來,對卿也有好處。”
“臣……明白陛下的深意。”,薑維自然清楚劉禪的意思,自己如果能與太子打好關係,那麽日後北伐就能多一分後盾,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薑維與劉禪又商定了劉璿入軍的一些細節之後,便出宮迴府休息,而此時,諸葛瞻迴到府中,卻看到劉雁迎了上來。
“思遠,有客人,說是特地來找你,一個白發老人和一個少女。”,劉雁小聲地跟諸葛瞻說了情況。
“哦?白發老人?少女?”,諸葛瞻有些疑惑,是誰啊?於是也好奇地走入正廳。
“小侯爺,又見麵了?!”,一個熟悉的麵孔朝著他行禮。
“董神醫!”,諸葛瞻大驚,隨即就是大喜,“您怎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