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熙八年六月,劉禪在鄧芝的建議,又派遣使者入吳通好,另外諸葛瞻也派人暗中送信給堂兄諸葛恪,讓他當心因為陸遜身死,而導致的軍中變故


    七月,受二宮之變的動蕩影響,以及陸遜的去世,吳將馬茂與兼符節令朱貞、無難督虞欽、牙門將朱誌等暗中合謀,欲乘孫權與公卿諸將入苑射獵,趁著孫權在苑中,而眾臣在門外未入的時間節點上,由朱貞持節宣詔,將眾大臣一起收捕,而由馬茂入苑擊殺孫權,分據宮中及石頭塢,遣人通知早已經做好準備的魏國大將軍曹爽,準備來個內外夾攻。


    他很快他們的行跡被諸葛恪與孫峻注意到,於是當機立斷,將幾人全部誅殺。曹爽的部署也落了空,聽到消息之後,也不由得捶胸頓足,隻好收迴了在前線的兵馬布置。


    與此同時,郭淮說服了夏侯玄,兩人一起前往洛陽,向曹爽進言,增兵隴西,壓迫蜀漢。但曹爽因為興勢之戰之後,中軍也有一定的損失,便以軍心不穩為由,暫時擱置,但同意從河南、關中調一些多餘屯田兵,前往隴西助戰。


    郭淮與夏侯玄無奈,於是讓這些屯田兵集中在一起,開始整訓。


    但蜀漢這邊,也沒能夠趁機進行進取,因為大司馬蔣琬的病情進一步加重,已經無法挽迴了……


    諸葛瞻來探望蔣琬,發現蔣琬已經是不住的咳嗽,顯然是精氣神已然十分萎靡。諸葛瞻擔憂問道:“大司馬身體不適,應該好好養病才是。眼下政務有大將軍在,您不可再憂勞神思了。”


    蔣琬淡然一笑:“我的身體我自己已經年過六旬,得丞相拔擢,陛下信賴,統一國之政,為國盡忠。還能有什麽遺憾?”


    諸葛瞻眼眸一暗:“大司馬……”,隨即也說道,“這十幾年,您支撐著繁重的政務,實在是太辛苦了。”


    蔣琬抓著諸葛瞻的手:“思遠,你已經十九歲了,軍政見識非常人可比,我與大將軍之後,一定是你輔佐陛下,我希望你這幾年,繼續親手去挖掘一些人才。他日秉持中央政務,或者推行善政,或者組織北伐,都能有自己的人手支持,可以事半功倍。”


    隨即又說道:“當年你父親一開始,便在新野為先帝辦了編戶造冊的事情,一方麵做到了平整賦稅,另一方麵也可以趁機募兵,收攬人才。如今你與伯約,在武都、陰平,收服羌胡,推行夷漢一家,還真有些當年丞相的風采。”


    “大司馬謬讚,父親的才幹,瞻還差得遠。”


    “不可妄自菲薄!”,病榻上的蔣琬,還是抓起他的手,輕輕拍了幾下,“我雖然才幹不及丞相,甚至可能大將軍、董令君、呂仆射他們也都勝我一籌,但我蔣公琰自詡這顆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便是與丞相相比,也未必遜色。”


    “大司馬……”


    “孩子,你要清楚,你現在這個年齡,背負的聲名、壓力、責任也不是你應該承受的,但你現在一步步做得很好!”,蔣琬笑了笑,“可知道江陽那邊都在誇讚你,那裏的百姓,指著你到過的地方,修過的河港、堤壩,清淤的農田,說道‘葛侯之所為也。’,能有這番成績,沒有辱沒你父親的聲名!”


    諸葛瞻也深受鼓舞,拱手鄭重道:“多謝大司馬謬讚,瞻日後也當勉勵自己,不忘本心。”


    “嗯,好,對了,大將軍與我的對外理念有所不同,這個你應該知道吧?”


    “瞻,知道。”


    蔣琬笑了笑:“文偉一直都認為,我們這些人才能都不如丞相,自當等後繼之人來繼承事業,而不是強做無用之功,他的這番話,你以為如何?”


    諸葛瞻想了想,說道:“瞻,不以為然。”


    “說說你的想法。”


    “中原之地,數倍於巴蜀,中原之才,也是數倍於巴蜀,時間推移到後麵,隻會差距越來越大,說不定曹魏到時候可以調集二十萬、三十萬,甚至四十萬來進攻我軍,可我們卻依然隻能最多咬牙調集二十萬不到的兵力,便是後麵出了一個我父親那樣的不世之才,那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填上這個空檔的人。”,諸葛瞻頓了頓,又說道,“當年,先父曾作《正議》,昔日高祖、世祖均提羸弱之兵,伐亂禁暴,若他們有一絲為畏難之心,豈有我大漢四百年天下?”


    “好,哈哈哈,說得好,說得好。咳~咳~”,蔣琬緩了口氣,讚道:“北伐中原之業,以寡擊眾,以弱擊強,非堅韌不拔者不可行之,幸好我們大漢一個薑維,一個你,你二人日後定要通力合作,繼承先帝與丞相的遺誌。”


    “請大司馬放心!”,諸葛瞻躬身一拜,似是做了一個承諾。


    感覺身體到了極限,蔣琬有些疲勞笑了笑:“好,說了這麽久的話,我累了,思遠你先迴去吧。”


    “是!大司馬好好休息。“諸葛瞻猶豫了一下,還是行禮之後,退下了。


    看到諸葛瞻離去的背影,蔣琬心下確是放鬆了不少,躺在床上,看著床頂的帳幔,不禁出神,過去的很多事情如同走馬燈一樣,開始襲擊著腦海。


    恍惚間,他似乎看到了,當年劉備衝進他的臥室,將醉酒的他一腳提了起來。


    “蔣琬!汝身為廣都縣長,不理政事,酗酒為樂!是為害民!來人,拉下去,斬!”


    然後便是諸葛亮跟在後麵拉住了劉備,極力勸道:“蔣琬是社稷之器,而非百裏之才,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修飾為先,望主公明察。”


    眯了眯眼睛,蔣琬感覺眼前的場景又發生了變幻,已是中年的諸葛亮笑盈盈的看著他說道:“公琰,如果為了避親故而舍棄了有德之人,就會使百姓遭受苦難,眾人既然於心不安,確實又使內外官員不明其中道理,你應當接受這個茂才的推舉,盡力施展才能,以此表明這種選舉是公正慎重的。”


    隨即,諸葛亮形象消散在眼前,他又看到了劉禪坐在龍椅上,語重心長對他說道:“長史啊,相父生前一直屬意你接下治國的大任,你不可推辭,定要幫朕治理好這個國家……”


    蔣琬不禁閉上了眼睛,喃喃自語:“陛下,恕老臣不能再輔弼您了,老臣這就去陪先帝和丞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