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羅憲見朱然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諸葛瞻南下建寧,羅憲則已經受劉禪的派遣,出使東吳,先到了江陵城。
“這座城本來是我們大漢的。”,在城外等待的羅憲再一次看到了雄偉的江陵城牆,還是不禁有些感慨。
一位青年將軍縱馬而出,看到羅憲之後,立刻走近,在馬上微微行禮:“可是漢使羅令則?”
“在下正是羅憲,請問您是?”
“偏將軍朱績,奉家父車騎將軍之命,迎漢使入城,請!”,朱績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幾人到了議事廳,年邁的朱然坐在上麵,看著走進來向他行禮的羅憲:“羅尚書此前也出使過兩趟了,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與你當麵敘談,年輕才俊,前途不可限量啊,老夫已經設宴為你接風,請。”
羅憲行禮致謝,跟著朱然父子進了偏廳,一旁的仆役上好了飯食,也就退了下去。
朱然笑著說道:“我們家不習慣下人伺候,羅尚書自便就是。”
羅憲笑了笑:“朱老將軍生活簡樸,晚輩佩服。”
朱然飲了口酒,又問道:“此番出使,不僅僅是為了送藥問候吧?”
羅憲麵不改色:“不知老將軍此言何意?”
“送藥是假,探聽消息才是真的吧?”,朱然也是笑著盯著羅憲,似乎想著要看出來什麽。
“出使他國,難道不就是為了探聽消息?”,羅憲也笑著飲了口酒,“貴國使臣來我大漢,不也是如此?”
“不知你這小娃兒,現在來我們這裏是要探聽什麽消息?”,朱然對羅憲比較欣賞,繼續帶著些調侃的語氣問了下去。
“老將軍,晚輩的確有事想問問,不知道此次我能不能當麵見陸老丞相一麵。”,羅憲鄭重拱手,他知道朱然與陸遜私交不錯,這種事情,應該也會幫忙。
“伯言病了。”,朱然歎了口氣,“眼下需要靜養,若有公事,老夫幫你轉交,若是私事……老夫勸你還是不要去了。”
羅憲沉默了下來,他當然清楚朱然的意思,但諸葛瞻的意思,還是要想辦法轉達,便有些猶豫。
朱績在一旁看了出來羅憲的異樣,於是好奇道:“羅尚書可有難言之隱,有什麽事情不妨說出來。”
朱然也笑了笑:“羅尚書,我們漢吳兩國的關係以前確有些不妥之處,但現在,我們也有共同的敵人,若是於我們兩家利益相關的事情,盡可直言。”
羅憲想了想,於是正色道:“晚輩聽聞老將軍您雖然位高權重,但卻能夠持身中立,既如此,晚輩便直說了,還請您勸勸陸老丞相,不管發生什麽事情,切莫介入到建業的黨爭之中。”
“羅尚書,您知道您在說什麽嗎?”,朱績也臉上有些嚴肅,“這件事乃我國內政,您在此多言,隻怕不妥吧?”
“貴國南魯黨爭的風言風語,蜀地也多有流言。”,羅憲也很冷靜,“在下也不藏著掖著,敢問老將軍,難道忘了當年晉國的驪姬之亂?”
“羅尚書,請您慎言!”,朱績這下坐不住了,可他麵上卻沒有多少憤怒,左右看了看說道,“我朝並無驪姬那樣的人物,豈會有驪姬之亂?”
“當年獻公晚年,名義上是驪姬以色亂政,實質上,乃是晉獻公立儲不定,造成了內外朝局的動蕩,他誅殺申生,驅逐夷吾和重耳,托孤於荀息,卻沒能下狠手誅殺曾為太子申生一黨的裏克,於是在晉獻公死後,才有裏克逼死荀息,弑殺奚齊、卓子導致晉國混亂加劇的情況。如今的陸老丞相在朝廷內外都是德高望重,安知不會有人將他當做裏克呢?”,羅憲依舊是有理有據。
“羅憲啊,你的確是個正人君子,敢做敢言。”,朱然也是歎了口氣,“不過老夫看你不是多事之人,這些話應該不是你自己的意思吧?”
“這……”,羅憲也沒想到,朱然身為武將,卻也極其敏銳,於是點頭道,“老將軍猜的不錯,晚輩乃是受我國騎都尉諸葛瞻所托,前來進獻此言。”
“諸葛瞻……就是上次四年前來的那個?”,朱然想了想,笑了笑,“倒是個聰明的小夥子,沒想到也有如此見識。”,說完這句話,也是端著酒杯喝了兩口,似乎不想再說什麽。
羅憲也靜靜地等待朱然的態度,朱績看著兩人,也有些緊張。
“羅尚書,你是漢朝使者,這些話,出了這個議事廳,就不要再對任何人說了。”,朱然笑著給出了自己的迴答,“我大吳的內政,該如何做,老夫自然心中清楚。好了,這些事不說了,今日我們喝酒,明日你還要出發呢。”
羅憲也清楚,一個外國使臣,話也隻能說到這個份上了,於是點點頭,舉起了酒杯:“老將軍老成謀國,晚輩佩服,敬您一杯!”
“好,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羅憲的酒量一般,喝的有些醉了,便隻好禮貌的退席,朱然於是叫來羅憲的隨從,將他扶了迴去。
“績兒,坐下,咱們爺倆繼續喝。”
“是,父親。”
朱然和朱績繼續喝了幾杯之後,朱然又開口詢問:“績兒,你覺得這個羅憲如何?”,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微笑著看著羅憲消失的方向。
“父親,孩兒覺得此人方正嚴整,乃當世君子。”,朱績對羅憲的觀感很不錯。
朱然點點頭,歎了口氣:“是啊,看這個年輕人,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父親說的可是已故的潘太常?”,朱績與父親心意相通,立刻就想到朱然說的是潘濬。
“嗬嗬,當年劉備、關羽用人不當,以至於陛下得了潘濬這樣的大才,可惜啊,他若是還在,不至於有這二宮之爭……”,朱然有些醉意,繼續喝著酒。
“父親,孩兒以為,那羅憲所言甚是,不知父親的意思……”
朱然歎了口氣:“你以為為父不清楚這個問題?可是為父擔心的是,情況恐怕會比諸葛瞻、羅憲他們所想的更為危險。”
朱績心中一驚,小心問道:“父親的意思是……”
“還記得漢景帝時期的館陶大長公主嗎?”,朱然站起了身,看著窗外的朗朗明月,靜靜說出了一句話。
“孩兒自然聽過……等等,父親您是說……”,朱績突然反應過來了朱然的暗示,立刻有些毛骨悚然,“父親,您是不是想多了,她……與太子關係似乎還不錯……”
“是表麵上不錯,可績兒你有沒有想過,她與已故的王夫人的關係如何?”
“……王夫人的死,難得也與她有關?”,朱績有些急了,“既然如此,恐怕朝政立時就要亂了,父親,咱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麽?”
“績兒,我們什麽都做不了。”,朱然苦笑道,“我們持身中立,穩住荊州,就算給大吳做的最大好事了。難不成,你想站隊?你想給陛下上書?你猜你會是什麽結局?”
“我……孩兒……”,朱績一下子給父親懟住了,他自認也還算反應機敏,沒想到卻什麽都做不了,不由得有些擔憂和傷心。
“績兒,你記住,日後不論太子還是魯王兩邊那個與你聯係,與你交好,都不要答應,也不要得罪。伯言已經是身在其中了,可咱們朱家,尚且還有餘地。”
“那……伯言叔父那邊……”
“這個事情交給為父,你就當什麽都不知道……”,朱然歎了口氣,“最後在幫他一次,眼下連蜀國都知道我國局勢的微妙,難道伯言真的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嗎?”
“這座城本來是我們大漢的。”,在城外等待的羅憲再一次看到了雄偉的江陵城牆,還是不禁有些感慨。
一位青年將軍縱馬而出,看到羅憲之後,立刻走近,在馬上微微行禮:“可是漢使羅令則?”
“在下正是羅憲,請問您是?”
“偏將軍朱績,奉家父車騎將軍之命,迎漢使入城,請!”,朱績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幾人到了議事廳,年邁的朱然坐在上麵,看著走進來向他行禮的羅憲:“羅尚書此前也出使過兩趟了,可惜一直未能有機會與你當麵敘談,年輕才俊,前途不可限量啊,老夫已經設宴為你接風,請。”
羅憲行禮致謝,跟著朱然父子進了偏廳,一旁的仆役上好了飯食,也就退了下去。
朱然笑著說道:“我們家不習慣下人伺候,羅尚書自便就是。”
羅憲笑了笑:“朱老將軍生活簡樸,晚輩佩服。”
朱然飲了口酒,又問道:“此番出使,不僅僅是為了送藥問候吧?”
羅憲麵不改色:“不知老將軍此言何意?”
“送藥是假,探聽消息才是真的吧?”,朱然也是笑著盯著羅憲,似乎想著要看出來什麽。
“出使他國,難道不就是為了探聽消息?”,羅憲也笑著飲了口酒,“貴國使臣來我大漢,不也是如此?”
“不知你這小娃兒,現在來我們這裏是要探聽什麽消息?”,朱然對羅憲比較欣賞,繼續帶著些調侃的語氣問了下去。
“老將軍,晚輩的確有事想問問,不知道此次我能不能當麵見陸老丞相一麵。”,羅憲鄭重拱手,他知道朱然與陸遜私交不錯,這種事情,應該也會幫忙。
“伯言病了。”,朱然歎了口氣,“眼下需要靜養,若有公事,老夫幫你轉交,若是私事……老夫勸你還是不要去了。”
羅憲沉默了下來,他當然清楚朱然的意思,但諸葛瞻的意思,還是要想辦法轉達,便有些猶豫。
朱績在一旁看了出來羅憲的異樣,於是好奇道:“羅尚書可有難言之隱,有什麽事情不妨說出來。”
朱然也笑了笑:“羅尚書,我們漢吳兩國的關係以前確有些不妥之處,但現在,我們也有共同的敵人,若是於我們兩家利益相關的事情,盡可直言。”
羅憲想了想,於是正色道:“晚輩聽聞老將軍您雖然位高權重,但卻能夠持身中立,既如此,晚輩便直說了,還請您勸勸陸老丞相,不管發生什麽事情,切莫介入到建業的黨爭之中。”
“羅尚書,您知道您在說什麽嗎?”,朱績也臉上有些嚴肅,“這件事乃我國內政,您在此多言,隻怕不妥吧?”
“貴國南魯黨爭的風言風語,蜀地也多有流言。”,羅憲也很冷靜,“在下也不藏著掖著,敢問老將軍,難道忘了當年晉國的驪姬之亂?”
“羅尚書,請您慎言!”,朱績這下坐不住了,可他麵上卻沒有多少憤怒,左右看了看說道,“我朝並無驪姬那樣的人物,豈會有驪姬之亂?”
“當年獻公晚年,名義上是驪姬以色亂政,實質上,乃是晉獻公立儲不定,造成了內外朝局的動蕩,他誅殺申生,驅逐夷吾和重耳,托孤於荀息,卻沒能下狠手誅殺曾為太子申生一黨的裏克,於是在晉獻公死後,才有裏克逼死荀息,弑殺奚齊、卓子導致晉國混亂加劇的情況。如今的陸老丞相在朝廷內外都是德高望重,安知不會有人將他當做裏克呢?”,羅憲依舊是有理有據。
“羅憲啊,你的確是個正人君子,敢做敢言。”,朱然也是歎了口氣,“不過老夫看你不是多事之人,這些話應該不是你自己的意思吧?”
“這……”,羅憲也沒想到,朱然身為武將,卻也極其敏銳,於是點頭道,“老將軍猜的不錯,晚輩乃是受我國騎都尉諸葛瞻所托,前來進獻此言。”
“諸葛瞻……就是上次四年前來的那個?”,朱然想了想,笑了笑,“倒是個聰明的小夥子,沒想到也有如此見識。”,說完這句話,也是端著酒杯喝了兩口,似乎不想再說什麽。
羅憲也靜靜地等待朱然的態度,朱績看著兩人,也有些緊張。
“羅尚書,你是漢朝使者,這些話,出了這個議事廳,就不要再對任何人說了。”,朱然笑著給出了自己的迴答,“我大吳的內政,該如何做,老夫自然心中清楚。好了,這些事不說了,今日我們喝酒,明日你還要出發呢。”
羅憲也清楚,一個外國使臣,話也隻能說到這個份上了,於是點點頭,舉起了酒杯:“老將軍老成謀國,晚輩佩服,敬您一杯!”
“好,請!”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羅憲的酒量一般,喝的有些醉了,便隻好禮貌的退席,朱然於是叫來羅憲的隨從,將他扶了迴去。
“績兒,坐下,咱們爺倆繼續喝。”
“是,父親。”
朱然和朱績繼續喝了幾杯之後,朱然又開口詢問:“績兒,你覺得這個羅憲如何?”,捋了捋自己的胡須,微笑著看著羅憲消失的方向。
“父親,孩兒覺得此人方正嚴整,乃當世君子。”,朱績對羅憲的觀感很不錯。
朱然點點頭,歎了口氣:“是啊,看這個年輕人,讓我想起了一個人。”
“父親說的可是已故的潘太常?”,朱績與父親心意相通,立刻就想到朱然說的是潘濬。
“嗬嗬,當年劉備、關羽用人不當,以至於陛下得了潘濬這樣的大才,可惜啊,他若是還在,不至於有這二宮之爭……”,朱然有些醉意,繼續喝著酒。
“父親,孩兒以為,那羅憲所言甚是,不知父親的意思……”
朱然歎了口氣:“你以為為父不清楚這個問題?可是為父擔心的是,情況恐怕會比諸葛瞻、羅憲他們所想的更為危險。”
朱績心中一驚,小心問道:“父親的意思是……”
“還記得漢景帝時期的館陶大長公主嗎?”,朱然站起了身,看著窗外的朗朗明月,靜靜說出了一句話。
“孩兒自然聽過……等等,父親您是說……”,朱績突然反應過來了朱然的暗示,立刻有些毛骨悚然,“父親,您是不是想多了,她……與太子關係似乎還不錯……”
“是表麵上不錯,可績兒你有沒有想過,她與已故的王夫人的關係如何?”
“……王夫人的死,難得也與她有關?”,朱績有些急了,“既然如此,恐怕朝政立時就要亂了,父親,咱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麽?”
“績兒,我們什麽都做不了。”,朱然苦笑道,“我們持身中立,穩住荊州,就算給大吳做的最大好事了。難不成,你想站隊?你想給陛下上書?你猜你會是什麽結局?”
“我……孩兒……”,朱績一下子給父親懟住了,他自認也還算反應機敏,沒想到卻什麽都做不了,不由得有些擔憂和傷心。
“績兒,你記住,日後不論太子還是魯王兩邊那個與你聯係,與你交好,都不要答應,也不要得罪。伯言已經是身在其中了,可咱們朱家,尚且還有餘地。”
“那……伯言叔父那邊……”
“這個事情交給為父,你就當什麽都不知道……”,朱然歎了口氣,“最後在幫他一次,眼下連蜀國都知道我國局勢的微妙,難道伯言真的意識不到自己的處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