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北上漢安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個人趕到了城外布施點,卻見羅憲正在指揮士兵給災民搭建帳篷,災民們基本上都在喝粥,秩序井然,吃的非常滿足。
王山眼見現場居然秩序井然,不由暗中佩服。黃崇急忙喊住了羅憲:“令則兄,思遠在哪裏?”
羅憲反手一指:“在那兒,你自己去吧,我這兒還忙著。”
黃崇於是領著王山等人朝著後麵在走,隻是眼見著身邊災民越來越髒,身上臭氣彌漫,黃崇、王山不由得輕輕捂住了鼻子,隨後他們就看到了諸葛瞻,卻驚的說不出話來。原來諸葛瞻,正在抱著一個髒兮兮的小孩子,一勺一勺的給他喂粥。
孩子喝了兩勺不滿意,於是嚷道:“阿叔,勺子太小了,我餓,我要拿碗喝!”
“不行啊,你太餓了,要是喝太急了會嗆著,一勺勺喝,這碗粥都是你的,要聽話~”,諸葛瞻笑著安慰道。
“好吧!”小孩子有些失望,不過還是聽話的一勺勺喝著米粥。
黃崇和王山對視了一眼,還是走上前去,王山先開了口:“下官江陽縣令王山,參見諸葛太守。”
諸葛瞻抬頭正看著王山,眼中血絲彌漫,衣著褶皺,顯然是忙碌多日了,於是笑道:“這段時間辛苦王縣令了,不知眼下江陽諸郡情勢如何?”
王山心中一暖,迴答道:“迴稟騎都尉,眼下江陽四縣,以資水中遊的漢安縣災情較為嚴重,屬下這江陽縣已經湧入了三千餘名江安縣難民。若是大人再遲來一天,怕是江陽縣也要斷糧了。”
諸葛瞻將孩子交給親兵照管,隨後說道:“既如此,本官親自走一遭,紹權,江陽縣此處,由你全權協助王縣令,定要安撫好百姓。”
王山一聽急忙攔住:“萬萬不可!漢安縣被洪水所沒,道路損毀,江道堰塞,若是再有萬一,您的安全……”
黃崇也覺得不妥:“是啊思遠,我看還是先派人探查情況再說。”
諸葛瞻搖搖頭:“沒時間再等了,我剛剛問過了這裏的災民,漢安縣還有兩千餘名百姓,現在恐怕已經要斷糧了,要是再不援救,就出大事了。”
黃崇還要在勸,諸葛瞻揮揮手:“紹權,我這不是在與你商量,這是命令,你要聽從。”
黃崇閉了閉嘴還是說道:“您既然要去,下官也不好阻攔,隻是,請騎都尉務必帶上羅將軍和李將軍!不然恕下官不能從命。”
“嗯……也好,此處那就辛苦你跟王縣令了。”,“太守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李球倒是沒有意見,江陽災情看著就不小,他也想著多救幾個人,而羅憲聽了諸葛瞻的想法,也是眉頭緊皺,一方麵漢安縣災情不明,貿然前往恐有不測,可當地百姓,再等不到救助也一定會餓死。思來想去沒有更好的辦法,也隻好同意諸葛瞻的意見,兩人撥出三分之一的糧草,裝車上船,逆資水而上。
然而,很快他們就遇到了麻煩。主河道被亂石塌方,無法繼續前進。一行人不得不就地停好了船,留了一半人緊急疏通河道,剩餘的人,先運送一部分糧食進去,以解燃眉之急。
可沒多久,哐當一聲,幾輛糧草便陷進了泥坑。
“一~二!一~二!”諸葛瞻指揮著眾人奮力將一輛陷入水坑的糧車推了出去。
羅憲跑了過來:“思遠,前麵路況太差了,到處都是水坑,恐怕沒辦法再驅車前進了”
諸葛瞻眉頭緊鎖,這裏距離漢安縣還有二十裏,一天時間勉強可以趕到,可是根據他從之前漢安災民的口中推斷,漢安縣百姓恐怕今日就會斷糧了,他咬咬牙,喊道:“來五十個人,每人背上二十五斤糧食,一袋藥品,隨我出發!”
羅憲大驚:“思遠你幹什麽!?”
諸葛瞻搖搖頭:“災民恐怕很難再支撐一天了,我先帶領輕裝部隊去支援他們。兄長,你將剩餘人分為兩路,一路砍柴割草,填塞道路,一路推運糧車,慢慢前進!”
“可是你的安全……”
“不能再猶豫了,隻有我親自去安撫人心,才能短時間之內幫著穩定人心,你們一定要在兩天之內打通道路!這是命令!”,諸葛瞻吼道。
羅憲鄭重點點頭:“是!”
諸葛瞻花了半個時辰組織人手,命令點好的士兵背上糧水米藥,跟著自己輕裝出發,沿途草草清理道路,幾十個人趕了三個時辰,在天色昏暗的時候,終於趕到了漢安縣。
“縣丞,糧草已經耗盡了,我們怎麽辦……”縣卒看著漢安縣的縣丞周吉,十分無奈,別說是災民,就是他們幾個當官吏的,口糧都要斷了。
周吉來迴踱步,歎氣道:“派去江陽縣的人還沒有迴來嗎?沒有其他消息嗎?”
縣卒搖了搖頭:“杳無音訊,恐怕……”,頓了頓,趕緊道,“縣丞,請您走吧,現在走還來得及!”
周吉當即拒絕:“周某乃漢安縣丞,縣令身死,便代理縣令,為一方父母官,豈可拋棄百姓!這樣,你們幾個先去整修一下城門口的道路,明天一早,組織還能走的動縣裏百姓,走去江陽縣。”
縣卒一愣,趕緊問道:“那走不動的呢?”
“我來照顧他們。”,周吉聲音十分平淡
“可縣丞,這樣的話,您恐怕……”
周吉怒道:“不要再說了!是當年諸葛丞相一手提拔我做了漢安縣丞,職責所在,我不能給他丟臉,即便要死,本官要守護百姓到最後一刻!”
縣卒看了看周吉,深深一躬,默默離去。
周吉看了看天:“上天啊,請您幫助我漢安縣數千子民,擺脫困境吧!”
而在縣衙之外,災民從中午就逐漸斷了炊,大家大眼瞪小眼的忍饑挨餓,也已經快到了極限。
“爹,這最後一口粥你喝了吧,再不吃就壞了。”,“不行,兒子你吃,我已經活了六十歲了,夠本了。”
“娘,我們明天一早走吧,去江陽縣,不然真的頂不住了。”
“好女婿,我知道你為我好,到我這個老婦人實在走不動,也不想離開家鄉,你跟我女兒去就是……”,災民們情緒低落,似乎望不見未來。
“城外來人了。”突然有人喊道。
王山眼見現場居然秩序井然,不由暗中佩服。黃崇急忙喊住了羅憲:“令則兄,思遠在哪裏?”
羅憲反手一指:“在那兒,你自己去吧,我這兒還忙著。”
黃崇於是領著王山等人朝著後麵在走,隻是眼見著身邊災民越來越髒,身上臭氣彌漫,黃崇、王山不由得輕輕捂住了鼻子,隨後他們就看到了諸葛瞻,卻驚的說不出話來。原來諸葛瞻,正在抱著一個髒兮兮的小孩子,一勺一勺的給他喂粥。
孩子喝了兩勺不滿意,於是嚷道:“阿叔,勺子太小了,我餓,我要拿碗喝!”
“不行啊,你太餓了,要是喝太急了會嗆著,一勺勺喝,這碗粥都是你的,要聽話~”,諸葛瞻笑著安慰道。
“好吧!”小孩子有些失望,不過還是聽話的一勺勺喝著米粥。
黃崇和王山對視了一眼,還是走上前去,王山先開了口:“下官江陽縣令王山,參見諸葛太守。”
諸葛瞻抬頭正看著王山,眼中血絲彌漫,衣著褶皺,顯然是忙碌多日了,於是笑道:“這段時間辛苦王縣令了,不知眼下江陽諸郡情勢如何?”
王山心中一暖,迴答道:“迴稟騎都尉,眼下江陽四縣,以資水中遊的漢安縣災情較為嚴重,屬下這江陽縣已經湧入了三千餘名江安縣難民。若是大人再遲來一天,怕是江陽縣也要斷糧了。”
諸葛瞻將孩子交給親兵照管,隨後說道:“既如此,本官親自走一遭,紹權,江陽縣此處,由你全權協助王縣令,定要安撫好百姓。”
王山一聽急忙攔住:“萬萬不可!漢安縣被洪水所沒,道路損毀,江道堰塞,若是再有萬一,您的安全……”
黃崇也覺得不妥:“是啊思遠,我看還是先派人探查情況再說。”
諸葛瞻搖搖頭:“沒時間再等了,我剛剛問過了這裏的災民,漢安縣還有兩千餘名百姓,現在恐怕已經要斷糧了,要是再不援救,就出大事了。”
黃崇還要在勸,諸葛瞻揮揮手:“紹權,我這不是在與你商量,這是命令,你要聽從。”
黃崇閉了閉嘴還是說道:“您既然要去,下官也不好阻攔,隻是,請騎都尉務必帶上羅將軍和李將軍!不然恕下官不能從命。”
“嗯……也好,此處那就辛苦你跟王縣令了。”,“太守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李球倒是沒有意見,江陽災情看著就不小,他也想著多救幾個人,而羅憲聽了諸葛瞻的想法,也是眉頭緊皺,一方麵漢安縣災情不明,貿然前往恐有不測,可當地百姓,再等不到救助也一定會餓死。思來想去沒有更好的辦法,也隻好同意諸葛瞻的意見,兩人撥出三分之一的糧草,裝車上船,逆資水而上。
然而,很快他們就遇到了麻煩。主河道被亂石塌方,無法繼續前進。一行人不得不就地停好了船,留了一半人緊急疏通河道,剩餘的人,先運送一部分糧食進去,以解燃眉之急。
可沒多久,哐當一聲,幾輛糧草便陷進了泥坑。
“一~二!一~二!”諸葛瞻指揮著眾人奮力將一輛陷入水坑的糧車推了出去。
羅憲跑了過來:“思遠,前麵路況太差了,到處都是水坑,恐怕沒辦法再驅車前進了”
諸葛瞻眉頭緊鎖,這裏距離漢安縣還有二十裏,一天時間勉強可以趕到,可是根據他從之前漢安災民的口中推斷,漢安縣百姓恐怕今日就會斷糧了,他咬咬牙,喊道:“來五十個人,每人背上二十五斤糧食,一袋藥品,隨我出發!”
羅憲大驚:“思遠你幹什麽!?”
諸葛瞻搖搖頭:“災民恐怕很難再支撐一天了,我先帶領輕裝部隊去支援他們。兄長,你將剩餘人分為兩路,一路砍柴割草,填塞道路,一路推運糧車,慢慢前進!”
“可是你的安全……”
“不能再猶豫了,隻有我親自去安撫人心,才能短時間之內幫著穩定人心,你們一定要在兩天之內打通道路!這是命令!”,諸葛瞻吼道。
羅憲鄭重點點頭:“是!”
諸葛瞻花了半個時辰組織人手,命令點好的士兵背上糧水米藥,跟著自己輕裝出發,沿途草草清理道路,幾十個人趕了三個時辰,在天色昏暗的時候,終於趕到了漢安縣。
“縣丞,糧草已經耗盡了,我們怎麽辦……”縣卒看著漢安縣的縣丞周吉,十分無奈,別說是災民,就是他們幾個當官吏的,口糧都要斷了。
周吉來迴踱步,歎氣道:“派去江陽縣的人還沒有迴來嗎?沒有其他消息嗎?”
縣卒搖了搖頭:“杳無音訊,恐怕……”,頓了頓,趕緊道,“縣丞,請您走吧,現在走還來得及!”
周吉當即拒絕:“周某乃漢安縣丞,縣令身死,便代理縣令,為一方父母官,豈可拋棄百姓!這樣,你們幾個先去整修一下城門口的道路,明天一早,組織還能走的動縣裏百姓,走去江陽縣。”
縣卒一愣,趕緊問道:“那走不動的呢?”
“我來照顧他們。”,周吉聲音十分平淡
“可縣丞,這樣的話,您恐怕……”
周吉怒道:“不要再說了!是當年諸葛丞相一手提拔我做了漢安縣丞,職責所在,我不能給他丟臉,即便要死,本官要守護百姓到最後一刻!”
縣卒看了看周吉,深深一躬,默默離去。
周吉看了看天:“上天啊,請您幫助我漢安縣數千子民,擺脫困境吧!”
而在縣衙之外,災民從中午就逐漸斷了炊,大家大眼瞪小眼的忍饑挨餓,也已經快到了極限。
“爹,這最後一口粥你喝了吧,再不吃就壞了。”,“不行,兒子你吃,我已經活了六十歲了,夠本了。”
“娘,我們明天一早走吧,去江陽縣,不然真的頂不住了。”
“好女婿,我知道你為我好,到我這個老婦人實在走不動,也不想離開家鄉,你跟我女兒去就是……”,災民們情緒低落,似乎望不見未來。
“城外來人了。”突然有人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