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變故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軍迴到漢城之後,費禕等人去找蔣琬,卻意外發現陳祗也在。
“陳內侍?你怎麽會在這裏?”,費禕有些驚訝。
“大將軍迴來的正好,本官還準備去興勢找您的。陛下特命我來詢問你一件緊急事務,您先看看底下來的匯報。”,說完將一份竹簡掏出遞了過去。
費禕急忙展開看了看,大驚:“江陽發大水,太守墜河身亡?這……”,隨即看向一旁躺在榻上的蔣琬,“公琰,你看過了嗎?”
“看過了,此次水災不同以往,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前往安撫民心,賑災救民。”,蔣琬雖然身體不適,但思路依然很清楚,隨即問道,“奉宗,陛下雖然沒有明確的旨意,但想來朝中應該有討論吧?”
“尚書仆射呂乂確有人選推薦。”,隨即看向諸葛瞻,“正是騎都尉。”
“我?”,諸葛瞻有些訝異,趕緊問道,“陳內侍,你沒有弄錯吧?”
陳祗笑了笑:“這種事情我怎麽敢開玩笑?呂季陽說了天災之難,在於賑濟災民,避免地方豪族低價兼並土地。眼下江陽郡太守救災殉職,需要盡快派一個得力之人,迅速安定民心,疏浚河道,恢複生產。他跟陛下說,你騎都尉隨蔣大司馬和大司農學習政務,已有數年,又已經走訪漢嘉,汶山諸郡,且曾經視察過都安堰,對水文也有些許心得,前往負責救災乃是合適人選。”,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陛下叫我來,還是要問問你的意思。”
費禕倒有些擔憂:“思遠尚且年幼,處理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強人所難了?”
蔣琬卻說:“我倒以為思遠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怎麽樣,思遠,你作何想?”
“既然陛下和大司馬都看重,思遠豈敢推辭?”,諸葛瞻立刻決定接下這個任務。
陳祗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不可再耽擱,大將軍您留下來幫助大司馬處置好漢中戰後事宜,一切拙黜可先決斷之後,上報陛下批複,此外漢中府庫,陛下已經下旨允許您先行調派使用,這兩天應該就會到了。此外,還有參將黃崇、李球,陛下也說要一並迴去,跟著騎都尉迴成都一起聽候吩咐。”
費禕點點頭:“既如此,思遠,你辛苦一些,這就迴去吧,但不要太著急,你的傷還要小心一些。”
“好!”
諸葛瞻當晚便收拾妥當,與黃崇、李球匯合之後,便立刻趕迴成都。
“騎都尉,為什麽我們也要跟你迴去啊?這救災事宜有我們什麽事情啊?”,李球有些疑惑,還是問了出來。
“剛臨走的時候,我問了一下陳內侍,說是太子仆譙周的建議,說你們兩個辦事得體,可以作為協理之人,此外,聽說還叫上了令則兄長,他已經在成都了。”
“陳內侍不一起迴來?”
“他還要在漢中代替天子協助大司馬安定局麵,我們先行迴去,不耽誤事就好。”
幾人也不敢耽擱,連續趕了半個月的路,總算趕到了成都,卻在城門口就見到了羅憲。
“我在這城門口也是每天在等,總算是等到你們了。”,羅憲看到幾個人迴來也是很高興。
“令則兄長何必在此苦等?”,諸葛瞻倒是覺得沒必要,“我等歸來,自然會去叫兄長,一道覲見陛下的。”
“也不算苦等,江陽災情嚴重,聽說因為大水,農田、房屋都被衝毀,還有鹽井也因此坍塌,百姓流離失所,情況不容樂觀啊。”,羅憲對江陽的事務,還是十分擔憂,“走吧,我們去求見陛下。”
皇宮之中,黃皓看著眼前低眉順眼的李亓,心中冷哼,麵上倒是和煦:“李文可,你最近在陛下麵前說的話有些多了呀。”
李亓倒是笑了笑:“不知道黃門丞覺得屬下哪一句話說的多餘了?”
黃皓接著說道:“我費盡心思找來的美女,進獻給陛下,你卻勸說陛下要祥查家世,這豈不是掃陛下的興致,打我的臉?”
李亓卻笑了笑:“後宮妃嬪的遴選,本就是國家大事,豈可草率行事,黃門丞您應該也是精挑細選的,那麽自然就不會有問題,何必擔心?”
“李文可,咱們兩個不過是宦官,是奴婢,將主子伺候高興才是第一要務,那些治國大計,與我等無關,你何必庸人自擾。”,黃皓見講理講不過,開始動之以情。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屬下有句話,還望黃門丞您聽一下,咱們這個宦官乃陛下近臣,縱然沒有鄭季產那樣的膽魄和氣度,也不可為江京、李閏之事,不知您以為如何?”,李亓見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再客氣。
“你……嗬嗬,好,很好,那咱們走著瞧便是。”,黃皓哼了一聲,轉身拂袖而去。
“無才無德,恐有野心。但願陛下不會為其所惑。”,李亓歎了口氣,於是便往宮外走,去做好他的采買工作。
“李中官!”,一聲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李亓轉身一看,確是諸葛瞻一行人,立刻過去行禮。
“騎都尉您可迴來了,還有羅將軍,這兩位……”
“哦,這位是裨將軍李球,那位是偏將軍黃崇。李中官,不知陛下可得空?”
“陛下早有吩咐,隻要是您迴來了,就立刻入宮覲見,你們幾位都跟我來吧。”,李亓放下了手裏活計,帶著幾個人先進了宮。
劉禪聽說諸葛瞻迴來了,十分高興,趕緊將幾個人叫了進來。
“臣等參見……”
“好了好了,不必多禮,漢中那邊的戰報朕已經收到了,你們打的很好。”,劉禪直接走下了禦座,一把拉住了諸葛瞻的手臂。
“嘶~~”,因為正好抓在了傷口的地方,疼的諸葛瞻一下子沒忍住。
“嗯?怎麽了?”,劉禪立刻發現了異常,隨即意識到了什麽,一把拉開了諸葛瞻的衣袖,厚厚的繃帶纏繞在手臂上。
“這……思遠你受傷了?軍報上為何沒有說這件事?”,劉禪眉頭緊皺,隨即喊道,“黃皓!黃皓!”
黃皓聽到聲音匆匆跑了進來跪下:“陛下有何吩咐?”
“叫太醫來!快!”,黃皓聽了,也趕緊應聲而下。
“陛下不必擔憂,小傷而已,靜養十幾天就好。”,諸葛瞻趕緊安慰劉禪。
“黃崇、李球,這是怎麽迴事?”,劉禪沒理諸葛瞻,轉頭詢問同樣上了戰場的黃、李二人。
黃崇還在斟酌怎麽說,李球卻是直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啟稟陛下,騎都尉在興勢山嶺布防,以三千之眾,抵擋了萬餘魏軍,數日的進攻,還親自上陣搏殺,才得以擊退敵軍。”
諸葛瞻這內心羊馬奔騰,咱就是說大哥你要不要這麽實誠啊!
劉禪有些生氣:“諸葛瞻!統軍之將當運籌帷幄,你雖有些武藝,但畢竟不是桓侯那樣的猛將,逞什麽能!還有,事後為何又不奏稟於朕!”
“陛下……臣怕您擔心,公主殿下還有身孕,臣也怕她擔心睡不著……”,諸葛瞻老老實實地找了個理由認錯。
“你的傷既然沒有好,此番江陽之事,不要去了,朕另遣他人……”
“不可!陛下,臣聽聞,基本的賑災糧米和器械等已經準備就緒,若是突然換人,已經做好的準備必然會出現混亂,影響救災的進度,臣的傷真的沒有問題,豈能因為我一人之故,而動搖國家大事!還請陛下三思。”
羅憲也說話了:“騎都尉,這次去江陽肯定十分辛苦,你傷勢未愈,不可強撐啊!”
“陛下,羅將軍所言雖然有理,但臣也知道自己重任在肩,要是中途倒下,那也是對不起百姓的,臣當然不會勉強自己!”,諸葛瞻繼續下拜行禮,態度堅決。
“陳內侍?你怎麽會在這裏?”,費禕有些驚訝。
“大將軍迴來的正好,本官還準備去興勢找您的。陛下特命我來詢問你一件緊急事務,您先看看底下來的匯報。”,說完將一份竹簡掏出遞了過去。
費禕急忙展開看了看,大驚:“江陽發大水,太守墜河身亡?這……”,隨即看向一旁躺在榻上的蔣琬,“公琰,你看過了嗎?”
“看過了,此次水災不同以往,需要一位有能力的人前往安撫民心,賑災救民。”,蔣琬雖然身體不適,但思路依然很清楚,隨即問道,“奉宗,陛下雖然沒有明確的旨意,但想來朝中應該有討論吧?”
“尚書仆射呂乂確有人選推薦。”,隨即看向諸葛瞻,“正是騎都尉。”
“我?”,諸葛瞻有些訝異,趕緊問道,“陳內侍,你沒有弄錯吧?”
陳祗笑了笑:“這種事情我怎麽敢開玩笑?呂季陽說了天災之難,在於賑濟災民,避免地方豪族低價兼並土地。眼下江陽郡太守救災殉職,需要盡快派一個得力之人,迅速安定民心,疏浚河道,恢複生產。他跟陛下說,你騎都尉隨蔣大司馬和大司農學習政務,已有數年,又已經走訪漢嘉,汶山諸郡,且曾經視察過都安堰,對水文也有些許心得,前往負責救災乃是合適人選。”,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陛下叫我來,還是要問問你的意思。”
費禕倒有些擔憂:“思遠尚且年幼,處理這樣的事情,是不是強人所難了?”
蔣琬卻說:“我倒以為思遠有能力做好這件事,怎麽樣,思遠,你作何想?”
“既然陛下和大司馬都看重,思遠豈敢推辭?”,諸葛瞻立刻決定接下這個任務。
陳祗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不可再耽擱,大將軍您留下來幫助大司馬處置好漢中戰後事宜,一切拙黜可先決斷之後,上報陛下批複,此外漢中府庫,陛下已經下旨允許您先行調派使用,這兩天應該就會到了。此外,還有參將黃崇、李球,陛下也說要一並迴去,跟著騎都尉迴成都一起聽候吩咐。”
費禕點點頭:“既如此,思遠,你辛苦一些,這就迴去吧,但不要太著急,你的傷還要小心一些。”
“好!”
諸葛瞻當晚便收拾妥當,與黃崇、李球匯合之後,便立刻趕迴成都。
“騎都尉,為什麽我們也要跟你迴去啊?這救災事宜有我們什麽事情啊?”,李球有些疑惑,還是問了出來。
“剛臨走的時候,我問了一下陳內侍,說是太子仆譙周的建議,說你們兩個辦事得體,可以作為協理之人,此外,聽說還叫上了令則兄長,他已經在成都了。”
“陳內侍不一起迴來?”
“他還要在漢中代替天子協助大司馬安定局麵,我們先行迴去,不耽誤事就好。”
幾人也不敢耽擱,連續趕了半個月的路,總算趕到了成都,卻在城門口就見到了羅憲。
“我在這城門口也是每天在等,總算是等到你們了。”,羅憲看到幾個人迴來也是很高興。
“令則兄長何必在此苦等?”,諸葛瞻倒是覺得沒必要,“我等歸來,自然會去叫兄長,一道覲見陛下的。”
“也不算苦等,江陽災情嚴重,聽說因為大水,農田、房屋都被衝毀,還有鹽井也因此坍塌,百姓流離失所,情況不容樂觀啊。”,羅憲對江陽的事務,還是十分擔憂,“走吧,我們去求見陛下。”
皇宮之中,黃皓看著眼前低眉順眼的李亓,心中冷哼,麵上倒是和煦:“李文可,你最近在陛下麵前說的話有些多了呀。”
李亓倒是笑了笑:“不知道黃門丞覺得屬下哪一句話說的多餘了?”
黃皓接著說道:“我費盡心思找來的美女,進獻給陛下,你卻勸說陛下要祥查家世,這豈不是掃陛下的興致,打我的臉?”
李亓卻笑了笑:“後宮妃嬪的遴選,本就是國家大事,豈可草率行事,黃門丞您應該也是精挑細選的,那麽自然就不會有問題,何必擔心?”
“李文可,咱們兩個不過是宦官,是奴婢,將主子伺候高興才是第一要務,那些治國大計,與我等無關,你何必庸人自擾。”,黃皓見講理講不過,開始動之以情。
“千裏之堤,毀於蟻穴。屬下有句話,還望黃門丞您聽一下,咱們這個宦官乃陛下近臣,縱然沒有鄭季產那樣的膽魄和氣度,也不可為江京、李閏之事,不知您以為如何?”,李亓見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也不再客氣。
“你……嗬嗬,好,很好,那咱們走著瞧便是。”,黃皓哼了一聲,轉身拂袖而去。
“無才無德,恐有野心。但願陛下不會為其所惑。”,李亓歎了口氣,於是便往宮外走,去做好他的采買工作。
“李中官!”,一聲熟悉的聲音響了起來,李亓轉身一看,確是諸葛瞻一行人,立刻過去行禮。
“騎都尉您可迴來了,還有羅將軍,這兩位……”
“哦,這位是裨將軍李球,那位是偏將軍黃崇。李中官,不知陛下可得空?”
“陛下早有吩咐,隻要是您迴來了,就立刻入宮覲見,你們幾位都跟我來吧。”,李亓放下了手裏活計,帶著幾個人先進了宮。
劉禪聽說諸葛瞻迴來了,十分高興,趕緊將幾個人叫了進來。
“臣等參見……”
“好了好了,不必多禮,漢中那邊的戰報朕已經收到了,你們打的很好。”,劉禪直接走下了禦座,一把拉住了諸葛瞻的手臂。
“嘶~~”,因為正好抓在了傷口的地方,疼的諸葛瞻一下子沒忍住。
“嗯?怎麽了?”,劉禪立刻發現了異常,隨即意識到了什麽,一把拉開了諸葛瞻的衣袖,厚厚的繃帶纏繞在手臂上。
“這……思遠你受傷了?軍報上為何沒有說這件事?”,劉禪眉頭緊皺,隨即喊道,“黃皓!黃皓!”
黃皓聽到聲音匆匆跑了進來跪下:“陛下有何吩咐?”
“叫太醫來!快!”,黃皓聽了,也趕緊應聲而下。
“陛下不必擔憂,小傷而已,靜養十幾天就好。”,諸葛瞻趕緊安慰劉禪。
“黃崇、李球,這是怎麽迴事?”,劉禪沒理諸葛瞻,轉頭詢問同樣上了戰場的黃、李二人。
黃崇還在斟酌怎麽說,李球卻是直筒倒豆子般說了出來:“啟稟陛下,騎都尉在興勢山嶺布防,以三千之眾,抵擋了萬餘魏軍,數日的進攻,還親自上陣搏殺,才得以擊退敵軍。”
諸葛瞻這內心羊馬奔騰,咱就是說大哥你要不要這麽實誠啊!
劉禪有些生氣:“諸葛瞻!統軍之將當運籌帷幄,你雖有些武藝,但畢竟不是桓侯那樣的猛將,逞什麽能!還有,事後為何又不奏稟於朕!”
“陛下……臣怕您擔心,公主殿下還有身孕,臣也怕她擔心睡不著……”,諸葛瞻老老實實地找了個理由認錯。
“你的傷既然沒有好,此番江陽之事,不要去了,朕另遣他人……”
“不可!陛下,臣聽聞,基本的賑災糧米和器械等已經準備就緒,若是突然換人,已經做好的準備必然會出現混亂,影響救災的進度,臣的傷真的沒有問題,豈能因為我一人之故,而動搖國家大事!還請陛下三思。”
羅憲也說話了:“騎都尉,這次去江陽肯定十分辛苦,你傷勢未愈,不可強撐啊!”
“陛下,羅將軍所言雖然有理,但臣也知道自己重任在肩,要是中途倒下,那也是對不起百姓的,臣當然不會勉強自己!”,諸葛瞻繼續下拜行禮,態度堅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