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司馬昭來援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伯濟將軍!”,司馬昭經過八天的加速行軍,到達了清水口,見到了正在進一步修整閣道的郭淮。
“司馬將軍的援軍八天便到了這裏,進度實在是神速。”郭淮沒想到,司馬昭來的如此之快。
“現在前線的戰況如何了?”
“不是很好。”,郭淮也是歎了口氣,“自從八天之前我軍撤迴午口之後,蜀軍也沒閑著,在我軍營壘四周到處搞事,白日敲鑼打鼓,晚上放火燒山,我軍士氣越來越低,前日聽說與蜀軍野戰一迴,但沒占到便宜,死傷了不少人。三天前就又後撤到了迴河口。”
“唉,打成這樣子……”,司馬昭想了想,隨即低聲道,“郭都督,我以為這仗恐怕贏不了了,您要早做打算。”
“司馬將軍的意思是……”
“如果打輸了仗,麾下士卒還死傷太多的話,恐怕迴朝就不好交代了,您說呢?”
“嗯……”,郭淮立刻明白了司馬昭的意思,可還是猶豫了起來,於是轉移了話題,“多謝司馬將軍關心,此去前線,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多謝郭都督關懷,您也要照顧好自己,日後若有伐蜀良機,少不得郭都督您的參與。”
“嗯,我會的。”
司馬昭沒有多做停留,讓部下稍作休息之後,便繼續進軍了。郭淮看著司馬昭離去,迴想起他剛才的建議,不禁陷入沉思。
第二天上午,司馬昭便到達迴河口,見到了一臉沮喪又焦慮的曹爽。
“子上來了。”,夏侯玄先跟司馬昭打了招唿,因為與司馬師是好友,兩人的關係也還算不錯。司馬昭也先點頭示意,隨即便向曹爽行禮。
“末將司馬昭,參見大將軍。”
“嗯,征蜀將軍能如此快速的趕到,我心甚慰。”,曹爽雖然不是很喜歡司馬家,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給你麵子,還是得客氣點。
“大將軍,末將來時,正遇見輜重部隊給前線加速行軍,民夫苦工因為缺水,多有疲勞渴死者。是不是派人讓他們稍微慢一些?”,司馬昭立刻說了後勤遇到的問題。
“前線戰事正酣,後勤不可遷延,就苦一苦他們吧。”,曹爽渾不在意。
“這……”,司馬昭頓覺不妥,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再勸也沒有用,“既如此,不知將軍有何調遣,末將定當盡力。”
“你的部隊乃是生力軍,立刻進軍到午口,魯司馬在那裏駐兵,你們合兵一處,等我軍完成整頓,後勤完成補給之後,就來接應你。”,曹爽似乎是早就想好了這個命令。
司馬昭頓時就想罵娘,你十萬大軍都玩不過人家,讓我帶八千人去駐紮,送死嗎?
但麵上還是不能表露出來,隻好說道:“大將軍有令,自當遵從,這便出發。”
於是又帶著已經有些疲勞的部隊,前進了二十裏,在傍晚的時候到達了午口,與魯芝的部隊合兵一處,於是趕緊伐木紮營,整修防備,消息立刻傳到了興勢城中。
“啟稟將軍,午口又來了魏軍增援,人數似有數千。旗號寫的乃是‘司馬’。”
諸葛瞻聽完斥候匯報之後,立刻想起了前世司馬昭也曾在興勢參戰的事情,於是轉頭對費禕和王平說道:“想必,這是司馬昭來了。”
薑維摩拳擦掌:“不妨讓我去夜襲魏軍,拿下司馬昭的首級!”
費禕立刻阻止:“不可,若是司馬昭的話,確實不好傷他性命,不然將司馬懿招來了,那眼下我軍隻怕壓力更大。”
王平點點頭:“大將軍所言甚是,直接攻打司馬昭不是上策,伯約、思遠,你們可有良策。”
“繞道三嶺,斷其歸路!”,諸葛瞻斬釘截鐵,“魏軍正麵進攻已經近一月,傷亡巨大,士氣萎靡,更要緊的是,之前派斥候查看午口一帶,發現了很多渴死的牛馬騾驢的屍骨,想來魏軍的水糧後勤也出了大問題。此事既然大軍已至,當分兵襲擊其後路,徹底打垮他們!”
“我也讚同騎都尉的意見。”,薑維也點了點頭,“我軍可以在正麵不斷襲擾司馬昭的部隊,做出我軍主力還在正麵進攻的錯覺,其實悄悄繞行至沈嶺、分水嶺、衙嶺一帶,分三路設置伏兵,層層夾擊。”
“既如此,今晚誰帶兵去會一會司馬昭?”,費禕立刻發問。
“我去!”,一旁沒做聲的劉林站了起來,“既然是佯攻襲擾,也還是要稍微認真打一打,看看司馬昭的本事也可以的。”
“好,劉校尉前去,定能周全行事,此去小心,若是局麵不對,便立刻撤迴來。”
“王將軍請放心!”
“子上見過世英公!”,司馬昭與魯芝一見麵,便恭敬行禮。
“小將軍不必如此,我不過軍中司馬,可當不起此等禮啊。”,魯芝笑了笑。
“世英公當得起,當年家父便盛讚您為西州大才,不必過謙的。”
“承蒙太傅看重,唉,可惜啊,芝智術淺短,用兵之能尚不及太傅萬一,不然如今局麵,也不至於如此。”,魯芝無奈歎氣。
“世英公如此說,子上有一言不吐不快。”,司馬昭見狀也趁機說道,“這仗不能再打了。關中地區因為強征糧餉的事情,已經開始發生暴亂,尤其是那些羌人和氐人,沿途的民夫渴死、累死者已經有兩千人,民心大動,眼下我軍士氣萎靡至極,商君曾說過:政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我軍軍心、後勤已經不如對方,再硬打下去……隻怕,失敗就在眼前。”
魯芝無言以對,他現在也是深知這仗打到現在,撤退才是上策。
可曹爽大發中央與州郡之兵,死傷甚眾,就這樣無功而返,必然威望大減,隻怕曹爽自己也是不願意的。
“這件事我會想想,去信給大將軍的。”,魯芝沒把話說死,還是想著勸勸看看。
安置好部隊的休整之後,也已經入夜,用過飯的司馬昭迴到自己的營帳倒頭便睡,這幾天一直快速行軍,確實也是太累了。
正迷迷糊糊的要睡著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麵的大喊:“敵襲!敵襲!”,頓時嚇醒,匆匆披好衣甲,拿著佩刀衝了出來。
但卻沒有想象中火光衝天,敵軍殺進營寨的場景。魯芝正在營門前指揮布防。
“諸軍不得妄動,來到營邊的軍馬,休要問他,直接射之!”
“是!”
隨著漢軍逼近,魏軍也不多說,分成三隊,交替放箭,劉林本就是佯攻,見魏軍夜間防守嚴密,嚐試射了一些火箭進去之後,也就撤了迴去。
司馬昭輕唿了一口氣,隨即暗中感慨:“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這個魯芝雖然已經年過五旬,確實也是個良將啊。”
劉林夜襲失敗之後,便返迴城中,匯報戰況。
“劉校尉是說魏軍早有準備?這倒是意外,沒想到司馬昭還有兩下子。”,諸葛瞻倒是誇讚了兩句。
“不。不是司馬昭,似乎是之前留守的那個魏將魯芝指揮的。”,劉林卻已經打探清楚。
“魯世英果然是人才啊,可惜卻為敵國效力。”
費禕說道:“魯芝縱有些能耐,也不能扭轉大局,我看我們明日就出兵繞行,我前往衙嶺,思遠往分水嶺,伯約往沈嶺,王將軍繼續留守,以防不測,大家下去立刻做好準備,明日分兵出發!”
“是!”
“司馬將軍的援軍八天便到了這裏,進度實在是神速。”郭淮沒想到,司馬昭來的如此之快。
“現在前線的戰況如何了?”
“不是很好。”,郭淮也是歎了口氣,“自從八天之前我軍撤迴午口之後,蜀軍也沒閑著,在我軍營壘四周到處搞事,白日敲鑼打鼓,晚上放火燒山,我軍士氣越來越低,前日聽說與蜀軍野戰一迴,但沒占到便宜,死傷了不少人。三天前就又後撤到了迴河口。”
“唉,打成這樣子……”,司馬昭想了想,隨即低聲道,“郭都督,我以為這仗恐怕贏不了了,您要早做打算。”
“司馬將軍的意思是……”
“如果打輸了仗,麾下士卒還死傷太多的話,恐怕迴朝就不好交代了,您說呢?”
“嗯……”,郭淮立刻明白了司馬昭的意思,可還是猶豫了起來,於是轉移了話題,“多謝司馬將軍關心,此去前線,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多謝郭都督關懷,您也要照顧好自己,日後若有伐蜀良機,少不得郭都督您的參與。”
“嗯,我會的。”
司馬昭沒有多做停留,讓部下稍作休息之後,便繼續進軍了。郭淮看著司馬昭離去,迴想起他剛才的建議,不禁陷入沉思。
第二天上午,司馬昭便到達迴河口,見到了一臉沮喪又焦慮的曹爽。
“子上來了。”,夏侯玄先跟司馬昭打了招唿,因為與司馬師是好友,兩人的關係也還算不錯。司馬昭也先點頭示意,隨即便向曹爽行禮。
“末將司馬昭,參見大將軍。”
“嗯,征蜀將軍能如此快速的趕到,我心甚慰。”,曹爽雖然不是很喜歡司馬家,但伸手不打笑臉人,人家給你麵子,還是得客氣點。
“大將軍,末將來時,正遇見輜重部隊給前線加速行軍,民夫苦工因為缺水,多有疲勞渴死者。是不是派人讓他們稍微慢一些?”,司馬昭立刻說了後勤遇到的問題。
“前線戰事正酣,後勤不可遷延,就苦一苦他們吧。”,曹爽渾不在意。
“這……”,司馬昭頓覺不妥,但他也很清楚,自己再勸也沒有用,“既如此,不知將軍有何調遣,末將定當盡力。”
“你的部隊乃是生力軍,立刻進軍到午口,魯司馬在那裏駐兵,你們合兵一處,等我軍完成整頓,後勤完成補給之後,就來接應你。”,曹爽似乎是早就想好了這個命令。
司馬昭頓時就想罵娘,你十萬大軍都玩不過人家,讓我帶八千人去駐紮,送死嗎?
但麵上還是不能表露出來,隻好說道:“大將軍有令,自當遵從,這便出發。”
於是又帶著已經有些疲勞的部隊,前進了二十裏,在傍晚的時候到達了午口,與魯芝的部隊合兵一處,於是趕緊伐木紮營,整修防備,消息立刻傳到了興勢城中。
“啟稟將軍,午口又來了魏軍增援,人數似有數千。旗號寫的乃是‘司馬’。”
諸葛瞻聽完斥候匯報之後,立刻想起了前世司馬昭也曾在興勢參戰的事情,於是轉頭對費禕和王平說道:“想必,這是司馬昭來了。”
薑維摩拳擦掌:“不妨讓我去夜襲魏軍,拿下司馬昭的首級!”
費禕立刻阻止:“不可,若是司馬昭的話,確實不好傷他性命,不然將司馬懿招來了,那眼下我軍隻怕壓力更大。”
王平點點頭:“大將軍所言甚是,直接攻打司馬昭不是上策,伯約、思遠,你們可有良策。”
“繞道三嶺,斷其歸路!”,諸葛瞻斬釘截鐵,“魏軍正麵進攻已經近一月,傷亡巨大,士氣萎靡,更要緊的是,之前派斥候查看午口一帶,發現了很多渴死的牛馬騾驢的屍骨,想來魏軍的水糧後勤也出了大問題。此事既然大軍已至,當分兵襲擊其後路,徹底打垮他們!”
“我也讚同騎都尉的意見。”,薑維也點了點頭,“我軍可以在正麵不斷襲擾司馬昭的部隊,做出我軍主力還在正麵進攻的錯覺,其實悄悄繞行至沈嶺、分水嶺、衙嶺一帶,分三路設置伏兵,層層夾擊。”
“既如此,今晚誰帶兵去會一會司馬昭?”,費禕立刻發問。
“我去!”,一旁沒做聲的劉林站了起來,“既然是佯攻襲擾,也還是要稍微認真打一打,看看司馬昭的本事也可以的。”
“好,劉校尉前去,定能周全行事,此去小心,若是局麵不對,便立刻撤迴來。”
“王將軍請放心!”
“子上見過世英公!”,司馬昭與魯芝一見麵,便恭敬行禮。
“小將軍不必如此,我不過軍中司馬,可當不起此等禮啊。”,魯芝笑了笑。
“世英公當得起,當年家父便盛讚您為西州大才,不必過謙的。”
“承蒙太傅看重,唉,可惜啊,芝智術淺短,用兵之能尚不及太傅萬一,不然如今局麵,也不至於如此。”,魯芝無奈歎氣。
“世英公如此說,子上有一言不吐不快。”,司馬昭見狀也趁機說道,“這仗不能再打了。關中地區因為強征糧餉的事情,已經開始發生暴亂,尤其是那些羌人和氐人,沿途的民夫渴死、累死者已經有兩千人,民心大動,眼下我軍士氣萎靡至極,商君曾說過:政不若者勿與戰,食不若者勿與久。我軍軍心、後勤已經不如對方,再硬打下去……隻怕,失敗就在眼前。”
魯芝無言以對,他現在也是深知這仗打到現在,撤退才是上策。
可曹爽大發中央與州郡之兵,死傷甚眾,就這樣無功而返,必然威望大減,隻怕曹爽自己也是不願意的。
“這件事我會想想,去信給大將軍的。”,魯芝沒把話說死,還是想著勸勸看看。
安置好部隊的休整之後,也已經入夜,用過飯的司馬昭迴到自己的營帳倒頭便睡,這幾天一直快速行軍,確實也是太累了。
正迷迷糊糊的要睡著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麵的大喊:“敵襲!敵襲!”,頓時嚇醒,匆匆披好衣甲,拿著佩刀衝了出來。
但卻沒有想象中火光衝天,敵軍殺進營寨的場景。魯芝正在營門前指揮布防。
“諸軍不得妄動,來到營邊的軍馬,休要問他,直接射之!”
“是!”
隨著漢軍逼近,魏軍也不多說,分成三隊,交替放箭,劉林本就是佯攻,見魏軍夜間防守嚴密,嚐試射了一些火箭進去之後,也就撤了迴去。
司馬昭輕唿了一口氣,隨即暗中感慨:“兵在夜而不驚,將聞變而不亂。這個魯芝雖然已經年過五旬,確實也是個良將啊。”
劉林夜襲失敗之後,便返迴城中,匯報戰況。
“劉校尉是說魏軍早有準備?這倒是意外,沒想到司馬昭還有兩下子。”,諸葛瞻倒是誇讚了兩句。
“不。不是司馬昭,似乎是之前留守的那個魏將魯芝指揮的。”,劉林卻已經打探清楚。
“魯世英果然是人才啊,可惜卻為敵國效力。”
費禕說道:“魯芝縱有些能耐,也不能扭轉大局,我看我們明日就出兵繞行,我前往衙嶺,思遠往分水嶺,伯約往沈嶺,王將軍繼續留守,以防不測,大家下去立刻做好準備,明日分兵出發!”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