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馬鈞歸漢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在修理軍器的馬鈞等人,突然聽聞喊殺之聲,都驚慌了起來,馬鈞也沒見過這場麵,也有些慌張。
隨即便是幾個火把“嗖”的一聲扔了進來,幾個工匠被嚇得抱頭鼠竄。
突然馬康大喊道:“眾位不可亂跑,眼下究竟是敵襲還是營嘯,尚未知曉,大家聚在一起,躲到那邊的水箱旁邊。”
工匠們聽到這聲吼叫,也立刻著急忙慌往水箱那邊跑。
馬鈞被馬康拉著跑到水箱旁邊蹲下,有些擔心:“馬康,若是蜀軍襲營,隻怕我們躲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吧?”
馬康卻道:“不管是不是敵襲,亂跑反而容易被亂兵殺死。大家躲在一處,反而危險還小一些。”
而在此時,兩路漢軍已經破寨而入,砍殺著反抗的魏軍,雖然軍營中有一千多名士卒,但被大火驚嚇的,四散潰逃,戰心全無,很快便完全潰散了,近兩百人被俘虜,三百多人戰死,餘者逃散。諸葛瞻與傅僉又四處放火,將軍械營中存放的攻城器具、帳篷以及存放的部分糧草。
“騎都尉、偏將軍!我們在後營的水箱旁邊,發現一些躲在那裏的人,看打扮不像是士兵,都像是軍中匠人一類……”,一個親衛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立刻前來稟告。
諸葛瞻與傅僉對視了一眼,傅僉立刻點頭:“速速帶我們去。”
三十多個匠人忐忑不安,今夜果然是漢軍襲營,而且自己這邊軍營的魏軍跟人家一碰就碎了,自己這些個人也不知道會是個什麽下場。
諸葛瞻與傅僉趕到之後,兩人立刻就看到了,站在前麵的馬康,隨即也注意到了旁邊一位一身官服的一馬鈞。諸葛瞻走上前去,問道:“這裏可有管事的?”,這話一問完,後麵幾個工匠相互看了看,不約而同地看向了馬鈞。
傅僉自然注意到了,隨即問向馬鈞:“敢問閣下是?”
馬鈞見避無可避,於是隻好拱手行禮:“在下魏國給事中馬鈞,乃這些工匠的頭領。”
諸葛瞻眼睛一亮,又看向一旁微微點頭的馬康,於是也還了一禮:“在下大漢騎都尉諸葛瞻,曾聽先父說過,十六年前北伐之時,曾在隴西遭遇西羌鐵甲戰車,便是一個叫馬鈞的巧匠所做,看來,就是您了。”
馬鈞聽到諸葛瞻誇讚於他,心中不免有些感動,隨即道:“不敢,如今兩軍交兵,既然已經做了您的俘虜,馬某任憑處置,隻是……這些工匠,很多都有家小親眷,還請將軍放過他們。”
諸葛瞻搖搖頭:“本將軍並不想傷害他們,但他們也不能再留在這裏,馬先生且想想,這裏一片狼藉,最後你們幾個匠人卻好生生活著迴去了,那麽你猜,魏國朝廷會怎麽對待他們?”
“這……”,馬鈞聽完一下子語塞,他很清楚,以曹爽、鄧颺的秉性,要是把這些工匠留在這裏,少不得讓他們被扣上一個通敵的罪過來甩鍋,無奈之下,隻好拱手道,“如此,隻好任憑將軍發落。”
“諸位兄弟,若要迴家,我們大漢一向待人寬厚,絕不阻攔。但眼下,諸位暫且先隨我們返迴漢中,等到合適的時機,再送諸位兄弟迴鄉如何?”,諸葛瞻也笑著跟馬鈞身後的工匠先擺明了態度。
雖然是敵將,但諸葛瞻的態度,還是讓這些工匠多少放鬆了一些,而且剛剛諸葛瞻與馬鈞的對話,他們也聽得清楚,自然也知道,眼下沒得選擇,於是也紛紛同意跟著漢軍先行離去。
諸葛瞻與傅僉帶著一行人,簡單清掃完戰場之後,便鑽入山林,踏上了歸途。
“馬先生,今年貴庚?”,半路休息的時候,諸葛瞻與馬鈞聊了起來。
“迴稟諸葛將軍,馬某四十有五了。”,馬鈞有些感慨。
“您身邊的馬康,曾入蜀為匠,技藝超群,與我朝工令蒲元一同製作蜀工犁,實為大功,然每次與他聊天,他都盛讚馬先生你的手藝才更加突出。”,諸葛瞻也笑著繼續誇了一句。
“馬康的確也勸過我入蜀,可某畢竟是魏國官吏……”
諸葛瞻卻打斷道:“曾聽馬康說過,您設計了精巧的龍骨水車,現在已經在蜀中製作出來,並大舉應用,對於蜀中耕地的澆灌和排鹵,都作用巨大,此等惠及萬民之舉,瞻佩服不已啊。”
馬鈞歎了口氣:“承蒙諸葛將軍抬愛,可馬某在洛陽多次給陛……魏國皇帝和曹爽上書,卻始終未能得到重視,也是心灰意冷。”,又像是反應過來什麽一樣,好奇道,“對了,諸葛將軍,剛剛您提到的蜀工犁是個什麽東西?”,馬鈞索性也沒在多想,而是問了剛剛聽到的一個新鮮玩意兒。
諸葛瞻笑了笑:“這個蜀工犁是將現有的直轅犁的犁轅縮短,這樣原來需要兩匹牛牽引的犁,就隻需要一頭牛牽引,再結合您所設計的龍骨水車,便可以在小塊耕地、山坡、丘陵一帶進行開荒,眼下,此法已經在蜀地北方,大範圍進行試驗,馬先生既是匠藝技術的大家,何不前往蜀地一看?”
馬鈞聞言有些糾結,但也實在是好奇不已,實際上,馬康之前的勸說也已經讓他十分動心,但要從魏臣一下子變成漢臣,他又有些轉變不過來,但眼下有新奇事物的吸引,不禁讓這位發明大家有些抓心撓肺。
“好!我去!”,馬鈞下定了決心。
“先生,你決定了?”,諸葛瞻尚未說話,馬康從身後鑽了出來,語氣之中帶著一絲欣喜。
馬鈞點點頭:“馬康,之前你說的的確有道理,想我馬鈞匠藝之能自以為不遜色與公輸班,卻隻能在洛陽身居府中,飽受冷眼,我心中實在是不甘心,今天,承蒙諸葛將軍看重,邀請入蜀,我馬鈞不是那頑固之人,若能為天下百姓貢獻微薄之力,何處不可?”
“好,有馬先生這句話,我諸葛瞻一定保證您不會後悔的。漢中戰事了結,就辛苦您隨我入蜀,我想蒲工令他也很希望能見到您這位同行的。”
隨即便是幾個火把“嗖”的一聲扔了進來,幾個工匠被嚇得抱頭鼠竄。
突然馬康大喊道:“眾位不可亂跑,眼下究竟是敵襲還是營嘯,尚未知曉,大家聚在一起,躲到那邊的水箱旁邊。”
工匠們聽到這聲吼叫,也立刻著急忙慌往水箱那邊跑。
馬鈞被馬康拉著跑到水箱旁邊蹲下,有些擔心:“馬康,若是蜀軍襲營,隻怕我們躲在這裏也不是個辦法吧?”
馬康卻道:“不管是不是敵襲,亂跑反而容易被亂兵殺死。大家躲在一處,反而危險還小一些。”
而在此時,兩路漢軍已經破寨而入,砍殺著反抗的魏軍,雖然軍營中有一千多名士卒,但被大火驚嚇的,四散潰逃,戰心全無,很快便完全潰散了,近兩百人被俘虜,三百多人戰死,餘者逃散。諸葛瞻與傅僉又四處放火,將軍械營中存放的攻城器具、帳篷以及存放的部分糧草。
“騎都尉、偏將軍!我們在後營的水箱旁邊,發現一些躲在那裏的人,看打扮不像是士兵,都像是軍中匠人一類……”,一個親衛在打掃戰場的時候,立刻前來稟告。
諸葛瞻與傅僉對視了一眼,傅僉立刻點頭:“速速帶我們去。”
三十多個匠人忐忑不安,今夜果然是漢軍襲營,而且自己這邊軍營的魏軍跟人家一碰就碎了,自己這些個人也不知道會是個什麽下場。
諸葛瞻與傅僉趕到之後,兩人立刻就看到了,站在前麵的馬康,隨即也注意到了旁邊一位一身官服的一馬鈞。諸葛瞻走上前去,問道:“這裏可有管事的?”,這話一問完,後麵幾個工匠相互看了看,不約而同地看向了馬鈞。
傅僉自然注意到了,隨即問向馬鈞:“敢問閣下是?”
馬鈞見避無可避,於是隻好拱手行禮:“在下魏國給事中馬鈞,乃這些工匠的頭領。”
諸葛瞻眼睛一亮,又看向一旁微微點頭的馬康,於是也還了一禮:“在下大漢騎都尉諸葛瞻,曾聽先父說過,十六年前北伐之時,曾在隴西遭遇西羌鐵甲戰車,便是一個叫馬鈞的巧匠所做,看來,就是您了。”
馬鈞聽到諸葛瞻誇讚於他,心中不免有些感動,隨即道:“不敢,如今兩軍交兵,既然已經做了您的俘虜,馬某任憑處置,隻是……這些工匠,很多都有家小親眷,還請將軍放過他們。”
諸葛瞻搖搖頭:“本將軍並不想傷害他們,但他們也不能再留在這裏,馬先生且想想,這裏一片狼藉,最後你們幾個匠人卻好生生活著迴去了,那麽你猜,魏國朝廷會怎麽對待他們?”
“這……”,馬鈞聽完一下子語塞,他很清楚,以曹爽、鄧颺的秉性,要是把這些工匠留在這裏,少不得讓他們被扣上一個通敵的罪過來甩鍋,無奈之下,隻好拱手道,“如此,隻好任憑將軍發落。”
“諸位兄弟,若要迴家,我們大漢一向待人寬厚,絕不阻攔。但眼下,諸位暫且先隨我們返迴漢中,等到合適的時機,再送諸位兄弟迴鄉如何?”,諸葛瞻也笑著跟馬鈞身後的工匠先擺明了態度。
雖然是敵將,但諸葛瞻的態度,還是讓這些工匠多少放鬆了一些,而且剛剛諸葛瞻與馬鈞的對話,他們也聽得清楚,自然也知道,眼下沒得選擇,於是也紛紛同意跟著漢軍先行離去。
諸葛瞻與傅僉帶著一行人,簡單清掃完戰場之後,便鑽入山林,踏上了歸途。
“馬先生,今年貴庚?”,半路休息的時候,諸葛瞻與馬鈞聊了起來。
“迴稟諸葛將軍,馬某四十有五了。”,馬鈞有些感慨。
“您身邊的馬康,曾入蜀為匠,技藝超群,與我朝工令蒲元一同製作蜀工犁,實為大功,然每次與他聊天,他都盛讚馬先生你的手藝才更加突出。”,諸葛瞻也笑著繼續誇了一句。
“馬康的確也勸過我入蜀,可某畢竟是魏國官吏……”
諸葛瞻卻打斷道:“曾聽馬康說過,您設計了精巧的龍骨水車,現在已經在蜀中製作出來,並大舉應用,對於蜀中耕地的澆灌和排鹵,都作用巨大,此等惠及萬民之舉,瞻佩服不已啊。”
馬鈞歎了口氣:“承蒙諸葛將軍抬愛,可馬某在洛陽多次給陛……魏國皇帝和曹爽上書,卻始終未能得到重視,也是心灰意冷。”,又像是反應過來什麽一樣,好奇道,“對了,諸葛將軍,剛剛您提到的蜀工犁是個什麽東西?”,馬鈞索性也沒在多想,而是問了剛剛聽到的一個新鮮玩意兒。
諸葛瞻笑了笑:“這個蜀工犁是將現有的直轅犁的犁轅縮短,這樣原來需要兩匹牛牽引的犁,就隻需要一頭牛牽引,再結合您所設計的龍骨水車,便可以在小塊耕地、山坡、丘陵一帶進行開荒,眼下,此法已經在蜀地北方,大範圍進行試驗,馬先生既是匠藝技術的大家,何不前往蜀地一看?”
馬鈞聞言有些糾結,但也實在是好奇不已,實際上,馬康之前的勸說也已經讓他十分動心,但要從魏臣一下子變成漢臣,他又有些轉變不過來,但眼下有新奇事物的吸引,不禁讓這位發明大家有些抓心撓肺。
“好!我去!”,馬鈞下定了決心。
“先生,你決定了?”,諸葛瞻尚未說話,馬康從身後鑽了出來,語氣之中帶著一絲欣喜。
馬鈞點點頭:“馬康,之前你說的的確有道理,想我馬鈞匠藝之能自以為不遜色與公輸班,卻隻能在洛陽身居府中,飽受冷眼,我心中實在是不甘心,今天,承蒙諸葛將軍看重,邀請入蜀,我馬鈞不是那頑固之人,若能為天下百姓貢獻微薄之力,何處不可?”
“好,有馬先生這句話,我諸葛瞻一定保證您不會後悔的。漢中戰事了結,就辛苦您隨我入蜀,我想蒲工令他也很希望能見到您這位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