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工犁的創造再加上已經在邊境推廣的龍骨車,屯田開荒的效率大大提升,諸葛瞻也是很興奮,連夜將蜀工犁畫了一張草圖,並書寫了相關的使用說明,第二天便前往尚書台,將這件事告知費禕,並請他安排在邊郡的推廣。


    費禕仔細看了看蜀工犁的成品圖以及一旁的詳細說明,不禁點點頭:“此犁短巧輕便,若能全力推廣,必然大大有利於我國。”


    “費令君,這也是下官之意,眼下武都、陰平開荒初具規模,不妨推廣,您看……”


    “此事先不著急,大司馬已經傳令下來,要調遣輔漢將軍進攻羌中。”


    “哦?我軍要對羌中有所行動?”,諸葛瞻聽聞要進行北伐,也有所好奇。


    “嗯,羌人首領治無戴,在西海、隴右一帶受到魏國侵擾,向我國求援,大司馬已經決定派兵援助,要後方調一些軍備過去。”


    “不需要糧草嗎?”


    “嗯,這兩年蘭坑的軍屯豐收的不錯,遝中的供給也有些富裕,一萬兵馬,出戰一年不是問題。”


    諸葛瞻想了想補充了一句:“令君,下官以為,此番與治無戴的交涉,可以跟對方進行互市的溝通,這樣,未來也能將西海的羌人拉到我們一起。此外,我軍出動,建威、遝中一帶空虛,是不是要安排人提前安排好布防,防止郭淮偷襲?”


    “你所言有理,這樣吧,此番軍備,由令則前往,你也跟著一起去一趟,這新農具的事情,你可以與輔漢將軍和大司馬溝通一下。”,費禕笑了笑。


    “令君既然有所囑托,下官自當從命!”,諸葛瞻也不推辭,他也想著再去一趟北境,看看那裏的變化。


    “好,你下去休息吧,三日後啟程就是,之前你也可以去找令則好好聊聊,溝通一下具體事宜。”


    “對了令君,下官聽聞甘鬆初置縣衙,想著推薦兩位人選前往,不知可否?”


    費禕聽了,來了興趣:“哦?思遠你又挖到人才了?你上次推薦的王含和楊護金在北境都幹得不錯,還有你關照過的那個王嗣,也是個能人。眼光不錯啊。”


    諸葛瞻還有些不好意思:“令君,是這樣,此次討伐漢嘉叛軍,有一名伍長作戰勇猛,叫衛繼,下官想著推薦他為甘鬆縣尉,此外,他有一個好友叫常播,為人剛直秉正,可擔任甘鬆縣長。”


    “常播?”,費禕聽了之後,一下子深思了起來,麵色猶疑了起來,“此人可是當年朱遊案的人?”


    “令君也知道此人?”


    “唉,此人剛正之名何人不知?隻是,因為朱遊案,他得罪了江原世家王氏,所以雖然最後洗清了冤屈,卻也因此被打壓,無法做官。”,費禕頓了頓,不禁搖搖頭,“以我之見,他就不要啟用了,不然……”


    諸葛瞻卻不讚同:“令君,下官卻以為不然,當年朱遊案的詳情,下官雖然不知曉,但常播剛直秉正,舍命糾冤之名,益州諸郡無人不知,眼下重新啟用,正可以昭示朝廷公正愛才之心,下官雖不知這江原王氏在背後到底做了什麽勾當,但隻要常播不在蜀郡繼續做官了,那麽王家縱有不滿,難道還敢公然發難不成?”


    “思遠啊,江原王家與成都楊家、柳家,廣都朱家、馮家皆有姻親以及學業上的往來,盤根錯節,以這等小事,開罪於他們,我以為沒這個必要。”


    “費令君!甘鬆身居邊陲,地處漢羌氐三族交接之處,縣長若無公正之心,則邊陲必亂,下官雖然沒有見過常播,但粗略了解了朱遊案的詳情,也認定此人乃合適的人選;江原王氏再怎麽盤根錯節,這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邊塞縣長,難道其他的家族也會因為這些事,跟著王家一起胡鬧掰扯?再說了,他是我諸葛瞻所舉薦,有什麽不滿,就讓他們王家衝下官來好了。”,諸葛瞻也有些動氣,什麽地方豪族,他父親諸葛亮當年整治的不法豪族還少了?


    費禕看了看他,也是無奈笑了笑:“你這一點倒是很像丞相,罷了,常播的事情依你便是,江原王家現在的族長叫王惕,為人尖刻,心胸狹窄,你以後小心應付他便是。”


    諸葛瞻心中不以為然,但也還是感謝費禕采納了他的用人建議。


    黃月英對於諸葛瞻沒休幾天就要往外跑又有些擔心,隻是說他傷勢剛好,又往北麵跑,諸葛瞻也跟母親耐心解釋了一下,自己也就是運個軍備,巡視一下,絕對不上戰場。隨後又與羅憲一起進宮與劉禪告別。


    “真不知道你這一天天都在忙什麽!”,劉禪這純粹吐槽氣話,他也有些沒搞懂,給他個羽林監也就是讓他在成都好好呆著,別那麽危險,好麽結果新官當了沒幾天,又要出去。


    “陛下寬心,臣不過就是運送一趟軍備而已,沿途都是自家郡縣,不會有事的。”,諸葛瞻也不好反駁,老老實實地開口勸。


    “嗯……你啊,跟相父一個脾氣,唉,讓中領軍加撥給你五十人隨行護衛,你早去早迴,羅校尉,此番你與羽林監,做好軍備運輸,另外也都要注意安全,不要出岔子。”


    羅憲也老老實實的行禮:“是,陛下!”


    兩個人老老實實地退下之後,各自進行準備。漢軍的準備工作進行的有條不紊,軍備也很快準備就緒,羅憲和諸葛瞻也就很快在三日之後,打包出發了。


    “聽聞兄長一個月前娶了新娘子,小弟沒來得及參加,兄長莫要見怪啊。”,諸葛瞻從漢嘉迴來之後聽說羅憲娶了妻子,自己也隻來得及補了一份禮物。


    “嗬嗬,你啊,有那份心就不錯了,你嫂子見到你的禮物也很高興的。”


    “嫂子是哪裏人啊?”


    “漢安縣程家的,性格溫婉賢淑,也是當年先父與他們長輩定下的娃娃親。對了,你嫂子還想著請你過府吃頓便飯呢,怎麽樣,什麽時候得空啊?”


    “咱們這次迴來之後吧,到時候我一定登門拜訪。”


    看著熟悉的道路,羅憲突然笑了:“賢弟可還記得,五年之前,也是這條道路,為兄陪著你去沔陽守孝?”


    諸葛瞻也是非常感慨:“是啊,當年,也是兄長你陪著我,今天又是你陪著我。”


    羅憲嗬嗬笑道:“現在,我成了家,你不到十五,立功入了羽林,丞相若在,看著你這樣,一定也會感到欣慰的。”


    “可我父親為國為民,何等地鞠躬盡瘁,我也擔心,到不了先父萬一。”


    羅憲搖搖頭:“開天辟地以來,丞相之才德又有幾人可比,當年丞相在隆中自比管仲樂毅,可一聲的才學德行,尤其是這兩人所能比的?你是丞相兒子,但你也是諸葛瞻,是你自己,日後做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道路,都是你自己選的,不要思慮的太複雜了。”


    “兄長金石之言,小弟銘記於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寒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寒依並收藏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