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歸來的少年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離開了工坊,諸葛瞻隨即趕往乘煙觀,探望了一下生病的諸葛果,幸好也隻是些小病,姐弟兩個也是聊了好一會兒。
“瞻弟,今年你已經十一歲,再過幾年就要迎娶公主,可要對人家好一些,可不能因為咱們諸葛家的身份,就有所倨傲和輕慢。”,諸葛果對年少的諸葛瞻還是有些不放心,不斷地囑咐。
諸葛瞻緊握著姐姐的手,笑著說道:“姐姐放心,昔日孫叔敖為相,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小弟不才,無論是為官做人,當以此為準則。”
諸葛果歎了口氣:“當年伯鬆兄長娶了故車騎將軍的外甥女,父親就因為外戚之身而深感擔憂,他日你身為陛下的女婿,這一層身份可以給你帶來便利,也可能帶來非議,你一定要留心啊。”
現在的諸葛瞻可是深有體會,上一世這個身份讓他快速進入中樞,但另一方麵也幾乎把他架在了火上烤,稍有行差踏錯就是各種流言蜚議。
反正也躲不開了,自己不妨就放開了造就是了。
“姐姐放心,此中厲害,小弟明白。”,諸葛瞻不想讓諸葛果擔心,好言將他安撫住。
諸葛果看著弟弟有些鬼靈精怪的樣子,也是歎了口氣,這是心裏想著鬼主意呢,算了,自己反正也管不了,隨他去便是。
“好了,你剛迴來,先迴去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陛下還要召見你,別搞得灰頭土臉的。”
諸葛瞻點點頭:“姐,那你好好養息身體,過兩天我再來看您。”
策馬再迴到府中,已經是晚上,黃月英看著兒子這又是風塵仆仆地,也是安排了簡單的吃食,諸葛瞻哐哐地炫完了之後,休息片刻,又趕緊安排了沐浴。
“對了母親,三叔和子引這幾年怎麽樣了?”,沐浴好的諸葛瞻出來看到正在給他收拾被褥的黃月英,問起來其他親人。
黃月英也沒迴頭,笑著說道:“你三叔去年得了個長水校尉的職務,也算個虛職,攀兒跟著他學習了些經學要義,倒也沒有荒廢,不過前幾日你三叔跟我說,希望讓攀兒入軍營錘煉一下。”
諸葛瞻也是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母親,我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啊,向寵將軍治軍素有章法,孩兒也打算在其麾下鍛煉一下,改天不妨讓孩兒和我那小侄兒一起入向寵將軍的軍營中曆練幾年。”
黃月英笑著搖搖頭:“向寵將軍雖然治軍有方,可你們倆這十一二歲的,是不是太早了。”
諸葛瞻卻還是堅持:“兵法軍陣,這些東西早早學了也是好的嘛。”
黃月英歎了口氣:“我也不想讓你和攀兒太累了,算了,我明天給向將軍送封信,看看他願不願意收你們吧。今晚你先好好休息吧,明天還要進宮覲見呢。”
“好,母親,我這就睡。”
這一個晚上,諸葛瞻睡得很好,關於實邊屯田,農具改良都已經有了初步的方向,這個進度很好,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已經做好了花十年二十年進行基礎打磨的心理準備。蜀漢畢竟國力相比曹魏差距太大,也無法記載一時半刻,在之前盡量縮短一些差距才是更有必要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諸葛瞻早早起來,好好打理了一下自己的著裝,這幾年下來,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隨後洗了一下臉,隨後也是在婢女的幫助下換好了他的少年侯爵服,黃月英進來的時候,看著十分精神的諸葛瞻也是笑了笑:“嗬,瞻兒,這套侯爵府上身,很不錯。”
外麵的管家也走了進來:“夫人,侯爺,宮中接人的中官到了。”
諸葛瞻點點頭:“好,我這就出來。”,隨即趕緊出去迎接中官。
沒成想,來接人居然是個熟人。
“侯爺,咱們又見麵了。”,來人正是黃門從丞李亓。
“數年不見,黃門從丞一向可好。”,諸葛瞻也是微微施禮。
“咱家身體還好,侯爺這幾年倒是精壯不少,陛下見到您一定很開心,請吧。”
幾人上馬之後,不緊不慢地向著皇宮前進。
此時的劉禪剛剛開完朝會,正在迴到內廷的路上,不禁問著隨侍的陳祗:“奉宗,越嶲郡一帶動亂仍頻,費令君主張派人招撫,你以為如何?”
陳祗搖搖頭:“陛下,臣不知邊事,是不是叫一些邊將迴來比較好?”
劉禪有些擔憂:“當年相父還在的時候,南中、西夷便動蕩不安,如今越嶲郡再起亂局,朕心中實在是有些不安。”
陳祗想了想,說道:“陛下,一會兒,武鄉侯就要來見駕,不妨問問他的意見再說?”
劉禪坐在步輦上,也表示同意:“也好,小瞻應該也有些辦法,看看他怎麽想。”
半個時辰後,諸葛瞻進入到了宮廷之中,劉禪眼看著一個六尺半的小少年迎麵走了過來,也是感慨,自己這個準女婿三年不見,也是來了個大變樣。變得精神壯實了很多。
“臣諸葛瞻,參見陛下。”,小少年的禮數依舊十分到位。
“快起來。”,劉禪點點頭,隨即笑道:“小瞻,你在漢中也算小有名氣了,大名鼎鼎的武鄉侯,一邊守孝掃墓,一邊下鄉與民耕作,嗬嗬,頗有相父當年躬耕南陽的風采啊。”
“承陛下謬讚,臣隻是牢記先父修身養德的教誨,雖然年幼,也不敢以此為理由,懈怠自身。”
劉禪點點頭,手指輕叩桌麵:“現在確實有一件事情,朕想問問你的意見,是關於越嶲郡的事情,奉宗,你詳細說說?”
陳祗於是向前一步,向著諸葛瞻微微行禮後,解釋道:“武鄉侯,昨日有軍報匯報,越嶲郡犛牛夷、定莋夷、摩沙夷都發生不同程度的動亂,費令君、譙從事都是主張先派人進行招撫,你以為如何?”
諸葛瞻仔細想了一下,上一世這段時間也是越嶲郡動亂的頻繁時間,拖到了延熙三年才讓張嶷出馬平定,甚至因為拖遝原因,還導致漢嘉郡的亂局,也間接導致了向寵的戰死。
既然如此,不妨早一些解決。
“臣以為,招撫是必須的,但單純的說降並不是上上之策,臣以為,當‘先兵後禮’,以軍隊彈壓,捕拿作亂的匪首,依法處置,再對脅從者,從輕處罰,這也是當年先父定南中的主要策略,隻不過這領軍之將,不僅要有統兵之能,通曉山林作戰,還要有治民之才,三者缺一不可。”
劉禪不禁皺皺眉頭:“這樣的人才,不好找啊。”
諸葛瞻卻笑道:“陛下,人選臣倒是有個建議,您不妨斟酌一下。”
“哦?快快說來。”
“臣舉薦庲降都督馬忠麾下的牙門將軍,張嶷張伯歧!”
“瞻弟,今年你已經十一歲,再過幾年就要迎娶公主,可要對人家好一些,可不能因為咱們諸葛家的身份,就有所倨傲和輕慢。”,諸葛果對年少的諸葛瞻還是有些不放心,不斷地囑咐。
諸葛瞻緊握著姐姐的手,笑著說道:“姐姐放心,昔日孫叔敖為相,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小弟不才,無論是為官做人,當以此為準則。”
諸葛果歎了口氣:“當年伯鬆兄長娶了故車騎將軍的外甥女,父親就因為外戚之身而深感擔憂,他日你身為陛下的女婿,這一層身份可以給你帶來便利,也可能帶來非議,你一定要留心啊。”
現在的諸葛瞻可是深有體會,上一世這個身份讓他快速進入中樞,但另一方麵也幾乎把他架在了火上烤,稍有行差踏錯就是各種流言蜚議。
反正也躲不開了,自己不妨就放開了造就是了。
“姐姐放心,此中厲害,小弟明白。”,諸葛瞻不想讓諸葛果擔心,好言將他安撫住。
諸葛果看著弟弟有些鬼靈精怪的樣子,也是歎了口氣,這是心裏想著鬼主意呢,算了,自己反正也管不了,隨他去便是。
“好了,你剛迴來,先迴去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陛下還要召見你,別搞得灰頭土臉的。”
諸葛瞻點點頭:“姐,那你好好養息身體,過兩天我再來看您。”
策馬再迴到府中,已經是晚上,黃月英看著兒子這又是風塵仆仆地,也是安排了簡單的吃食,諸葛瞻哐哐地炫完了之後,休息片刻,又趕緊安排了沐浴。
“對了母親,三叔和子引這幾年怎麽樣了?”,沐浴好的諸葛瞻出來看到正在給他收拾被褥的黃月英,問起來其他親人。
黃月英也沒迴頭,笑著說道:“你三叔去年得了個長水校尉的職務,也算個虛職,攀兒跟著他學習了些經學要義,倒也沒有荒廢,不過前幾日你三叔跟我說,希望讓攀兒入軍營錘煉一下。”
諸葛瞻也是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母親,我覺得這個提議很不錯啊,向寵將軍治軍素有章法,孩兒也打算在其麾下鍛煉一下,改天不妨讓孩兒和我那小侄兒一起入向寵將軍的軍營中曆練幾年。”
黃月英笑著搖搖頭:“向寵將軍雖然治軍有方,可你們倆這十一二歲的,是不是太早了。”
諸葛瞻卻還是堅持:“兵法軍陣,這些東西早早學了也是好的嘛。”
黃月英歎了口氣:“我也不想讓你和攀兒太累了,算了,我明天給向將軍送封信,看看他願不願意收你們吧。今晚你先好好休息吧,明天還要進宮覲見呢。”
“好,母親,我這就睡。”
這一個晚上,諸葛瞻睡得很好,關於實邊屯田,農具改良都已經有了初步的方向,這個進度很好,治大國如烹小鮮,他已經做好了花十年二十年進行基礎打磨的心理準備。蜀漢畢竟國力相比曹魏差距太大,也無法記載一時半刻,在之前盡量縮短一些差距才是更有必要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諸葛瞻早早起來,好好打理了一下自己的著裝,這幾年下來,他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隨後洗了一下臉,隨後也是在婢女的幫助下換好了他的少年侯爵服,黃月英進來的時候,看著十分精神的諸葛瞻也是笑了笑:“嗬,瞻兒,這套侯爵府上身,很不錯。”
外麵的管家也走了進來:“夫人,侯爺,宮中接人的中官到了。”
諸葛瞻點點頭:“好,我這就出來。”,隨即趕緊出去迎接中官。
沒成想,來接人居然是個熟人。
“侯爺,咱們又見麵了。”,來人正是黃門從丞李亓。
“數年不見,黃門從丞一向可好。”,諸葛瞻也是微微施禮。
“咱家身體還好,侯爺這幾年倒是精壯不少,陛下見到您一定很開心,請吧。”
幾人上馬之後,不緊不慢地向著皇宮前進。
此時的劉禪剛剛開完朝會,正在迴到內廷的路上,不禁問著隨侍的陳祗:“奉宗,越嶲郡一帶動亂仍頻,費令君主張派人招撫,你以為如何?”
陳祗搖搖頭:“陛下,臣不知邊事,是不是叫一些邊將迴來比較好?”
劉禪有些擔憂:“當年相父還在的時候,南中、西夷便動蕩不安,如今越嶲郡再起亂局,朕心中實在是有些不安。”
陳祗想了想,說道:“陛下,一會兒,武鄉侯就要來見駕,不妨問問他的意見再說?”
劉禪坐在步輦上,也表示同意:“也好,小瞻應該也有些辦法,看看他怎麽想。”
半個時辰後,諸葛瞻進入到了宮廷之中,劉禪眼看著一個六尺半的小少年迎麵走了過來,也是感慨,自己這個準女婿三年不見,也是來了個大變樣。變得精神壯實了很多。
“臣諸葛瞻,參見陛下。”,小少年的禮數依舊十分到位。
“快起來。”,劉禪點點頭,隨即笑道:“小瞻,你在漢中也算小有名氣了,大名鼎鼎的武鄉侯,一邊守孝掃墓,一邊下鄉與民耕作,嗬嗬,頗有相父當年躬耕南陽的風采啊。”
“承陛下謬讚,臣隻是牢記先父修身養德的教誨,雖然年幼,也不敢以此為理由,懈怠自身。”
劉禪點點頭,手指輕叩桌麵:“現在確實有一件事情,朕想問問你的意見,是關於越嶲郡的事情,奉宗,你詳細說說?”
陳祗於是向前一步,向著諸葛瞻微微行禮後,解釋道:“武鄉侯,昨日有軍報匯報,越嶲郡犛牛夷、定莋夷、摩沙夷都發生不同程度的動亂,費令君、譙從事都是主張先派人進行招撫,你以為如何?”
諸葛瞻仔細想了一下,上一世這段時間也是越嶲郡動亂的頻繁時間,拖到了延熙三年才讓張嶷出馬平定,甚至因為拖遝原因,還導致漢嘉郡的亂局,也間接導致了向寵的戰死。
既然如此,不妨早一些解決。
“臣以為,招撫是必須的,但單純的說降並不是上上之策,臣以為,當‘先兵後禮’,以軍隊彈壓,捕拿作亂的匪首,依法處置,再對脅從者,從輕處罰,這也是當年先父定南中的主要策略,隻不過這領軍之將,不僅要有統兵之能,通曉山林作戰,還要有治民之才,三者缺一不可。”
劉禪不禁皺皺眉頭:“這樣的人才,不好找啊。”
諸葛瞻卻笑道:“陛下,人選臣倒是有個建議,您不妨斟酌一下。”
“哦?快快說來。”
“臣舉薦庲降都督馬忠麾下的牙門將軍,張嶷張伯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