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又見薑維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母親!姐姐!”諸葛瞻迴到成都之後,便馬不停蹄地先迴了諸葛府邸上,迫不及待地想見到自己的兩個親人。
“小瞻迴來了,進來吧,有人正好想見你。你姐姐這兩天身體有些疲勞,今天在道觀休息。”,黃月英迎了上來,隨即笑著將諸葛瞻帶了進去。
諸葛瞻有些疑惑的跟著黃月英走進了正廳,卻見到兩個有點意外的人物——薑維和陳祗。
“小侯爺終於迴來了。”,薑維笑著給諸葛瞻施禮,諸葛瞻也不敢怠慢,趕緊迴禮。
陳祗打量了一下諸葛瞻,長高了,也黑了壯了些,看起來這幾年在漢中,這位侯爺過得還挺充實,想到此處,他還是先走上前,決定先完成,皇帝給自己的任務。
“武鄉侯,聖上口諭,讓你今天好好休息,明日入宮覲見。”
諸葛瞻也迴了一禮,笑道:“臣領旨,本打算今日就入宮,多謝陛下體恤。”
陳祗也笑了笑:“好了,旨意傳到,我可以走了,薑將軍似乎有要事跟你聊,我就不叨擾了,告辭!”,隨即也不再停留,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黃月英也命人上好了茶,將兩個人引入了偏廳,笑著說道:“伯約既然來找小瞻談事情的,你們就慢慢聊,小瞻,有什麽事,叫外麵的仆人就好。”
諸葛瞻點點頭:“知道了,母親,您應該也忙了很久,趕緊下去休息吧。”
黃月英也走了出去,偏廳之中,就隻剩下了諸葛瞻和薑維二人。
“將軍今日就來找我,可是有什麽要事?”,諸葛瞻知道薑維來找他定然不是小事。
“武鄉侯,大將軍將你的那份實邊屯田的策略,給我看了,實乃是北伐的良策啊,故而今日得知小侯爺到家,就趕來與你商議此事。”,薑維也是很直接地說出了自己目的。
諸葛瞻也想知道薑維的見解:“將軍素來通曉隴西風俗,這是我不如將軍的地方,所以這些構想也隻能在書信之中粗略提及,正要聽將軍的意見。”
薑維喝了口茶,隨即道:“遝中,那個地方靠近邊疆,西接甘鬆,東臨羌道,北去臨洮,南至陰平,都十分方便,日後北伐,若要連接羌胡,進取隴西,此地最為合適。”
“那麽以薑將軍之見,需要多少人馬?”
“三萬人馬,一萬百姓,兩年之內,可以將遝中打造為我大漢牢固的北伐基地!”,薑維備受鼓舞,信心十足。
諸葛瞻卻搖搖頭:“將軍太過理想,我並不懷疑將軍的能力,但是三萬兵馬,那也是朝廷幾乎五分之一的兵馬了,要是將軍全部帶在身邊,於將軍並非好事。”
“這……”,薑維一愣,隨即就是啞口無言,的確,自己降將出身,手握重兵在外,這的確聽起來也不是什麽好事,“武鄉侯你有什麽想法嗎?”
“還是按照我的提議,在陰平以甘鬆-遝中為一線,在武都以蘭坑-建威為一線,分開進行屯田實邊,主要可以安置一些無地的百姓、釋放的奴隸以及從曹魏那邊遷移來的人口。”
隨即也喝了一口茶潤了一下嗓子:“這件事,需要大將軍出麵牽頭,徐徐圖之,既然是北伐大業,朝廷重臣也基本不會反對,將軍可以在調兵的事宜上,幫個手,但是暫時不宜親自參與進去。”
薑維還是有些不甘:“這樣的話,時間太過漫長,本將軍也擔心,錯過良機……”
諸葛瞻笑著說道:“欲討外寇,當先安內,將軍且不必急於一時,何況要是動靜太大了,難免也會引起魏國注意,萬一被他們不斷襲擾,那也不好辦了。”,隨即拿出了之前楊護金給他的隴西地圖,但隨即說道:“將軍請況,此乃隴西地圖。”
薑維驚訝地看著這個有點年份的羊皮地圖,不禁好奇:“這麽大一份地圖,武鄉侯你從何處得到的?”
諸葛瞻裝起了神秘:“高人所贈,先不管這個,將軍你看。”,他手指著遝中,說道,“遝中也是盆地一樣的地形,要想進攻遝中,從地圖上看有三條道路,一者狄道發兵攻打甘鬆,由西往東進取遝中;二者,沿著白水,取疆川口,攻打遝中;三者,東取羌道,由東向西進攻。”
薑維看了看地圖,也點點頭:“與我所探查的基本一致。那你的意思是?”
諸葛瞻解釋道:“將軍掌兵多年,此種關節一定也能想的明白,眼下在遝中開啟屯田的同時,甘鬆、羌道、疆川口一帶需要修築壁壘,以防魏軍襲擾。”
“如此,先期至少需要三千人馬,並且主管遝中之人,需要是一個對羌胡治理有所見解的人,如馬德信、李德昂那般人物,可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好找啊。”,薑維說起這些也是不無憂慮,他認可諸葛瞻對實邊屯田的見解。
但問題就在於,武都陰平一帶太過於靠近邊界,羌胡人多雜居於此,他們與漢人的關係向來十分緊張,要是稍有不慎,這些種羌部落,再來個什麽羌亂,那可就真的大樂子了。
“人選慢慢找便是,屯田的準備工作還需要籌劃一段時間,大將軍那邊也不是馬上就會開始,將軍不用太過擔憂,到時候可以讓幾位邊塞重將,推薦一些人才就是。”,諸葛瞻倒是也不心急。
“對了,前線戰報武鄉侯你知道了嗎?”,薑維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將軍說的可是廖將軍擊破魏軍的事情?”,諸葛瞻笑了笑,他本來也不擔心廖化的作戰能力,這可是未來能升為右車騎將軍的人物,對付王贇和遊奕那樣的人物也還是大材小用。
魏軍在迭子溝和大草山兩度大敗,死傷了一千七百多人,軍心震恐,對武都的進攻計劃也就此煙消雲散。
“他給我送了一封信,說是這場勝仗,麾下有一個斥候表現很好,希望推薦到我軍營裏麵曆練一番。”
“嗯,這是好事啊,廖將軍應該是想著他那邊沒有什麽出頭的機會,所以想著讓他過來吧,將軍不妨出手相助就是。”
薑維點點頭,這件事幫個忙沒有害處:“我已經去信陰平那邊了,隻要元儉那邊沒有意見,人隨時可以來。”
“不過,究竟是個什麽人啊?居然也讓廖將軍如此看重?”
“具體我也不認識,聽說是犍為人,叫王嗣……”
“小瞻迴來了,進來吧,有人正好想見你。你姐姐這兩天身體有些疲勞,今天在道觀休息。”,黃月英迎了上來,隨即笑著將諸葛瞻帶了進去。
諸葛瞻有些疑惑的跟著黃月英走進了正廳,卻見到兩個有點意外的人物——薑維和陳祗。
“小侯爺終於迴來了。”,薑維笑著給諸葛瞻施禮,諸葛瞻也不敢怠慢,趕緊迴禮。
陳祗打量了一下諸葛瞻,長高了,也黑了壯了些,看起來這幾年在漢中,這位侯爺過得還挺充實,想到此處,他還是先走上前,決定先完成,皇帝給自己的任務。
“武鄉侯,聖上口諭,讓你今天好好休息,明日入宮覲見。”
諸葛瞻也迴了一禮,笑道:“臣領旨,本打算今日就入宮,多謝陛下體恤。”
陳祗也笑了笑:“好了,旨意傳到,我可以走了,薑將軍似乎有要事跟你聊,我就不叨擾了,告辭!”,隨即也不再停留,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黃月英也命人上好了茶,將兩個人引入了偏廳,笑著說道:“伯約既然來找小瞻談事情的,你們就慢慢聊,小瞻,有什麽事,叫外麵的仆人就好。”
諸葛瞻點點頭:“知道了,母親,您應該也忙了很久,趕緊下去休息吧。”
黃月英也走了出去,偏廳之中,就隻剩下了諸葛瞻和薑維二人。
“將軍今日就來找我,可是有什麽要事?”,諸葛瞻知道薑維來找他定然不是小事。
“武鄉侯,大將軍將你的那份實邊屯田的策略,給我看了,實乃是北伐的良策啊,故而今日得知小侯爺到家,就趕來與你商議此事。”,薑維也是很直接地說出了自己目的。
諸葛瞻也想知道薑維的見解:“將軍素來通曉隴西風俗,這是我不如將軍的地方,所以這些構想也隻能在書信之中粗略提及,正要聽將軍的意見。”
薑維喝了口茶,隨即道:“遝中,那個地方靠近邊疆,西接甘鬆,東臨羌道,北去臨洮,南至陰平,都十分方便,日後北伐,若要連接羌胡,進取隴西,此地最為合適。”
“那麽以薑將軍之見,需要多少人馬?”
“三萬人馬,一萬百姓,兩年之內,可以將遝中打造為我大漢牢固的北伐基地!”,薑維備受鼓舞,信心十足。
諸葛瞻卻搖搖頭:“將軍太過理想,我並不懷疑將軍的能力,但是三萬兵馬,那也是朝廷幾乎五分之一的兵馬了,要是將軍全部帶在身邊,於將軍並非好事。”
“這……”,薑維一愣,隨即就是啞口無言,的確,自己降將出身,手握重兵在外,這的確聽起來也不是什麽好事,“武鄉侯你有什麽想法嗎?”
“還是按照我的提議,在陰平以甘鬆-遝中為一線,在武都以蘭坑-建威為一線,分開進行屯田實邊,主要可以安置一些無地的百姓、釋放的奴隸以及從曹魏那邊遷移來的人口。”
隨即也喝了一口茶潤了一下嗓子:“這件事,需要大將軍出麵牽頭,徐徐圖之,既然是北伐大業,朝廷重臣也基本不會反對,將軍可以在調兵的事宜上,幫個手,但是暫時不宜親自參與進去。”
薑維還是有些不甘:“這樣的話,時間太過漫長,本將軍也擔心,錯過良機……”
諸葛瞻笑著說道:“欲討外寇,當先安內,將軍且不必急於一時,何況要是動靜太大了,難免也會引起魏國注意,萬一被他們不斷襲擾,那也不好辦了。”,隨即拿出了之前楊護金給他的隴西地圖,但隨即說道:“將軍請況,此乃隴西地圖。”
薑維驚訝地看著這個有點年份的羊皮地圖,不禁好奇:“這麽大一份地圖,武鄉侯你從何處得到的?”
諸葛瞻裝起了神秘:“高人所贈,先不管這個,將軍你看。”,他手指著遝中,說道,“遝中也是盆地一樣的地形,要想進攻遝中,從地圖上看有三條道路,一者狄道發兵攻打甘鬆,由西往東進取遝中;二者,沿著白水,取疆川口,攻打遝中;三者,東取羌道,由東向西進攻。”
薑維看了看地圖,也點點頭:“與我所探查的基本一致。那你的意思是?”
諸葛瞻解釋道:“將軍掌兵多年,此種關節一定也能想的明白,眼下在遝中開啟屯田的同時,甘鬆、羌道、疆川口一帶需要修築壁壘,以防魏軍襲擾。”
“如此,先期至少需要三千人馬,並且主管遝中之人,需要是一個對羌胡治理有所見解的人,如馬德信、李德昂那般人物,可這樣的人,實在是不好找啊。”,薑維說起這些也是不無憂慮,他認可諸葛瞻對實邊屯田的見解。
但問題就在於,武都陰平一帶太過於靠近邊界,羌胡人多雜居於此,他們與漢人的關係向來十分緊張,要是稍有不慎,這些種羌部落,再來個什麽羌亂,那可就真的大樂子了。
“人選慢慢找便是,屯田的準備工作還需要籌劃一段時間,大將軍那邊也不是馬上就會開始,將軍不用太過擔憂,到時候可以讓幾位邊塞重將,推薦一些人才就是。”,諸葛瞻倒是也不心急。
“對了,前線戰報武鄉侯你知道了嗎?”,薑維問起了另一個問題。
“將軍說的可是廖將軍擊破魏軍的事情?”,諸葛瞻笑了笑,他本來也不擔心廖化的作戰能力,這可是未來能升為右車騎將軍的人物,對付王贇和遊奕那樣的人物也還是大材小用。
魏軍在迭子溝和大草山兩度大敗,死傷了一千七百多人,軍心震恐,對武都的進攻計劃也就此煙消雲散。
“他給我送了一封信,說是這場勝仗,麾下有一個斥候表現很好,希望推薦到我軍營裏麵曆練一番。”
“嗯,這是好事啊,廖將軍應該是想著他那邊沒有什麽出頭的機會,所以想著讓他過來吧,將軍不妨出手相助就是。”
薑維點點頭,這件事幫個忙沒有害處:“我已經去信陰平那邊了,隻要元儉那邊沒有意見,人隨時可以來。”
“不過,究竟是個什麽人啊?居然也讓廖將軍如此看重?”
“具體我也不認識,聽說是犍為人,叫王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