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曆城交戰(一)
重生諸葛瞻之三興大漢 作者:夏寒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思遠,別忙了,喝口水。”楊護金好不容易鋤完了草,於是也叫著還在一起忙活的諸葛瞻休息一下。
諸葛瞻點點頭,小心地跨過秧苗,走到了楊護金身邊坐了下來,接著茶水,一口喝盡。
楊護金看著他狀態有些不對,還是開口問了:“你今天有些走神啊,發生什麽事情?”
諸葛瞻看了看楊護金,也不擔心他會有什麽泄密的問題,斟酌地解釋道:“額,晚輩聽說朝廷要發兵北進,心中有些不安。”
楊護金聽了有些好笑:“我朝與魏國勢不兩立,北伐亦是常事,有何不安。”,隨即看了看他,也寬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如此擔憂也於事無補啊?”
諸葛瞻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要他完全不上心,也根本做不到。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若是他是魏軍,會怎麽應對呢?
他沒想到的是,他隻是在這裏頭大,目前已經在下辨前線的漢軍諸將卻起了爭執。
“平北將軍!眼下斥候還沒有詳細的偵查報告,送迴來,此刻倉促進軍,恐有不利啊!”,薑維沒想到馬岱沒有等王平來匯合就打算進兵,這可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馬岱卻根本沒打算聽:“斥候已經來報,廖化進兵牛頭山佯動,郭淮去了臨洮坐鎮,司馬懿也呆在長安未動,魏軍的大將都不在曆城這邊,有什麽可擔心的?隻要我軍動作足夠快,就能奇襲奪取曆城。”
一旁的馬承也小心地問道:“叔父……”
馬岱眼神橫了過來:“軍中你要叫我將軍!”
“叔……將軍”,馬承緩了口氣,“末將也以為,是不是先等等斥候的詳細報告再說?”
“不必多言,本將統領全軍,自有專斷之權。薑將軍,你帶兵至建威紮營,策應我軍後方,馬承,你為先鋒,隨本將,進軍!”
薑維還要爭辯,馬承趕緊拉住了他,隨即上前道:“末將遵令!”隨即就以要準備軍隊為由,拉著薑維趕緊出了主營。
“伯約將軍,不要再說了,叔父已經下定了決心,誰的話也不會聽了。”,馬承十分無奈。
“安業,你難道不覺得,平北將軍這次出兵太著急了嗎?到底他怎麽了?你怎麽不勸勸?”,薑維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困擾。
馬承看了看左右,歎了口氣:“薑將軍,你還記得魏延和楊儀的紛爭吧?”
薑維一愣,疑惑道:“他們倆的事情,不是早就有定論了嗎?”
馬承無奈地解釋道:“將軍,楊儀死後,軍中又有流言了,說是當年我叔父跟隨著楊儀殺了魏延,說是朝廷認為魏延將軍有冤情,要將當年殺死魏將軍的罪魁禍首,一一懲辦,其中就有我叔父……”
薑維聞言大驚:“你說什麽?!該死,這到底是誰傳的流言?”
馬承有些苦惱:“其實還好,流言剛出來我就派人處理掉了,可……”,頓了頓說道,“叔父自己心裏還是有個疙瘩,所以一直想著打一仗證明自己的忠心和價值……。”
薑維聽完都給整無語了,有些痛心地說道:“平北將軍糊塗啊!唉,也是怪楊儀和魏延兩人內鬥,現在搞得軍心太敏感了。”
馬承沉默片刻,也隻好說道:“我也試著勸過他,但幾乎沒什麽用。薑將軍,雖然司馬懿和郭淮都不在,但我總覺得,魏軍也不是那麽好對付。”
薑維心中也有不安,但還是反過來勸說道:“安業,也不要太擔心,平北將軍也是多年的宿將了,即便是遇到什麽麻煩,總歸也不會出什麽事情的。何況我的部隊就在後麵接應,另外,子均將軍的部隊也很快就到了,問題不大的。”
馬承點點頭,他對薑維還是很放心的:“如此,辛苦薑將軍了,我先迴去準備了。”,說罷便轉身離開了。
正如薑維、諸葛瞻幾個人擔心的那樣,魏國的曆城守將王贇,此時正在點頭哈腰地接見一個剛剛到達的援軍大將。
“牛將軍,沒想到是您前來增援,卑職已經略備酒水,給將軍您接風。”王贇像個狗腿子一樣,跟在牛金的身後,不斷打著笑臉。
牛金對他的這副嘴臉實在是厭惡不已,冷哼一聲道:“王將軍,本將現在可沒有心情吃東西,蜀軍動向如何,有沒有斥候的詳細匯報?”
王贇趕緊說道:“有的,有的,前線的蜀軍來了大約五千人,先頭部隊即將趕到建威,即便是後衛部隊最慢七天就到曆城。”
牛金斜了他一眼:“你做了哪些準備?”
王贇斟酌了一下,小心說道:“準備了一些防守器具,但城裏兵馬不多,所以……”
“所以你打算開場就跑路?”牛金麵無表情地看著他。
王贇有些心虛地抽了抽嘴角:“將軍,這不能怪我,曆城城池太小,全城才一千八百士卒,對麵五千人,這根本沒得打……”,隨後也小心地問了問,“將軍,您帶來多少援軍啊?”
“一千人。”牛金隨口迴答。
“啊這……”,王贇臉又垮了下來,“牛將軍,這個,要不撤了吧。”
牛金嗤笑道:“瞧你這膽子,怎麽,兵少就打不過?好了,召集全城兵馬,聽從我的指揮就是。”
王贇心中叫苦,但也不敢違逆,隻好唯唯而退。牛金看著他匆匆離去的笑容,隨後手伸進胸口的兜裏,拿出來了一個錦囊,緩緩打開……
三日之後,馬岱和馬承的兵馬跨過了建威,終於靠近了曆城南麵的山穀,而那個遲遲未歸的斥候,也終於送來了消息。
“啟稟將軍,城中有守軍一千八百餘人,後麵又來了援軍大約千餘人,總計約三千人,援軍將領因為賊軍防備甚嚴,未能打探清楚。”
馬岱點點頭,隨即問道:“怎麽拖了這麽久才來匯報?”
斥候有些無奈:“將軍恕罪,那守將王贇聽聞我軍到來就下令緊閉城門,故而困在城中無法出來,後來是趁著魏軍援軍進城時,混出來的。”
“嗯,知道了,你且退下。”馬岱讓斥候退了下去,馬承策馬上來問道:“叔父,敵軍已經有三千人,我們現在也不過五千,雖然是有優勢,但攻城器械隻有簡單的雲梯,這要是硬攻,隻怕要吃虧啊。”
馬岱說道:“魏軍援軍既然已經進城,令部隊行軍放緩行軍速度,再派斥候查探清楚前方敵情。“
話剛說完,另一個哨兵飛馬而來,到了馬岱麵前匯報道:“將軍,魏軍出城迎擊我軍!”
諸葛瞻點點頭,小心地跨過秧苗,走到了楊護金身邊坐了下來,接著茶水,一口喝盡。
楊護金看著他狀態有些不對,還是開口問了:“你今天有些走神啊,發生什麽事情?”
諸葛瞻看了看楊護金,也不擔心他會有什麽泄密的問題,斟酌地解釋道:“額,晚輩聽說朝廷要發兵北進,心中有些不安。”
楊護金聽了有些好笑:“我朝與魏國勢不兩立,北伐亦是常事,有何不安。”,隨即看了看他,也寬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你如此擔憂也於事無補啊?”
諸葛瞻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但是要他完全不上心,也根本做不到。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若是他是魏軍,會怎麽應對呢?
他沒想到的是,他隻是在這裏頭大,目前已經在下辨前線的漢軍諸將卻起了爭執。
“平北將軍!眼下斥候還沒有詳細的偵查報告,送迴來,此刻倉促進軍,恐有不利啊!”,薑維沒想到馬岱沒有等王平來匯合就打算進兵,這可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馬岱卻根本沒打算聽:“斥候已經來報,廖化進兵牛頭山佯動,郭淮去了臨洮坐鎮,司馬懿也呆在長安未動,魏軍的大將都不在曆城這邊,有什麽可擔心的?隻要我軍動作足夠快,就能奇襲奪取曆城。”
一旁的馬承也小心地問道:“叔父……”
馬岱眼神橫了過來:“軍中你要叫我將軍!”
“叔……將軍”,馬承緩了口氣,“末將也以為,是不是先等等斥候的詳細報告再說?”
“不必多言,本將統領全軍,自有專斷之權。薑將軍,你帶兵至建威紮營,策應我軍後方,馬承,你為先鋒,隨本將,進軍!”
薑維還要爭辯,馬承趕緊拉住了他,隨即上前道:“末將遵令!”隨即就以要準備軍隊為由,拉著薑維趕緊出了主營。
“伯約將軍,不要再說了,叔父已經下定了決心,誰的話也不會聽了。”,馬承十分無奈。
“安業,你難道不覺得,平北將軍這次出兵太著急了嗎?到底他怎麽了?你怎麽不勸勸?”,薑維終於說出了自己的困擾。
馬承看了看左右,歎了口氣:“薑將軍,你還記得魏延和楊儀的紛爭吧?”
薑維一愣,疑惑道:“他們倆的事情,不是早就有定論了嗎?”
馬承無奈地解釋道:“將軍,楊儀死後,軍中又有流言了,說是當年我叔父跟隨著楊儀殺了魏延,說是朝廷認為魏延將軍有冤情,要將當年殺死魏將軍的罪魁禍首,一一懲辦,其中就有我叔父……”
薑維聞言大驚:“你說什麽?!該死,這到底是誰傳的流言?”
馬承有些苦惱:“其實還好,流言剛出來我就派人處理掉了,可……”,頓了頓說道,“叔父自己心裏還是有個疙瘩,所以一直想著打一仗證明自己的忠心和價值……。”
薑維聽完都給整無語了,有些痛心地說道:“平北將軍糊塗啊!唉,也是怪楊儀和魏延兩人內鬥,現在搞得軍心太敏感了。”
馬承沉默片刻,也隻好說道:“我也試著勸過他,但幾乎沒什麽用。薑將軍,雖然司馬懿和郭淮都不在,但我總覺得,魏軍也不是那麽好對付。”
薑維心中也有不安,但還是反過來勸說道:“安業,也不要太擔心,平北將軍也是多年的宿將了,即便是遇到什麽麻煩,總歸也不會出什麽事情的。何況我的部隊就在後麵接應,另外,子均將軍的部隊也很快就到了,問題不大的。”
馬承點點頭,他對薑維還是很放心的:“如此,辛苦薑將軍了,我先迴去準備了。”,說罷便轉身離開了。
正如薑維、諸葛瞻幾個人擔心的那樣,魏國的曆城守將王贇,此時正在點頭哈腰地接見一個剛剛到達的援軍大將。
“牛將軍,沒想到是您前來增援,卑職已經略備酒水,給將軍您接風。”王贇像個狗腿子一樣,跟在牛金的身後,不斷打著笑臉。
牛金對他的這副嘴臉實在是厭惡不已,冷哼一聲道:“王將軍,本將現在可沒有心情吃東西,蜀軍動向如何,有沒有斥候的詳細匯報?”
王贇趕緊說道:“有的,有的,前線的蜀軍來了大約五千人,先頭部隊即將趕到建威,即便是後衛部隊最慢七天就到曆城。”
牛金斜了他一眼:“你做了哪些準備?”
王贇斟酌了一下,小心說道:“準備了一些防守器具,但城裏兵馬不多,所以……”
“所以你打算開場就跑路?”牛金麵無表情地看著他。
王贇有些心虛地抽了抽嘴角:“將軍,這不能怪我,曆城城池太小,全城才一千八百士卒,對麵五千人,這根本沒得打……”,隨後也小心地問了問,“將軍,您帶來多少援軍啊?”
“一千人。”牛金隨口迴答。
“啊這……”,王贇臉又垮了下來,“牛將軍,這個,要不撤了吧。”
牛金嗤笑道:“瞧你這膽子,怎麽,兵少就打不過?好了,召集全城兵馬,聽從我的指揮就是。”
王贇心中叫苦,但也不敢違逆,隻好唯唯而退。牛金看著他匆匆離去的笑容,隨後手伸進胸口的兜裏,拿出來了一個錦囊,緩緩打開……
三日之後,馬岱和馬承的兵馬跨過了建威,終於靠近了曆城南麵的山穀,而那個遲遲未歸的斥候,也終於送來了消息。
“啟稟將軍,城中有守軍一千八百餘人,後麵又來了援軍大約千餘人,總計約三千人,援軍將領因為賊軍防備甚嚴,未能打探清楚。”
馬岱點點頭,隨即問道:“怎麽拖了這麽久才來匯報?”
斥候有些無奈:“將軍恕罪,那守將王贇聽聞我軍到來就下令緊閉城門,故而困在城中無法出來,後來是趁著魏軍援軍進城時,混出來的。”
“嗯,知道了,你且退下。”馬岱讓斥候退了下去,馬承策馬上來問道:“叔父,敵軍已經有三千人,我們現在也不過五千,雖然是有優勢,但攻城器械隻有簡單的雲梯,這要是硬攻,隻怕要吃虧啊。”
馬岱說道:“魏軍援軍既然已經進城,令部隊行軍放緩行軍速度,再派斥候查探清楚前方敵情。“
話剛說完,另一個哨兵飛馬而來,到了馬岱麵前匯報道:“將軍,魏軍出城迎擊我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