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他座在那裏吹涼風,不然蔡邕上朝上舒服了,還不天天來?他可不想迴去蔡琰又向自己抱怨!劉辨見君豪不讓他管蔡邕,便讓身邊的內侍宣布早朝開始,君豪迴身拿出一本奏折向劉辨說道:“陛下,臣已經將各部長官安排妥當,還望陛下聖裁!”

    君豪才說完就有內侍把他手中的奏折拿給劉辨。劉辨大概的掃視了一下內侍呈上的奏折,發現裏麵的人事安排並沒有太大的變動,就把奏折遞給內侍說:“攝政王安排的十分妥當,就按照你擬的辦吧!宣讀!”

    內侍聽劉辨說宣讀,趕緊打開奏折讀道:“攝政王君豪草擬:農部尚書戲誌才;工部尚書鐵元;商部尚書糜竺;刑部尚書田豐;戶部尚書徐庶;吏部尚書盧植;兵部尚書暫由徐晃擔任;禮部尚書孔融、禰衡;教育部部長管寧、邴原;軍機處軍神君豪;情報部部長郭嘉。

    所有尚書、部長皆可以參與參謀部的謀劃,亦隸屬於參謀部,平日工作等候任命。至於將軍們都隸屬於軍機處,除駐守部隊外,其他將軍除了練兵就是到軍機處整理軍務!”讀到這,君豪打斷了內侍。

    對著朝堂上的諸位笑道:“這就是我們洛陽朝廷的基本安排了,若是有什麽異議,現在可以提出來!”

    這些安排基本上都是現在大家在做的事,眾人自然不會有意見,孔融、禰衡又是新來的,能掌管一部,已經是喜出望外了。蔡邕見朝堂上的人都有事做,隻有他沒有任命。

    於是他站出來問道:“丞相,我幹什麽!”

    看見蔡邕,君豪是一拍額頭心道:怎麽把他給忘記了。他笑著對蔡邕說:“蔡大人,我有一個非常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您,就是把東觀中的藏書整理出來,準備大量印刷成冊。還有就是將我大漢從高祖劉邦開始,到現在的曆史給歸納整理出來,不知道您能不能勝任?”

    其實蔡邕就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員,最多算是館長,可他卻是君豪的嶽父,所以有些不太好收拾。不過,君豪給蔡邕安排的工作,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他也就沒繼續說下去。蔡邕還是很有眼色的,知道什麽時候可以給君豪添亂,什麽時候要老實!

    君豪看大家都沒有意見了,便讓內侍繼續念下去。內侍念道:“以下是司並兩州的具體安排,並州刺史戲誌才、將軍徐晃,鎮守將軍閻行、並州各地守將具體由徐晃安排。

    司隸刺史田豐,將軍高順,副將軍趙風,司隸各地守軍由高順任選,守將徐榮。

    洛陽是我軍都城,洛陽太守徐庶,鎮守將軍典韋,副將張遼,皇宮與重臣家眷由鳳凰營女兵和神機營保護,主管將軍黃蝶舞。

    對於戰略要地,暫不設立太守:汜水關守將趙雲,副將黃敘;虎牢關守將關羽,副將周倉,其他部隊待命!”

    安排到這,基本上已經算是各就各位了。

    劉辨卻問道:“皇兄,似乎醫學院沒有在你的安排範圍之內!”

    “啟稟陛下,醫學院的確不在安排範圍之內!因為醫學院隻是一個學術的研究中心和治療機構,好像我大漢的東觀一樣,所以無須在朝廷上特意為他安排。而且,就現在的情況來說,醫學院的主管為張機,華佗二人,就連醫者的選拔和考核也由他二人把關。”

    說實話,醫生雖然是一個重要的職業,可是在大漢依舊為數不多,大多數的醫者都是那種沒本事的巫醫,跳大神若是能治好病,那才是活見鬼!劉辨聽君豪說醫學院有華佗和張機能負責。

    他笑道;“我知道醫學院現在雖然有華佗和仲景負責,可是他們已經向抱怨過好多次了,希望能夠擴充人手,可你這一拖就是大半年,他們也都很有怨念啊!現在朝廷初創,百廢待興,你又搞了那麽多部門。

    現在這些部門中,除了日常負責的主管官員,有的連副手都沒有,你是不是該想想辦法?”

    “既然陛下要我想辦法,那就拿筆來!”君豪話音剛落,就有人將筆墨紙硯連帶桌子搬來了上來,君豪卷起袖子拿起筆,在紙上揮毫起來,之間君豪是筆走龍蛇,一個個圓潤飽滿的隸書字體就出現在宣紙之上,君豪這的不是別的,他寫的就是曹操的求賢令。

    但我是把他幾次的求賢令的內容稍作修整集合起來後,再加上君豪這次的求賢目標,君豪將這篇求賢令一揮而就,把筆一丟說道:“來人,將此詔拿給陛下審閱,讓陛下定奪!”

    記得前世的時候,而曹操的三篇求賢令,不光內容讓人記憶猶新,就說文采也是非凡。所以他一直記得,就好像諸葛亮的兩篇出師表一樣。劉辨看紙上的墨跡還沒有幹,他製止了想要搬動桌子的內侍,自己走到桌邊讀了起來。

    讀完後,劉辨一拍桌子吼道:“好!皇兄真不愧是一代文豪,此文寫的是慷慨激昂,若是此策可行,此詔一發,我大漢就不愁人才了!”

    堂下文武百官聽劉辨這麽說,都爭著想看看君豪寫的詔令,可是他們不敢擅離自己的位置,劉辨看著堂下像鴨子一樣伸長脖子的官員,於是,他就叫來一個內侍,讓他宣讀君豪所寫的詔令。

    內容如下: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何以霸世!昔伊摯、傅說出於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汙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於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

    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人知者乎?倘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汙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知,勿有所遺。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二三子其佐我明楊仄陋,唯才是舉,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吾得而用之,官無廢業矣。今天下紛亂,尤甚戰國,朝廷初定,所需之士,無論百工、醫者或行商、農夫,凡有一技之長皆可入朝,若能為國效力,朝廷必不惜官爵,以待有大能者!”

    內侍把君豪的求賢令內容讀完後,滿朝皆驚。孔融站出來說:“丞相,你需要醫者、百工,我能理解。可是行商、農夫要來何用?他們豈能為官?”

    君豪還沒說話,禰衡就站出來說:“文舉此言差矣!丞相在洛陽實行新政,有農部、工部、商部,自然需要農民、百工和商賈!”

    “可是他們的品行不定,如何能為官一任教化百姓?”孔融還以為我要那些商賈、農夫去做地方官。

    “孔大人,我招收這些人自然不會讓他們去做地方官。商賈,我隻需要有本事、能力的人,去給糜竺糜大人打下手,糜大人自然會監督他們。百工,都劃歸到了工部上書鐵元的麾下,若是有特殊的本領,我會讓他們登記在冊,不讓那些技術流失。

    至於農夫,孔大人也許不知,在我大漢,有很多精通種植之人,他們總比別的百姓多打糧食,還有人能發現新的糧食,若是他們能為我朝廷所用,那就是我大漢之福了。就說我手中的那幾個高產量的糧種,若是我大漢能早些發現,也許都不會有黃巾之亂!至於地方百姓的治理,自然要交給有德行的人,孔大人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孔融那就是一個書呆子,他懂什麽治理百姓。看他把北海治理成那種樣子,就知道他隻是一個尋章摘句的腐儒!哪裏能懂得什麽內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君迴三國之異界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帝君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帝君無憂並收藏君迴三國之異界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