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數年的河東衛家,竟然隱藏了這麽多的實力,當然,這些事情,都是君豪跟衛家家主密謀好的,再加上君豪的表麵文章做的好,也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些細節,可是,對於那些在數年後跟君豪爭霸天下的對手來說。
這次的忽視,卻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君豪這次河東之行,前後經曆了這麽多事情,雖然老婆差點被擄走,甚至差點送命。但好在還是安全脫險了,可喜的是,君豪這次可謂是收獲巨大。
除去從河東衛家這邊敲詐外加搶劫來的幾十萬兩金銀外,君豪現在所獲得的糧草足夠自己的並州軍半年之需,行軍打仗什麽最重要,當然是糧草了,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君豪這次賺了這麽多,整個並州軍都喜慶得很。
除此之外,君豪前後從西涼軍,匈奴軍,草原部落,還有草原聯軍中搶掠來的戰馬就有將近三萬多匹,牛羊更是不計其數,在得知自己有這麽多的戰利品之後,君豪也是喜上眉梢。要知道,這些繳獲的馬匹可不是普通的馬匹。
這三萬匹都是戰馬,貨真價實的戰馬啊,除了大漢的三大產馬基地,這還上哪裏能一下子找出這麽多戰馬來啊,僅僅是戰馬,就足夠讓其他諸侯眼饞的不行,至於那些牛羊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雖說這次前來會盟的諸侯。
都是地方的天王老子,但是,如果說讓他們將自己地盤上所有的牛羊都清點一遍,恐怕這數量還不一定能有君豪繳獲的多呢?沒辦法,牲畜都貴得很,普通農戶壓根就養不起,就算養得起,也早被那些富戶想辦法給弄走了。
當初隻是想著給董卓搞點破壞,省得自己被董卓算計了,不想,自己最後還是中了圈套。可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君豪現在的繳獲,足夠應付並州軍的這次會盟,想著自己這次僅僅戰馬就繳獲了這麽多。
君豪當然明白那些跟自己不一條心的人會有多眼紅,尤其是袁紹,曹操這些人,他們發起會盟到現在,名譽跟戰功沒有得到多少,反而為盟軍倒貼了不少糧草。至於其他諸侯,更是白白浪費時間來會盟了,在跟郭嘉商議過後。
君豪覺得應該分點甜頭,給那些跟自己走的進的諸侯,雖然心裏還是有點不情願,但是,如果自己一毛不拔的話,必定會陷入僵局,與其如此,還不如趁著這時候拉攏點盟友,沒有人不會眼紅君豪這次的收獲的。
於是,君豪先讓趙風帶著這些繳獲的牛羊馬匹直奔並州,而自己索性,就不再跟這群空談救國的諸侯扯淡了,於是,他讓趙雲帶著君豪的三封親筆書信和五千匹戰馬,迴到了盟軍的大本營。
按照君豪的囑咐,趙雲分別將三封書信交給了孔融,陶謙,和公孫瓚,三人按照書信裏的內容,分別領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報酬,領走了他們三人應得的戰馬和物資,趙雲在處理完這些後,拿著君豪的手令,下令讓並州軍連夜拔營。
撤出諸侯盟軍,迴並州,這一切都在一夜之間完成,第二天,當袁紹的部將和其他諸侯,來到君豪營地的時候,全都傻眼了,因為,君豪的並州軍營,早已是人去樓空,袁紹得知這個消息後,臉色如同變色龍一般。
而曹操看到袁紹的這幅模樣,心裏是一陣的感慨,就在昨天晚上,關羽帶著一千匹戰馬,來到了曹操的大營之內,放下一封書信後,便離開了,當曹操拿起書信一看內容,又看了看那一千戰馬,心裏不由的是一陣的感慨。
畢竟曹操才剛剛起步,騎兵,暫時還不是曹操的首選,而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和夏侯惇兩兄弟,也算是難得的騎將,在當年征討黃巾的時候就從君豪的手上學到了不少訓練騎兵的法門,盟軍中的矛盾的積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長久如此的話,總有一天會爆發的,君豪雖然是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問題的關鍵還是在袁紹,曹操這些人身上,君豪解決不了,而且,君豪也沒有必要解決,反正最終都是要走上對立麵的。
還不如趁此機會先埋下些禍根,到時候說不定對自己有利,一團和氣的表象下就是暗流湧動,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話,盟軍的瓦解恐怕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盟軍內部的這份不安定,也不是誰都能和解的。
這就得看董卓是否有會有那份心機了,與此同時,虎牢關上,董卓跟李儒正在看著情報,當他知道君豪已經撤軍的事,這讓他的心裏十分不解,關於抵抗關東聯軍的計劃。
都是出自李儒之手,這盤大棋局,一直都是李儒在主導,董卓實際上也就是個監視者外加打下手而已,畢竟,以董卓的腦子,壓根就想不出這麽多計策,不然,董卓早就擊敗盟軍了。
“文優,你覺得如何?”董卓放下最後一張寫滿情報的布帛問道。
“嶽父,時機也差不多了,關東聯軍本就不是一條心,君豪這次突然退出盟軍,並且給一些跟他交情好的諸侯贈送戰馬,卻唯獨沒有給袁家兄弟戰馬,這也是加快了他們之間矛盾的激化。”
李儒慢悠悠的說道:“其實這也沒有辦法,盟軍中最有能力的是君豪,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也是並州軍,可是他們偏偏就不跟袁紹那些人一條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嗬嗬,文優啊,這你還不明白嗎?”董卓打趣道:“這就是這小子的精明之處,其實他也早就看出了盟軍中的矛盾,但是這種矛盾偏偏就是不能化解的,而君豪能做的,隻是調和矛盾,同時讓自己獲利最大,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加以利用。”
李儒點點頭迴道:“沒錯,說不定君豪也在等著跟袁紹那些人翻臉呢。嶽父,據探子迴報,君豪早在昨天晚上便帶著他的並州軍迴到了並州。
而留在盟軍中的並州軍也是連夜拔營,看來,他是不想跟這群蠢豬玩了,沒了他的威脅,盟軍已經不足為懼,我們的計劃可以繼續進行了。”
董卓聽到這裏,也算是放下了心,準備進行下一步,就目前來說,盟軍中最讓董卓忌憚的肯定就是君豪。但是盟軍中英雄眾多,除了君豪以外,還有其他幾人也讓董卓相當欣賞,這些人中有一個就是江東猛虎——孫堅。
孫堅獨領一支部隊鎮守在汜水關下,這等勇氣和魄力,恐怕盟軍中再難找出幾個了。不過,孫堅也不是白癡,要不是汜水關不是主戰場,要不是董卓將絕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虎牢關,孫堅也不會在汜水關下紮營的。
對於孫堅這種遠離盟軍大營,不想攪和盟軍渾水的行為,董卓也很是欣賞,至少,孫堅現在是很好的保護了自己,同時,盟軍大營的那些大佬對孫堅的印象肯定也不會差,孫堅的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讓自己活得巨大利益。
但是,他卻很好的保護了自己。而且,孫堅也很明智的將自己長子孫策安排到了君豪的身邊,這種做法,可謂是兩不得罪,至少,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孫堅從君豪這邊得到的好處確實不少,當然,這些好處都比不兒子與君豪所建立的交情。
孫堅的官職不高,權力也不大,但是,他現在的關係和交際,確實不得了,不過,董卓可沒有打算就這麽讓孫堅置身事外,隻要能將孫堅拖下水,讓盟軍中人內鬥,董卓就能抓住機會從中獲得最大利益,這天,孫堅照例在軍中陪孫策訓練騎兵。
這是孫策從君豪那迴來後的第一項任務,君豪在撤軍的時候,特地送給了孫策一千戰馬,同時,還借給了他一百騎兵親衛,幫助他來訓練騎兵,孫策利用君豪送給自己的戰馬,並從軍中挑選一千精銳士卒組建成自己的親兵。
然後就是要將這五百親兵訓練成騎兵,孫堅看著自己兒子弄的有聲有色,心裏也是樂開了花,江東之地,隻需要兩三千騎兵,就必定能夠稱霸一方。而現在,孫堅就是要打破江東無騎兵的局麵。
這次的忽視,卻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當然,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君豪這次河東之行,前後經曆了這麽多事情,雖然老婆差點被擄走,甚至差點送命。但好在還是安全脫險了,可喜的是,君豪這次可謂是收獲巨大。
除去從河東衛家這邊敲詐外加搶劫來的幾十萬兩金銀外,君豪現在所獲得的糧草足夠自己的並州軍半年之需,行軍打仗什麽最重要,當然是糧草了,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君豪這次賺了這麽多,整個並州軍都喜慶得很。
除此之外,君豪前後從西涼軍,匈奴軍,草原部落,還有草原聯軍中搶掠來的戰馬就有將近三萬多匹,牛羊更是不計其數,在得知自己有這麽多的戰利品之後,君豪也是喜上眉梢。要知道,這些繳獲的馬匹可不是普通的馬匹。
這三萬匹都是戰馬,貨真價實的戰馬啊,除了大漢的三大產馬基地,這還上哪裏能一下子找出這麽多戰馬來啊,僅僅是戰馬,就足夠讓其他諸侯眼饞的不行,至於那些牛羊之類的就更不用說了,雖說這次前來會盟的諸侯。
都是地方的天王老子,但是,如果說讓他們將自己地盤上所有的牛羊都清點一遍,恐怕這數量還不一定能有君豪繳獲的多呢?沒辦法,牲畜都貴得很,普通農戶壓根就養不起,就算養得起,也早被那些富戶想辦法給弄走了。
當初隻是想著給董卓搞點破壞,省得自己被董卓算計了,不想,自己最後還是中了圈套。可是,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君豪現在的繳獲,足夠應付並州軍的這次會盟,想著自己這次僅僅戰馬就繳獲了這麽多。
君豪當然明白那些跟自己不一條心的人會有多眼紅,尤其是袁紹,曹操這些人,他們發起會盟到現在,名譽跟戰功沒有得到多少,反而為盟軍倒貼了不少糧草。至於其他諸侯,更是白白浪費時間來會盟了,在跟郭嘉商議過後。
君豪覺得應該分點甜頭,給那些跟自己走的進的諸侯,雖然心裏還是有點不情願,但是,如果自己一毛不拔的話,必定會陷入僵局,與其如此,還不如趁著這時候拉攏點盟友,沒有人不會眼紅君豪這次的收獲的。
於是,君豪先讓趙風帶著這些繳獲的牛羊馬匹直奔並州,而自己索性,就不再跟這群空談救國的諸侯扯淡了,於是,他讓趙雲帶著君豪的三封親筆書信和五千匹戰馬,迴到了盟軍的大本營。
按照君豪的囑咐,趙雲分別將三封書信交給了孔融,陶謙,和公孫瓚,三人按照書信裏的內容,分別領了屬於自己的那一份報酬,領走了他們三人應得的戰馬和物資,趙雲在處理完這些後,拿著君豪的手令,下令讓並州軍連夜拔營。
撤出諸侯盟軍,迴並州,這一切都在一夜之間完成,第二天,當袁紹的部將和其他諸侯,來到君豪營地的時候,全都傻眼了,因為,君豪的並州軍營,早已是人去樓空,袁紹得知這個消息後,臉色如同變色龍一般。
而曹操看到袁紹的這幅模樣,心裏是一陣的感慨,就在昨天晚上,關羽帶著一千匹戰馬,來到了曹操的大營之內,放下一封書信後,便離開了,當曹操拿起書信一看內容,又看了看那一千戰馬,心裏不由的是一陣的感慨。
畢竟曹操才剛剛起步,騎兵,暫時還不是曹操的首選,而曹操麾下大將夏侯淵和夏侯惇兩兄弟,也算是難得的騎將,在當年征討黃巾的時候就從君豪的手上學到了不少訓練騎兵的法門,盟軍中的矛盾的積累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
長久如此的話,總有一天會爆發的,君豪雖然是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沒有辦法,問題的關鍵還是在袁紹,曹操這些人身上,君豪解決不了,而且,君豪也沒有必要解決,反正最終都是要走上對立麵的。
還不如趁此機會先埋下些禍根,到時候說不定對自己有利,一團和氣的表象下就是暗流湧動,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話,盟軍的瓦解恐怕也不是沒有可能,可是,盟軍內部的這份不安定,也不是誰都能和解的。
這就得看董卓是否有會有那份心機了,與此同時,虎牢關上,董卓跟李儒正在看著情報,當他知道君豪已經撤軍的事,這讓他的心裏十分不解,關於抵抗關東聯軍的計劃。
都是出自李儒之手,這盤大棋局,一直都是李儒在主導,董卓實際上也就是個監視者外加打下手而已,畢竟,以董卓的腦子,壓根就想不出這麽多計策,不然,董卓早就擊敗盟軍了。
“文優,你覺得如何?”董卓放下最後一張寫滿情報的布帛問道。
“嶽父,時機也差不多了,關東聯軍本就不是一條心,君豪這次突然退出盟軍,並且給一些跟他交情好的諸侯贈送戰馬,卻唯獨沒有給袁家兄弟戰馬,這也是加快了他們之間矛盾的激化。”
李儒慢悠悠的說道:“其實這也沒有辦法,盟軍中最有能力的是君豪,最有戰鬥力的部隊也是並州軍,可是他們偏偏就不跟袁紹那些人一條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嗬嗬,文優啊,這你還不明白嗎?”董卓打趣道:“這就是這小子的精明之處,其實他也早就看出了盟軍中的矛盾,但是這種矛盾偏偏就是不能化解的,而君豪能做的,隻是調和矛盾,同時讓自己獲利最大,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加以利用。”
李儒點點頭迴道:“沒錯,說不定君豪也在等著跟袁紹那些人翻臉呢。嶽父,據探子迴報,君豪早在昨天晚上便帶著他的並州軍迴到了並州。
而留在盟軍中的並州軍也是連夜拔營,看來,他是不想跟這群蠢豬玩了,沒了他的威脅,盟軍已經不足為懼,我們的計劃可以繼續進行了。”
董卓聽到這裏,也算是放下了心,準備進行下一步,就目前來說,盟軍中最讓董卓忌憚的肯定就是君豪。但是盟軍中英雄眾多,除了君豪以外,還有其他幾人也讓董卓相當欣賞,這些人中有一個就是江東猛虎——孫堅。
孫堅獨領一支部隊鎮守在汜水關下,這等勇氣和魄力,恐怕盟軍中再難找出幾個了。不過,孫堅也不是白癡,要不是汜水關不是主戰場,要不是董卓將絕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到了虎牢關,孫堅也不會在汜水關下紮營的。
對於孫堅這種遠離盟軍大營,不想攪和盟軍渾水的行為,董卓也很是欣賞,至少,孫堅現在是很好的保護了自己,同時,盟軍大營的那些大佬對孫堅的印象肯定也不會差,孫堅的這種做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讓自己活得巨大利益。
但是,他卻很好的保護了自己。而且,孫堅也很明智的將自己長子孫策安排到了君豪的身邊,這種做法,可謂是兩不得罪,至少,從目前的效果來看,孫堅從君豪這邊得到的好處確實不少,當然,這些好處都比不兒子與君豪所建立的交情。
孫堅的官職不高,權力也不大,但是,他現在的關係和交際,確實不得了,不過,董卓可沒有打算就這麽讓孫堅置身事外,隻要能將孫堅拖下水,讓盟軍中人內鬥,董卓就能抓住機會從中獲得最大利益,這天,孫堅照例在軍中陪孫策訓練騎兵。
這是孫策從君豪那迴來後的第一項任務,君豪在撤軍的時候,特地送給了孫策一千戰馬,同時,還借給了他一百騎兵親衛,幫助他來訓練騎兵,孫策利用君豪送給自己的戰馬,並從軍中挑選一千精銳士卒組建成自己的親兵。
然後就是要將這五百親兵訓練成騎兵,孫堅看著自己兒子弄的有聲有色,心裏也是樂開了花,江東之地,隻需要兩三千騎兵,就必定能夠稱霸一方。而現在,孫堅就是要打破江東無騎兵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