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鑄京觀(上)
此次南下,鮮卑人、蒙古人等遊牧民族,也是逼不得已,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
搶奪就像一場買賣,每次南下搶奪後,總有有部落隕被吞並消失,也會有新的部落崛起。
這都是相對的。
因為南下,如果遇到漢軍主力,幾千人的死亡還是經常出現的。
如果一個部落,身強力壯的男子損失太多,就會受到其他部落的覬覦。
弱肉強食,不隻是動物之間,在草原上,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一旦陷入弱勢,丟失原本放牧的草原是小事,最有可能,男人成為奴隸,女子被重新分配,至於老人,本來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留著隻能浪費錢糧食,隻能被驅逐或者殺害。
人是群居動物,在後世,北方草原時常會有狼出沒,何況人口密度更加低的現在。
這次北方大雪,寒冬臘月,牛羊更是成片成片的死去。
很多奴隸,或者條件差的部落,凍死了很多人。
以往幾百年,凡是遇到這種情況,除了南下搶奪,他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這些年,不管是西涼、曹魏,還是之前的袁紹的齊國,或者是更早的公孫瓚,都一直堅決執行與鮮卑等入侵者抗爭到底的辦法。
因此,北方鮮卑、蒙古人、匈奴人,都明白,現在的大漢雖然四分五裂,但是各個諸侯的戰鬥力都非常強。
就像公孫瓚用了三萬兵馬就幹掉了兩萬騎兵,讓北方鮮卑人,至少三年不敢南下。
所以,大漢看似弱,但是每個諸侯都有血性,能征善戰的士兵也多。
再也不像劉宏在位的時候,一千騎兵,就敢追著一萬漢軍跑。
這次總領所有兵馬的是鮮卑的新汗王,冒頓。
冒頓作為上一代汗王的小兒子,從很小就勵精圖治,想要一統草原,恢複以前的榮光。
現在,鮮卑看似北方最大的遊牧民族,但是匈奴人、蒙古人已經崛起,他們占據著大片豐饒的草場,開始對鮮卑的汗王陰奉陽違。
冒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最少的兵馬,幹掉了他的兄弟幾人,也讓他的威望達到了最高點,登上了汗位。
就當他想勵精圖治,征伐一遍不臣的部落時候,天降下大雪,鮮卑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受到的損失也最大。
因此,冒頓主動聯係了各個部族,一起南下。
有著鮮卑這個實力最強的大哥牽頭,那還得了,於是一同商定了入侵的方案。
冒頓帶著鮮卑的主力,約摸著四十萬人,從幽州南下。
南匈奴帶著十幾萬人馬和幾萬鮮卑人,從並州南下,然後直搗關中。
北匈奴將從扶風等地下來,帶著二十萬人,一直可以趕到漢中等地。
而西涼則是部分鮮卑人和北匈奴人,至少也有十幾萬人,算是一些小部落的聯合軍。
這次,全麵南下,肯定讓大漢那些諸侯大吃一驚,到時候直接把北地的人口和物資,帶迴草原,那麽這次大雪的損失不但可以彌補迴來,還能變得更加的昌盛。
這次,士頌發掘的早,因此在收到信息的一瞬間,就做了調度。
後備大軍還未到,士頌就派了趙雲和項霸,先行扶風等地,進行布防,堅決不可以讓北地百姓受到洗劫,怎麽做,就不用自己教了吧。
趙雲和項霸到命令後,直接帶著一百多親兵,連夜快馬加鞭趕往北地。
士頌在趙雲走後,來到廣信最秘密的府庫,裏麵是成套成套的馬鞍。
馬蹄鐵早已經送到北地秘密安裝了起來,效果很好啊。
這些馬鞍,已經囤積了五萬套,夏國缺馬,這一兩年才攢出不來五六萬馬匹,其中耐力好的,送到了重騎兵那邊進行訓練。
馬鞍是劃時代的黑科技,有了它,從小沒接受過多少馬術訓練的漢人,在一兩年內,戰鬥力趕超遊牧騎兵。
電影中,在馬背上雙手脫離韁繩,進行射箭,或者戰術動作,沒有一定的腰力根本辦不到,而且脫離時間不能太久,否則就算要受得了,也會重心不穩。
但是,有了馬鞍後,不但可以用腳掌控馬匹,還能長時間進行戰術動作。
比如在馬背上射箭,遊牧民族,射一箭,要休息一會,再射,但是有了馬鞍後,可以雙手離開韁繩,射個不停,你想想,這如何打得過?
士頌要帶著這批馬鞍到北方,全部裝備上,這一次要血洗鮮卑、匈奴等族,讓他們知道,漢人是不好惹的。
在正式會議第三天,夏國各個軍區的部隊開始集結,福州軍區調集了三萬老兵,加上蒼梧軍區調走兩萬,合計五萬人,開始出發。
剩下的幾大軍區的士兵,將會先行前往士頌背北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等到士頌到了,便一起合兵一處。
第七天,福州軍區的三萬士兵已到,士頌便立即發兵,空防有變。
項霸和趙雲一行人,隻用時了二十天不到,從廣信趕到了扶風北地。
項霸拿出虎符和印信,直接接管了北地所有兵馬。
現在鮮卑和匈奴即將南下,百姓們也全部知曉,這裏的官員也算是知道輕重,開始讓百姓們帶著時候物資和糧食,到城內避難,來個堅壁清野,至少讓百姓免受人身危險。
據塞外探馬來報,鮮卑匈奴聯軍的二十萬人,距離北地邊塞,還有二百裏,先頭部隊隻有一百裏不到。
坐以待斃,不是項霸和趙雲的性格,現在手握兩萬重騎,兩萬輕騎,敵人先頭部隊有五萬人,直接給他吃掉。
於是項霸和趙雲一合計,直接帶著兩萬重騎和兩萬輕騎,禦敵於國門之外。
說到就做到,在兩人排除眾議後,帶著四萬騎向北出塞。
其實很簡單,讓兩萬輕騎誘敵深入,然後重騎側翼殺入,操作的好的話,一個時辰就能結束戰鬥。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四萬騎來到塞外第二天,先頭五萬人就已經相聚不遠。
趙雲帶著兩萬人,慢慢遊遊在五萬人鮮卑、匈奴人聯軍的必經之路上晃蕩,好像根本沒有發現遠處山坡上敵人的探馬一樣。
此次南下,鮮卑人、蒙古人等遊牧民族,也是逼不得已,畢竟打仗是要死人的。
搶奪就像一場買賣,每次南下搶奪後,總有有部落隕被吞並消失,也會有新的部落崛起。
這都是相對的。
因為南下,如果遇到漢軍主力,幾千人的死亡還是經常出現的。
如果一個部落,身強力壯的男子損失太多,就會受到其他部落的覬覦。
弱肉強食,不隻是動物之間,在草原上,部落與部落之間的關係非常微妙,一旦陷入弱勢,丟失原本放牧的草原是小事,最有可能,男人成為奴隸,女子被重新分配,至於老人,本來就沒有存在的價值,留著隻能浪費錢糧食,隻能被驅逐或者殺害。
人是群居動物,在後世,北方草原時常會有狼出沒,何況人口密度更加低的現在。
這次北方大雪,寒冬臘月,牛羊更是成片成片的死去。
很多奴隸,或者條件差的部落,凍死了很多人。
以往幾百年,凡是遇到這種情況,除了南下搶奪,他們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這些年,不管是西涼、曹魏,還是之前的袁紹的齊國,或者是更早的公孫瓚,都一直堅決執行與鮮卑等入侵者抗爭到底的辦法。
因此,北方鮮卑、蒙古人、匈奴人,都明白,現在的大漢雖然四分五裂,但是各個諸侯的戰鬥力都非常強。
就像公孫瓚用了三萬兵馬就幹掉了兩萬騎兵,讓北方鮮卑人,至少三年不敢南下。
所以,大漢看似弱,但是每個諸侯都有血性,能征善戰的士兵也多。
再也不像劉宏在位的時候,一千騎兵,就敢追著一萬漢軍跑。
這次總領所有兵馬的是鮮卑的新汗王,冒頓。
冒頓作為上一代汗王的小兒子,從很小就勵精圖治,想要一統草原,恢複以前的榮光。
現在,鮮卑看似北方最大的遊牧民族,但是匈奴人、蒙古人已經崛起,他們占據著大片豐饒的草場,開始對鮮卑的汗王陰奉陽違。
冒頓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以最少的兵馬,幹掉了他的兄弟幾人,也讓他的威望達到了最高點,登上了汗位。
就當他想勵精圖治,征伐一遍不臣的部落時候,天降下大雪,鮮卑地盤最大,人口最多,受到的損失也最大。
因此,冒頓主動聯係了各個部族,一起南下。
有著鮮卑這個實力最強的大哥牽頭,那還得了,於是一同商定了入侵的方案。
冒頓帶著鮮卑的主力,約摸著四十萬人,從幽州南下。
南匈奴帶著十幾萬人馬和幾萬鮮卑人,從並州南下,然後直搗關中。
北匈奴將從扶風等地下來,帶著二十萬人,一直可以趕到漢中等地。
而西涼則是部分鮮卑人和北匈奴人,至少也有十幾萬人,算是一些小部落的聯合軍。
這次,全麵南下,肯定讓大漢那些諸侯大吃一驚,到時候直接把北地的人口和物資,帶迴草原,那麽這次大雪的損失不但可以彌補迴來,還能變得更加的昌盛。
這次,士頌發掘的早,因此在收到信息的一瞬間,就做了調度。
後備大軍還未到,士頌就派了趙雲和項霸,先行扶風等地,進行布防,堅決不可以讓北地百姓受到洗劫,怎麽做,就不用自己教了吧。
趙雲和項霸到命令後,直接帶著一百多親兵,連夜快馬加鞭趕往北地。
士頌在趙雲走後,來到廣信最秘密的府庫,裏麵是成套成套的馬鞍。
馬蹄鐵早已經送到北地秘密安裝了起來,效果很好啊。
這些馬鞍,已經囤積了五萬套,夏國缺馬,這一兩年才攢出不來五六萬馬匹,其中耐力好的,送到了重騎兵那邊進行訓練。
馬鞍是劃時代的黑科技,有了它,從小沒接受過多少馬術訓練的漢人,在一兩年內,戰鬥力趕超遊牧騎兵。
電影中,在馬背上雙手脫離韁繩,進行射箭,或者戰術動作,沒有一定的腰力根本辦不到,而且脫離時間不能太久,否則就算要受得了,也會重心不穩。
但是,有了馬鞍後,不但可以用腳掌控馬匹,還能長時間進行戰術動作。
比如在馬背上射箭,遊牧民族,射一箭,要休息一會,再射,但是有了馬鞍後,可以雙手離開韁繩,射個不停,你想想,這如何打得過?
士頌要帶著這批馬鞍到北方,全部裝備上,這一次要血洗鮮卑、匈奴等族,讓他們知道,漢人是不好惹的。
在正式會議第三天,夏國各個軍區的部隊開始集結,福州軍區調集了三萬老兵,加上蒼梧軍區調走兩萬,合計五萬人,開始出發。
剩下的幾大軍區的士兵,將會先行前往士頌背北上的必經之路上等待,等到士頌到了,便一起合兵一處。
第七天,福州軍區的三萬士兵已到,士頌便立即發兵,空防有變。
項霸和趙雲一行人,隻用時了二十天不到,從廣信趕到了扶風北地。
項霸拿出虎符和印信,直接接管了北地所有兵馬。
現在鮮卑和匈奴即將南下,百姓們也全部知曉,這裏的官員也算是知道輕重,開始讓百姓們帶著時候物資和糧食,到城內避難,來個堅壁清野,至少讓百姓免受人身危險。
據塞外探馬來報,鮮卑匈奴聯軍的二十萬人,距離北地邊塞,還有二百裏,先頭部隊隻有一百裏不到。
坐以待斃,不是項霸和趙雲的性格,現在手握兩萬重騎,兩萬輕騎,敵人先頭部隊有五萬人,直接給他吃掉。
於是項霸和趙雲一合計,直接帶著兩萬重騎和兩萬輕騎,禦敵於國門之外。
說到就做到,在兩人排除眾議後,帶著四萬騎向北出塞。
其實很簡單,讓兩萬輕騎誘敵深入,然後重騎側翼殺入,操作的好的話,一個時辰就能結束戰鬥。
時間一天天過去,在四萬騎來到塞外第二天,先頭五萬人就已經相聚不遠。
趙雲帶著兩萬人,慢慢遊遊在五萬人鮮卑、匈奴人聯軍的必經之路上晃蕩,好像根本沒有發現遠處山坡上敵人的探馬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