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美的劇本裏,李存勖那必須得是英雄一世,仁德愛民,各種形容帝王的好詞兒都得往他身上堆砌,攻滅後梁的劇情可以粗略而過,但是兩拒契丹的故事必須要極其的精彩,使其成為大家的偶像。


    他本身建立的王朝也是後唐麽,其實完全可以把他往三國演義中劉備的那個路子去寫,把他,把李克用都給寫成大忠臣:


    十三太保桃園十三結義,


    這一拜生死不改,


    李克用彌留之際,反複呢喃著匡扶唐室。


    把三國演義裏的季漢直接套到後唐上,稍微改吧改吧,幾乎嚴絲合縫。


    而那十三太保中的老九,李存勖麾下的第一大將李存審,也即是符彥卿他爹符存審,自然也要塑造成千古忠勇,直奔著三國演義裏關二爺那個方向去寫了,直接將符家定位到千古忠誠的道德架子上不讓他們下來,突出強調他們的一個忠字,讓民間給他立廟才好呢。


    民間如果真能把你們推崇到關二爺的那個地步的話,那,你們家男人死光了女人都得上。


    一舉兩得,既能塑造一個優質偶像,又能對整個符家道德綁架,增加其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的道德成本,雙贏。


    當然,如此一來其實符彥卿他們家隻要不是擁兵割據或者造反的話,幾乎就可以是有了金身了,不過本來符家的地位也是超然,無所謂了,他們家三代抗遼,給點名聲和榮譽上的特殊待遇也沒什麽不應該的。qqxδne


    這麽一搞,既強調了忠義這個屬性和後唐的悲劇色彩,無形中能給兵卒潛移默化的洗腦,而且還強化了民族認同,培養了禁軍兵卒的對遼仇恨,甚至無形中讓兵卒們明白,宋承唐製,燕雲古為疆土,乃核心利益,不允許任何維持現狀的嚐試,以後,不論文武,誰敢言維持現狀與遼修好,即為漢奸。


    如此一來,李存勖執政後期,墮落腐化和虧待功臣等事自然要極力淡化,軍隊與他漸漸離心離德之事,自然也要統統推到某個虛偽饒頭上,誰是這個虛偽人呢?那自然就是李嗣源了。


    這可是十三太保中的老大,與李存勖、李存審那可是結義的兄弟,就李存勖待其為兄,因此對他非常的信任沒有防備,結果他卻一直偷偷陰謀叛逆,還搞陰謀詭計蒙騙簾時的禁軍將士,這樣其實就校


    甚至那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的事兒也可以盡量往他腦袋上扣麽,畢竟那是他親女婿。


    這樣的話捎帶手的還否認了禁軍兵變的合法性,這故事如果能深入人心,不定以後禁軍再有兵變或是買賣君王的時候,也會稍稍想一想,自己會不會是被“李嗣源”給忽悠了。


    嗯,除了史料有點牽強外,史觀全對啊。


    這玩意就跟《忠義楊家將》一樣,實在的二十四史加一塊,對國人史觀的塑造也不如這一本錯漏百出的楊家將。


    再者史料畢竟也是為史觀服務的,唐史又還沒有蓋棺定論呢,找點史料來支持這個觀點不就得了麽?曆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死饒名聲,那還不是為活人去服務的麽?


    要知道禁軍中的侍衛司,其前身就是李存勖創建的侍衛軍,其中的許多退下來,但是還活著的老卒,他們是真的追隨過李存勖,甚至很可能是真的跟李存勖符存審去揍過耶律阿保機的。


    而符存審的兒子符彥卿現在雖然已經七十多蓮畢竟也還活著呢,人家還是大宋的異姓王,魏王,直接把他爹往神壇上捧,這對他來自然也是大好事,可以預見的是等哪他嘎的一下死了,他符阿四蹭一個不辱門楣的評價也就跟著封神了,這對這些活人來多是一件大好事?


    這麽多活饒利益牽扯其中,什麽特麽的史料,那玩意還重要麽?誰在乎李嗣源冤不冤?哦,文官們在乎。


    啊呸!


    文官們果然都是一群坑貨,當初那李嗣源不肯重視文官果然是對的。


    但是史書畢竟是文官在修,這種事情上,話語權還是在人家那,你一個武夫,在這種事情上跟人家吵,能吵得過才是見鬼了呢。


    別是去修改唐會要,就算隻是改戲本,王溥本人不樂意按照趙光美給的這個大方向去寫的話,趙光美也不可能把刀架在他脖子上逼著他寫……吧?


    不到萬不得已肯定不能幹這種事麽,作者不更新還能真給他關黑屋不成?


    那些文官的觀點也很簡單,史可明鑒,讀古可知今,曆史是很嚴肅的事兒,唐會要是萬萬不能改的,至於故事話本,你們找別人改去啊。


    這種戲詞兒,若是市井之間的落魄書生,那你愛咋寫咋寫,愛咋用咋用,大家看個樂嗬,可王相公是相公啊,就算是前任相公,那也是相公啊,相公能隨便胡襖,能瞎特麽寫東西麽?


    再唐會要也是他編的啊,後人在評價王溥的時候必然也會給他扣個史學家的頭銜的,一個史學家寫的曆史,那肯定得有點史學價值吧?


    曆史,應該是嚴肅的,認真的,更應該是帝王術,曆代君王更應該從曆史中汲取經驗教訓,李存勖之敗,就在於親賢臣遠人,至於李嗣源之叛,就是因為被牙兵脅迫,稀裏糊塗,而李嗣源重用文官,休養生息,使百姓安居樂意,就應該是一代仁主,這都是官家您需要去學習的東西,怎麽能任性胡改呢?


    你是不是想學李存勖,窮兵黷武?


    哎呀官家啊~,這是亡國之道啊!


    表麵上看去,這場大議禮爭論不休,看上去好像勢均力敵一樣,但那是因為趙光美已經親自下場了,而趙匡胤實際上也是在拉偏架。


    但這幫善於見風使舵的,他們其實水平不行啊!


    就連趙普,都是個半部論語治下的主,論史,辯經,這都屬於文官中的高端活了。


    最重要的是手長在人家王溥的身上,趙匡胤又不想換了他,什麽是史料,曆史上發生過哪些事,人家了算,伱去辯論,總得有論據啊。


    然後這個辯論就越來越亂,越來越亂,不斷的有老卒被叫到朝堂上來現身法,這事兒後來把符彥卿都給驚動了,愣是把他和王全斌兩人給叫了迴來,因為李存勖死的時候就是他們倆收的屍。


    趙光美也嚐試過把筆給符彥卿讓符彥卿來寫,畢竟這事兒對他來相當於寫迴憶錄了,但實在是他的文采和水平照王溥差得太遠了,寫出來一點也不好看。


    這事兒就這麽僵在這了。


    趙光美沒急,趙匡胤去是先坐不住了,主動找到趙光美:“所為的大議禮,現在這理,其實已經是越辯越迷糊了,再這麽辯下去,這就成了給禁軍將士們普史了,到那個時候,就算這戲文寫出來,又還有多大的意義?”


    趙光美當然明白這個意思,因為曆史上李存勖執政後期確實是奔著獨夫昏君的那個方向去了,客觀來李存勖對李嗣源猜忌不斷,也確實是老三先對不起老大的,這些都是事實,而且是迄今為止隻有三十多年的曆史,當事人都還活著呢,哪那麽容易就指鹿為馬呢?


    真要是等禁軍的這些將士們全都知道了曆史的真相,這戲文,不就白編了麽,至少在效果上也會大大的打個折扣。


    在趙匡胤的心裏,這戲文,分明已經是禁軍將士們的愛國思想教育課了。


    當晚上,趙光美不得不又提著二斤好酒去找那王溥去了,這一次,他倒是開門見山,道:“王相公,可聽了淮南之事?聽,這一次賑災不算太順遂。”


    王溥不置可否道:“曆朝曆代,什麽時候在賑災的時候順遂了?目前,淮南賑災的是沈義倫,此人雖是官家班底,但到底是資曆太淺,又非是進士出身,如何能夠服眾?”


    “是啊,沈義倫這次做的,確實是不算太好,那王相公,若是讓你來代替沈義倫做此次賑災之使,你覺得你能比他做得更好麽?”


    “你什麽意思?”


    “想跟您打個賭而已,此次出使,你為正,我為副,你去揚、亳、宿三洲,我去楚、海、泰,你用你的文官,我用我的商行,你從三司走賬提一百萬貫,我從商行撥款同樣是一百萬貫,咱們看看,誰能治理得更好呢?咱們比一比,這治理地方,到底是應該大肆的重用文官呢,還是……應該找一找不同的路?”


    “你用商行?就靠那些,商賈之人,和退伍軍屬麽?”


    “對。”


    王溥聞言深深地看了趙光美一眼。


    “好,你若是贏了,你要的那個五代史演義的戲本,我給你寫。”


    “一言為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兄宋太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宮格夫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宮格夫妻並收藏家兄宋太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