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趙匡胤這麽急著想要驅逐南唐貨幣,當然不止是因為麵子問題。
實在是這玩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啊,這東西的鑄造權,多了少了的握在人家南唐的手裏,他就算是再怎麽古人也明白,貨幣乃一國根本政策之一,他是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的人,如此生死命脈之事,怎麽能操之於他人之手?
這不,李景一出手,直接就給大宋的經濟一記重拳。
李景一共就幹了兩件事,第一,暫時停止鑄幣,鼓勵本國商賈去後蜀、南漢開展貿易,迴收貨幣。
第二,傳出了風來說要罷諸道屯田務,減少地方軍隊,增強中央禁軍,與大宋遣使修好,再次上貢。
就這麽兩件事,一下子就把大宋給打得挺老疼。
趙匡胤都氣著了,聽說在端文殿瘋狂的叫囂:“打他!告訴韓令坤,給我打他!”
然後在趙普等人的極力勸諫之下才漸漸冷靜了下來。
因為那李景可能還真不是故意在搞大宋,他應該也沒這個膽子,這事兒,可能還真是無意的。
第一,南唐這麽些年本來就一直在鬧錢荒,他的工商業是很發達的,絕對是五代時期最富庶的諸侯國,但他的貨幣數量一直就不夠,說白了就是實體貨幣的鑄造跟不上商品經濟的發展。
再加上其他的國家都使他南唐的貨幣,他的貨幣一直一直的往出流出,這件事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南唐很苦惱的事。
所以趁著現在大宋驅逐南錢,南錢貶值,稍微迴購一下外邊的本國貨幣,有毛病麽?
至於說為什麽暫時停止鑄幣,是不是在針對大宋,冤枉啊,那是因為李景今年突然病重,就快要死了啊!
他一個將死之人,那不得為他的孩子,也就是李煜鋪路麽?
先把鑄幣停一下,等李煜登基之後,說不定換了年號就換一批新錢了。
就算不換新錢,至少把這段時間的鑄幣積攢一下,新君登基,手裏不能沒有錢用來撒幣啊。
至於說裁撤軍屯,也即是弱化邊軍,大哥我在裁軍啊,我裁軍,還屯於民,這不是在表現我的友好和恭敬麽?
我裁撤邊軍,難道還裁出毛病來了?你居然要派兵來打我?那我……不裁了?
趙匡胤到底還是要點臉的,拿這個當借口去詰問南唐,那也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啊。
然而他這頭撤屯,首先兩國邊境的軍事態勢一定會進一步的緩解,軍事緊張放緩,然後必然帶來貿易量加大,何況他還這麽乖,又特麽的進貢了。
再者如此一來,那些被裁撤的邊軍得安置吧,原來軍屯的土地,得分配給民間豪強吧?尤其是後者,這些軍屯的土地南唐本地的那些土豪一個個的饞的都直流口水,是不是得趁著現在這個時候瘋狂的攢錢,準備現金,好在到時候參與這場饕餮盛宴,購買這些土地呢?
結果這一來二去,南唐的發行停了,南唐的土豪卻開始籌措現金了。
而且人家裁撤屯軍的同時,還要增強中央禁軍,也就是職業士兵,軍費的開支這是不是蹭的一下就上來了?這筆錢不得提前準備麽?
這貨幣在南唐不漲才是見了鬼了。
而南錢現在是有點世界貨幣那個意思的,南唐境內的南錢漲了,其他國家的富豪,乃至官府,自然也會本能的開始囤錢,那北宋這頭可能不漲麽?
說白了,人家這是在給李煜攢政治資本,對於南唐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新老交替,他們還哪有功夫管宋朝內部錢幣的事兒。
這特麽純屬就是誤傷,趙匡胤因為此事而去跟南唐發火,屬實是有點遷怒了。
實在是無奈了,趙匡胤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是進一步增加貨幣的供給量了,寄希望於足夠多的宋錢能把南錢的空缺給擠上去,起碼別讓市場上出現錢荒啊。
聞言,薛居正卻是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你裝出那養一副神情幹什麽?我難道還是那因言獲罪的人麽?有事兒說事兒!”
“臣……臣就是覺得,是不是,要召秦王殿下來商議一下比較好?秦王殿下乃是天人之姿,此次鑄幣,現在看來還真的讓他給說中了,如此未卜先知之能,臣以為,至少遠在臣這個三司使之上。”
“錢幣鑄造,乃是大事,不僅關乎新朝顏麵,更關乎軍需用度,百姓福祉,殿下他雖然有時候會意氣用事,但,恐怕至少此事之上,滿朝文武,比他都遠遠不如,就如今南錢的這個價格,恐怕殿下他,已經賺了不下三五百萬貫了,如此賢人在朝,何不幹脆向他問策呢?豈不勝過臣等百倍?”
趙匡胤聞言,卻是有些被幹破防了。
“那小子都已經賺了三五百萬貫了?他……他簡直胡鬧,他要這麽多錢幹什麽?這豈不都是民脂民膏?”
“臣聽聞殿下常與人說,這錢他不賺,也得被別人賺走,甚至是被南唐後蜀等國賺了去,臣以為,他說的可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趙匡胤聞言,不禁愈發的沉默了。
這一場兄弟較量,毫無疑問,他已經輸了,而且目前來看,還可能並沒有到頭。
雖然他還是很生趙光美的氣,但是卻也在心裏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三弟果然是非比尋常,滿朝文武都沒看明白的事兒,他卻看明白了,而且還能果斷出手,不惜借高利貸去舉債入局,幾個月的時間,賺了大宋小半年財稅的收入。
簡直是奇才!
趙匡胤相信,如果真的向趙光美問策的話,他說的肯定會比這些宰相們都準得多。
可作為兄長,君王,這時候去求教趙光美,實在是有些……拉不下臉啊。
“你們覺得呢,我該不該去召三弟過來問問看?”
幾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各有各的心思,就是大家這麽多的宰相,承認自己技不如人綁在一塊也還是讓人家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給打的落花流水,這實在是有點……
難受啊。
好一會兒,還是趙光義歎息一聲道:“三弟之才,勝吾等百倍,不過大哥,三弟這一遭光是跟開封府借的錢,就已經有七八十萬貫了,還都是帶著利息的,若是在此之前去問他,我自然相信三弟肯定不會在乎銅臭之利,知無不言,可這時候向他問計,這跟……跟……直接搶他的錢有什麽區別?”
這倒起碼是個台階,趙匡胤聞言也是點了點頭,認為趙光義說得確實是有道理。
趙光美懂是肯定真的懂,但他是躬身入局之人,易地而處,如果他是趙光美,手裏握著這麽大一筆錢,還背著這麽多的負債,難道這個時候他出的建議真的還能超然事外,公允持中麽?
“那就還是,先不問他了,先做吧,事已至此,哎~,先抓緊鑄幣吧,驅逐南錢,我已經不敢再奢求了,隻要咱們的宋元通寶能夠發行於天下,也就不求更多了。”
實在是這玩意不在自己的掌控之內啊,這東西的鑄造權,多了少了的握在人家南唐的手裏,他就算是再怎麽古人也明白,貨幣乃一國根本政策之一,他是個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酣睡的人,如此生死命脈之事,怎麽能操之於他人之手?
這不,李景一出手,直接就給大宋的經濟一記重拳。
李景一共就幹了兩件事,第一,暫時停止鑄幣,鼓勵本國商賈去後蜀、南漢開展貿易,迴收貨幣。
第二,傳出了風來說要罷諸道屯田務,減少地方軍隊,增強中央禁軍,與大宋遣使修好,再次上貢。
就這麽兩件事,一下子就把大宋給打得挺老疼。
趙匡胤都氣著了,聽說在端文殿瘋狂的叫囂:“打他!告訴韓令坤,給我打他!”
然後在趙普等人的極力勸諫之下才漸漸冷靜了下來。
因為那李景可能還真不是故意在搞大宋,他應該也沒這個膽子,這事兒,可能還真是無意的。
第一,南唐這麽些年本來就一直在鬧錢荒,他的工商業是很發達的,絕對是五代時期最富庶的諸侯國,但他的貨幣數量一直就不夠,說白了就是實體貨幣的鑄造跟不上商品經濟的發展。
再加上其他的國家都使他南唐的貨幣,他的貨幣一直一直的往出流出,這件事十幾年來一直都是南唐很苦惱的事。
所以趁著現在大宋驅逐南錢,南錢貶值,稍微迴購一下外邊的本國貨幣,有毛病麽?
至於說為什麽暫時停止鑄幣,是不是在針對大宋,冤枉啊,那是因為李景今年突然病重,就快要死了啊!
他一個將死之人,那不得為他的孩子,也就是李煜鋪路麽?
先把鑄幣停一下,等李煜登基之後,說不定換了年號就換一批新錢了。
就算不換新錢,至少把這段時間的鑄幣積攢一下,新君登基,手裏不能沒有錢用來撒幣啊。
至於說裁撤軍屯,也即是弱化邊軍,大哥我在裁軍啊,我裁軍,還屯於民,這不是在表現我的友好和恭敬麽?
我裁撤邊軍,難道還裁出毛病來了?你居然要派兵來打我?那我……不裁了?
趙匡胤到底還是要點臉的,拿這個當借口去詰問南唐,那也實在是太說不過去了啊。
然而他這頭撤屯,首先兩國邊境的軍事態勢一定會進一步的緩解,軍事緊張放緩,然後必然帶來貿易量加大,何況他還這麽乖,又特麽的進貢了。
再者如此一來,那些被裁撤的邊軍得安置吧,原來軍屯的土地,得分配給民間豪強吧?尤其是後者,這些軍屯的土地南唐本地的那些土豪一個個的饞的都直流口水,是不是得趁著現在這個時候瘋狂的攢錢,準備現金,好在到時候參與這場饕餮盛宴,購買這些土地呢?
結果這一來二去,南唐的發行停了,南唐的土豪卻開始籌措現金了。
而且人家裁撤屯軍的同時,還要增強中央禁軍,也就是職業士兵,軍費的開支這是不是蹭的一下就上來了?這筆錢不得提前準備麽?
這貨幣在南唐不漲才是見了鬼了。
而南錢現在是有點世界貨幣那個意思的,南唐境內的南錢漲了,其他國家的富豪,乃至官府,自然也會本能的開始囤錢,那北宋這頭可能不漲麽?
說白了,人家這是在給李煜攢政治資本,對於南唐來說,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新老交替,他們還哪有功夫管宋朝內部錢幣的事兒。
這特麽純屬就是誤傷,趙匡胤因為此事而去跟南唐發火,屬實是有點遷怒了。
實在是無奈了,趙匡胤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是進一步增加貨幣的供給量了,寄希望於足夠多的宋錢能把南錢的空缺給擠上去,起碼別讓市場上出現錢荒啊。
聞言,薛居正卻是露出了欲言又止的表情。
“你裝出那養一副神情幹什麽?我難道還是那因言獲罪的人麽?有事兒說事兒!”
“臣……臣就是覺得,是不是,要召秦王殿下來商議一下比較好?秦王殿下乃是天人之姿,此次鑄幣,現在看來還真的讓他給說中了,如此未卜先知之能,臣以為,至少遠在臣這個三司使之上。”
“錢幣鑄造,乃是大事,不僅關乎新朝顏麵,更關乎軍需用度,百姓福祉,殿下他雖然有時候會意氣用事,但,恐怕至少此事之上,滿朝文武,比他都遠遠不如,就如今南錢的這個價格,恐怕殿下他,已經賺了不下三五百萬貫了,如此賢人在朝,何不幹脆向他問策呢?豈不勝過臣等百倍?”
趙匡胤聞言,卻是有些被幹破防了。
“那小子都已經賺了三五百萬貫了?他……他簡直胡鬧,他要這麽多錢幹什麽?這豈不都是民脂民膏?”
“臣聽聞殿下常與人說,這錢他不賺,也得被別人賺走,甚至是被南唐後蜀等國賺了去,臣以為,他說的可能,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趙匡胤聞言,不禁愈發的沉默了。
這一場兄弟較量,毫無疑問,他已經輸了,而且目前來看,還可能並沒有到頭。
雖然他還是很生趙光美的氣,但是卻也在心裏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個三弟果然是非比尋常,滿朝文武都沒看明白的事兒,他卻看明白了,而且還能果斷出手,不惜借高利貸去舉債入局,幾個月的時間,賺了大宋小半年財稅的收入。
簡直是奇才!
趙匡胤相信,如果真的向趙光美問策的話,他說的肯定會比這些宰相們都準得多。
可作為兄長,君王,這時候去求教趙光美,實在是有些……拉不下臉啊。
“你們覺得呢,我該不該去召三弟過來問問看?”
幾位宰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各有各的心思,就是大家這麽多的宰相,承認自己技不如人綁在一塊也還是讓人家一個十三歲的小孩子給打的落花流水,這實在是有點……
難受啊。
好一會兒,還是趙光義歎息一聲道:“三弟之才,勝吾等百倍,不過大哥,三弟這一遭光是跟開封府借的錢,就已經有七八十萬貫了,還都是帶著利息的,若是在此之前去問他,我自然相信三弟肯定不會在乎銅臭之利,知無不言,可這時候向他問計,這跟……跟……直接搶他的錢有什麽區別?”
這倒起碼是個台階,趙匡胤聞言也是點了點頭,認為趙光義說得確實是有道理。
趙光美懂是肯定真的懂,但他是躬身入局之人,易地而處,如果他是趙光美,手裏握著這麽大一筆錢,還背著這麽多的負債,難道這個時候他出的建議真的還能超然事外,公允持中麽?
“那就還是,先不問他了,先做吧,事已至此,哎~,先抓緊鑄幣吧,驅逐南錢,我已經不敢再奢求了,隻要咱們的宋元通寶能夠發行於天下,也就不求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