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沒有任何的波折,劉鈞這次為了結盟擺譜所帶來的將近四千精銳騎兵,盡數投降。
他們本來是爬到山頂上,準備在此安營紮寨,等著石守信等兵馬來此決戰之時,俯衝而下決戰勝負的,結果一上山就發現,山頂上的營寨全是空殼,這山上要啥沒啥,李筠根本啥物資都沒給他們準備。
正打算下山問問,卻發現山下已經架起了鹿角,結起了軍陣,沒多久的功夫劉鈞的屍體都被李守貞用長矛挑在馬上示眾了,宰相衛融居然直接就投降了。..
他們這才意識到這是中了計了。
然後就在降,與衝下去跟周軍拚了之間稍稍糾結了一會兒,然後所有人就全都很絲滑的投降了。
要知道五代啊,在這個時期講忠義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驕兵逐主帥悍將驅君王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即便是當年柴榮剛繼位的時候麾下部隊還會大規模的發生嘩變,正常情況下,兩軍交戰之時往往戰事稍有不利,這些當兵的掉頭就跑,那都已經是還算不錯的了,更多的情況下可能幹脆就把自己的主帥綁了給對麵請功去了。
甚至別說五代了,自打安史之亂之後,一百多年裏四百多個大藩節度使裏有接近三百個都是被自己手下的親兵給宰了的,能好好活著直到老死,甚至是死在戰場上的連一半都沒有,多少節度使被自己親兵給逼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忠義?那是什麽特麽玩意?
所以這些北漢士兵投降之後叛變得格外絲滑,脫了北漢的軍服轉個臉的功夫就紛紛嘻嘻哈哈的跟李筠的昭義軍打成一片了,甚至有百十來個軍頭還聯合起來把趙匡美給堵了。
表示他們現在棄暗投明,趙匡胤能不能給他們發點賞錢,如果他們幫忙攻下太原的話又會不會有大額賞賜,太原城又是否需要屠城之類的。
把趙匡美給問得一愣一愣的,也深深地被這幫大兵那稀碎的三觀所震撼到了。
想過五代的士兵沒節操,但是真沒想過他們會這麽沒節操啊。
當然,趙匡美再怎麽心大,肯定也不敢用他們來攻打太原城啊,隻是解除了他們的武裝,沒收了他們的戰馬,並且答應他們戰後會挑選其中精壯充入禁軍,甚至代替趙匡胤答應他們到時候會給每人一筆賞錢,這些人居然就老老實實的配合了,甚至主動提出要給昭義軍做輔兵。
而趙匡美攻打太原的策略也是十分的簡單粗暴,就是讓北漢軍和昭義軍換了一下服裝,讓衛融這個北漢宰相騎著馬走在最前麵,親自叫門。
李筠還有些犯嘀咕:“這姓衛的畢竟乃是進士出身的讀書人,講究個忠孝,跟那些當兵的不同,你說他可信麽?”
“這個你可以放心,其實這些讀書人吧,有時候那節操還真就不見得比得上這些當兵的,我敢擔保,此人絕對可靠。”
事實上曆史上的衛融就是這一戰被趙匡胤俘虜的,明明家裏還有六十多口子人在太原呢,但投降北宋的時候也沒啥心理負擔,最後活到六十九才死,小日子過得也是正經挺不錯的。
見這趙匡美都如此的信賴,李筠點了點頭也就不多說什麽了,而這衛融也果然是完美的完成了帶路黨的使命,在太原的城下大喊了一聲:“陛下已結盟歸來,爾等還不速速開門。”
然後門就開了。
李筠立刻率領親兵攻入其中控製城門,隨即大批的昭義軍蜂擁而至,太原的那些守軍瞬間就全都懵了。
皇帝帶著城中精銳沒了,宰相叛變,敵軍進城,這還打個雞毛?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李筠就帶著趙匡美親自殺進了這北漢的皇宮,將宮中之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都盡數控製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三公子真是神機妙算啊,如此膽大包天之計,你居然敢想,也居然真的做得成,佩服,當真是佩服,如此,你我之約定,也算是完成了吧?不知三公子還有什麽吩咐?”
說罷,卻是從袖中掏出了一份早已經寫好了的勸進表,甚至道:“若是有必要的話,老夫可隨你前往開封一趟,當麵勸你兄長進位。”
趙匡美則搖頭道:“太原初定,昭義軍還離不開您,萬一遼人氣急敗壞引兵來犯,也不是不可能,伯父還是親自在此坐鎮為好,勸進之事,本就隻是走一行事,哦對了,伯父既要移鎮太原,璐州那邊,必是要換防的,倒時還希望伯父能夠配合。”
“這是自然,如今取了此城,滅了北漢,心中夙願已解,至於什麽異姓王,突然卻是看的也不那麽重了。”
“嗬嗬,還是要的,伯父滅國之功,非王爵之位,何以能賞呢?不過城中,必有遼國使者常駐於此,不如就請伯父下令將他們抓了,於鬧市之中,當著太原城所有軍民百姓的麵,親手將其千刀萬剮,以澄清伯父意欲勾結契丹之謠言呢?”
李筠聞言捋須而笑:“三公子的心思,老夫自然是明白的,無非是害怕老夫也會和契丹勾結,也學那劉崇劉鈞父子,在此行割據之實,去給那契丹人當狗麽,不過你不說,這契丹胡狗老夫也殺定了,早在進城之初,此事就已經派了貞兒親自去做了。”
“伯父,果然高義,是小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似是想起了什麽一般,趙匡美突然又迴頭看向了皇宮之中已經被抓起來的那些劉氏家眷,突兀的問道:“我聽說劉鈞有一義子名叫劉繼業,頗有一些勇力,哪個是?”
眾家眷麵麵相覷,良久,才有一人戰戰兢兢地道:“劉繼業他……他被委派為使,去遼國請援軍去了,想來……應該不會迴來了吧。”
“哈?”
趙匡美不禁一呆。
劉繼業跑遼國去了?
臥槽那他不會真的就索性留在遼國為將就不迴來了吧?
楊家將要變成遼國的楊家將了?
這不扯犢子麽?!
他們本來是爬到山頂上,準備在此安營紮寨,等著石守信等兵馬來此決戰之時,俯衝而下決戰勝負的,結果一上山就發現,山頂上的營寨全是空殼,這山上要啥沒啥,李筠根本啥物資都沒給他們準備。
正打算下山問問,卻發現山下已經架起了鹿角,結起了軍陣,沒多久的功夫劉鈞的屍體都被李守貞用長矛挑在馬上示眾了,宰相衛融居然直接就投降了。..
他們這才意識到這是中了計了。
然後就在降,與衝下去跟周軍拚了之間稍稍糾結了一會兒,然後所有人就全都很絲滑的投降了。
要知道五代啊,在這個時期講忠義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驕兵逐主帥悍將驅君王才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即便是當年柴榮剛繼位的時候麾下部隊還會大規模的發生嘩變,正常情況下,兩軍交戰之時往往戰事稍有不利,這些當兵的掉頭就跑,那都已經是還算不錯的了,更多的情況下可能幹脆就把自己的主帥綁了給對麵請功去了。
甚至別說五代了,自打安史之亂之後,一百多年裏四百多個大藩節度使裏有接近三百個都是被自己手下的親兵給宰了的,能好好活著直到老死,甚至是死在戰場上的連一半都沒有,多少節度使被自己親兵給逼得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忠義?那是什麽特麽玩意?
所以這些北漢士兵投降之後叛變得格外絲滑,脫了北漢的軍服轉個臉的功夫就紛紛嘻嘻哈哈的跟李筠的昭義軍打成一片了,甚至有百十來個軍頭還聯合起來把趙匡美給堵了。
表示他們現在棄暗投明,趙匡胤能不能給他們發點賞錢,如果他們幫忙攻下太原的話又會不會有大額賞賜,太原城又是否需要屠城之類的。
把趙匡美給問得一愣一愣的,也深深地被這幫大兵那稀碎的三觀所震撼到了。
想過五代的士兵沒節操,但是真沒想過他們會這麽沒節操啊。
當然,趙匡美再怎麽心大,肯定也不敢用他們來攻打太原城啊,隻是解除了他們的武裝,沒收了他們的戰馬,並且答應他們戰後會挑選其中精壯充入禁軍,甚至代替趙匡胤答應他們到時候會給每人一筆賞錢,這些人居然就老老實實的配合了,甚至主動提出要給昭義軍做輔兵。
而趙匡美攻打太原的策略也是十分的簡單粗暴,就是讓北漢軍和昭義軍換了一下服裝,讓衛融這個北漢宰相騎著馬走在最前麵,親自叫門。
李筠還有些犯嘀咕:“這姓衛的畢竟乃是進士出身的讀書人,講究個忠孝,跟那些當兵的不同,你說他可信麽?”
“這個你可以放心,其實這些讀書人吧,有時候那節操還真就不見得比得上這些當兵的,我敢擔保,此人絕對可靠。”
事實上曆史上的衛融就是這一戰被趙匡胤俘虜的,明明家裏還有六十多口子人在太原呢,但投降北宋的時候也沒啥心理負擔,最後活到六十九才死,小日子過得也是正經挺不錯的。
見這趙匡美都如此的信賴,李筠點了點頭也就不多說什麽了,而這衛融也果然是完美的完成了帶路黨的使命,在太原的城下大喊了一聲:“陛下已結盟歸來,爾等還不速速開門。”
然後門就開了。
李筠立刻率領親兵攻入其中控製城門,隨即大批的昭義軍蜂擁而至,太原的那些守軍瞬間就全都懵了。
皇帝帶著城中精銳沒了,宰相叛變,敵軍進城,這還打個雞毛?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李筠就帶著趙匡美親自殺進了這北漢的皇宮,將宮中之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都盡數控製了起來。
“哈哈哈哈哈,三公子真是神機妙算啊,如此膽大包天之計,你居然敢想,也居然真的做得成,佩服,當真是佩服,如此,你我之約定,也算是完成了吧?不知三公子還有什麽吩咐?”
說罷,卻是從袖中掏出了一份早已經寫好了的勸進表,甚至道:“若是有必要的話,老夫可隨你前往開封一趟,當麵勸你兄長進位。”
趙匡美則搖頭道:“太原初定,昭義軍還離不開您,萬一遼人氣急敗壞引兵來犯,也不是不可能,伯父還是親自在此坐鎮為好,勸進之事,本就隻是走一行事,哦對了,伯父既要移鎮太原,璐州那邊,必是要換防的,倒時還希望伯父能夠配合。”
“這是自然,如今取了此城,滅了北漢,心中夙願已解,至於什麽異姓王,突然卻是看的也不那麽重了。”
“嗬嗬,還是要的,伯父滅國之功,非王爵之位,何以能賞呢?不過城中,必有遼國使者常駐於此,不如就請伯父下令將他們抓了,於鬧市之中,當著太原城所有軍民百姓的麵,親手將其千刀萬剮,以澄清伯父意欲勾結契丹之謠言呢?”
李筠聞言捋須而笑:“三公子的心思,老夫自然是明白的,無非是害怕老夫也會和契丹勾結,也學那劉崇劉鈞父子,在此行割據之實,去給那契丹人當狗麽,不過你不說,這契丹胡狗老夫也殺定了,早在進城之初,此事就已經派了貞兒親自去做了。”
“伯父,果然高義,是小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似是想起了什麽一般,趙匡美突然又迴頭看向了皇宮之中已經被抓起來的那些劉氏家眷,突兀的問道:“我聽說劉鈞有一義子名叫劉繼業,頗有一些勇力,哪個是?”
眾家眷麵麵相覷,良久,才有一人戰戰兢兢地道:“劉繼業他……他被委派為使,去遼國請援軍去了,想來……應該不會迴來了吧。”
“哈?”
趙匡美不禁一呆。
劉繼業跑遼國去了?
臥槽那他不會真的就索性留在遼國為將就不迴來了吧?
楊家將要變成遼國的楊家將了?
這不扯犢子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