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班師迴朝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作者:大明第一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八月十五。
南征大軍趕在中秋佳節前迴到京師。
除了天子親軍和神機營,餘著各省人馬已陸續返迴。
隻留下雲南、廣西二省部分兵馬駐守交趾省,還有岷王府護軍。
如往常一樣,迎接凱旋大軍的京師百姓們人山人海,熱情歡唿。
生在強盛王朝,每一次對外征戰,國民們都會為之自豪。
為慶祝南征將士凱旋,朱元璋早已下旨在奉天殿設下大宴。
赴宴的文武百官不絕。
奉天殿廣場上,眩目的苧絲服擺雲集。
有相識的官將,相互之間不斷招唿,然後陸續進入奉天殿內。
此時百官已全部進入奉天殿。
殿外隻餘值勤的大漢將軍們。
又有鍾鼓司的樂隊,以及教坊司的舞者在殿外等候演奏。
諾大的奉天殿裝不下文武百官,隻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入正殿宴席。
五品以下的官員,他們酒尊食桌,則位於大殿的東西二廊。
百官都到了,皇帝和南征的主角卻遲遲未到,所有人看著滿桌的佳肴沒法動筷子。
朱元璋自不用說,身為皇帝要壓軸登場。
而朱允熥,還在東宮沐浴更衣。
藍玉等人,也在各自府中沐浴。
今日皇帝賜宴,也會封賞有功將領,需萬分重視。
午時末刻。
帝駕自右順門至奉天門丹陛,殿內立時大樂作響,鳴鞭聲起。
鴻臚寺官領百官讚拜。
須臾後,武樂大作,鍾鼓司奏平定天下之曲。
朱允熥等人,整理衣甲後昂然自台階進入奉天殿。
一進入大殿,就見無數的目光投來。
朱允熥雙目一掃,就見雄偉的大殿上,整齊擺滿了一席席酒案。
上麵都有酒器餐具,邊上坐滿了文武百官。
見皇太孫自奉天殿正門而入,百官集體起立。
皇朝大宴,威武整肅。
朱元璋高居禦筵之上,見出征各將進來,不由將目光投了過來,特別注目在朱允熥身上。
武曲中,一身皮弁服的朱允熥領諸將三唿萬歲。
朱元璋抬手道:“眾卿平身,賜坐。”
他又看向朱允熥,手指點了下自己身旁,示意到身邊來。
朱允熥會意,大步越階上前。
比之以往,十七歲的他步伐更為沉穩。
經過戰爭的洗禮,神態也越發淩厲。
朱允熥居高臨下之際,目光如電,看得百官心中一緊。
在內官指引下,藍玉等有功將領分別在自己案前坐下,等待開席。
這時,三十二名舞士進入殿內。
他們皆左手執幹,右手秉戚,在樂章相印下,作平定天下之舞。
這是一款明代的宴慶舞蹈,象征以武功定禍亂,宴會及慶典時用以助興。
所謂禮樂崩壞,天下大亂。
中國自古對禮樂看得極重,不管設宴還是大典,禮樂不可或缺。
隻有少數民族政權,才不怎麽當迴事。
武曲大樂中,朱元璋哈哈大笑。
他目光掃過藍玉等人,高聲道:“來人,取金碗來,朕要親自與功臣們碰杯!”
內官取來五個金碗。
有眼色的禮部尚書李誌剛親自給每個金碗倒酒。
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西平侯沐春五人出列,分別上前接過禦碗,高高舉起。
朱元璋看向五大勳貴,特別看在朱允熥的臉上,臉上笑意難掩。
樂止,朱元璋高聲道:“王師平定安南,將士奮不惜身,忠勇可嘉!”
他舉起禦杯:“眾卿眾將滿飲此杯,為我大明賀!”
朱允熥率先起身,舉杯道:“為我大明賀!”
隨後,所有人都起身高聲道:“為我大明賀!”
皆盡一飲而盡。
朱元璋喝了酒,興奮之下,蒼白的臉上浮起紅潮。
在朱允熥的勸阻下,朱元璋隻喝了一碗,剩下的由朱允熥代勞。
五大勳貴,每人賜飲禦酒三碗,並連金碗一並賜下。
此等殊榮,看得殿中各臣暗暗羨慕。
接下來是封賞。
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洪武皇帝對涼國公藍玉和宋國公馮勝二人的賞賜,僅僅是賞賜財物、宅子、黃金、布匹等。
收獲最大的莫過於西平侯沐春,他被進封為黔國公,世襲罔替。
沐春當場就哭了,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父親沐英,是朱元璋收養的義子,是朱元璋和馬皇後一手帶大的。
要不是被朱元璋半路撿去,幼年的沐英早餓死了,哪還有沐家的一切。
洪武皇帝對沐家的恩寵沒的說!
接著受封的是李景隆和徐輝祖二人。
這二人一個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一個是朱元璋的好兄弟徐達之子。
不過二人已然襲爵國公,隻能升職。
朱元璋任命二人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李景隆掌管左軍都督府,徐輝祖掌中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是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平均每個都督府,分管幾個省的衛所。
大明立國之初,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很大,各都督不僅負責管理衛所的訓練與生產,還可參與到中央軍事決策中。
此番封賞,有心人看出了門道。
洪武皇帝對老國公主要賞賜財物和宅子。
對年輕的國公,給實權。
國公爵位以下的加官進爵。
對此藍玉等人沒有一點意見。
在洪武皇帝手下,能活著就不錯了。
自己都混到國公了,還想怎樣?
還想更進一步的話,那隻能封王。
按照慣例,功勞大的隻能死後才能追封為王,如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等人。
藍玉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這麽早被封王。
以禮部尚書李誌剛為首,祝捷聲音不斷,此後殿內氣氛熱烈。
藍玉抱著金碗,與人嘎嘎碰酒。
馮勝等人也高興地接受了百官的不斷敬酒。
不過他們比較低調,隻用普通酒杯喝。
一連到了第九爵酒,教坊司跪奏九奏駕六龍之曲,方才大宴膳成。
舞曲中,朱元璋不住點頭。
經過他三十年的努力,大明王朝終於有了江山帝業安,四夷臣服的盛況。
不過,這盛世中總有一些反骨仔。
祖孫二人坐在一起,不時說起這幾個月的事情。
提及京師中的種種情況,朱元璋說道:“你要是再遲些迴來,朕不知又要背負多少屠戮臣子的罵名了。”
這些日子,他憋的不行,險些沒忍住大開殺戒,幸好孫子迴來的早。
朱允熥沉聲道:“孫兒讓爺爺掛念了,下麵的事,就交給孫兒來辦吧!”
朱元璋欣慰地道:“好,有你此言,朕就安心了。”
他眼中滿是期盼之意。
還得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啊!
</p>
八月十五。
南征大軍趕在中秋佳節前迴到京師。
除了天子親軍和神機營,餘著各省人馬已陸續返迴。
隻留下雲南、廣西二省部分兵馬駐守交趾省,還有岷王府護軍。
如往常一樣,迎接凱旋大軍的京師百姓們人山人海,熱情歡唿。
生在強盛王朝,每一次對外征戰,國民們都會為之自豪。
為慶祝南征將士凱旋,朱元璋早已下旨在奉天殿設下大宴。
赴宴的文武百官不絕。
奉天殿廣場上,眩目的苧絲服擺雲集。
有相識的官將,相互之間不斷招唿,然後陸續進入奉天殿內。
此時百官已全部進入奉天殿。
殿外隻餘值勤的大漢將軍們。
又有鍾鼓司的樂隊,以及教坊司的舞者在殿外等候演奏。
諾大的奉天殿裝不下文武百官,隻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入正殿宴席。
五品以下的官員,他們酒尊食桌,則位於大殿的東西二廊。
百官都到了,皇帝和南征的主角卻遲遲未到,所有人看著滿桌的佳肴沒法動筷子。
朱元璋自不用說,身為皇帝要壓軸登場。
而朱允熥,還在東宮沐浴更衣。
藍玉等人,也在各自府中沐浴。
今日皇帝賜宴,也會封賞有功將領,需萬分重視。
午時末刻。
帝駕自右順門至奉天門丹陛,殿內立時大樂作響,鳴鞭聲起。
鴻臚寺官領百官讚拜。
須臾後,武樂大作,鍾鼓司奏平定天下之曲。
朱允熥等人,整理衣甲後昂然自台階進入奉天殿。
一進入大殿,就見無數的目光投來。
朱允熥雙目一掃,就見雄偉的大殿上,整齊擺滿了一席席酒案。
上麵都有酒器餐具,邊上坐滿了文武百官。
見皇太孫自奉天殿正門而入,百官集體起立。
皇朝大宴,威武整肅。
朱元璋高居禦筵之上,見出征各將進來,不由將目光投了過來,特別注目在朱允熥身上。
武曲中,一身皮弁服的朱允熥領諸將三唿萬歲。
朱元璋抬手道:“眾卿平身,賜坐。”
他又看向朱允熥,手指點了下自己身旁,示意到身邊來。
朱允熥會意,大步越階上前。
比之以往,十七歲的他步伐更為沉穩。
經過戰爭的洗禮,神態也越發淩厲。
朱允熥居高臨下之際,目光如電,看得百官心中一緊。
在內官指引下,藍玉等有功將領分別在自己案前坐下,等待開席。
這時,三十二名舞士進入殿內。
他們皆左手執幹,右手秉戚,在樂章相印下,作平定天下之舞。
這是一款明代的宴慶舞蹈,象征以武功定禍亂,宴會及慶典時用以助興。
所謂禮樂崩壞,天下大亂。
中國自古對禮樂看得極重,不管設宴還是大典,禮樂不可或缺。
隻有少數民族政權,才不怎麽當迴事。
武曲大樂中,朱元璋哈哈大笑。
他目光掃過藍玉等人,高聲道:“來人,取金碗來,朕要親自與功臣們碰杯!”
內官取來五個金碗。
有眼色的禮部尚書李誌剛親自給每個金碗倒酒。
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魏國公徐輝祖,曹國公李景隆,西平侯沐春五人出列,分別上前接過禦碗,高高舉起。
朱元璋看向五大勳貴,特別看在朱允熥的臉上,臉上笑意難掩。
樂止,朱元璋高聲道:“王師平定安南,將士奮不惜身,忠勇可嘉!”
他舉起禦杯:“眾卿眾將滿飲此杯,為我大明賀!”
朱允熥率先起身,舉杯道:“為我大明賀!”
隨後,所有人都起身高聲道:“為我大明賀!”
皆盡一飲而盡。
朱元璋喝了酒,興奮之下,蒼白的臉上浮起紅潮。
在朱允熥的勸阻下,朱元璋隻喝了一碗,剩下的由朱允熥代勞。
五大勳貴,每人賜飲禦酒三碗,並連金碗一並賜下。
此等殊榮,看得殿中各臣暗暗羨慕。
接下來是封賞。
和大多數人想的一樣,洪武皇帝對涼國公藍玉和宋國公馮勝二人的賞賜,僅僅是賞賜財物、宅子、黃金、布匹等。
收獲最大的莫過於西平侯沐春,他被進封為黔國公,世襲罔替。
沐春當場就哭了,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他父親沐英,是朱元璋收養的義子,是朱元璋和馬皇後一手帶大的。
要不是被朱元璋半路撿去,幼年的沐英早餓死了,哪還有沐家的一切。
洪武皇帝對沐家的恩寵沒的說!
接著受封的是李景隆和徐輝祖二人。
這二人一個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子,一個是朱元璋的好兄弟徐達之子。
不過二人已然襲爵國公,隻能升職。
朱元璋任命二人為五軍都督府左都督,李景隆掌管左軍都督府,徐輝祖掌中軍都督府。
五軍都督府,是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五都督府的總稱,統領全國軍隊的最高軍事機構。
平均每個都督府,分管幾個省的衛所。
大明立國之初,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很大,各都督不僅負責管理衛所的訓練與生產,還可參與到中央軍事決策中。
此番封賞,有心人看出了門道。
洪武皇帝對老國公主要賞賜財物和宅子。
對年輕的國公,給實權。
國公爵位以下的加官進爵。
對此藍玉等人沒有一點意見。
在洪武皇帝手下,能活著就不錯了。
自己都混到國公了,還想怎樣?
還想更進一步的話,那隻能封王。
按照慣例,功勞大的隻能死後才能追封為王,如徐達、常遇春、湯和、鄧愈等人。
藍玉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這麽早被封王。
以禮部尚書李誌剛為首,祝捷聲音不斷,此後殿內氣氛熱烈。
藍玉抱著金碗,與人嘎嘎碰酒。
馮勝等人也高興地接受了百官的不斷敬酒。
不過他們比較低調,隻用普通酒杯喝。
一連到了第九爵酒,教坊司跪奏九奏駕六龍之曲,方才大宴膳成。
舞曲中,朱元璋不住點頭。
經過他三十年的努力,大明王朝終於有了江山帝業安,四夷臣服的盛況。
不過,這盛世中總有一些反骨仔。
祖孫二人坐在一起,不時說起這幾個月的事情。
提及京師中的種種情況,朱元璋說道:“你要是再遲些迴來,朕不知又要背負多少屠戮臣子的罵名了。”
這些日子,他憋的不行,險些沒忍住大開殺戒,幸好孫子迴來的早。
朱允熥沉聲道:“孫兒讓爺爺掛念了,下麵的事,就交給孫兒來辦吧!”
朱元璋欣慰地道:“好,有你此言,朕就安心了。”
他眼中滿是期盼之意。
還得把機會留給年輕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