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進入西安城,秦王朱樉未曾迎接。


    進入秦王府,秦王朱樉避而不見。


    泥人也有三分氣,饒是朱允熥準備和二叔友好相處,也不由得心生一股怒火。


    正好有個傻子自動送上門了。


    一刀帶走,瞬間心情舒爽了不少。


    無頭的屍體似乎還在動彈,驚得一眾宮人尖叫後退。


    “阿彌陀佛。”


    連姚廣孝都無語了。


    他站在一旁默默念誦經文,現場超度。


    朱允熥伸手製止了姚廣孝:“先別忙著法事,說不定還得砍一個。”


    目光從泛紅的池塘移到秦王次妃身上。


    朱允熥手裏提著刀,冷聲問道:“鄧氏,給孤一個解釋。”


    早就聽說秦王兩口子兇殘,常常幹些變態的事,起初還不大相信。


    妃鄧氏嚇得手足無措。


    自從嫁入秦王府,她仗著自己的武勳家族出身,又在封國內,有種皇後母儀天下的感覺。


    名分雖為次妃,實則一直行正妃權力。


    連朝廷也都默認了,冊封鄧氏的兒子為秦王世子。


    傳聞秦王次子朱尚烈是正妃觀音奴所生,但沒有記載出處。


    鄧氏本以為在封國內一手遮天,沒想到來了個地位遠超她的皇太孫。


    正當鄧氏驚慌之際,秦王朱樉迴府了!


    “愛妃莫怕!”


    聽說皇太孫帶人闖入後宮,朱樉急急趕來,他拉著鄧氏的手,第一時間出言安慰。


    將近四十歲的人了,當眾搞肉麻。


    關鍵時刻,還是自家男人靠譜!


    鄧氏躲在朱樉身後,抱著他粗壯的腰,嬌滴滴的哭泣,訴說方才受驚場麵。


    受誰驚?


    當然是皇太孫。


    朱樉一陣蹙眉,看了眼躺在地上的承奉太監,頓時臉沉了下來。


    “允熥,你想做什麽?”


    “替秦王管教家奴!”朱允熥的聲音異常洪亮清朗:“還有,秦王應該稱孤為皇太孫!”


    解縉也在一旁提醒:“秦王,見了皇太孫還不行禮?”


    朱樉看了眼二人,冷笑一聲:“這是後宮,行君臣之禮該到前殿!”


    說完,抄起鄧氏,以一手漂亮的公主抱步入後殿。


    看得出來他對鄧氏是真愛,不願讓她受委屈。


    眾人退出,來到承運殿。


    陝西的一眾官員還未離去。


    先前就見皇太孫莫名其妙的走了。


    他們以為這是什麽儀式,不敢問,也不敢走。


    這時看到皇太孫迴來,一個個臉色再度露出笑容。


    這時已完全是另外一種氣象。


    很快,秦王朱樉也來了。


    陝西布政使劉士源先前還睡眼惺忪的兩眼,忽然變得竟炯炯有神,打量著殿上叔侄二人。


    他猜測,二人會不會鬧出點事來。


    果然,麵對占據自己王座的皇太孫,朱樉沒有拜。


    解縉再度提醒:“秦王殿下,該行君臣之禮了!”


    若是拜了,就意味著秦王承認皇太孫的地位。


    雖然他承不承認都不影響朱允熥是皇太孫的事實。


    朱樉忽然冷笑一聲:“身為晚輩,無端闖入後宮,當著王妃的麵殺人,這般如何能當皇太孫?”


    什麽?


    皇太孫剛才是去後宮殺人的?


    滿堂像炸了窩,所有的官員都顧不上禮儀官緘,紛紛議論起來。


    這消息太勁爆了!


    更多的是關注點在秦王的態度。


    很顯然,不甘寂寞的秦王開始發難了,堅決不承認皇太孫的儲君地位。


    朱允熥麵色淡定:“未經朝廷允許,私自閹割一百五十名男童,你秦王府有此惡奴,不該殺嗎?”


    “還是說,是你秦王下的命令?”


    聞言,官員們這才慢慢安靜下來。


    哦,原來殺的是太監啊。


    那沒事了。


    朱樉自然不會承認閹割一事是自己下的命令。


    承奉太監成了背鍋俠。


    他的死,自然合情合理。


    朱樉明知皇太孫砍了秦王府的太監,是故意還以顏色,卻無法反駁。


    隻聽朱允熥又道:“孤聽聞去年陝西大旱,餓死許多百姓,秦王府不僅不肯開倉放糧,還命令關內軍民人等以糧收買金銀,致使軍民陷入困窘,賣兒鬻女。”


    “你秦王卻下令對三百多餘來王府求饒的百姓大打出手,當場殺死老人一名,捉拿了近百人。”


    朱樉立馬反駁:“沒有的事!”


    “是嗎?”朱允熥看向陝西布政使:“有這事嗎?”


    布政使劉士源一陣頭大,他硬著頭皮被迫營業:“是有此事......但已經處理好了。”


    最終還是選擇了站隊皇太孫。


    身為地方大員,隻要腦子沒被門擠過,肯定選擇皇儲。


    但劉士源不會上報此事。


    因為洪武皇帝有規定,地方官員要是亂告藩王的狀,查實了還好,若是被判誣告,那是要被處死的。


    當官的都知道,即便是查實了,可皇帝見有人告自己兒子的狀,心裏會舒服?


    指不定哪天找個由頭打擊報複......


    久在官場的人,是不會輕易給自己找麻煩的。


    朱樉知道皇太孫想要拿此事壓他的勢,憤憤辯解道:“是那些刁民反叛朝廷!”


    他的語氣信心不足。


    隻要派個人好好問問,這事都不用調查,是秦王府的錯。


    “你還聽說什麽,一起說出來吧。”


    朱允熥道:“秦王誤會了,孤隻是聽說而已,至於要不要和陛下說,你覺得有沒有必要?”


    朱樉立馬接話:“道聽途說,沒必要!”


    “有沒有必要,可不是秦王說了算。”


    朱允熥感覺自己的話已經觸及到二叔的靈魂了,多的也就不說了。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以朱樉過失太多為由,將其召迴京城,準備廢其王位。


    幸得太子朱標從中調解,保住了秦王之位。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薨逝,朱樉才被放出來返迴封地。


    這次秦藩裏的事若是再被朱元璋知道,皇太孫再添油加醋說些什麽,隻怕自己的秦王之位怕是懸了!


    朱樉是個聰明人,當場態度大變,行禮參拜:“臣朱樉,拜見皇太孫!”


    正當所有人以為秦王服軟之時。


    隻聽朱樉又道:“皇太孫,君臣之禮已畢,是不是該行家禮了?”


    行家禮,皇太孫就得以小輩身份向秦王行四拜不叩頭,秦王坐下受之。


    有人心說,秦王果然不是個善茬!


    朱允熥心說,真是屋裏掛葫蘆,把自己當爺了!


    “阿彌陀佛!”


    站在殿門處的姚廣孝道了一聲佛號,閉目悠然說道:“承運殿公事之地,豈有家禮?”


    朱樉大怒:“放屁!朝廷製度豈容爾等討價還價!”


    今天說什麽也要讓皇太孫給叔拜一拜!


    朱樉的態度很堅決。


    朱允熥淡然道:“朝廷是有製度,然雖行家人禮,君臣之分,不可不謹,就依照朝廷製度,去後殿行叔侄大禮。”


    一眾陝西官員都是看熱鬧的心態。


    皇室自家的事,還是關起門來說。


    儲君是不可能當著外人的麵向臣子行禮的。


    而且有些話,朱允熥當著外人的麵,不好和秦王明說。


    若是一不小心說了,隻怕朱老二得當場急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明第一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明第一帥並收藏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