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朱棣挨揍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作者:大明第一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武英殿。
朱元璋命人關起門來。
諾大的殿門緩緩合上,屋內一下子變得昏暗。
在燭光的照耀下,又漸漸明亮。
“爹,大白天的為什麽要關門?”朱棣撓頭道。
“爹,你在找什麽?”
朱元璋沒有迴答。
片刻後,朱棣驚訝的發現,老爹不知從哪掏出了一根藤條。
“跪下!”朱元璋的聲音如猛虎咆哮。
朱棣一陣心虛,慢慢跪下:“爹!有什麽話咱們好好說不行嗎?”
“別喊我爹!”
朱元璋已經手持藤條出動了。
關門打兒子!
朱棣忙改口:“父皇,乃兒不花之事兒臣已經料理了,人就在京師,你可以隨時砍了他腦袋!”
“不是乃兒不花的事,是你不敬皇太孫!”
啪啪啪!
朱棣不敢躲,更不敢跑,跪在那抱頭挨打。
“還有你派人搶了允炆一百萬兩銀子的事,你以為爹的眼睛是瞎的?”
朱元璋化身武林高手,揮舞著藤條:“就你幹的那些破事,爹一清二楚!”
聞言,朱棣越發惶恐不安。
“趕緊把銀子送迴來!”
朱元璋一邊說著,手中的藤條卻沒停過。
他一邊抽打,一邊喝問:“皇太孫是儲君,你不敬他是想造反嗎?”
造反......我倒是想,可您還在啊!
朱棣立馬叫屈:“爹,這天下都是俺們家的,我造哪門子反啊!”
朱元璋一手叉腰,一手指著朱棣:“這天下是你大哥家的,不是你家的!”
沒有人知道,這句話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就好像普通人的家庭,爸爸突然告訴小兒子,以後家產全部都是你大哥的,你一毛錢沒有。
小兒子心裏作何感想,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
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兒子的失落,扔了藤條:“起來吧。”
父子二人半晌無語。
朱棣隻是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
良久,朱元璋忽然說道:“老四,你是最像我的。”
朱棣猛地抬頭,眼中全是希望。
這句話,仿佛是他三十多年來聽到過最好聽的話。
朱元璋感慨道:“這些年你出生入死,二十歲就出長城上陣殺敵,鎮守塞北十幾年,有勇有謀,是所有皇子中最像我的。”
他再度肯定,接著話鋒一轉。
“可惜你不是老二,你大哥走後,爹隻有委屈你了。”
“爹!”朱棣雙目泛紅。
他知道,二哥秦王能力不足,惡名昭著。
若立他為太子,不僅兄弟們不服,滿朝大臣也不會服。
如果自己是老二,這大位還傳個屁的皇太孫的!
隻恨自己晚生了幾年!
朱元璋繼續安慰:“去年的時候,爹有想過要把大位傳給你,還問了大臣,可他們都不答應,爹沒辦法隻能立皇太孫。”
其實老朱真有想過立朱棣為太子。
“燕王類我,朕欲立之”不是空話。
因為朱元璋當時正在準備大規模征討西域。
他讓太子朱標西巡選國都,也是出於此原因。
老朱試圖遷都西安,有一個深遠用意就是在西北搞擴張!
進一步統一全國!
朱元璋是個有雄心的開國帝王。
漢唐等強盛王朝,皆是控製了西域。
他覺得,若大明控製不了西域故土,將來怎麽能吹牛“遠邁漢唐”?
老朱自己都覺得沒臉。
當時西北主要存在三股勢力。
即哈梅裏(今新疆哈密)、別失八裏(今新疆吉木薩爾)、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都是前大元政權的關聯勢力察合台係輻射範圍。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在西北屯下重兵。
並派遣魏國公徐輝祖(徐達之長子)、曹國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涼國公藍玉、徽先伯桑敬(桑世傑之子)、都督馬鑒、指揮嚴麟、朱銘、徐質、陳義、勳衛、徐增壽(徐達之次子)等人往陝西等處防邊。
朱元璋下旨讓藍玉西征小試牛刀,隻是開道清除小嘍囉,熟悉下環境。
想要大規模西征,從大明帝國最東邊的京師出兵,到最西邊。
想想都很難,更何況是交通不發達的十四世紀。
所以遷都西安,會很好的解決指揮和後勤問題。
可惜,這一切的準備,都因太子朱標之死而終結!
朱標的死,打亂了朱元璋試圖在西北“遠邁漢唐”的偉大戰略目標!
一個王朝最強盛的時期,就是開國之初幾十年,越往後越不行。
朱元璋清楚,若十年內拿不下西域,大明將永遠失去西域。
曆史證明,大明的軍隊止步於哈密城,後來更是退縮於千裏之外的甘肅嘉峪關前!
朱元璋知道征討西域可能會曠日持久,自己若是突然駕崩,後繼之君誰能繼承自己的夢想?
隻有燕王朱棣!
論開疆拓土,還得是老四!
所以朱元璋才說出“燕王類我,朕欲立之”的話。
可惜,太子集團不願意遷都,更不願意征討西域。
立尚武的燕王為太子,更是集體反對。
不僅文官反對,連不少武勳們也反對。
朱元璋一想到要跳過老二、老三立老四,可能會引起兄弟反目。
以及未來皇位繼承製不明確,會導致皇室奪嫡之事頻發。
朱元璋立馬否決了立朱棣的想法。
這也意味著,放棄了征討西域的計劃。
看著還在感動中的朱棣。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道:“老四,今日這頓打,還有爹跟你說的這些話,你心裏不要怪罪我。”
“兒子從來沒怪過爹!”
朱棣噙著眼淚說道。
這些年,他一直想得到老父親的認可。
朱元璋繼續道:“君臣名位已定,允熥是皇太孫,你往後不可再像今天這樣,記住了嗎?”
“記住了。”
朱棣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感到十分別扭。
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想得到的東西被人毫無懸念地搶走。
自己卻隻能眼睜睜地接受現實。
允熥侄兒何德何能當儲君?
這個問題不僅朱棣一直在想。
秦王和晉王也時時想問。
朱元璋的聲音打斷了朱棣的胡思亂想。
“舟車勞頓一路,你在京師住上一段時間吧,想什麽時候迴去,就什麽時候迴去,最多半年。”
“是,父皇。”朱棣應下。
朱元璋出了武英殿,又來個迴頭殺:“那一百萬兩銀子,你現在就寫信迴北平,讓他們送到京師。”
頓了下,又補充道:“你親自送往東宮,交給允熥。”
“......”
朱棣終於繃不住了,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p>
武英殿。
朱元璋命人關起門來。
諾大的殿門緩緩合上,屋內一下子變得昏暗。
在燭光的照耀下,又漸漸明亮。
“爹,大白天的為什麽要關門?”朱棣撓頭道。
“爹,你在找什麽?”
朱元璋沒有迴答。
片刻後,朱棣驚訝的發現,老爹不知從哪掏出了一根藤條。
“跪下!”朱元璋的聲音如猛虎咆哮。
朱棣一陣心虛,慢慢跪下:“爹!有什麽話咱們好好說不行嗎?”
“別喊我爹!”
朱元璋已經手持藤條出動了。
關門打兒子!
朱棣忙改口:“父皇,乃兒不花之事兒臣已經料理了,人就在京師,你可以隨時砍了他腦袋!”
“不是乃兒不花的事,是你不敬皇太孫!”
啪啪啪!
朱棣不敢躲,更不敢跑,跪在那抱頭挨打。
“還有你派人搶了允炆一百萬兩銀子的事,你以為爹的眼睛是瞎的?”
朱元璋化身武林高手,揮舞著藤條:“就你幹的那些破事,爹一清二楚!”
聞言,朱棣越發惶恐不安。
“趕緊把銀子送迴來!”
朱元璋一邊說著,手中的藤條卻沒停過。
他一邊抽打,一邊喝問:“皇太孫是儲君,你不敬他是想造反嗎?”
造反......我倒是想,可您還在啊!
朱棣立馬叫屈:“爹,這天下都是俺們家的,我造哪門子反啊!”
朱元璋一手叉腰,一手指著朱棣:“這天下是你大哥家的,不是你家的!”
沒有人知道,這句話在朱棣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就好像普通人的家庭,爸爸突然告訴小兒子,以後家產全部都是你大哥的,你一毛錢沒有。
小兒子心裏作何感想,隻有他自己心裏清楚。
朱元璋似乎看出了兒子的失落,扔了藤條:“起來吧。”
父子二人半晌無語。
朱棣隻是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麽。
良久,朱元璋忽然說道:“老四,你是最像我的。”
朱棣猛地抬頭,眼中全是希望。
這句話,仿佛是他三十多年來聽到過最好聽的話。
朱元璋感慨道:“這些年你出生入死,二十歲就出長城上陣殺敵,鎮守塞北十幾年,有勇有謀,是所有皇子中最像我的。”
他再度肯定,接著話鋒一轉。
“可惜你不是老二,你大哥走後,爹隻有委屈你了。”
“爹!”朱棣雙目泛紅。
他知道,二哥秦王能力不足,惡名昭著。
若立他為太子,不僅兄弟們不服,滿朝大臣也不會服。
如果自己是老二,這大位還傳個屁的皇太孫的!
隻恨自己晚生了幾年!
朱元璋繼續安慰:“去年的時候,爹有想過要把大位傳給你,還問了大臣,可他們都不答應,爹沒辦法隻能立皇太孫。”
其實老朱真有想過立朱棣為太子。
“燕王類我,朕欲立之”不是空話。
因為朱元璋當時正在準備大規模征討西域。
他讓太子朱標西巡選國都,也是出於此原因。
老朱試圖遷都西安,有一個深遠用意就是在西北搞擴張!
進一步統一全國!
朱元璋是個有雄心的開國帝王。
漢唐等強盛王朝,皆是控製了西域。
他覺得,若大明控製不了西域故土,將來怎麽能吹牛“遠邁漢唐”?
老朱自己都覺得沒臉。
當時西北主要存在三股勢力。
即哈梅裏(今新疆哈密)、別失八裏(今新疆吉木薩爾)、撒馬爾罕(今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都是前大元政權的關聯勢力察合台係輻射範圍。
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在西北屯下重兵。
並派遣魏國公徐輝祖(徐達之長子)、曹國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涼國公藍玉、徽先伯桑敬(桑世傑之子)、都督馬鑒、指揮嚴麟、朱銘、徐質、陳義、勳衛、徐增壽(徐達之次子)等人往陝西等處防邊。
朱元璋下旨讓藍玉西征小試牛刀,隻是開道清除小嘍囉,熟悉下環境。
想要大規模西征,從大明帝國最東邊的京師出兵,到最西邊。
想想都很難,更何況是交通不發達的十四世紀。
所以遷都西安,會很好的解決指揮和後勤問題。
可惜,這一切的準備,都因太子朱標之死而終結!
朱標的死,打亂了朱元璋試圖在西北“遠邁漢唐”的偉大戰略目標!
一個王朝最強盛的時期,就是開國之初幾十年,越往後越不行。
朱元璋清楚,若十年內拿不下西域,大明將永遠失去西域。
曆史證明,大明的軍隊止步於哈密城,後來更是退縮於千裏之外的甘肅嘉峪關前!
朱元璋知道征討西域可能會曠日持久,自己若是突然駕崩,後繼之君誰能繼承自己的夢想?
隻有燕王朱棣!
論開疆拓土,還得是老四!
所以朱元璋才說出“燕王類我,朕欲立之”的話。
可惜,太子集團不願意遷都,更不願意征討西域。
立尚武的燕王為太子,更是集體反對。
不僅文官反對,連不少武勳們也反對。
朱元璋一想到要跳過老二、老三立老四,可能會引起兄弟反目。
以及未來皇位繼承製不明確,會導致皇室奪嫡之事頻發。
朱元璋立馬否決了立朱棣的想法。
這也意味著,放棄了征討西域的計劃。
看著還在感動中的朱棣。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道:“老四,今日這頓打,還有爹跟你說的這些話,你心裏不要怪罪我。”
“兒子從來沒怪過爹!”
朱棣噙著眼淚說道。
這些年,他一直想得到老父親的認可。
朱元璋繼續道:“君臣名位已定,允熥是皇太孫,你往後不可再像今天這樣,記住了嗎?”
“記住了。”
朱棣嘴上這麽說,心裏卻感到十分別扭。
世界上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想得到的東西被人毫無懸念地搶走。
自己卻隻能眼睜睜地接受現實。
允熥侄兒何德何能當儲君?
這個問題不僅朱棣一直在想。
秦王和晉王也時時想問。
朱元璋的聲音打斷了朱棣的胡思亂想。
“舟車勞頓一路,你在京師住上一段時間吧,想什麽時候迴去,就什麽時候迴去,最多半年。”
“是,父皇。”朱棣應下。
朱元璋出了武英殿,又來個迴頭殺:“那一百萬兩銀子,你現在就寫信迴北平,讓他們送到京師。”
頓了下,又補充道:“你親自送往東宮,交給允熥。”
“......”
朱棣終於繃不住了,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