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錦衣衛上新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作者:大明第一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文華殿。
位於皇宮東部,東宮之南。
五行中,東方屬木,表示生長,故東宮和文華殿,皆覆蓋綠色琉璃頂。
文華殿本是朱元璋經常光顧的便殿。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供太子、親王讀書。
而後,皇太子朱標居文華殿後殿文華堂讀書。
自那時起,文華殿成了太子朱標學習和辦公的地點。
後太子朱標薨逝,空置一年。
如今,皇太孫朱允熥監國,奉旨搬到文華殿攝政。
召見大臣,皆在此處。
杜澤、李誌剛、解縉等詹事府官員齊聚文華殿。
他們是東宮屬官,屬於皇太孫嫡係。
今日午門廷杖,不僅嚇壞了文武朝臣,連他們這些嫡係也有種深深的畏懼感。
更多的是擔憂!
少年總是衝動,少年總是熱血,少年總是眼睛裏揉不得沙子。
“太孫殿下,您太衝動了。”
一把年紀的杜澤,臉上布滿了憂愁。
一向大膽敢說的解縉,也是深表擔憂:“太孫殿下,今日之事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留的當然汙名。
如此悍然杖斃十八位言官,千古以來朱允熥還是第一個敢這麽幹的。
不用想也能猜到,後世史書上,他將要被文人噴成臭狗屎。
文官集團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嘴和手!
朝堂上噴死你!
噴不了就作書罵死你!
能入朝為官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他們平時喜歡寫寫詩詞,弄個專輯傳世。
然後在裏麵摻雜點時政看法,偶爾感慨自己的才華得不到重用。
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朱允熥滿不在乎道:“他們咄咄逼問的架勢,真把孤當成幼主可欺不成?”
想到曆史上被群臣欺負的孤兒寡母。
以及那些個弱雞皇帝,連立儲君都被大臣逼迫。
其實所有皇帝的一輩子,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滿朝大臣。
尤其剛登上帝位的皇帝,大臣們會不斷試探皇帝底線。
借助某件事,站在製高點,勸皇帝改變想法。
皇帝一旦慫了,以後休想好過!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慢慢的就變成了文弱之君,甚至傀儡!
翻遍史書,全是這種事情!
所謂強硬的帝王,都是在鬥爭中穩穩占據上風。
他們可以隨意拿捏大臣們。
最常見的就是養狗流,皇帝利用大臣之間的矛盾,放出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去攻擊對方,挖出對方的黑料。
有理有據,最後皇帝出麵製裁,光明正大的幹掉對方。
明朝皇帝養的狗,主要是錦衣衛和太監。
朱元璋和朱棣,想幹掉哪個臣子,就會授意錦衣衛去查黑料,然後實名舉報。
最後下獄殺掉。
朱瞻基往後的皇帝,這種事幾乎交給太監和廠衛去辦。
朱允熥第一天監國,便被文臣集體打壓,不殺幾個哪能鎮得住場麵?
杜澤等人又準備講道理,朱允熥忙轉移話題:“那下咒的老嬤子供出幕後主使了嗎?”
負責對接此事的是宦官方長。
他稍一猶豫,忐忑低聲道:“迴稟太孫殿下......半個時辰前宮正司來報,下咒的老嬤子什麽也不肯說......自殺了。”
自殺?
顯然,老嬤子背後的人背景強大,連宮正司都有人。
宮正司掌握宮女的戒令、糾禁和處罰之事。
那幕後主使,朱允熥首先懷疑的是太子妃呂氏。
紮小人、下咒這種事,大男人誰能幹出來?
當然不排除後宮有的妃子下手。
傳聞晉王和燕王,為奪儲君之位有意討好後宮嬪妃,充當內應,給老朱吹枕邊風。
“既然老嬤子寧死不招......”
朱允熥淡然道:“那便滅了她三族吧!”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仿佛視人命如草芥。
驚得眾人一個激靈。
看著發愣的眾人,朱允熥對杜澤道:“杜詹事,將主審老嬤子的宮正司女官,下獄審問,有罪殺,無罪逐出宮去。”
又指著自己貼身侍女道:“幽蘭,你去宮正司接管那女官職位。”
宮正司是元朝時設立的,也叫府正司,屬詹事府管理。
明承元製,設立宮正司,但所屬部門一直飄忽不定。
馬皇後在時,自己管理後宮,宮正司歸她管。
馬皇後死後,接掌後宮的妃子換了兩個,因害怕罪別人,不敢接手宮正司。
近年名義上一直由詹事府管理,實際太子妃呂氏一直插手宮正司事物。
曆史上直到永樂年間,宮正司才由太監掌管。
朱允熥覺得,呂氏在東宮已經夠礙眼了,必須將她打成光杆司令,扒得一點不剩。
如果她真是幕後主使,那就有意思了......
老嬤子雖然死了,可線索卻沒有斷。
小布人的料子從哪裏來?
上麵寫的毒咒用的是什麽墨,來自哪裏?
那些細針的出處又在哪裏?
老嬤子之前見過哪些人,去過哪些地方?收沒收銀子什麽的。
隻要想查,仔細去查,總會有蛛絲馬跡的。
將下咒的事情拋到腦後,朱允熥點名李誌剛:“少詹事,隨孤去詔獄。”
想要讓殺言官的事淡化,需轉移百官注意力。
南派主力之一的趙勉,成了核心人物。
太平門外,詔獄。
近日來,詔獄裏擠滿了人。
蔣瓛,趙勉夫婦,一群太醫。
原本太醫院除了正五品院使有資格進入詔獄,其他禦醫都沒資格。
下毒謀害皇太孫,成了欽案。
所以錦衣衛開後門讓太醫們進入詔獄,享受單間待遇。
詔獄,天字一號牢房。
能住進此間的,不是趙勉,也不是什麽狗屁太醫。
犯人是前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曾經執掌錦衣衛和詔獄的一號大人物!
這天字一號房,還是蔣瓛當年布置的,全是他喜歡的風格。
昏暗的牢房內,掛滿了刑具。
“蔣瓛,你就招了吧!”
錦衣衛小旗耐著性子和他商量。
一身白色囚衣的蔣瓛沉默不語,兩眼空洞無神,披頭散發再無往日帝國特務頭子的半點風光。
他被關了半個月,已然徹底沒脾氣了。
不怪蔣瓛不說話,他是真沒謀反!
小旗官道:“不要再說自己沒謀反的混賬話了!當初涼國公被關在這兒的時候,你可是一個勁的拷打人家。”
蔣瓛嘴角微抽。
一個月前,他在此牢房親自審問藍玉,一個勁的拷打,逼其招供謀反罪狀。
昔日場景仿佛曆曆在目。
如今自己竟成了謀反的欽犯.......
見這廝遲遲不肯說話,那審訊的錦衣衛小旗歎了口氣:“蔣瓛,你有所不知,如今的詔獄變了。”
“咱們詔獄裏新來一位姓紀的百戶,他的手段可是兇殘的狠!”
小旗官自顧說道:“紀百戶給我們錦衣衛創出了一百零八道酷刑,樣樣不重,一個比一個快活,你要挨個試試嗎?”
蔣瓛眼皮輕抬,終於開口說話了:“我說你們近日為何忽然換了玩法,原來有新手段了。”
小旗官一喜:“新刑感覺如何?”
“不過如此!”蔣瓛冷哼一聲。
小旗官喝道:“還嘴硬!你隻是試了七八道,還有一百道大餐等你品嚐!”
“廢什麽話,想用刑便直接動手!”蔣瓛怒喝。
小旗官手裏拿著鐵箍:“嘻嘻,被你發現了,先試試這個吧!”
</p>
文華殿。
位於皇宮東部,東宮之南。
五行中,東方屬木,表示生長,故東宮和文華殿,皆覆蓋綠色琉璃頂。
文華殿本是朱元璋經常光顧的便殿。
洪武初年,置大本堂,供太子、親王讀書。
而後,皇太子朱標居文華殿後殿文華堂讀書。
自那時起,文華殿成了太子朱標學習和辦公的地點。
後太子朱標薨逝,空置一年。
如今,皇太孫朱允熥監國,奉旨搬到文華殿攝政。
召見大臣,皆在此處。
杜澤、李誌剛、解縉等詹事府官員齊聚文華殿。
他們是東宮屬官,屬於皇太孫嫡係。
今日午門廷杖,不僅嚇壞了文武朝臣,連他們這些嫡係也有種深深的畏懼感。
更多的是擔憂!
少年總是衝動,少年總是熱血,少年總是眼睛裏揉不得沙子。
“太孫殿下,您太衝動了。”
一把年紀的杜澤,臉上布滿了憂愁。
一向大膽敢說的解縉,也是深表擔憂:“太孫殿下,今日之事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留的當然汙名。
如此悍然杖斃十八位言官,千古以來朱允熥還是第一個敢這麽幹的。
不用想也能猜到,後世史書上,他將要被文人噴成臭狗屎。
文官集團最大的優勢是什麽?
嘴和手!
朝堂上噴死你!
噴不了就作書罵死你!
能入朝為官的,文化水平都很高,他們平時喜歡寫寫詩詞,弄個專輯傳世。
然後在裏麵摻雜點時政看法,偶爾感慨自己的才華得不到重用。
這些都是基本操作。
朱允熥滿不在乎道:“他們咄咄逼問的架勢,真把孤當成幼主可欺不成?”
想到曆史上被群臣欺負的孤兒寡母。
以及那些個弱雞皇帝,連立儲君都被大臣逼迫。
其實所有皇帝的一輩子,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滿朝大臣。
尤其剛登上帝位的皇帝,大臣們會不斷試探皇帝底線。
借助某件事,站在製高點,勸皇帝改變想法。
皇帝一旦慫了,以後休想好過!
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慢慢的就變成了文弱之君,甚至傀儡!
翻遍史書,全是這種事情!
所謂強硬的帝王,都是在鬥爭中穩穩占據上風。
他們可以隨意拿捏大臣們。
最常見的就是養狗流,皇帝利用大臣之間的矛盾,放出對自己忠心耿耿的臣子去攻擊對方,挖出對方的黑料。
有理有據,最後皇帝出麵製裁,光明正大的幹掉對方。
明朝皇帝養的狗,主要是錦衣衛和太監。
朱元璋和朱棣,想幹掉哪個臣子,就會授意錦衣衛去查黑料,然後實名舉報。
最後下獄殺掉。
朱瞻基往後的皇帝,這種事幾乎交給太監和廠衛去辦。
朱允熥第一天監國,便被文臣集體打壓,不殺幾個哪能鎮得住場麵?
杜澤等人又準備講道理,朱允熥忙轉移話題:“那下咒的老嬤子供出幕後主使了嗎?”
負責對接此事的是宦官方長。
他稍一猶豫,忐忑低聲道:“迴稟太孫殿下......半個時辰前宮正司來報,下咒的老嬤子什麽也不肯說......自殺了。”
自殺?
顯然,老嬤子背後的人背景強大,連宮正司都有人。
宮正司掌握宮女的戒令、糾禁和處罰之事。
那幕後主使,朱允熥首先懷疑的是太子妃呂氏。
紮小人、下咒這種事,大男人誰能幹出來?
當然不排除後宮有的妃子下手。
傳聞晉王和燕王,為奪儲君之位有意討好後宮嬪妃,充當內應,給老朱吹枕邊風。
“既然老嬤子寧死不招......”
朱允熥淡然道:“那便滅了她三族吧!”
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仿佛視人命如草芥。
驚得眾人一個激靈。
看著發愣的眾人,朱允熥對杜澤道:“杜詹事,將主審老嬤子的宮正司女官,下獄審問,有罪殺,無罪逐出宮去。”
又指著自己貼身侍女道:“幽蘭,你去宮正司接管那女官職位。”
宮正司是元朝時設立的,也叫府正司,屬詹事府管理。
明承元製,設立宮正司,但所屬部門一直飄忽不定。
馬皇後在時,自己管理後宮,宮正司歸她管。
馬皇後死後,接掌後宮的妃子換了兩個,因害怕罪別人,不敢接手宮正司。
近年名義上一直由詹事府管理,實際太子妃呂氏一直插手宮正司事物。
曆史上直到永樂年間,宮正司才由太監掌管。
朱允熥覺得,呂氏在東宮已經夠礙眼了,必須將她打成光杆司令,扒得一點不剩。
如果她真是幕後主使,那就有意思了......
老嬤子雖然死了,可線索卻沒有斷。
小布人的料子從哪裏來?
上麵寫的毒咒用的是什麽墨,來自哪裏?
那些細針的出處又在哪裏?
老嬤子之前見過哪些人,去過哪些地方?收沒收銀子什麽的。
隻要想查,仔細去查,總會有蛛絲馬跡的。
將下咒的事情拋到腦後,朱允熥點名李誌剛:“少詹事,隨孤去詔獄。”
想要讓殺言官的事淡化,需轉移百官注意力。
南派主力之一的趙勉,成了核心人物。
太平門外,詔獄。
近日來,詔獄裏擠滿了人。
蔣瓛,趙勉夫婦,一群太醫。
原本太醫院除了正五品院使有資格進入詔獄,其他禦醫都沒資格。
下毒謀害皇太孫,成了欽案。
所以錦衣衛開後門讓太醫們進入詔獄,享受單間待遇。
詔獄,天字一號牢房。
能住進此間的,不是趙勉,也不是什麽狗屁太醫。
犯人是前錦衣衛指揮使,蔣瓛。
曾經執掌錦衣衛和詔獄的一號大人物!
這天字一號房,還是蔣瓛當年布置的,全是他喜歡的風格。
昏暗的牢房內,掛滿了刑具。
“蔣瓛,你就招了吧!”
錦衣衛小旗耐著性子和他商量。
一身白色囚衣的蔣瓛沉默不語,兩眼空洞無神,披頭散發再無往日帝國特務頭子的半點風光。
他被關了半個月,已然徹底沒脾氣了。
不怪蔣瓛不說話,他是真沒謀反!
小旗官道:“不要再說自己沒謀反的混賬話了!當初涼國公被關在這兒的時候,你可是一個勁的拷打人家。”
蔣瓛嘴角微抽。
一個月前,他在此牢房親自審問藍玉,一個勁的拷打,逼其招供謀反罪狀。
昔日場景仿佛曆曆在目。
如今自己竟成了謀反的欽犯.......
見這廝遲遲不肯說話,那審訊的錦衣衛小旗歎了口氣:“蔣瓛,你有所不知,如今的詔獄變了。”
“咱們詔獄裏新來一位姓紀的百戶,他的手段可是兇殘的狠!”
小旗官自顧說道:“紀百戶給我們錦衣衛創出了一百零八道酷刑,樣樣不重,一個比一個快活,你要挨個試試嗎?”
蔣瓛眼皮輕抬,終於開口說話了:“我說你們近日為何忽然換了玩法,原來有新手段了。”
小旗官一喜:“新刑感覺如何?”
“不過如此!”蔣瓛冷哼一聲。
小旗官喝道:“還嘴硬!你隻是試了七八道,還有一百道大餐等你品嚐!”
“廢什麽話,想用刑便直接動手!”蔣瓛怒喝。
小旗官手裏拿著鐵箍:“嘻嘻,被你發現了,先試試這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