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鄒騰宇心裏何嚐不是在歎氣,他知道說這些話不但得罪了皇帝,更加會讓某些人有攻擊自己的機會,但是作為一名楚國的大臣,有些話明知道說出去要得罪很多人也必需說。這是他認為作為臣子必需有的操守。何況,北麵邊境的局勢經此一戰,前途早已變得難以預料。若是吐穀渾率軍繼續狂攻西域各國,那麽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可如果吐穀渾被白羊部族的慘敗所激怒,揮軍南下,那麽最終遭殃的,仍然還是幽州百姓。
想到這裏,李聖傑正準備開口說話,卻沒想到站在身邊的封向晨首先跳了出來。
他朝著順明帝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道:“聖君,以鄒大人之見,微臣實在是不敢苟同!”
封向晨臉上擺出一幅嚴肅表情,心裏不斷構思詞匯,他善於揣摩人的心思,自然知道順明帝也在亟待楊天鴻發展壯大,進而成為楚國的最強大屏障。但是按照目前的態勢,亟待歸亟待,關鍵問題卻在於楊天鴻這個人。封向晨從來就不相信什麽君有命而將必從。在他看來,手中隻要是有了兵權的武將,就必定存在著可能叛亂的不穩定因素。自古以來類似的例子很多。現在最大的問題,隻要穩住了楊天鴻,那麽以後就有的是時間來設計剪除這個千載威脅。
“臣以為,毅勇公在北方草原連連大捷,雖說陛下此前曾經有言在先,在對於戎狄軍務方麵,毅勇候可便宜行事。然而,咱們楚國曆來遵循著“有功必賞”四個字。現在,毅勇候立下如此潑天的功勞,可是若論賞賜,就真的很是令人為難。”
大殿裏頓時變得安靜下來,就連臉上全是亢奮激動之色的順明帝,也慢慢走迴了椅子上坐下,陷入沉思。
封向晨此人說話極具針對性,就連李聖傑也不得不感到佩服。表麵上看,封向晨是站在了楊天鴻一邊。可是隻要有腦子的人稍微想想,都會明白剛才那些話明顯是給楊天鴻戴上了很多很多不好的東西。什麽叫做有功必賞?在這四個字的前提下,那就意味著楚國朝廷必須拿出足夠的賞格來對應楊天鴻立下的絕世功勞。可是,楊天鴻已經是楚國驃騎將軍,一等毅勇公爵,而且兼有安州和曆州兩鎮節度使之職,封邑也多達三萬戶。而且,楊天鴻與文媛公主之間的婚事早已定下,就等著此戰結束後迴到京城便可完婚……如此一樁樁,一件件,簡直就是人世間榮華富貴的代表。在旁人看來,大楚國除了坐在龍椅上的順明帝,誰還能有這般風光無限?
封向晨說完那些話之後,就徹底閉口不言。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應該在什麽時候開口,什麽時候保持沉默。反正,問題已經拋出來了。至於怎麽解決,用什麽手段解決,那就已經不是自己的問題。緊跟著李聖傑的腳步,這一點,封向晨已經做到。接下來,如何解決封賞楊天鴻這個難題,就隻能是交給順明帝自己解決。
有功不賞那絕對不行。如此一來,會冷了人心。以後若是再有戰亂,誰還會上陣殺敵?誰還會為了大楚平亂?
有功必賞也是不行。說句不好聽的話,楊天鴻已經是位極人臣,差不多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官職、爵位、封邑都是到了楚國能夠給予的頂點。再是往上,難道還能封王不成?
這也是順明帝正在思考的問題,他不由得把心裏的想法脫口而出:“難道,楊天鴻應該封王?”
話一出口,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臉上驟然變色。李聖傑當即上前一步,厲聲喝止:“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封王,此乃上古時代就有祖宗遺訓。非皇室中人不可封王。此前,大漢國之所以分崩離析,就是因為各地異姓王紛紛作亂。現在,陛下絕對不能步古人的後塵。”
順明帝看了李聖傑一眼,微微頜首,沒有再說下去。他其實也就是一提,根本沒有想過真正要封楊天鴻為王。畢竟,王爵與公爵不同。前者意味著能夠割據一方,後者的權勢遠遠不如前者那麽強大。
順明帝很快地轉移了話題,不在談論北方的大勝,若是將話題引到南方越族騷擾楚國南疆的事件上來。
鄒騰宇又是第一個站出來說道:“臣以為,南方越族根本不足為慮。”
眾人訝異地將視線轉到鄒騰宇身上,差不多都在想,“這老頭兒剛剛得罪了那麽多人,現在還敢跳出來說話?”
鄒騰宇絲毫不理會他人怪異的目光,他恭敬向著順明帝行禮,“南方越族皆為蠻人,不理教化。毅勇公楊天鴻在安州功績超卓,對於越族蠻夷已經形成穩定的壓製局麵。在臣以為,陛下可命楊天鴻全權負責南方事務。若是安州一地力量不足,甚至可以調用鄰近的遂州、保州、樂州等地軍馬。說起來,遂州至安州道路艱難,此事也需要毅勇公負責完成。否則,安州雖然盛產糧米,卻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北方大旱的影響仍在繼續著,若是這一交通要道能夠打通,必定能夠給我大楚帶來好處。”
李聖傑聽到這裏,皺眉而起:“噢,按照鄒大熱的話來說,隻要南方有毅勇公在,那麽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鄒騰宇緊繃著臉,慢吞吞地說:“李大人,老臣隻是以事論事。”
順明帝雖然討厭鄒騰宇,但卻非常欣賞鄒騰宇這個人能力。這其中並不自相矛盾,作為一國之君也是有感情的人,有權利去喜歡或是討厭人,但身為一國之君,順明帝可以討厭臣下,但卻不能否認臣下的能力和操守。他知道鄒騰宇說的對,如果鄒騰宇不是說的那麽直白,他或許就應允了這個提議。但是鄒騰宇說的那麽直白,真要讓楊天鴻按照這樣的意思做,這等於是向天下,尤其是南方表明了在楚國內部出現一個極其強大的人物。這樣的話,根本不是順明帝願意看到的結果。
他願意讓楊天鴻變得強大,卻不願意讓楊天鴻失去控製。朝臣勳貴過於強大然後不尊號令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剛剛被幹掉的清遠候和昌鵠候就是最好的例子。順明帝可不願意這邊剛剛解決兩個麻煩,那邊又出現楊天鴻這種無法遏製的巨無霸。
可是,想法終究還是想法。現在的楚國實在太匱乏人才,這是順明帝憂心忡忡的第一件事情。那些開國的功勳,他們的後代已經在奢華中潰爛,變成一群依仗先輩榮光活著的蛀蟲,逼得順明帝不顧朝野上下的反對聲中強行招納楊天鴻這個人才。說起來,這一切還不是因為那些門閥世家都是一幫子沒用的廢物。否則,事情又怎麽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順明帝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輕輕彈動,若有所思地說:“讓楊天鴻從曆州迴來吧!就說是朕的意思,讓他早日迴來與文媛完婚。這樁婚事前前後後已經拖得太久,是時候讓朕的女兒風風光光嫁出去了。”
有個女人在身邊掣肘,也許楊天鴻不會生出什麽叛意。順明帝也不知道楊天鴻最終會變成什麽樣子。可是就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他應該還是尊奉於楚國朝廷,尊奉於自己這個皇帝的。
……
京城到曆州之間都有驛站,八百裏加急的信件很快就能送達。看著來自京城的詔書,楊天鴻臉上沒有絲毫情緒變化,仿佛一塊硬邦邦的石頭。
他能夠感覺到順明帝對於自己前前後後的態度變化。是的,他是皇帝,自己是臣子。君臣之間永遠不可能存在絕對信任。國家危難的時候,皇帝總會想起最為需要的大臣和將軍。如果危險解除,那麽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絕不可能是最為美好的君臣和諧,反而會有可能變成飛鳥盡,良弓藏,兔狐死,走狗烹的局麵。
當然,順明帝現在還沒有做出類似的舉動。不過,楊天鴻已經預計到可能會有這麽一天。
柴寧對於陣法方麵的確是個天才。就在朝廷詔書抵達曆州的三天之前,楊天鴻收到了柴寧從歸元宗送來的一封信。
占卜,是很多修煉之人必修課。當然,占卜的法子人人都會,可是想要看懂卦象中顯示的意義,以及占卜結果是否準確,那就是另外一迴事情。柴寧一直都很喜歡占卜,宗主鍾元宇也對柴寧這種具有天分的門人弟子尤為看重,不遺餘力對其進行栽培。總的來說,柴寧現在的占卜水平已經達到修煉世界的第一等。卦象解讀之後得到的準確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楊天鴻在春日大比上救過柴寧一命,柴寧也因此成為了那一屆春日大比的優勝者。柴寧從來就是有個有恩必報的人,雖然無法下山跟著楊天鴻做事,卻也常常在山上為楊天鴻占卜幾卦。這次送來的信件,就是柴寧最近一次占卜的結果。柴寧顯然不知道應該如何減縮在信件中的字句,可是歸根結底歸納起來,這封信的主要內容不外乎幾個字————“短期之內,不要迴京。”
楊天鴻自己也是這麽認為。他並不覺得這次迴去會有什麽好事。自己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已經大到足以讓順明帝生出很多想法的程度。
可是,小荷還在京城。楊天鴻可以不擔心廣平候,可以不擔心自己留在京城的班底,還有姐姐楊秋容,卻唯獨放心不下的就是小荷。她畢竟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修士。如果小荷那邊出了什麽問題,楊天鴻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變亂。
煩心的事情很多,楊天鴻剛剛在曆州這邊大勝,南麵安州卻也出現了新的麻煩。除了來自京城的詔令,柴寧的信件,桌子上還擺著一封兩個時辰前剛剛從安州送達的急件。
在玄火軍連番打擊之下沉寂了近一年時間的越族蠻夷,終於開始大舉進攻了。
……
安州南部。
現在的安州,已經不再是最初意義上的安州。攻下奠邊城之後,楊天鴻就向朝廷隱瞞了自己繼續委派大軍南下進攻越人勢力範圍的舉動。從地圖上看,奠邊城以北,直至季平的廣大區域,如今已經變成了安州新的屯墾區。高家商隊的介入,楊通水軍在南北之間來來迴迴的訓練,已經把多達數百萬楚國北方難民運了過來。原本空無一人的地方如今變成了田莊,礦山得到了開發,全新的州縣已經建立起來。雖說天氣很是炎熱,可是與北方大旱的時節相比,已經算得上是人間天堂。
這一部分新得的區域,楊天鴻從未對楚國朝廷上報過。他早早就有這種預料,覺得事情不可能按照最好的方向發展。說好聽了,是為了朝廷國家得到新的的領土。說難聽了,其實就是為滋生更多的*官員提供職位和溫床。這種事情楊天鴻根本無法容忍,與其所有好處都被朝廷官員白白拿走,不如留在老子手裏,變成爭霸天下最大的助力。
平州是一個新地方,在楚國地圖上,絕對找不到平州的位置。楊天鴻在平州設置了自己任命的官吏,把這裏徹底變成了自己的私人領地。相比安州,平州算是開發程度相對緩慢的一個新建州府,它的範圍之內總共有四條河或者江,其餘比較小的溪流更是十分繁雜。還沒有走出周圍山脈之中森林的範圍,南麵就被一條寬度大約六百步的河給擋住了去路。
兩岸全是密密麻麻的樹木,一些樹木顯得比較奇怪,樹木下麵的樹身本來不應該是兩個顏色,所謂兩個顏色就是樹幹底部明顯是有渾水浸泡過,上麵是樹木枝幹本來該有的表皮顏色。那低矮的垂下的樹枝也不應該有水草,一些枯萎的樹杈也明顯是被水給泡過。
靠近河流的樹木上的痕跡說明這條河並不是一條安分的河流,似乎經常會漫到森林地帶。
接近河岸的時候,不用刻意的觀察也能看見地麵上奇怪的景色,水草什麽的遍地皆是,一些坑窪的泥潭上布滿了死魚骨頭。眼前的一幕幕足以說明一件事情,那絕對是一幅洪水或者積水退去後才會有的畫麵。
南方多雨,越人蠻夷對於治水根本沒有這樣的概念。楊天鴻下令在安州廣修水利,暫時還沒有能力涉及這邊。不過,隨著大量移民湧入,治理水患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是一條長達四五百裏的大河,它延伸出去的水係更是多到無法數。楊天鴻對於南越人的蠶食,是以軍隊不斷滲透,以及小規模的襲擊進行。現在,玄火軍先鋒部隊已經在這裏建好了一個新的堡壘。在地圖上的標示,就叫做沅縣。
除了有針對軍隊的訓練之外,節度使府一直在發布繼續以工代賑的方式來緩解民間的勞力問題。沅縣一旦設置,下一步就是大量北方災民在這裏定居。所有事情需要的人手非常多,災民們伺候了半輩子的農田,幹這裏的農活估計沒什麽難度。楊天鴻對於這點倒是沒什麽疑慮。不過他想要抓緊時間將那些規劃的防禦鏈建造完成,新城池的外城牆也要趕快建立起來。
現在,沅縣的守將是楊遂。
新城池的外城牆建立起來之後,按照節度使府發布的文書,楊遂的下一步計劃也將展開,他能夠想象的出來,到時候隻要稍微疏導一下,那些從北方用海船運來的災民絕對會願意在新城池定居。畢竟,親身經曆過饑餓恐慌的的難民們,肯定會樂意在有城牆保護,也有充足糧食和希望的地方居住。
這樣一來,沅縣新城池先期的居民也就有了。楊遂再以雇傭的形式的讓難民們參與新城池內部的建設,那時候流民手裏也就會有工錢。他們再用那些工錢來購買新的房子,對未來的經濟鏈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前,楊遂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戶子弟。要不是得到了公爺的栽培,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單獨執掌一城。說起來,楊遂在楊府家將當中其實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武人。他更像是一個精於建造方麵的能吏。以前剛剛來到安州的時候,楊遂就在蔡縣那邊協助過碼頭和船廠的建造工程。現在,獨自在這裏建造一座新城,卻是隻有公爺才會給予自己的機會。隻是稍微一想,楊遂就覺得激動,更是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
沅縣城東是一片空地,那裏現在被豎立起三道木欄,裏麵不管身份和男女老幼總共關押了多少人,下麵的軍官也沒有上報。楊遂站在箭塔上往下一看,黑壓壓的人群應該是有兩萬左右。
玄火軍一直在用小規模部隊獵殺越族蠻夷。這樣的作戰訓練方式,從未間斷過。
要不是攻占了奠邊以後,在南麵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礦山,玄火軍也根本不可能在作戰中抓捕俘虜。畢竟,越人沒有什麽文化概念,說穿了就是一群野人。不過,楊天鴻的命令也和明確:就算是野人,也是免費的礦工。
從那以後,玄火軍就很少在戰鬥中殺人。而是盡量生俘越人蠻夷,將他們送往礦山,永遠充當勞役。(未完待續。)
鄒騰宇心裏何嚐不是在歎氣,他知道說這些話不但得罪了皇帝,更加會讓某些人有攻擊自己的機會,但是作為一名楚國的大臣,有些話明知道說出去要得罪很多人也必需說。這是他認為作為臣子必需有的操守。何況,北麵邊境的局勢經此一戰,前途早已變得難以預料。若是吐穀渾率軍繼續狂攻西域各國,那麽當然是最好的結果。可如果吐穀渾被白羊部族的慘敗所激怒,揮軍南下,那麽最終遭殃的,仍然還是幽州百姓。
想到這裏,李聖傑正準備開口說話,卻沒想到站在身邊的封向晨首先跳了出來。
他朝著順明帝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道:“聖君,以鄒大人之見,微臣實在是不敢苟同!”
封向晨臉上擺出一幅嚴肅表情,心裏不斷構思詞匯,他善於揣摩人的心思,自然知道順明帝也在亟待楊天鴻發展壯大,進而成為楚國的最強大屏障。但是按照目前的態勢,亟待歸亟待,關鍵問題卻在於楊天鴻這個人。封向晨從來就不相信什麽君有命而將必從。在他看來,手中隻要是有了兵權的武將,就必定存在著可能叛亂的不穩定因素。自古以來類似的例子很多。現在最大的問題,隻要穩住了楊天鴻,那麽以後就有的是時間來設計剪除這個千載威脅。
“臣以為,毅勇公在北方草原連連大捷,雖說陛下此前曾經有言在先,在對於戎狄軍務方麵,毅勇候可便宜行事。然而,咱們楚國曆來遵循著“有功必賞”四個字。現在,毅勇候立下如此潑天的功勞,可是若論賞賜,就真的很是令人為難。”
大殿裏頓時變得安靜下來,就連臉上全是亢奮激動之色的順明帝,也慢慢走迴了椅子上坐下,陷入沉思。
封向晨此人說話極具針對性,就連李聖傑也不得不感到佩服。表麵上看,封向晨是站在了楊天鴻一邊。可是隻要有腦子的人稍微想想,都會明白剛才那些話明顯是給楊天鴻戴上了很多很多不好的東西。什麽叫做有功必賞?在這四個字的前提下,那就意味著楚國朝廷必須拿出足夠的賞格來對應楊天鴻立下的絕世功勞。可是,楊天鴻已經是楚國驃騎將軍,一等毅勇公爵,而且兼有安州和曆州兩鎮節度使之職,封邑也多達三萬戶。而且,楊天鴻與文媛公主之間的婚事早已定下,就等著此戰結束後迴到京城便可完婚……如此一樁樁,一件件,簡直就是人世間榮華富貴的代表。在旁人看來,大楚國除了坐在龍椅上的順明帝,誰還能有這般風光無限?
封向晨說完那些話之後,就徹底閉口不言。他是個聰明人,知道應該在什麽時候開口,什麽時候保持沉默。反正,問題已經拋出來了。至於怎麽解決,用什麽手段解決,那就已經不是自己的問題。緊跟著李聖傑的腳步,這一點,封向晨已經做到。接下來,如何解決封賞楊天鴻這個難題,就隻能是交給順明帝自己解決。
有功不賞那絕對不行。如此一來,會冷了人心。以後若是再有戰亂,誰還會上陣殺敵?誰還會為了大楚平亂?
有功必賞也是不行。說句不好聽的話,楊天鴻已經是位極人臣,差不多到了賞無可賞的地步。官職、爵位、封邑都是到了楚國能夠給予的頂點。再是往上,難道還能封王不成?
這也是順明帝正在思考的問題,他不由得把心裏的想法脫口而出:“難道,楊天鴻應該封王?”
話一出口,在場的所有人都是臉上驟然變色。李聖傑當即上前一步,厲聲喝止:“陛下,此舉萬萬不可。封王,此乃上古時代就有祖宗遺訓。非皇室中人不可封王。此前,大漢國之所以分崩離析,就是因為各地異姓王紛紛作亂。現在,陛下絕對不能步古人的後塵。”
順明帝看了李聖傑一眼,微微頜首,沒有再說下去。他其實也就是一提,根本沒有想過真正要封楊天鴻為王。畢竟,王爵與公爵不同。前者意味著能夠割據一方,後者的權勢遠遠不如前者那麽強大。
順明帝很快地轉移了話題,不在談論北方的大勝,若是將話題引到南方越族騷擾楚國南疆的事件上來。
鄒騰宇又是第一個站出來說道:“臣以為,南方越族根本不足為慮。”
眾人訝異地將視線轉到鄒騰宇身上,差不多都在想,“這老頭兒剛剛得罪了那麽多人,現在還敢跳出來說話?”
鄒騰宇絲毫不理會他人怪異的目光,他恭敬向著順明帝行禮,“南方越族皆為蠻人,不理教化。毅勇公楊天鴻在安州功績超卓,對於越族蠻夷已經形成穩定的壓製局麵。在臣以為,陛下可命楊天鴻全權負責南方事務。若是安州一地力量不足,甚至可以調用鄰近的遂州、保州、樂州等地軍馬。說起來,遂州至安州道路艱難,此事也需要毅勇公負責完成。否則,安州雖然盛產糧米,卻總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北方大旱的影響仍在繼續著,若是這一交通要道能夠打通,必定能夠給我大楚帶來好處。”
李聖傑聽到這裏,皺眉而起:“噢,按照鄒大熱的話來說,隻要南方有毅勇公在,那麽所有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鄒騰宇緊繃著臉,慢吞吞地說:“李大人,老臣隻是以事論事。”
順明帝雖然討厭鄒騰宇,但卻非常欣賞鄒騰宇這個人能力。這其中並不自相矛盾,作為一國之君也是有感情的人,有權利去喜歡或是討厭人,但身為一國之君,順明帝可以討厭臣下,但卻不能否認臣下的能力和操守。他知道鄒騰宇說的對,如果鄒騰宇不是說的那麽直白,他或許就應允了這個提議。但是鄒騰宇說的那麽直白,真要讓楊天鴻按照這樣的意思做,這等於是向天下,尤其是南方表明了在楚國內部出現一個極其強大的人物。這樣的話,根本不是順明帝願意看到的結果。
他願意讓楊天鴻變得強大,卻不願意讓楊天鴻失去控製。朝臣勳貴過於強大然後不尊號令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剛剛被幹掉的清遠候和昌鵠候就是最好的例子。順明帝可不願意這邊剛剛解決兩個麻煩,那邊又出現楊天鴻這種無法遏製的巨無霸。
可是,想法終究還是想法。現在的楚國實在太匱乏人才,這是順明帝憂心忡忡的第一件事情。那些開國的功勳,他們的後代已經在奢華中潰爛,變成一群依仗先輩榮光活著的蛀蟲,逼得順明帝不顧朝野上下的反對聲中強行招納楊天鴻這個人才。說起來,這一切還不是因為那些門閥世家都是一幫子沒用的廢物。否則,事情又怎麽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順明帝手指在椅子扶手上輕輕彈動,若有所思地說:“讓楊天鴻從曆州迴來吧!就說是朕的意思,讓他早日迴來與文媛完婚。這樁婚事前前後後已經拖得太久,是時候讓朕的女兒風風光光嫁出去了。”
有個女人在身邊掣肘,也許楊天鴻不會生出什麽叛意。順明帝也不知道楊天鴻最終會變成什麽樣子。可是就目前的種種跡象來看,他應該還是尊奉於楚國朝廷,尊奉於自己這個皇帝的。
……
京城到曆州之間都有驛站,八百裏加急的信件很快就能送達。看著來自京城的詔書,楊天鴻臉上沒有絲毫情緒變化,仿佛一塊硬邦邦的石頭。
他能夠感覺到順明帝對於自己前前後後的態度變化。是的,他是皇帝,自己是臣子。君臣之間永遠不可能存在絕對信任。國家危難的時候,皇帝總會想起最為需要的大臣和將軍。如果危險解除,那麽接下來的事情發展,就絕不可能是最為美好的君臣和諧,反而會有可能變成飛鳥盡,良弓藏,兔狐死,走狗烹的局麵。
當然,順明帝現在還沒有做出類似的舉動。不過,楊天鴻已經預計到可能會有這麽一天。
柴寧對於陣法方麵的確是個天才。就在朝廷詔書抵達曆州的三天之前,楊天鴻收到了柴寧從歸元宗送來的一封信。
占卜,是很多修煉之人必修課。當然,占卜的法子人人都會,可是想要看懂卦象中顯示的意義,以及占卜結果是否準確,那就是另外一迴事情。柴寧一直都很喜歡占卜,宗主鍾元宇也對柴寧這種具有天分的門人弟子尤為看重,不遺餘力對其進行栽培。總的來說,柴寧現在的占卜水平已經達到修煉世界的第一等。卦象解讀之後得到的準確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
楊天鴻在春日大比上救過柴寧一命,柴寧也因此成為了那一屆春日大比的優勝者。柴寧從來就是有個有恩必報的人,雖然無法下山跟著楊天鴻做事,卻也常常在山上為楊天鴻占卜幾卦。這次送來的信件,就是柴寧最近一次占卜的結果。柴寧顯然不知道應該如何減縮在信件中的字句,可是歸根結底歸納起來,這封信的主要內容不外乎幾個字————“短期之內,不要迴京。”
楊天鴻自己也是這麽認為。他並不覺得這次迴去會有什麽好事。自己立下的功勞實在太大了,已經大到足以讓順明帝生出很多想法的程度。
可是,小荷還在京城。楊天鴻可以不擔心廣平候,可以不擔心自己留在京城的班底,還有姐姐楊秋容,卻唯獨放心不下的就是小荷。她畢竟還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修士。如果小荷那邊出了什麽問題,楊天鴻根本無法承受這樣的變亂。
煩心的事情很多,楊天鴻剛剛在曆州這邊大勝,南麵安州卻也出現了新的麻煩。除了來自京城的詔令,柴寧的信件,桌子上還擺著一封兩個時辰前剛剛從安州送達的急件。
在玄火軍連番打擊之下沉寂了近一年時間的越族蠻夷,終於開始大舉進攻了。
……
安州南部。
現在的安州,已經不再是最初意義上的安州。攻下奠邊城之後,楊天鴻就向朝廷隱瞞了自己繼續委派大軍南下進攻越人勢力範圍的舉動。從地圖上看,奠邊城以北,直至季平的廣大區域,如今已經變成了安州新的屯墾區。高家商隊的介入,楊通水軍在南北之間來來迴迴的訓練,已經把多達數百萬楚國北方難民運了過來。原本空無一人的地方如今變成了田莊,礦山得到了開發,全新的州縣已經建立起來。雖說天氣很是炎熱,可是與北方大旱的時節相比,已經算得上是人間天堂。
這一部分新得的區域,楊天鴻從未對楚國朝廷上報過。他早早就有這種預料,覺得事情不可能按照最好的方向發展。說好聽了,是為了朝廷國家得到新的的領土。說難聽了,其實就是為滋生更多的*官員提供職位和溫床。這種事情楊天鴻根本無法容忍,與其所有好處都被朝廷官員白白拿走,不如留在老子手裏,變成爭霸天下最大的助力。
平州是一個新地方,在楚國地圖上,絕對找不到平州的位置。楊天鴻在平州設置了自己任命的官吏,把這裏徹底變成了自己的私人領地。相比安州,平州算是開發程度相對緩慢的一個新建州府,它的範圍之內總共有四條河或者江,其餘比較小的溪流更是十分繁雜。還沒有走出周圍山脈之中森林的範圍,南麵就被一條寬度大約六百步的河給擋住了去路。
兩岸全是密密麻麻的樹木,一些樹木顯得比較奇怪,樹木下麵的樹身本來不應該是兩個顏色,所謂兩個顏色就是樹幹底部明顯是有渾水浸泡過,上麵是樹木枝幹本來該有的表皮顏色。那低矮的垂下的樹枝也不應該有水草,一些枯萎的樹杈也明顯是被水給泡過。
靠近河流的樹木上的痕跡說明這條河並不是一條安分的河流,似乎經常會漫到森林地帶。
接近河岸的時候,不用刻意的觀察也能看見地麵上奇怪的景色,水草什麽的遍地皆是,一些坑窪的泥潭上布滿了死魚骨頭。眼前的一幕幕足以說明一件事情,那絕對是一幅洪水或者積水退去後才會有的畫麵。
南方多雨,越人蠻夷對於治水根本沒有這樣的概念。楊天鴻下令在安州廣修水利,暫時還沒有能力涉及這邊。不過,隨著大量移民湧入,治理水患也隻是時間問題。
這是一條長達四五百裏的大河,它延伸出去的水係更是多到無法數。楊天鴻對於南越人的蠶食,是以軍隊不斷滲透,以及小規模的襲擊進行。現在,玄火軍先鋒部隊已經在這裏建好了一個新的堡壘。在地圖上的標示,就叫做沅縣。
除了有針對軍隊的訓練之外,節度使府一直在發布繼續以工代賑的方式來緩解民間的勞力問題。沅縣一旦設置,下一步就是大量北方災民在這裏定居。所有事情需要的人手非常多,災民們伺候了半輩子的農田,幹這裏的農活估計沒什麽難度。楊天鴻對於這點倒是沒什麽疑慮。不過他想要抓緊時間將那些規劃的防禦鏈建造完成,新城池的外城牆也要趕快建立起來。
現在,沅縣的守將是楊遂。
新城池的外城牆建立起來之後,按照節度使府發布的文書,楊遂的下一步計劃也將展開,他能夠想象的出來,到時候隻要稍微疏導一下,那些從北方用海船運來的災民絕對會願意在新城池定居。畢竟,親身經曆過饑餓恐慌的的難民們,肯定會樂意在有城牆保護,也有充足糧食和希望的地方居住。
這樣一來,沅縣新城池先期的居民也就有了。楊遂再以雇傭的形式的讓難民們參與新城池內部的建設,那時候流民手裏也就會有工錢。他們再用那些工錢來購買新的房子,對未來的經濟鏈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前,楊遂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軍戶子弟。要不是得到了公爺的栽培,根本不可能有機會單獨執掌一城。說起來,楊遂在楊府家將當中其實不能算是一個純粹的武人。他更像是一個精於建造方麵的能吏。以前剛剛來到安州的時候,楊遂就在蔡縣那邊協助過碼頭和船廠的建造工程。現在,獨自在這裏建造一座新城,卻是隻有公爺才會給予自己的機會。隻是稍微一想,楊遂就覺得激動,更是渾身上下充滿了幹勁。
沅縣城東是一片空地,那裏現在被豎立起三道木欄,裏麵不管身份和男女老幼總共關押了多少人,下麵的軍官也沒有上報。楊遂站在箭塔上往下一看,黑壓壓的人群應該是有兩萬左右。
玄火軍一直在用小規模部隊獵殺越族蠻夷。這樣的作戰訓練方式,從未間斷過。
要不是攻占了奠邊以後,在南麵發現了儲量巨大的礦山,玄火軍也根本不可能在作戰中抓捕俘虜。畢竟,越人沒有什麽文化概念,說穿了就是一群野人。不過,楊天鴻的命令也和明確:就算是野人,也是免費的礦工。
從那以後,玄火軍就很少在戰鬥中殺人。而是盡量生俘越人蠻夷,將他們送往礦山,永遠充當勞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