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繁點點頭繼續說道。


    “那些士族和地主富人,你們說他為什麽要想盡辦法窮盡思路的去兼並農民的土地?


    難道,這是他們的癖好?”


    秦‘國公’和‘國公’夫人聽完之後又是齊齊一征。


    他們自認為,這個問題幾乎不用燒腦筋,但凡是多讀過一些書的人,都很容易理解。


    他們心裏想著,這個問題很是簡單,難道還用問?


    他們處心積慮的去兼並農民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是為了要占有那些土地,然後作為恆產年複一年的傳承給他們的兒孫後代他們。


    他們的算盤,打得可溜。


    他們神色淡然,又有疑惑不解的齊齊看向昌繁。


    隻聽見昌繁都繼續又開口說道:


    “你前麵所說的那些,也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的緣由。


    在我看來,那都還是一些比較次要的問題。”


    “你暫且聽我說一說,所以說我認為的主要問題是什麽。


    你得耐心聽我說完,如果還有什麽疑惑,咱們可以繼續再往下深入探討。”


    “士族和地主豪紳那些富裕的人們,他們熱衷於從普通的老百姓手裏麵去搶田地,他們為的並不是田地的本身。


    而是…那些田地裏麵所能夠產出來的糧食。


    他們本來就不是,耕種土地方麵的能手,他們隻是比一般的人更加善於做管理而已。


    天下的土地,原本就隻會是因為產出的糧食,才會變得更加的有價值。


    而有價值的東西,他實際上就隻是一個商品。”


    “暫且,我先跳過一下這個商品本身的問題。


    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上位者而言,一般情況下,他是不是會認為老百姓的手裏頭有地有田、即便是耕者有其田與居者有其屋,那麽便會認為他們就不會進行造反?”


    這些個問題,實際上根本就不用反駁的。


    這種想法,實際上也不用去問候其他人來討論。


    秦‘國公’自己本身,就是統治上位者的位置。


    這種事情,他是最容易感同身受的。


    也最容易,站在這個上位者的角度上麵去考慮。


    因為天下的老百姓,在有田有地耕種的時候,他們就會通過自己的努力耕種,而得到他們生存生活所需要的糧食。


    自然,就沒人會造反。


    說到這裏,‘國公’和‘國公’夫人皆是輕輕的點點頭。


    也算是,肯定了一下昌繁所說的這個觀點。


    隻見昌繁繼續端坐著嚴肅的說道。


    “那麽,這裏麵就會有一個最大的問題。”


    “而且,這還是一個不太成立的偽命題。”


    昌繁伸手接過李麗質倒好遞過來的茶水,把它輕輕的放在了自己的麵前。


    看著臉上有些驚訝,但是一副欲言又止的國公大人,昌繁繼續開口說道。


    “請國公大人,耐心慢慢聽我把話都說完。”


    秦‘國公’心裏憋了些話,但是他聽到昌繁這樣說,他要硬生生的把到了嘴邊的話,一下子要給憋了迴去。


    昌繁繼續說道:


    “天下的老百姓他們辛辛苦苦耕種土地,是存在著兩個巨大的問題的。”


    “首先的一個問題就是利潤實在是太低了,從而最後的結果必然就是他們的收入極少。


    在一般的情況下,一個農人辛辛苦苦的伺候莊稼,他們種出來的麥也不過一百五十斤左右而已。


    如果是種稻穀,細心照料之下也不過隻有二百斤所得。


    而且,這還得是在風調雨順的年間才會有如此成色。


    如果遇上過天災什麽的,解決自己的溫飽,都是一個非常令他們頭疼的問題。”


    “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麥子折算下來的話,理應是……十二鬥。


    一鬥麥子它的市場價格一般會是在…三十五文錢上下。


    這些的收成,已算很低。


    一畝地的產出,滿打滿算的折合成銀錢的話…如果我沒有算錯,就該是四百來文銀。”


    昌繁心裏盤算著,他在換算著這些糧食的價值。


    數學本來就不差的他,認真思索一下之後,很容易就把這些價值給算了出來。


    這些糧食的價值,讓他自己的心底裏頭最深最柔軟處都不免被狠狠的給觸動了一下。


    這年頭,作為農人太難。


    農民種地的收成,確實是太低太低了一些。


    這也就怪不得,為什麽這一群最可愛的人、最勤勞樸實的人怎麽還會出現吃不飽又穿不暖的情況。


    種子本來就不優良,還有那些土地本來就貧瘠,農人除了細心照料之外,剩下的基本上就隻有聽天由命了。


    如果再遇上戰亂,再需要交上一些各種賦稅,那麽他們的日子也就更加的困難了。


    農人靠天吃飯…並不是空穴來風,而且這句話實際上是自古就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敦婿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衙允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衙允明並收藏大唐敦婿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