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郭威出討河中時,史弘肇掌管著後漢的禁衛軍,負責京師的防衛工作。史弘肇殘忍好殺,一些殘酷的刑罰被廣泛使用,如斷舌、抽筋、折足等等。有人抬頭看天上的太白金星,史弘肇認為他私自觀看天象,有反叛之心,於是把他腰斬處死。有個百姓喝多了酒,和一個士兵發生口角,史弘肇說他惡語傷人,也處死,並暴屍街頭。
史弘肇隻知道嚴厲治理,但是不知道明辨是非,有個幽州人名叫和福殷,用十四萬緡錢買了一個玉枕,然後派家童李進賣到淮南。家童將價值數十萬的財物藏了起來。和福殷訓斥他,還用棍子打他。這個家童就去史弘肇處誣告,說契丹進入開封時,趙延壽曾經讓和福殷帶著玉枕送給淮南之主,想聯合淮南勢力夾攻後漢。史弘肇不問青紅皂白,馬上派人去審問,和福殷在酷刑之下被迫招認,結果家族的人都被處死。他的妻子和女兒也被史弘肇霸占,財物被沒收。
史弘肇有個兒子名叫史德珫,是個正直的人,蘇逢吉將一個在貢院吵鬧的人抓住送到史弘肇那裏,請他從重處罰,史德珫知道後,就勸說父親:“書生無禮,自有府縣禦史台等機構管轄,不應該用軍法處置,他們把他送到你這裏來,是想讓你有過失。”史弘肇覺得有理,就把那個書生放了。大家知道這件事後,都很佩服史德珫的為人。
樞密使楊邠長於吏事,但不識大體,常言:“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於文章禮樂都是虛事,何足介意也。”劉承佑年已漸長,性且漸驕,除視朝聽政外,輒與近侍戲狎宮中。飛龍使後匡讚、茶酒使郭允明最善諂媚,大得主寵,往往編造諛詞互相笑謔。李太後頗有所聞,常召劉承佑入宮嚴詞督責。劉承佑起初不敢發言,後來聽得厭煩,竟反唇相譏道:“國事由朝廷作主,太後婦人,管甚麽朝事!”
關於李太後,這裏補充說明一下:劉知遠年少的時候,家裏十分貧窮,因此很小的時候就當了馬奴。他在晉陽牧馬時,邂逅了農家女李三娘,並對她一見鍾情。李三娘是當地有名的美女,李父本打算把三娘嫁到富貴人家去。可是劉知遠見到李三娘時,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驚呆了,那時他已38歲,不過還是個小小的馬奴。為了和三娘在一起,劉知遠就請媒人向李父求親。李父嫌棄劉知遠家貧,於是一口拒絕了媒人。劉知遠被拒以後,就請了幾位朋友,在某個夜晚到李家搶親。第二天李父發現女兒不見了,才知道劉知遠半夜搶親的事。此時生米已經成了熟飯,李父再怎麽不樂意,也不得不承認劉知遠這個女婿。婚後不久,劉知遠就投本到李嗣源的手下,並且因軍功升為河東節度使、封北平王,李三娘靠著劉知遠,也當上了魏國夫人。劉知遠稱帝後,李三娘被封為皇後,後來劉承佑才繼承了皇位。
故事可能是編的,如果劉知遠與李三娘是原配夫妻,劉承佑應該是長子才是,可他卻是劉知遠的次子。
卻說郭威收複三鎮之後,隨即班師迴朝。將至開封,半路之上有太監帶著兩名護衛飛馬傳旨。郭威令三軍止住腳步,自率趙暉、郭從義、李重進等人跪聽聖旨。太監讀旨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都督郭威平定三鎮節度使叛亂,功不可沒,朕心甚慰,加封檢校太師、侍中,賜玉帶一條。欽此。”郭威領旨謝恩。
乾佑三年初夏,邊報稱遼兵入寇,橫行河北,於是召集大臣共商戰守。越日有詔頒出,授郭威為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仍兼樞密使,凡河北兵甲錢穀,見到郭威文書後不得違誤。
這晚竇貞固設宴為郭威餞行,文武大臣們都來了,史弘肇沉著臉厲聲說道:“安朝廷,定禍亂,須恃長槍大劍,毛錐子(指毛筆,因為筆尖像錐子,所以稱為毛錐子)有何用處?王章聞言代為不平道:“沒有毛錐子,餉軍財賦從何而出?史公未免欺人太甚!”史弘肇聽了無話可說,少頃席散,各人怏怏歸第。
郭威次日入朝奏請道:“太後隨先帝多年,具有經驗,陛下春秋方富,有事須稟訓而行,更宜親近忠直,屏逐奸邪,善善惡惡,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皆先帝舊臣,盡忠殉國,願陛下推心委任,遇事諮詢;至若疆場戎事,臣竭愚誠不負驅策,請陛下勿憂!”劉承佑斂容稱謝。待郭威北去,卻又置諸腦後不複記憶。
一日王章置酒宴集朝貴。酒至半酣,王章倡議為酒令,拍手為節,節誤須罰酒一樽。大家都願遵行,獨史弘肇喧嚷道:“我不慣行此手勢令,幸毋苦我!”客省使閻晉卿剛好坐在史弘肇肩下,便對史弘肇說道:“史公何妨從眾,如不慣此令,可先行練習,事不難為,一學便會。”說著拍手相示,史弘肇瞧了數拍,倒也有些理會,因此遵令。於是你也拍,我也拍。輪到弘肇時偏偏生手易錯,不禁忙亂,幸好閻晉卿從旁指導,才免罰酒。蘇逢吉笑道:“史公身旁有閻姓人,自然無慮罰酒了!”道言未絕,忽聽席上豁喇一聲,杯盤亂響,史弘肇拍案而起,隨即詬罵不止。蘇逢吉慌忙閉口。史弘肇不肯幹休,握拳相向。蘇逢吉立即起座出走跨馬奔歸。史弘肇向王章索劍追擊蘇逢吉,楊邠從旁泣勸道:“蘇公是宰相,公若加害,將置天子於何地!願公三思而後行!”史弘肇怒氣未平,上馬徑去。
看官試想,蘇逢吉雖然出言相嘲,無非是口頭套話,史弘肇為何動怒呢?原來史弘肇的妻子閻越英是個妓女,她有若幹私蓄贈與史弘肇,如今夫榮妻貴相得益歡。蘇逢吉所言閻姓人指的是閻晉卿。史弘肇認為他譏及愛妻,所以怒不可遏。還虧蘇逢吉逃走得快,僥幸全生。
承佑三年除喪聽樂,賜伶人錦袍玉帶。伶人知道史弘肇驕橫,不得不前去道謝,史弘肇當麵叱辱道:“士卒守邊苦戰,尚未得此重賞,你等何功乃得此賜。”立命脫下還貯官庫。
楊邠也不把劉承佑放在眼裏。劉承佑因為寵愛耿夫人,便想冊立她為皇後,楊邠橫加阻攔。耿夫人去世後,楊邠又反對用皇後的禮節來安葬她,劉承佑憤懣至極。李太後的弟弟李業要求當宣徽使,當李太後和劉承佑找楊邠商量的時候,也被他一口迴絕了。
劉承佑有次與楊邠、史弘肇商議政事,楊邠突然說:“陛下不要多管,有臣等在,還怕何人!”劉承佑心中懊恨得很,不過當麵也不敢斥責,退朝後與左右談及恨事,李業趁勢進言道:“楊邠、史弘肇等專恣,時間長了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裏,說不定什麽時候心生異誌加害皇帝。陛下如欲安枕,亟宜設法除奸!”劉承佑轉稟太後。李太後說:“此事怎麽能這麽草率呢!要與宰相等熟商方可定議。”劉承佑憤憤道:“國家重事,不可謀及書生,文人怯懦,容易誤人,兒自有主張。”言罷拂袖徑出。
越日天明,楊邠、王章、史弘肇上朝奏事,剛到廣政殿東廡,忽有甲士數十人馳出,拔出腰刀,先向史弘肇砍去,史弘肇猝不及防,竟被砍倒。楊邠、王章也被砍翻。三道冤魂同往冥府。殿外官吏十分驚惶。忽由聶文進趨出宣讀詔書:
楊邠、史弘肇、王章同謀叛逆,欲危宗社,故並處斬,當與卿等同慶。”大眾聽詔畢退出朝房步行歸第,才知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家盡被屠戮,家產也籍沒無遺。
楊邠、王章、史弘肇貴為宰相,且是先帝任命的托孤重臣,如今同一天被殺滅族。
郭威聽到這個消息時十分震驚!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皇帝殺了楊邠、王章、史弘肇,收迴了內部軍權,不過他會放過在外打仗的他嗎?郭威心中沒底。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取而代之!郭威這時候已經有了想法。
史弘肇隻知道嚴厲治理,但是不知道明辨是非,有個幽州人名叫和福殷,用十四萬緡錢買了一個玉枕,然後派家童李進賣到淮南。家童將價值數十萬的財物藏了起來。和福殷訓斥他,還用棍子打他。這個家童就去史弘肇處誣告,說契丹進入開封時,趙延壽曾經讓和福殷帶著玉枕送給淮南之主,想聯合淮南勢力夾攻後漢。史弘肇不問青紅皂白,馬上派人去審問,和福殷在酷刑之下被迫招認,結果家族的人都被處死。他的妻子和女兒也被史弘肇霸占,財物被沒收。
史弘肇有個兒子名叫史德珫,是個正直的人,蘇逢吉將一個在貢院吵鬧的人抓住送到史弘肇那裏,請他從重處罰,史德珫知道後,就勸說父親:“書生無禮,自有府縣禦史台等機構管轄,不應該用軍法處置,他們把他送到你這裏來,是想讓你有過失。”史弘肇覺得有理,就把那個書生放了。大家知道這件事後,都很佩服史德珫的為人。
樞密使楊邠長於吏事,但不識大體,常言:“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至於文章禮樂都是虛事,何足介意也。”劉承佑年已漸長,性且漸驕,除視朝聽政外,輒與近侍戲狎宮中。飛龍使後匡讚、茶酒使郭允明最善諂媚,大得主寵,往往編造諛詞互相笑謔。李太後頗有所聞,常召劉承佑入宮嚴詞督責。劉承佑起初不敢發言,後來聽得厭煩,竟反唇相譏道:“國事由朝廷作主,太後婦人,管甚麽朝事!”
關於李太後,這裏補充說明一下:劉知遠年少的時候,家裏十分貧窮,因此很小的時候就當了馬奴。他在晉陽牧馬時,邂逅了農家女李三娘,並對她一見鍾情。李三娘是當地有名的美女,李父本打算把三娘嫁到富貴人家去。可是劉知遠見到李三娘時,一下子就被她的美貌驚呆了,那時他已38歲,不過還是個小小的馬奴。為了和三娘在一起,劉知遠就請媒人向李父求親。李父嫌棄劉知遠家貧,於是一口拒絕了媒人。劉知遠被拒以後,就請了幾位朋友,在某個夜晚到李家搶親。第二天李父發現女兒不見了,才知道劉知遠半夜搶親的事。此時生米已經成了熟飯,李父再怎麽不樂意,也不得不承認劉知遠這個女婿。婚後不久,劉知遠就投本到李嗣源的手下,並且因軍功升為河東節度使、封北平王,李三娘靠著劉知遠,也當上了魏國夫人。劉知遠稱帝後,李三娘被封為皇後,後來劉承佑才繼承了皇位。
故事可能是編的,如果劉知遠與李三娘是原配夫妻,劉承佑應該是長子才是,可他卻是劉知遠的次子。
卻說郭威收複三鎮之後,隨即班師迴朝。將至開封,半路之上有太監帶著兩名護衛飛馬傳旨。郭威令三軍止住腳步,自率趙暉、郭從義、李重進等人跪聽聖旨。太監讀旨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都督郭威平定三鎮節度使叛亂,功不可沒,朕心甚慰,加封檢校太師、侍中,賜玉帶一條。欽此。”郭威領旨謝恩。
乾佑三年初夏,邊報稱遼兵入寇,橫行河北,於是召集大臣共商戰守。越日有詔頒出,授郭威為鄴都留守天雄軍節度使,仍兼樞密使,凡河北兵甲錢穀,見到郭威文書後不得違誤。
這晚竇貞固設宴為郭威餞行,文武大臣們都來了,史弘肇沉著臉厲聲說道:“安朝廷,定禍亂,須恃長槍大劍,毛錐子(指毛筆,因為筆尖像錐子,所以稱為毛錐子)有何用處?王章聞言代為不平道:“沒有毛錐子,餉軍財賦從何而出?史公未免欺人太甚!”史弘肇聽了無話可說,少頃席散,各人怏怏歸第。
郭威次日入朝奏請道:“太後隨先帝多年,具有經驗,陛下春秋方富,有事須稟訓而行,更宜親近忠直,屏逐奸邪,善善惡惡,最宜明審!蘇逢吉、楊邠、史弘肇,皆先帝舊臣,盡忠殉國,願陛下推心委任,遇事諮詢;至若疆場戎事,臣竭愚誠不負驅策,請陛下勿憂!”劉承佑斂容稱謝。待郭威北去,卻又置諸腦後不複記憶。
一日王章置酒宴集朝貴。酒至半酣,王章倡議為酒令,拍手為節,節誤須罰酒一樽。大家都願遵行,獨史弘肇喧嚷道:“我不慣行此手勢令,幸毋苦我!”客省使閻晉卿剛好坐在史弘肇肩下,便對史弘肇說道:“史公何妨從眾,如不慣此令,可先行練習,事不難為,一學便會。”說著拍手相示,史弘肇瞧了數拍,倒也有些理會,因此遵令。於是你也拍,我也拍。輪到弘肇時偏偏生手易錯,不禁忙亂,幸好閻晉卿從旁指導,才免罰酒。蘇逢吉笑道:“史公身旁有閻姓人,自然無慮罰酒了!”道言未絕,忽聽席上豁喇一聲,杯盤亂響,史弘肇拍案而起,隨即詬罵不止。蘇逢吉慌忙閉口。史弘肇不肯幹休,握拳相向。蘇逢吉立即起座出走跨馬奔歸。史弘肇向王章索劍追擊蘇逢吉,楊邠從旁泣勸道:“蘇公是宰相,公若加害,將置天子於何地!願公三思而後行!”史弘肇怒氣未平,上馬徑去。
看官試想,蘇逢吉雖然出言相嘲,無非是口頭套話,史弘肇為何動怒呢?原來史弘肇的妻子閻越英是個妓女,她有若幹私蓄贈與史弘肇,如今夫榮妻貴相得益歡。蘇逢吉所言閻姓人指的是閻晉卿。史弘肇認為他譏及愛妻,所以怒不可遏。還虧蘇逢吉逃走得快,僥幸全生。
承佑三年除喪聽樂,賜伶人錦袍玉帶。伶人知道史弘肇驕橫,不得不前去道謝,史弘肇當麵叱辱道:“士卒守邊苦戰,尚未得此重賞,你等何功乃得此賜。”立命脫下還貯官庫。
楊邠也不把劉承佑放在眼裏。劉承佑因為寵愛耿夫人,便想冊立她為皇後,楊邠橫加阻攔。耿夫人去世後,楊邠又反對用皇後的禮節來安葬她,劉承佑憤懣至極。李太後的弟弟李業要求當宣徽使,當李太後和劉承佑找楊邠商量的時候,也被他一口迴絕了。
劉承佑有次與楊邠、史弘肇商議政事,楊邠突然說:“陛下不要多管,有臣等在,還怕何人!”劉承佑心中懊恨得很,不過當麵也不敢斥責,退朝後與左右談及恨事,李業趁勢進言道:“楊邠、史弘肇等專恣,時間長了就不把皇帝放在眼裏,說不定什麽時候心生異誌加害皇帝。陛下如欲安枕,亟宜設法除奸!”劉承佑轉稟太後。李太後說:“此事怎麽能這麽草率呢!要與宰相等熟商方可定議。”劉承佑憤憤道:“國家重事,不可謀及書生,文人怯懦,容易誤人,兒自有主張。”言罷拂袖徑出。
越日天明,楊邠、王章、史弘肇上朝奏事,剛到廣政殿東廡,忽有甲士數十人馳出,拔出腰刀,先向史弘肇砍去,史弘肇猝不及防,竟被砍倒。楊邠、王章也被砍翻。三道冤魂同往冥府。殿外官吏十分驚惶。忽由聶文進趨出宣讀詔書:
楊邠、史弘肇、王章同謀叛逆,欲危宗社,故並處斬,當與卿等同慶。”大眾聽詔畢退出朝房步行歸第,才知楊邠、史弘肇、王章三家盡被屠戮,家產也籍沒無遺。
楊邠、王章、史弘肇貴為宰相,且是先帝任命的托孤重臣,如今同一天被殺滅族。
郭威聽到這個消息時十分震驚!功高震主,兔死狗烹,這樣的事情太多了!皇帝殺了楊邠、王章、史弘肇,收迴了內部軍權,不過他會放過在外打仗的他嗎?郭威心中沒底。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取而代之!郭威這時候已經有了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