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山西光複
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 作者:天涯濁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05章 山西光複
朱慈煃統軍攻河間府五日,盡毀城頭數千門佛朗機炮,於九月十六日破南城門而入,經半日巷戰後,盡殲城內四萬滿清守軍。
朱慈煃乃駐紮河間府,一邊出榜安民,一邊等待各隻攻打附近郡縣的萬人隊陸續歸來。
孫傳庭在山西,一路攻伐北上,連克山西各州府,九月十四日午後,行軍至寧武關八十裏處,聞報寧武關滿清鼇拜十萬守軍於辰時已棄關而逃。
孫傳庭在行軍隊伍中對身邊眾將道:“陛下在東昌府重創多爾袞,幾乎全毀其軍中新研製的四十三鎊火炮,滿清朝廷悚懼。
寧武關如此集群防禦的雄關,建奴竟然撤迴鼇拜十萬守軍,看來孝莊和豪格等人打算逃迴遼東的可能很大。”
軍長徐明笑道:“孫都督,建奴權貴都還以為有遼東老巢作為退路,卻不知陛下早已考慮到此點。
末將真想看看聽到黃都督攻克金州衛和沈陽的消息傳到京師時,這些愚昧的建奴權貴是什麽樣的表情?”
眾將都笑了起來。
軍長範連功道:
“咱們皇家海軍的兄弟們陸戰行不行啊?攻下金州衛後,距離沈陽尚有4百裏路,海軍兄弟們又是步兵,不通騎術,別讓建奴老巢的跑了!”
孫傳庭歎道:“沈陽是建奴的舊都,自奴酋努爾哈赤於天啟年間攻占後,經黃台吉兩世,營建為其都城盛京,仿我大明京師營造建奴皇宮。
當年若熊廷弼不死於天啟黨爭,則遼陽、沈陽不丟。
今我大明帝國聖武陛下乃萬代明君,必能率我大軍光複遼東舊土!
建奴定都於此,已近二十年。
據我大明帝國“佳音係統”從沈陽傳迴的情報,崇禎十七年多爾袞率軍進山海關後,沈陽城中尚有建奴留守的五萬精銳八旗兵,其本族與奴役的各族人口五十餘萬。
如此重要的舊都,建奴斷然不會如寧武關一般棄守。”
二兵團眾將紛紛稱是。
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攻取開原鐵嶺後,順勢滅掉了仇家葉赫部,既完成了女真的統一,又打開了與蒙古聯合的通道,可謂是一箭三雕,在遼東站穩了腳跟。
即使如此,建奴也隻能算在遼東站穩了一隻腳跟,要想經略遼東,還有沈陽和遼陽兩座大城,大大小小七八十城堡,和十幾萬明軍在等著他。
明朝也並非毫無反應,萬曆皇帝提拔了熊廷弼經略遼東。
熊廷弼素有知兵的名聲,早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就曾巡按遼東,在遼數年,風評甚佳。
十年後,熊廷弼再次被委以遼事重任,此時薩爾滸新敗,開、鐵已失,眼看後金已逐漸呈尾大不掉之勢。
熊廷弼認為,開原、鐵嶺是遼東腹心,失去開、鐵,遼陽和沈陽孤立於河東;不守遼、沈,則無法保住遼東;不收複開、鐵,則無法守住遼、沈。
他的戰略是穩守反擊,先整頓遼東的防務:調兵、發餉、造武器、整肅軍紀,待時機成熟後收複開原。
八月三日,熊廷弼進入遼陽,上任後即整頓防務、召迴流民,並懲治了一批臨陣逃脫和棄城逃跑的將領,遼東守備頗有起色。新募的士兵和各地調來的援兵已超過十三萬,軍心逐漸穩定下來。
熊廷弼一頓操作必須得到皇帝首肯,但他在朝中政敵不少,熊廷弼要堅持的,政敵自然要反對,為此他不斷受到彈劾,以兵部主事劉國縉和吏科給事中姚宗文為代表,朝中掀起逐熊之議。
萬曆皇帝在時,對這些彈劾不以為意,如果他能再活幾年,熊廷弼能得到更多支持。偏偏神宗不久後就崩了,即位的光宗不到一個月又殯天,隨後是明熹宗即位。
連死兩個皇帝,朝政翻了天。新君上任想著燒兩把火立威,下詔廷議遼事。熊廷弼雖上疏自辯,但在政敵彈劾之下還是百口莫辯。
為力證清白,熊廷弼提出辭職,這本是以退為進的一步棋,並非他真正想要去職,但新皇帝對他沒這麽信任,朝議之後竟予以批準。
明朝的對手努爾哈赤不會浪費這個機會。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起,趁熊廷弼去職,袁應泰代理遼東經略的時機,後金軍開始反複騷擾沈陽城外奉集堡、虎皮驛等重要堡壘,標誌著努爾哈赤發起遼沈戰役的前奏。
明金遼沈之戰由一係列戰役組成,規模和意義大過薩爾滸之戰,戰鬥也是相當悲壯激烈。
“降丁複叛,斷城外吊橋”。
降丁能發揮作用,關鍵原因在於賀世賢的輕敵出擊,賀世賢能出擊,原因在於城內沒有節製他的領導。
如果沈陽城內有個最高統帥指揮大局,就算賀世賢在城外就被砍了,努爾哈赤也未必能一天拿下沈陽,隻要堅守到第二天,大舉前來救援的遼東明軍就能趕到,川浙軍團與沈陽守軍裏應外合,後金軍就沒有了機會。
此戰結果,沈陽總兵官賀世賢和總兵尤世功,中努爾哈赤誘敵出城和蒙古人內應之計,與沈陽城中7萬明軍一同戰死,沈陽一天內陷落。
孫傳庭統二兵團急行二個時辰後,全軍進入接管了寧武關。
山西剩餘的州府,如潞安府,大同府,太原府等地,聞大明帝國起三路大軍伐清,又見清廷大將鼇拜十萬大軍尚且棄關逃迴京城,大懼下許多原大明崇禎朝武將如大同總兵薑鑲,趁勢襲殺滿清的監管官吏,率城投降孫傳庭。
九月十九日,孫傳庭進軍大同府納降,一邊派兵光複其他州府,一邊將軍情飛鴿傳書稟報給北直隸的聖武帝朱慈煃。
朱慈煃此時已克河間府,光複北直隸中、南部,一路進軍至順天府的永清縣。
朱媺娖乘坐的“洞庭湖艦隊”的長沙號旗艦,也已一路隨朱慈煃大軍沿漕河北上,駐紮於武清的河麵上。
朱慈煃看罷孫傳庭的戰報,想到王體中之事,對這些崇禎朝的武將和軍隊再無耐心,當即傳令孫傳庭按弘光降軍例,將山西這些降軍進行“解甲歸田”之策。
降軍眾軍士得知迴歸原籍有皇莊田地分配佃種,且聖武帝已廢除世襲軍戶製,大多都樂於接受。
許多降軍將領雖心中不滿失去兵權,然懾於朱慈煃大軍戰無不勝之威,隻得遵令開始遣散麾下軍士。
獨有滿清大同總兵薑鑲,向來利欲熏心,戀棧權位,心極不滿,暗中策動部下意欲謀反。
其正和手下心腹在府中準備,僅二日已被“佳音係統”偵知,孫傳庭派一軍兵力圍薑鑲府第。
經一個時辰攻打後,薑鑲見親兵五千損失殆盡,府第將破,全家人自焚於府中。
九月二十二日,“薑鑲之亂”平複,山西全境光複。
朱慈煃統軍攻河間府五日,盡毀城頭數千門佛朗機炮,於九月十六日破南城門而入,經半日巷戰後,盡殲城內四萬滿清守軍。
朱慈煃乃駐紮河間府,一邊出榜安民,一邊等待各隻攻打附近郡縣的萬人隊陸續歸來。
孫傳庭在山西,一路攻伐北上,連克山西各州府,九月十四日午後,行軍至寧武關八十裏處,聞報寧武關滿清鼇拜十萬守軍於辰時已棄關而逃。
孫傳庭在行軍隊伍中對身邊眾將道:“陛下在東昌府重創多爾袞,幾乎全毀其軍中新研製的四十三鎊火炮,滿清朝廷悚懼。
寧武關如此集群防禦的雄關,建奴竟然撤迴鼇拜十萬守軍,看來孝莊和豪格等人打算逃迴遼東的可能很大。”
軍長徐明笑道:“孫都督,建奴權貴都還以為有遼東老巢作為退路,卻不知陛下早已考慮到此點。
末將真想看看聽到黃都督攻克金州衛和沈陽的消息傳到京師時,這些愚昧的建奴權貴是什麽樣的表情?”
眾將都笑了起來。
軍長範連功道:
“咱們皇家海軍的兄弟們陸戰行不行啊?攻下金州衛後,距離沈陽尚有4百裏路,海軍兄弟們又是步兵,不通騎術,別讓建奴老巢的跑了!”
孫傳庭歎道:“沈陽是建奴的舊都,自奴酋努爾哈赤於天啟年間攻占後,經黃台吉兩世,營建為其都城盛京,仿我大明京師營造建奴皇宮。
當年若熊廷弼不死於天啟黨爭,則遼陽、沈陽不丟。
今我大明帝國聖武陛下乃萬代明君,必能率我大軍光複遼東舊土!
建奴定都於此,已近二十年。
據我大明帝國“佳音係統”從沈陽傳迴的情報,崇禎十七年多爾袞率軍進山海關後,沈陽城中尚有建奴留守的五萬精銳八旗兵,其本族與奴役的各族人口五十餘萬。
如此重要的舊都,建奴斷然不會如寧武關一般棄守。”
二兵團眾將紛紛稱是。
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攻取開原鐵嶺後,順勢滅掉了仇家葉赫部,既完成了女真的統一,又打開了與蒙古聯合的通道,可謂是一箭三雕,在遼東站穩了腳跟。
即使如此,建奴也隻能算在遼東站穩了一隻腳跟,要想經略遼東,還有沈陽和遼陽兩座大城,大大小小七八十城堡,和十幾萬明軍在等著他。
明朝也並非毫無反應,萬曆皇帝提拔了熊廷弼經略遼東。
熊廷弼素有知兵的名聲,早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就曾巡按遼東,在遼數年,風評甚佳。
十年後,熊廷弼再次被委以遼事重任,此時薩爾滸新敗,開、鐵已失,眼看後金已逐漸呈尾大不掉之勢。
熊廷弼認為,開原、鐵嶺是遼東腹心,失去開、鐵,遼陽和沈陽孤立於河東;不守遼、沈,則無法保住遼東;不收複開、鐵,則無法守住遼、沈。
他的戰略是穩守反擊,先整頓遼東的防務:調兵、發餉、造武器、整肅軍紀,待時機成熟後收複開原。
八月三日,熊廷弼進入遼陽,上任後即整頓防務、召迴流民,並懲治了一批臨陣逃脫和棄城逃跑的將領,遼東守備頗有起色。新募的士兵和各地調來的援兵已超過十三萬,軍心逐漸穩定下來。
熊廷弼一頓操作必須得到皇帝首肯,但他在朝中政敵不少,熊廷弼要堅持的,政敵自然要反對,為此他不斷受到彈劾,以兵部主事劉國縉和吏科給事中姚宗文為代表,朝中掀起逐熊之議。
萬曆皇帝在時,對這些彈劾不以為意,如果他能再活幾年,熊廷弼能得到更多支持。偏偏神宗不久後就崩了,即位的光宗不到一個月又殯天,隨後是明熹宗即位。
連死兩個皇帝,朝政翻了天。新君上任想著燒兩把火立威,下詔廷議遼事。熊廷弼雖上疏自辯,但在政敵彈劾之下還是百口莫辯。
為力證清白,熊廷弼提出辭職,這本是以退為進的一步棋,並非他真正想要去職,但新皇帝對他沒這麽信任,朝議之後竟予以批準。
明朝的對手努爾哈赤不會浪費這個機會。
天啟元年(1621年)二月起,趁熊廷弼去職,袁應泰代理遼東經略的時機,後金軍開始反複騷擾沈陽城外奉集堡、虎皮驛等重要堡壘,標誌著努爾哈赤發起遼沈戰役的前奏。
明金遼沈之戰由一係列戰役組成,規模和意義大過薩爾滸之戰,戰鬥也是相當悲壯激烈。
“降丁複叛,斷城外吊橋”。
降丁能發揮作用,關鍵原因在於賀世賢的輕敵出擊,賀世賢能出擊,原因在於城內沒有節製他的領導。
如果沈陽城內有個最高統帥指揮大局,就算賀世賢在城外就被砍了,努爾哈赤也未必能一天拿下沈陽,隻要堅守到第二天,大舉前來救援的遼東明軍就能趕到,川浙軍團與沈陽守軍裏應外合,後金軍就沒有了機會。
此戰結果,沈陽總兵官賀世賢和總兵尤世功,中努爾哈赤誘敵出城和蒙古人內應之計,與沈陽城中7萬明軍一同戰死,沈陽一天內陷落。
孫傳庭統二兵團急行二個時辰後,全軍進入接管了寧武關。
山西剩餘的州府,如潞安府,大同府,太原府等地,聞大明帝國起三路大軍伐清,又見清廷大將鼇拜十萬大軍尚且棄關逃迴京城,大懼下許多原大明崇禎朝武將如大同總兵薑鑲,趁勢襲殺滿清的監管官吏,率城投降孫傳庭。
九月十九日,孫傳庭進軍大同府納降,一邊派兵光複其他州府,一邊將軍情飛鴿傳書稟報給北直隸的聖武帝朱慈煃。
朱慈煃此時已克河間府,光複北直隸中、南部,一路進軍至順天府的永清縣。
朱媺娖乘坐的“洞庭湖艦隊”的長沙號旗艦,也已一路隨朱慈煃大軍沿漕河北上,駐紮於武清的河麵上。
朱慈煃看罷孫傳庭的戰報,想到王體中之事,對這些崇禎朝的武將和軍隊再無耐心,當即傳令孫傳庭按弘光降軍例,將山西這些降軍進行“解甲歸田”之策。
降軍眾軍士得知迴歸原籍有皇莊田地分配佃種,且聖武帝已廢除世襲軍戶製,大多都樂於接受。
許多降軍將領雖心中不滿失去兵權,然懾於朱慈煃大軍戰無不勝之威,隻得遵令開始遣散麾下軍士。
獨有滿清大同總兵薑鑲,向來利欲熏心,戀棧權位,心極不滿,暗中策動部下意欲謀反。
其正和手下心腹在府中準備,僅二日已被“佳音係統”偵知,孫傳庭派一軍兵力圍薑鑲府第。
經一個時辰攻打後,薑鑲見親兵五千損失殆盡,府第將破,全家人自焚於府中。
九月二十二日,“薑鑲之亂”平複,山西全境光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