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隱太子選秀
大明:從世子到明光武帝 作者:天涯濁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7章 隱太子選秀
聖武元年七月二十六日,由全國各地海選的五千名秀女已由官府護送到南京。
這些秀女經地方上初次挑選,年齡被限定在13歲至16歲之間,皆容貌姣好。
經禮部和大內內務府的四輪挑選後,這些秀女留下了二千名,以備做為皇宮宮女之用。
落選的秀女,朱慈煃命內務府每人派銀二十兩,禮送迴原籍。來去的行程路費皆由戶部支出。
如此大方的舉動,令民間對朱慈煃的風評甚佳,百姓家中有合適年齡的女兒的,皆願意讓女兒參加選秀。
第六輪篩選後,一百名五官長相、頭發、皮膚、儀態、語言、聲音等各方麵條件皆優的秀女進入最終的選妃一步。
因朱慈煃早已大婚有陳皇後,所以第七輪的“選三”和第八輪欽定就不存在了,二者合為第七輪,直接選妃。
八月六日午膳後的未時,朱慈煃安排下,隱太子陳昊升裝扮成大內侍衛,跟隨朱慈煃在仁智殿,親自挑選意中的秀女為嬪妃。
朱慈煃隨意望去,見這百名秀女皆是難得的美女,神態動人,真是我見猶憐,心想:
“隱太子即是先帝托孤給朕之人,又是朕的大舅子兼小舅子,這次從全國精選的5千名秀女中選妃,朕可算是對得起他了吧!”
在皇後陳美璟來說,陳昊升乃陳美璟之“弟”,是朱慈煃的小舅子;在貴妃朱媺娖而言,陳昊升又是朱慈煃的大舅子。
百名進入終選的秀女皆俏立仁智殿中,各人手中持一小木牌,上麵有不同的漢字序號。
隱太子陳昊升隨著朱慈煃徘徊良久後,通覽了幾遍眾秀女,記下了八名秀女的號牌。
朱慈煃在大殿中的金鑾寶座中坐下,對侍立身後的隱太子陳昊升笑道:
“大舅子小舅子,你可曾選好了?
若是喜歡,這殿中的百名秀女你皆可納為妻妾,以陳閣老的國公世襲爵位,這些妻妾你都養得起!”
鄧忠忍不住笑了一聲,趕忙伸手捂住了嘴。
陳昊升初次婚配,頗有些不好意思,聽朱慈煃如此說,便又在隨身小冊子上寫下了四名秀女的號牌,行禮道:“感謝陛下大恩,臣已經確定選好了。”
陳昊升將小冊子雙手捧起,鄧忠接了過來,呈到了朱慈煃麵前來。
朱慈煃拿起來一看,見上麵寫了十二名秀女,隨口道:“很好,這是金陵十二釵嘛!”
朱慈煃當即輕輕揮了揮手,太監們將殿中的秀女們都帶了下去。
朱慈煃道:“大舅子小舅子,那此事就這麽定了。你將名冊拿給陳閣老過目,商量選定一名為妻,其餘為姬妾。
朕再下旨賜婚給你。”
陳昊升心中欣喜,答應後行禮退出了殿外。
待陳昊升走後,鄧忠讚歎道:“皇爺,如皇爺如此寬宏大量之皇帝,隻怕也隻有漢光武帝可比。”
幾日後,朱慈煃頒布賜婚詔書,封陳昊升之妻為一品詔命夫人,賜姬妾十一人。
陳府於八月十二日為小公爺陳昊升完婚。
聖武元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傍晚。
皇宮在乾清宮殿前廣場設宴,朱慈煃皇室一家人正在賞月。
太後龔敏與聖武帝朱慈煃、皇後陳美璟坐在主席,新婚剛過蜜月期的貴妃朱媺娖坐在右手邊第一席上。
席上禦膳房呈上了百道佳肴,又有二十幾種樣式口味不同的月餅。
朱慈煃一家人長居長沙府,口味偏辣,南京等江南之地的點心做得偏甜膩,吃得不是太習慣。
朱媺娖正是和朱慈煃情濃時,幾乎時刻雙眼水汪汪的看著朱慈煃,朱慈煃迴以微笑。
朱媺娖道:“陛下,江南這邊氣候太熱了,臣妾感覺中秋了才開始涼快下來。”
朱慈煃笑道:“愛妃自小在順天府長大,自然對江南氣候需要些時間適應。”
朱慈煃想到建奴入關後,也是因長居遼東,受不了南方的炎熱,這也是其定都北京的一個原因。
朱慈煃舉杯勸飲,和家人互致祝詞,幹了幾杯。
看到大殿門口正上方的“乾清宮”,朱慈煃心中一動,道:
“這乾清宮的名字不好聽。
大伴明日立即讓內務府將這牌匾取下,朕將之改名為“聖武宮”,以為朕後世子孫皇帝勉勵。”
侍應在朱慈煃身後的鄧忠趕忙答應了。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麵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簷廡殿頂。
乃明代朱慈煃之前十四位皇帝的寢宮。皇帝若不想臨幸後宮嬪妃,便自己在乾清宮入寢。
頗堪震驚讓人覺得這個世界有天意操縱的是,元朝定都大都,皇帝休息的寢宮為“大明殿”,元朝為大明取代之;
明太祖言:胡人無百年之運。
明代皇帝的寢宮為“乾清宮”,崇禎後有滿清入關。
朱慈煃深覺不妥,今日想起便為之改名。
晚宴快要結束之時,一名太監匆匆而來,對鄧忠耳語了數句。
鄧忠滿臉喜色,向朱慈煃行禮道:“賀喜皇爺!趙都督飛鴿傳書,已於昨日在長汀關全擒鄭芝龍與朱由崧等人,光複福建全境。”
朱慈煃欣喜道:“福建即平,天下隻餘北直隸、山西一隅之建奴矣!”
第二天早朝上,朱慈煃將福建光複、朱由崧與鄭芝龍等人成擒的消息宣布之後,大臣們議論紛紛。
堵胤錫出班奏道:“陛下,朱由崧和鄭芝龍等數千人皆為叛逆,抗拒陛下,臣以為當盡斬之!”
朱慈煃想到宋代開明的政治環境和鄭成功,沉吟了一會兒,道:
“自太祖北伐驅逐蒙元,定鼎天下,我朝體製雖力除腥膻,仍不免受蒙元野蠻落後之影響。
朕觀近三百年來朝政,政鬥頻仍,而結局太過兇險,失敗者動輒身死族滅,內耗太大,不利我大明帝國不斷強盛。
朕有意於借鑒宋朝之製,除謀逆與叛國通敵之外,“士大夫不因言獲罪”,令政鬥底線為流放。
使我大明帝國有朝政清明寬鬆之環境。
至於百姓,朕已於大明律中廢除連坐之製。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聖武元年七月二十六日,由全國各地海選的五千名秀女已由官府護送到南京。
這些秀女經地方上初次挑選,年齡被限定在13歲至16歲之間,皆容貌姣好。
經禮部和大內內務府的四輪挑選後,這些秀女留下了二千名,以備做為皇宮宮女之用。
落選的秀女,朱慈煃命內務府每人派銀二十兩,禮送迴原籍。來去的行程路費皆由戶部支出。
如此大方的舉動,令民間對朱慈煃的風評甚佳,百姓家中有合適年齡的女兒的,皆願意讓女兒參加選秀。
第六輪篩選後,一百名五官長相、頭發、皮膚、儀態、語言、聲音等各方麵條件皆優的秀女進入最終的選妃一步。
因朱慈煃早已大婚有陳皇後,所以第七輪的“選三”和第八輪欽定就不存在了,二者合為第七輪,直接選妃。
八月六日午膳後的未時,朱慈煃安排下,隱太子陳昊升裝扮成大內侍衛,跟隨朱慈煃在仁智殿,親自挑選意中的秀女為嬪妃。
朱慈煃隨意望去,見這百名秀女皆是難得的美女,神態動人,真是我見猶憐,心想:
“隱太子即是先帝托孤給朕之人,又是朕的大舅子兼小舅子,這次從全國精選的5千名秀女中選妃,朕可算是對得起他了吧!”
在皇後陳美璟來說,陳昊升乃陳美璟之“弟”,是朱慈煃的小舅子;在貴妃朱媺娖而言,陳昊升又是朱慈煃的大舅子。
百名進入終選的秀女皆俏立仁智殿中,各人手中持一小木牌,上麵有不同的漢字序號。
隱太子陳昊升隨著朱慈煃徘徊良久後,通覽了幾遍眾秀女,記下了八名秀女的號牌。
朱慈煃在大殿中的金鑾寶座中坐下,對侍立身後的隱太子陳昊升笑道:
“大舅子小舅子,你可曾選好了?
若是喜歡,這殿中的百名秀女你皆可納為妻妾,以陳閣老的國公世襲爵位,這些妻妾你都養得起!”
鄧忠忍不住笑了一聲,趕忙伸手捂住了嘴。
陳昊升初次婚配,頗有些不好意思,聽朱慈煃如此說,便又在隨身小冊子上寫下了四名秀女的號牌,行禮道:“感謝陛下大恩,臣已經確定選好了。”
陳昊升將小冊子雙手捧起,鄧忠接了過來,呈到了朱慈煃麵前來。
朱慈煃拿起來一看,見上麵寫了十二名秀女,隨口道:“很好,這是金陵十二釵嘛!”
朱慈煃當即輕輕揮了揮手,太監們將殿中的秀女們都帶了下去。
朱慈煃道:“大舅子小舅子,那此事就這麽定了。你將名冊拿給陳閣老過目,商量選定一名為妻,其餘為姬妾。
朕再下旨賜婚給你。”
陳昊升心中欣喜,答應後行禮退出了殿外。
待陳昊升走後,鄧忠讚歎道:“皇爺,如皇爺如此寬宏大量之皇帝,隻怕也隻有漢光武帝可比。”
幾日後,朱慈煃頒布賜婚詔書,封陳昊升之妻為一品詔命夫人,賜姬妾十一人。
陳府於八月十二日為小公爺陳昊升完婚。
聖武元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佳節,傍晚。
皇宮在乾清宮殿前廣場設宴,朱慈煃皇室一家人正在賞月。
太後龔敏與聖武帝朱慈煃、皇後陳美璟坐在主席,新婚剛過蜜月期的貴妃朱媺娖坐在右手邊第一席上。
席上禦膳房呈上了百道佳肴,又有二十幾種樣式口味不同的月餅。
朱慈煃一家人長居長沙府,口味偏辣,南京等江南之地的點心做得偏甜膩,吃得不是太習慣。
朱媺娖正是和朱慈煃情濃時,幾乎時刻雙眼水汪汪的看著朱慈煃,朱慈煃迴以微笑。
朱媺娖道:“陛下,江南這邊氣候太熱了,臣妾感覺中秋了才開始涼快下來。”
朱慈煃笑道:“愛妃自小在順天府長大,自然對江南氣候需要些時間適應。”
朱慈煃想到建奴入關後,也是因長居遼東,受不了南方的炎熱,這也是其定都北京的一個原因。
朱慈煃舉杯勸飲,和家人互致祝詞,幹了幾杯。
看到大殿門口正上方的“乾清宮”,朱慈煃心中一動,道:
“這乾清宮的名字不好聽。
大伴明日立即讓內務府將這牌匾取下,朕將之改名為“聖武宮”,以為朕後世子孫皇帝勉勵。”
侍應在朱慈煃身後的鄧忠趕忙答應了。
乾清宮是內廷正殿,即民間所謂“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乾清宮麵闊9間,進深5間,高20米,重簷廡殿頂。
乃明代朱慈煃之前十四位皇帝的寢宮。皇帝若不想臨幸後宮嬪妃,便自己在乾清宮入寢。
頗堪震驚讓人覺得這個世界有天意操縱的是,元朝定都大都,皇帝休息的寢宮為“大明殿”,元朝為大明取代之;
明太祖言:胡人無百年之運。
明代皇帝的寢宮為“乾清宮”,崇禎後有滿清入關。
朱慈煃深覺不妥,今日想起便為之改名。
晚宴快要結束之時,一名太監匆匆而來,對鄧忠耳語了數句。
鄧忠滿臉喜色,向朱慈煃行禮道:“賀喜皇爺!趙都督飛鴿傳書,已於昨日在長汀關全擒鄭芝龍與朱由崧等人,光複福建全境。”
朱慈煃欣喜道:“福建即平,天下隻餘北直隸、山西一隅之建奴矣!”
第二天早朝上,朱慈煃將福建光複、朱由崧與鄭芝龍等人成擒的消息宣布之後,大臣們議論紛紛。
堵胤錫出班奏道:“陛下,朱由崧和鄭芝龍等數千人皆為叛逆,抗拒陛下,臣以為當盡斬之!”
朱慈煃想到宋代開明的政治環境和鄭成功,沉吟了一會兒,道:
“自太祖北伐驅逐蒙元,定鼎天下,我朝體製雖力除腥膻,仍不免受蒙元野蠻落後之影響。
朕觀近三百年來朝政,政鬥頻仍,而結局太過兇險,失敗者動輒身死族滅,內耗太大,不利我大明帝國不斷強盛。
朕有意於借鑒宋朝之製,除謀逆與叛國通敵之外,“士大夫不因言獲罪”,令政鬥底線為流放。
使我大明帝國有朝政清明寬鬆之環境。
至於百姓,朕已於大明律中廢除連坐之製。
諸位愛卿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