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詞女之夫(典)
酒樓依山臨水,這雅間地處清幽寧靜之說,屋簷下係著風鈴。
微風嫋娜,吹動湖麵蕩漾。
一如木案上精致白瓷杯中的茶水,幾片綠葉在上盤旋,白汽一團接著一團,嫋嫋地向上,隨後消失在空氣中。
趙挺之和李清臣對坐,趙挺之換上了黑色長襟,戴著鑲綠寶石的黑色方巾,相貌儼然,威儀叢生。
李清臣倒是穿著白色長襟,可是脖頸裏係著一塊皂粉色絲巾,也不戴方巾,隻是綰著頭發。鶴發童顏,莫有甚於李清臣者。
“舉朝皆知,李相公清臣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是謂真君子也。”
李清臣年邁,比趙挺之約大十歲,麵對這番恭維隻是作揖謙讓,“少師謬讚了。”
“請。”
這已經是趙挺之為李清臣倒的第三杯茶了。
茶壺放在趙挺之那邊,李清臣隻好躬身危坐。
“李相公不必如此拘束,正夫素來仰慕李相公清名,一直想要拜訪,奈何之前事務繁忙,又因公事阻礙,不得相見。今日終於有了機會可以請李相公喝茶,也是了了生平一樁夙願。”
李清臣知道趙挺之一向隱忍。
章惇雖然有膽識,但是做法過於激進;趙挺之則不然,上任之後看似大肆任人唯親,卻也在大力舉薦賢能。
他並非外人所描述的那般貪婪斂財之輩。
“少師為人持重,如今官居宰相,能夠做到舉薦賢能,是為真義臣。邦直才佩服少師。邦直敬少師。”
李清臣端著酒杯緩緩飲下。
趙挺之亦然對飲。
茶過三巡,兩人也都漸漸摸出對方的心思。
李清臣感覺趙挺之有事求他,否則不會主動說些好話;趙挺之感覺出李清臣真的是那種淡泊名利的人,雖然說的是同一套官話,可是身上沒有那種阿諛諂媚的氣息,他對自己並無所求。
趙挺之自然流露出不悅之色。
李清臣遂問,“少師可是有什麽煩心的事情?”
“官家身體欠安,我日夜憂愁。”
李清臣聞言低頭一默,“吾也為此寢食難安,唯願上天有好生之德,官家能夠轉危為安。我等雖然為臣,可惜不是華佗再世,隻能靠著平日裏誠心做事來為官家分憂。”
“分憂……我為官家分憂來不及,卻有人給我添堵。”趙挺之忽地輕飄飄來了這麽一句。
李清臣心知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自己都被請到這個地方來了,怕是躲不過去了。
“不知是出了什麽事情,讓少師如此不安?”
“我有三個兒子,雖說個個都成器,可是小子明誠實在是讓我感到為難。素聞老相公教子有方,兒女都乖順得體。正夫今日請老相公過來,是想聽聽老相公教養兒女的心得。還請李相公賜教。”
趙挺之溫言溫語,而李清臣卻感到脊背後麵一陣森涼。
李清臣猶豫了一忽兒,誠意答道,“無他,唯裝聾作啞。”
“裝聾作啞?”趙挺之捋捋胡須,隨後非常傷心地道,“我一向對三個兒子耳提麵命,長子存誠寬厚有禮、老成持重;次子思誠為人機敏多變,體察人情;獨獨幼子,那是唯恐天下不亂,老夫是近年來愈發感到約束不住他了。”
這種事,能告訴自己一個外人嗎?
李清臣不經意間挪了挪自己脖頸處的絲巾,臉上仍舊掛著和煦的笑。
“少師言重了。聽說趙侍郎在工部大搞‘以工代賑’,此舉解決了汴京方圓三十裏地內的流民生計之困。這都是少師教子有方,老夫等人羨慕少師還來不及。”
“不敢不敢。正夫實在是擔不起,如今我這幼子,又闖下一樁禍事,叫老夫險些無地自容。”
感情趙挺之找自己是過來給趙明誠擦屁股。
我說呢?李清臣麵上仍舊是不動如山。
趙挺之又給李清臣倒了一杯茶。
古人說話做事講究機鋒,這倒茶是有內涵的。
都說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李清臣肯接話頭,那就是願意幫忙;如果不肯接話頭,那大概是不會喝這杯茶的,這時候趙挺之就得送客,不能再強行挽留人家。
李清臣看杯子上的茶水熱氣散開,輕輕端起抿了一口。
“好茶。”
“李相公喜歡,我這裏還多。”
“若是旁人的事,我李清臣怕是真的要推辭一番;可是趙侍郎為人清正,所謂的惡名也隻是那些不義之人為他強行加上的。趙侍郎日後可成為我大宋的中流砥柱。若是他有難處,就算少師不說,我這做前輩的也會幫一幫。”
趙挺之眼前一亮,“這件事,還非李相公出馬不可。若是旁人,根本解不了這個難纏。”
“哦——不知到底是什麽事情?”
趙挺之拍拍手,立刻有一個衣著素淨的男仆走了上來,他來到趙挺之跟前,恭恭敬敬將托盤放在桌上。
上麵隻是一張白紙和筆。
趙挺之提起筆在上麵‘走走停停’,隨後就叫仆人將托盤呈送到李清臣麵前。
李清臣定睛一瞧,上麵寫著一個字——情。
想起趙挺之感到為難的事情中,主人公正是趙明誠,李清臣自然捋須。
趙挺之讓仆人退下,而寫著情字的那張紙卻擺在桌案正中間。
“莫非趙侍郎有了新中意的女子?”說起這個,李清臣自然皺眉。
在大宋,好色是要被批判的。
理學流行的時代,講求的就是一個克製私欲、約束自身。
李清臣麵上帶著些許厭惡之色,這讓趙挺之也感到犯難。
“少師也是一朝宰相,竟然就為了這難登大雅之堂的事情來找我?”這話隻說了一半,難聽的都在後麵,李清臣戛然而止。
趙挺之卻表現得比較淡定,他就知道李清臣會是這個反應。
“我這裏有一個字謎,李相公聽完再論也不遲。”
李清臣安定下來,“老夫洗耳恭聽。”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李清臣聽了,便慢慢思忖。
這言與司合是個詞字;安上脫帽是個女字;芝芙草拔是一之一夫。
合起來就是詞女之夫。
詞女,滿京城隻有一個人稱得上詞女,正是門生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
詞女之夫,要做詞女的丈夫。
李清臣便道,“我隻合出四個字,請少師指教。正是詞女之夫,何如?”
趙挺之難得露出笑容,“正是此意。這字謎乃是德甫相交與我,我為難甚矣,唯有求助李相公。”
李清臣呆坐在團墊上,一時間沒想明白這事情和他究竟有什麽關聯。
趙挺之也看出來了,畢竟李清臣雖然猜出了字謎,可是居然沒有露出震驚的表情。
趙挺之隻好繼續倒茶,自斟自飲起來。
直到李清臣自己想著想著,腦中忽地靈光一現,領會了趙家父子的意思,他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聞言,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莫不是要求娶李清照?”
“正是。”
“趙明誠要娶李清照?”李清臣整個人幾乎是被雷電擊中一般,不住地問,“趙侍郎有意要納李清照為妾?這……這於理不合啊。”
李清臣不住地拍著大腿,那把胡須也跟著一起顫抖。
趙挺之已經無力再答話了。他上下眼皮一起耷拉著,顯然也是被這樁事弄得精疲力竭了。
隔了一會兒,李清臣自己冷靜了下來。
因為他理解了趙挺之今日請他過來的意圖。
趙挺之複道,“這男婚女嫁,天經地義之事。李清照本就是汴京城赫赫有名的才女,奈何沒有機緣,至今在府中未出嫁。犬子明誠倒也是慧眼識人,可是二人若論門第高下,我明誠納人家李姑娘為妾確實不妥。”
“犬子旁的糊塗,可是在這件事上倒也拎得清,說是要立李姑娘為側夫人,對外都以側夫人為名號。事情雖然很為難,可是到底關係到那李姑娘的終身。”
“老夫不敢貿然去見李禦史,也是怕汙了李姑娘的名聲,畢竟李姑娘也是千古難得一有的才女。此中種種,不得不顧慮,老夫思忖再三,隻能來找李相公了。”
李清臣聞言,這才想明白了前因後果。
原來趙挺之也知道兩人門第倒是匹配,可是趙明誠已經有了妻室,讓李清照做小,那不是欺負李格非嗎。
“少師做事一向持重,此事確實不宜直接向文叔提。”
【李格非,字文叔。】
“多謝李相公寬涼。老夫實在是為這個小兒子頭痛不已,可是這樁事,老夫仔細思量過後,卻發現一來於李姑娘有益無害,二來也有利於家國社稷。”
趙挺之眸中閃過一絲精明。
方才的震驚之色很快就從李清臣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肅穆莊重。
“對李姑娘是否有益,這個我怕是不能下定論;此女非尋常女子,女兒身卻有男子氣概,雖非尋常男子可以匹配,可是若是她無意趙明誠,恐怕此事難為。李清照是文叔獨女,文叔視她甚於自己,若是李清照不點頭,這樁婚事縱使神仙說媒倒也難定。”
趙挺之早就聽過李清照的名號,知道她是個清高孤傲的女子,好在不是給他說媒娶正妻。
“李姑娘才華橫溢,挑選夫婿的眼光高些倒也無可厚非。隻是我今日請李相公過來,可不僅僅是為些兒女情長的小事。”趙挺之看向桌麵上那張白紙,望著上麵大大一個‘情’字,一麵捋須道,“於國事國情而言,兒女私情都是小事。”
這已經是趙挺之第二次提起國事了。
李清臣隱隱察覺到了趙挺之的意圖。
說親是虛,強強聯合才是真。
“少師有何見教?”
趙挺之捋捋胡須,望向雅間外平如鏡麵的湖泊,先是悵然若失,感到人生如夢,因為他知道自己此刻在做一件即將改變曆史的大事。
趙挺之看向李清臣,先做了個揖。
李清臣忙平揖,趙挺之卻道,“今日正夫有個不情之請,唯願聽之。”
李清臣連忙道,“少師有什麽話直言便是,邦直不才,不值得少師如此。少師的為人,我李清臣明白,當初換誰在德州,都會按朝廷意思實行市易法。少師直言便是。”
元佑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趙挺之以朝奉郎集賢校理權判登聞鼓院,隨後改權發遣河東路提典刑獄。六月二十八,升為監察禦史。當初趙挺之在德州時,按朝廷意思實行市易法。黃庭堅當時主管德安鎮,認為鎮小百姓貧困,無法承受誅求。
到趙挺之被召試時,蘇軾說:“趙挺之是個聚斂錢財的小人,學識品行不可取,怎麽能適合這個職位呢。”在趙挺之擔任監察禦史後,他上奏彈劾蘇軾草書中有句“民亦勞止”的話,認為這是誹謗先帝。
這就是趙挺之在朝中名聲不好、一直被清流黨所攻訐的根源所在;也是趙挺之和蘇軾之間矛盾爆發的源頭。
都是經曆過黨爭的人,到頭來,居然是死對頭和死對頭白首相對,二人頓時都哽咽起來。
“當時那種情況下,稍有不慎,萬劫不複。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裏,心中也都明白。世人都道東坡好,我看東坡未必明。”
會作詩詞的人,可不一定就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時人對東坡讚譽過多,你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不易啊。”
李清臣這番話,說到了趙挺之心坎裏。
趙挺之雙目忽地前所未見的明亮了起來。
想當初因為蘇東坡一句聚斂小人,趙挺之從此之後那幾乎都是背著罵名過活,清流根本不願意相信他。這就讓一個有誌於改變家國天下的寒門子弟在當時朝中的處境更加艱難,清流鄙夷他,文士厭惡他;趙挺之的才華得不到皇帝的賞識,兜兜轉轉隻能做權臣的打手,這麽一過,就是二十多年。
往事不堪迴首。這話的意思是,不願迴想過去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因為承受不了迴憶的傷痛。
趙挺之並未淚流,隻是在心裏默默原諒了過往所有的人和事。比如蘇東坡、比如陳師道。
有些臭書呆子,誤國誤家啊!
趙挺之眼中含著亮光,他非常感慨地道,“沒想到這天下真正懂我趙挺之的人居然是李相公。”
酒樓依山臨水,這雅間地處清幽寧靜之說,屋簷下係著風鈴。
微風嫋娜,吹動湖麵蕩漾。
一如木案上精致白瓷杯中的茶水,幾片綠葉在上盤旋,白汽一團接著一團,嫋嫋地向上,隨後消失在空氣中。
趙挺之和李清臣對坐,趙挺之換上了黑色長襟,戴著鑲綠寶石的黑色方巾,相貌儼然,威儀叢生。
李清臣倒是穿著白色長襟,可是脖頸裏係著一塊皂粉色絲巾,也不戴方巾,隻是綰著頭發。鶴發童顏,莫有甚於李清臣者。
“舉朝皆知,李相公清臣以儉自持至富貴不改,是謂真君子也。”
李清臣年邁,比趙挺之約大十歲,麵對這番恭維隻是作揖謙讓,“少師謬讚了。”
“請。”
這已經是趙挺之為李清臣倒的第三杯茶了。
茶壺放在趙挺之那邊,李清臣隻好躬身危坐。
“李相公不必如此拘束,正夫素來仰慕李相公清名,一直想要拜訪,奈何之前事務繁忙,又因公事阻礙,不得相見。今日終於有了機會可以請李相公喝茶,也是了了生平一樁夙願。”
李清臣知道趙挺之一向隱忍。
章惇雖然有膽識,但是做法過於激進;趙挺之則不然,上任之後看似大肆任人唯親,卻也在大力舉薦賢能。
他並非外人所描述的那般貪婪斂財之輩。
“少師為人持重,如今官居宰相,能夠做到舉薦賢能,是為真義臣。邦直才佩服少師。邦直敬少師。”
李清臣端著酒杯緩緩飲下。
趙挺之亦然對飲。
茶過三巡,兩人也都漸漸摸出對方的心思。
李清臣感覺趙挺之有事求他,否則不會主動說些好話;趙挺之感覺出李清臣真的是那種淡泊名利的人,雖然說的是同一套官話,可是身上沒有那種阿諛諂媚的氣息,他對自己並無所求。
趙挺之自然流露出不悅之色。
李清臣遂問,“少師可是有什麽煩心的事情?”
“官家身體欠安,我日夜憂愁。”
李清臣聞言低頭一默,“吾也為此寢食難安,唯願上天有好生之德,官家能夠轉危為安。我等雖然為臣,可惜不是華佗再世,隻能靠著平日裏誠心做事來為官家分憂。”
“分憂……我為官家分憂來不及,卻有人給我添堵。”趙挺之忽地輕飄飄來了這麽一句。
李清臣心知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自己都被請到這個地方來了,怕是躲不過去了。
“不知是出了什麽事情,讓少師如此不安?”
“我有三個兒子,雖說個個都成器,可是小子明誠實在是讓我感到為難。素聞老相公教子有方,兒女都乖順得體。正夫今日請老相公過來,是想聽聽老相公教養兒女的心得。還請李相公賜教。”
趙挺之溫言溫語,而李清臣卻感到脊背後麵一陣森涼。
李清臣猶豫了一忽兒,誠意答道,“無他,唯裝聾作啞。”
“裝聾作啞?”趙挺之捋捋胡須,隨後非常傷心地道,“我一向對三個兒子耳提麵命,長子存誠寬厚有禮、老成持重;次子思誠為人機敏多變,體察人情;獨獨幼子,那是唯恐天下不亂,老夫是近年來愈發感到約束不住他了。”
這種事,能告訴自己一個外人嗎?
李清臣不經意間挪了挪自己脖頸處的絲巾,臉上仍舊掛著和煦的笑。
“少師言重了。聽說趙侍郎在工部大搞‘以工代賑’,此舉解決了汴京方圓三十裏地內的流民生計之困。這都是少師教子有方,老夫等人羨慕少師還來不及。”
“不敢不敢。正夫實在是擔不起,如今我這幼子,又闖下一樁禍事,叫老夫險些無地自容。”
感情趙挺之找自己是過來給趙明誠擦屁股。
我說呢?李清臣麵上仍舊是不動如山。
趙挺之又給李清臣倒了一杯茶。
古人說話做事講究機鋒,這倒茶是有內涵的。
都說到了這個地步,如果李清臣肯接話頭,那就是願意幫忙;如果不肯接話頭,那大概是不會喝這杯茶的,這時候趙挺之就得送客,不能再強行挽留人家。
李清臣看杯子上的茶水熱氣散開,輕輕端起抿了一口。
“好茶。”
“李相公喜歡,我這裏還多。”
“若是旁人的事,我李清臣怕是真的要推辭一番;可是趙侍郎為人清正,所謂的惡名也隻是那些不義之人為他強行加上的。趙侍郎日後可成為我大宋的中流砥柱。若是他有難處,就算少師不說,我這做前輩的也會幫一幫。”
趙挺之眼前一亮,“這件事,還非李相公出馬不可。若是旁人,根本解不了這個難纏。”
“哦——不知到底是什麽事情?”
趙挺之拍拍手,立刻有一個衣著素淨的男仆走了上來,他來到趙挺之跟前,恭恭敬敬將托盤放在桌上。
上麵隻是一張白紙和筆。
趙挺之提起筆在上麵‘走走停停’,隨後就叫仆人將托盤呈送到李清臣麵前。
李清臣定睛一瞧,上麵寫著一個字——情。
想起趙挺之感到為難的事情中,主人公正是趙明誠,李清臣自然捋須。
趙挺之讓仆人退下,而寫著情字的那張紙卻擺在桌案正中間。
“莫非趙侍郎有了新中意的女子?”說起這個,李清臣自然皺眉。
在大宋,好色是要被批判的。
理學流行的時代,講求的就是一個克製私欲、約束自身。
李清臣麵上帶著些許厭惡之色,這讓趙挺之也感到犯難。
“少師也是一朝宰相,竟然就為了這難登大雅之堂的事情來找我?”這話隻說了一半,難聽的都在後麵,李清臣戛然而止。
趙挺之卻表現得比較淡定,他就知道李清臣會是這個反應。
“我這裏有一個字謎,李相公聽完再論也不遲。”
李清臣安定下來,“老夫洗耳恭聽。”
“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李清臣聽了,便慢慢思忖。
這言與司合是個詞字;安上脫帽是個女字;芝芙草拔是一之一夫。
合起來就是詞女之夫。
詞女,滿京城隻有一個人稱得上詞女,正是門生李格非的女兒李清照。
詞女之夫,要做詞女的丈夫。
李清臣便道,“我隻合出四個字,請少師指教。正是詞女之夫,何如?”
趙挺之難得露出笑容,“正是此意。這字謎乃是德甫相交與我,我為難甚矣,唯有求助李相公。”
李清臣呆坐在團墊上,一時間沒想明白這事情和他究竟有什麽關聯。
趙挺之也看出來了,畢竟李清臣雖然猜出了字謎,可是居然沒有露出震驚的表情。
趙挺之隻好繼續倒茶,自斟自飲起來。
直到李清臣自己想著想著,腦中忽地靈光一現,領會了趙家父子的意思,他一個耄耋之年的老人聞言,頓時打了一個激靈。
“莫不是要求娶李清照?”
“正是。”
“趙明誠要娶李清照?”李清臣整個人幾乎是被雷電擊中一般,不住地問,“趙侍郎有意要納李清照為妾?這……這於理不合啊。”
李清臣不住地拍著大腿,那把胡須也跟著一起顫抖。
趙挺之已經無力再答話了。他上下眼皮一起耷拉著,顯然也是被這樁事弄得精疲力竭了。
隔了一會兒,李清臣自己冷靜了下來。
因為他理解了趙挺之今日請他過來的意圖。
趙挺之複道,“這男婚女嫁,天經地義之事。李清照本就是汴京城赫赫有名的才女,奈何沒有機緣,至今在府中未出嫁。犬子明誠倒也是慧眼識人,可是二人若論門第高下,我明誠納人家李姑娘為妾確實不妥。”
“犬子旁的糊塗,可是在這件事上倒也拎得清,說是要立李姑娘為側夫人,對外都以側夫人為名號。事情雖然很為難,可是到底關係到那李姑娘的終身。”
“老夫不敢貿然去見李禦史,也是怕汙了李姑娘的名聲,畢竟李姑娘也是千古難得一有的才女。此中種種,不得不顧慮,老夫思忖再三,隻能來找李相公了。”
李清臣聞言,這才想明白了前因後果。
原來趙挺之也知道兩人門第倒是匹配,可是趙明誠已經有了妻室,讓李清照做小,那不是欺負李格非嗎。
“少師做事一向持重,此事確實不宜直接向文叔提。”
【李格非,字文叔。】
“多謝李相公寬涼。老夫實在是為這個小兒子頭痛不已,可是這樁事,老夫仔細思量過後,卻發現一來於李姑娘有益無害,二來也有利於家國社稷。”
趙挺之眸中閃過一絲精明。
方才的震驚之色很快就從李清臣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肅穆莊重。
“對李姑娘是否有益,這個我怕是不能下定論;此女非尋常女子,女兒身卻有男子氣概,雖非尋常男子可以匹配,可是若是她無意趙明誠,恐怕此事難為。李清照是文叔獨女,文叔視她甚於自己,若是李清照不點頭,這樁婚事縱使神仙說媒倒也難定。”
趙挺之早就聽過李清照的名號,知道她是個清高孤傲的女子,好在不是給他說媒娶正妻。
“李姑娘才華橫溢,挑選夫婿的眼光高些倒也無可厚非。隻是我今日請李相公過來,可不僅僅是為些兒女情長的小事。”趙挺之看向桌麵上那張白紙,望著上麵大大一個‘情’字,一麵捋須道,“於國事國情而言,兒女私情都是小事。”
這已經是趙挺之第二次提起國事了。
李清臣隱隱察覺到了趙挺之的意圖。
說親是虛,強強聯合才是真。
“少師有何見教?”
趙挺之捋捋胡須,望向雅間外平如鏡麵的湖泊,先是悵然若失,感到人生如夢,因為他知道自己此刻在做一件即將改變曆史的大事。
趙挺之看向李清臣,先做了個揖。
李清臣忙平揖,趙挺之卻道,“今日正夫有個不情之請,唯願聽之。”
李清臣連忙道,“少師有什麽話直言便是,邦直不才,不值得少師如此。少師的為人,我李清臣明白,當初換誰在德州,都會按朝廷意思實行市易法。少師直言便是。”
元佑二年四月二十一日,趙挺之以朝奉郎集賢校理權判登聞鼓院,隨後改權發遣河東路提典刑獄。六月二十八,升為監察禦史。當初趙挺之在德州時,按朝廷意思實行市易法。黃庭堅當時主管德安鎮,認為鎮小百姓貧困,無法承受誅求。
到趙挺之被召試時,蘇軾說:“趙挺之是個聚斂錢財的小人,學識品行不可取,怎麽能適合這個職位呢。”在趙挺之擔任監察禦史後,他上奏彈劾蘇軾草書中有句“民亦勞止”的話,認為這是誹謗先帝。
這就是趙挺之在朝中名聲不好、一直被清流黨所攻訐的根源所在;也是趙挺之和蘇軾之間矛盾爆發的源頭。
都是經曆過黨爭的人,到頭來,居然是死對頭和死對頭白首相對,二人頓時都哽咽起來。
“當時那種情況下,稍有不慎,萬劫不複。其實大家都看在眼裏,心中也都明白。世人都道東坡好,我看東坡未必明。”
會作詩詞的人,可不一定就懂得如何做人做事。
“時人對東坡讚譽過多,你能走到今天這個位置,不易啊。”
李清臣這番話,說到了趙挺之心坎裏。
趙挺之雙目忽地前所未見的明亮了起來。
想當初因為蘇東坡一句聚斂小人,趙挺之從此之後那幾乎都是背著罵名過活,清流根本不願意相信他。這就讓一個有誌於改變家國天下的寒門子弟在當時朝中的處境更加艱難,清流鄙夷他,文士厭惡他;趙挺之的才華得不到皇帝的賞識,兜兜轉轉隻能做權臣的打手,這麽一過,就是二十多年。
往事不堪迴首。這話的意思是,不願迴想過去的那些不愉快的事,因為承受不了迴憶的傷痛。
趙挺之並未淚流,隻是在心裏默默原諒了過往所有的人和事。比如蘇東坡、比如陳師道。
有些臭書呆子,誤國誤家啊!
趙挺之眼中含著亮光,他非常感慨地道,“沒想到這天下真正懂我趙挺之的人居然是李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