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以工代賑


    “官家,除了此事,微臣還有一事請官家決意。”


    “何事?”趙似微微有些頭痛,這些日子以來,他的身體不是腿腳麻木就是忽地手腳冰涼。


    若不是他是皇帝,九五之尊,有一大幫禦醫和全天下最好的藥材養著,否則他早就不在人世了。


    “微臣需要招募大量的工匠冶煉新鐵,將新鐵投入到生產之中。”


    “何謂新鐵?”


    “比如平常所用車架,都是木製的,如今我命人研製出了一種新鐵,質地非常堅硬,可以代替木製。”


    趙似不明所以。


    “類似於用金子打造的轎子嗎?這未免也太奢侈了。”


    “官家,微臣說的這種新鐵,並不是金子。用蜀地的鐵礦石和炭再加上其他材質,按照配比,可以生產出新的鐵具。”


    “如果工匠足夠多,我們可以冶煉出數量龐大的鋼鐵,運用在農具上,車駕上、軍事武器上。”


    “微臣今日來時,專門為官家帶了一杆新鐵鍬。請官家過目。”


    “鐵鍬?”


    即便是生產力相對領先的大宋,有鐵鎬、鐵鍬這些農具,但是很多時候,大家都習慣用木鍬。


    “呈上來看看。”


    當這個鐵鍬一被拿進殿內時,大宋皇宮裏那些曖暖的燭光頓時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因為這個鐵鍬通體發著銀色的光芒,這確實非銅、非銀、非金,可是它的質地和外觀看上去,卻讓人看著就有質地堅硬的感覺。


    它不是銀,可是這個質地、這個成色,在趙似的眼中卻顯得格外上檔次,可謂上品;這種質地和成色,乍一看會讓人誤以為比銀子都看著貴重。


    看到趙似雙眸如星,忽地亮了,趙明誠心知將有五成的機會可以讓趙似下令督促新鐵製造。


    “你說這個東西,叫新鐵。”


    趙似一臉好奇,已經上手開始撫摸了。隻見他伸出白皙修長的雙手,輕輕撫摸著鐵,眼睛凝視著這新鐵上的珵亮的光澤。這所謂新鐵,實際上是趙明誠追求的現代鋼鐵,此次呈上來的,自然是精品中的精品。


    這些向外散發的珵亮的光澤,好像夜晚青黑色天空上的皎白月色。趙似異常溫柔寧靜地看著這塊新鐵,手指來迴在上麵輕輕摩挲,不知情的還以為這是什麽奇珍異寶。


    周圍幾個太監也都緊緊圍著觀看。


    可是它實際上隻是一個鐵鍬,以後這個鐵鍬會在家家戶戶的農田裏出現。相比之下,趙明誠沒有那麽激動。


    趙似抬首,“德甫啊,你方才說這個新鐵若是大量煉製,可以在各種地方投放使用。可是朕看此物造價不菲啊。”


    “這種鋼鐵工藝製作方法,比過往複雜得多。要反複冷軋、熱軋,還要用醋來清除表麵雜質。鋼鐵還是鋼鐵,隻是質地和精度都比過往更高了。”趙明誠終於說出自己的意圖,“官家,臣想用一種新的法子來解決流民之患,彌補土地兼並農民破產的現狀。”


    “什麽法子?”


    “那就是以工代賑。通過由國家工部出手,在全國各地開戰大型的工程,讓國家招募百姓做工,冶煉鋼鐵、紡織絲綢等。到時候由國家直接管控這些資源,並且直接發配。”


    “簡單來說,過往的商業是不受約束的,但是從今以後,咱們大宋不管生產什麽、發售什麽,都由官府控製。如此,官府一則控製利益來源,國庫充足;二則,官府自己為百姓提供工作,由工部主持,可以杜絕市麵上的低價競爭。”


    “這樣一來,官府和市場互相開始競爭。如果官府維持了一個基本的工價,那麽市場為了招募做工的流民,勢必會提高工錢。”


    “如今我朝上下皆處在進退維穀的地步,如果繼續僵持,恐怕到時候局麵難以控製。微臣堅持發明鋼鐵,一開始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


    “既要讓百姓有著落,同時可以製備出大量的鋼材,替換農具、水利工具、軍事武器,甚至於可以後續應用於交通工具上。”


    趙似眼中還是燃著光,“有點意思。你是要讓官府通過把控工業,用大型工程創造就業,以此來控製、供養那些流民。隨後通過由官府把控經濟,慢慢調整物價。”


    “官家英明。”


    趙似轉了轉手指上的祖母綠扳指,“傳置司使張商英。”


    趙似看向趙明誠,非常感慨的說,“我宋有你在,那真是天不亡宋。陪朕去外麵走走。”


    趙明誠欣然隨行。


    趙似在皇宮花園內隨意走走。因為大宋的皇宮占地麵積狹小,注定了其風格不能朝向大氣磅礴的方向走,而是選擇了走向精致,精雕細琢。


    雖然不過是一個占地不足一頃的花苑,但是裏麵卻集滿了天天下名貴的樹種,又被藝匠打理的井井有條。


    趙似帶著趙明誠來到瓊林院。


    瓊林院,那可是從宋太祖就開始修建至今一直沒有完工的園林。宋朝的皇帝一天天彰顯親民,和民眾居住在一處,可是手底下幹的事情,卻讓人瞠目結舌。


    一個行宮禦苑,居然修建了上百年。


    苑東南堆有一座高幾十丈的假山,山上建有樓閣,山下鋪設錦石道路,並辟有池塘。苑中大部分地段都種植嶺南、江南進貢的名花,還設有射殿和球場。


    苑中以植物景觀為主。


    因為不能彰顯磅礴的氣勢,所以宋朝的園林基本上都采取了一種微縮、濃縮精華式樣的建築模式。


    整個園林非常精致,身在動靜,走入瓊林院卻同時看到了江南、嶺南地帶的水土地貌、風土人情。


    一方水土養一方花朵。為了養這些樹木,土料都是從遠方專門差遣人運輸過來的。


    而瓊林苑,也不僅僅是皇帝的禦用花苑那麽簡單。在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之後。


    所有及第的人於是都成了“天子門生”。殿試後,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並賜宴瓊林苑,故稱瓊林宴,後泛指京都宴請新進士之所。


    這就是趙明誠中了進士之後,和諸位新科進士一同進來遊覽的院子。


    時人評說大宋時看一個人是否少年得意,就看他有沒有帽戴鮮花遊過瓊林苑。


    瓊林苑外圍四方四正,內裏也是用大小不一、四方四正的庭院分割開。每個庭院裏都種植著代表著不同地方、集齊了富有當地特色的名貴花卉、樹木等景造。


    而每個庭院裏,自然都引入水渠,以造小橋流水似的江南,造碧螺似的洞庭湖。


    每一處都是嶄新嶄新的,地上的磚石每一塊都是翻新的。


    趙明誠在工部也有兩三個月了,他知道地上這些磚石,每一塊都造價不菲。有些人生在大宋,花一輩子的錢都抵不上人家一塊磚石。


    趙似憂心,趙明誠也疑惑。


    趙似到底是不是個明君。說他是,他還是犯著幾乎所有皇帝都會犯的錯誤;說他不是,他卻很快就鏟除了童貫,給了種建中一個交代。


    趙似忽地驅退諸多太監,留著趙明誠單獨在亭子裏問話。她坐在石凳上,因為出了宮殿,陽光打在趙似的臉上,顯得他今日臉色格外好些。


    “德甫,朕要問你一個問題。你可要如實迴答。”


    被趙似單獨叫過來在這種平日裏人跡罕至的地方問話,可見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趙明誠眉頭一緊。


    “微臣知無不言。”


    “如果有一天,朕駕崩了,你認為朝中誰來做繼位之君比較好。”


    園林裏一片悄寂,鳥兒在樹上嘰嘰喳喳,偶或一隻魚兒翻出水麵打了個尾擺。


    “太子年幼,若是繼位,恐怕有權臣淩主之憂。”


    趙似點點頭。


    “說的是。太子太年幼了。”而比起權臣淩主,趙似更厭惡的是後宮女子幹政,把朝堂搞得雞犬不寧。


    自從有了劉皇後,後來的皇後、太後,一個個的都開始不安分。


    趙似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子弱母強,禍亂國家。


    “如果朕要在諸位王爺之中挑選一位嗣君,你認為誰最合適?”趙似忽地又問。


    此時的趙明誠並不知道,趙似早已經將傳位的事情交代給了趙挺之。


    在趙似看來,趙挺之雖然愚蠢,可是勝在對大宋還有一片忠心;而最重要的是,趙挺之是寒門的代表,如果他在位,天下百姓會好過的多。


    隻要百姓好過了,朝代就不會滅亡。


    趙挺之答應了趙似,沒有將此事告訴任何人。


    今日趙似問趙明誠這種事情,一是想看看趙挺之是否真的那麽忠誠,二是他希望趙明誠可以用他的方式,幫助未來的皇帝坐穩皇位。


    “你素來機敏,怎麽聽到這個問題,竟然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趙似看向一臉肅穆的趙明誠。


    “微臣以為,恐怕是端王更合適。可是官家知道,微臣和端王有私交。”


    “你為何用恐怕二字?難道說在你心目中,端王並不是最好的人選。”


    “以我宋的情況,臣強君弱,官商勾結,如果繼位之君沒有一定的手腕,恐怕很難壓製住文武百官。可是端王殿下——”


    “端王殿下如何?”


    “城府有餘,可是……太過貪玩。”


    趙似聞言,頓時生笑,“好,說得好。不愧是至交。”


    這兩個人之間本就關係深厚,等到趙佶繼位,他一定會更加器重趙明誠。


    “明誠。真是個好名字,明白事理,誠心做事。少師極會教養兒子。”


    “官家謬讚了。”


    “日後,就由你好好看著端王爺,也——管著端王爺。”


    趙似此話一出,趙明誠自然知道趙似要做什麽了。


    “官家——”


    “此事,你知,我知,天知,地知。朕會後續給你一道秘密詔書,若是日後端王有什麽言行舉止不端的地方,就由你來直言諫君。”


    從此後,趙明誠整個人就被趙似臨終前的言談束縛住。


    他要約束趙佶。


    很快,張商英抵達了皇宮。


    趙似仍舊在瓊林院接見他,卻是在一旁坐著,靜靜聽趙明誠跟他講以工代賑的道理。


    張商英聽了一席話,頓時茅塞頓開。全身縮起的毛孔,忽地在這一瞬間全部打開。


    他滿眼佩服地看著趙明誠,“侍郎真是經國之才,這個法子一舉多得,而且能解決眼下最嚴重的問題。”


    趙似本以為張商英會和他辯駁上一辯駁,沒想到他居然完全同意趙明誠的看法。


    “張相公,那按照你的看法,這件事能不能立刻施行呢?”


    “當然能,而且此事還大有可為。”


    “好。既然如此,朕就讓你幫趙明誠完成此事。朕這就下詔,在全國推行以工代賑。此事,就由你趙明誠負責,朕會讓上官相公相助於你,讓三司協同幫你。”


    “官家聖明。”


    趙明誠和張商英幾乎同時出言。


    誰也沒想到,繼趙明誠刮了一股子蒸汽機的歪風邪氣之後,又搞了個“以工代賑”。


    這在大宋可是鮮少有的工程。


    專門為了解決就業而開展的大型作坊招人、大型冶煉工場募工。


    趙明誠出謀劃策,張商英和上官均等人親自給他寫章程,擬條目,三人在半個月後就將以工代賑的法子推行出台。


    當工部的告示懸掛在大宋各個城門處,中規中矩的工錢和待遇再加上大宋工部的落款,立刻吸引了大宋大部分混跡於底層的流民百姓。


    以至於一些有田有產的人家,為了多賺營生,也紛紛投身入礦井、入作坊。


    在趙明誠的指示下,大宋製造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熔煉爐,為的就是製造足夠規模和數量的鋼鐵,以此鋼鐵用具替代木材,推動工業化進程。


    於是大宋就出現了驚奇的一幕,大街上集滿了穿著一樣衣服、一樣底褲的中青年,他們成群結隊同一時辰上工、同一時辰下工。


    因為數量極多,他們一從冶煉場出來,附近周圍的街道都集滿了穿著同樣服色衣服的人。


    他們聚集在酒館下、聚集在雜食店鋪前,踏踏實實地用新到手的工錢買吃買喝。


    李清照獨坐高樓上,聽著樓下的匠人說著,“多虧了趙侍郎,否則我現在還在王府裏當下等仆役,每日幹的活比誰都累,拿的錢卻比誰都少。”


    “如今到了冶煉場,不說活累不累,起碼有了衣服穿,還有了固定的工錢拿。每日中午還有一碗粥可以喝。”


    這番話引起了大家心中的共鳴。


    “說的是。若不是趙侍郎,我今天還要看家裏老爺的臉色過活。哪比在冶煉場做事,不用看別人的臉色行事。”


    這些像雨點兒一樣的稱讚讓人聽得倍感親切,李清照還是坐在高樓上,她第一次萌生了想要專門為一個人寫一篇文章的想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掀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行千裏不留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行千裏不留行並收藏掀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