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法,保甲法,當年的改革把老百姓弄的那是怨聲載道。
而西北百姓,常年居住在邊地一帶,時常參與戰爭,對保甲法的反感程度不甚。
可是這為了弄馬,王安石弄的保馬法那可是真的惡心了每一個大宋百姓,所以熙寧變法早早破產。
清明佳節,東邊日頭西山雨,趙明誠這廂帶著壯丁士卒挖坑植樹,另一邊勤勞的婦女們本來踏青也沒什麽事情做,後來都加入了這行列。
待樹木都一一入了坑,趙明誠命人開溝灌水,將地都澆透。
今日清明節,大多數高官都衣著青綠,上山折柳插頭上。
世人都道宋人喜愛文墨丹青,實則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宋人骨子裏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他們每日寫詩作畫,勾欄聽曲,整個民族都彌漫著一股子強烈的審美追求。
縱使宋朝建朝開始就有諸多不是,可是在審美情趣和意趣這件事上,你不得不對宋人豎起大拇指。一個民族整體性的以追求美為精神境界,顯然是文明發展了一個高度,這些國人集體性的開始迷茫,不知道該往何處走。
唐朝強大的軍事、四夷賓服的盛世一去不複返,但是一座高峰的樹立,卻會給後輩極大的壓力。宋朝建國不久後,宋人文壇就提出來要上追趕唐朝的想法,所以他們追求理趣,要求做事必須要用典故,以此來充實彰顯宋人強於唐人;而軍事上,宋朝先祖曾經確實是想過收服燕雲十六州的。
比肩漢唐,本是每個宋人最初的夙願。
然而時間一久,宋人發現隻有在文化上可以超越漢唐,久而久之,大家努力的方向自然都變了。
是以高官顯貴滿足了吃喝的欲望,為了彌補精神需求,他們都開始轉向文壇。每天天不亮就開始起來讀書,晚上睡覺前洗腳還要看書。這就是宋代士人階層的生活。
可是唐朝豐碩的文化遺產到底還是傳下來了,李白拜當世第一劍術大師裴旻為師傅,高適詩文裏痛罵“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隨即卻又領兵收複山河。
文武兼備作為漢人的傳統,已經凝固於血液流傳了下來,但是隻表現在某些固有階層。
比如章家、折家這樣的世紀大族,那才有時間精力資源培養文武全才。
言歸正傳,雖然是邊塞之地,可你以為武將們過節都是去軍事演練嗎。答案當然是錯。
這可是大宋,武將們都換了常服、直褂,頭上戴著花,踩著木屐往山中走,身邊跟著書僮,一同走入山林之間作詩。
夏禦之也不例外,畢竟文臣出身,他早早就沐浴更衣,別了鮮花在頭,提著一壺酒請了幾個西北友人入山喝酒。
這日他們在山林裏遊玩了一整天,夕陽西下之際迴鳳翔城,卻見遠處西北方向密密麻麻沾滿了人,且遠處原本青黃相連的地方,如今一片鬱鬱青青之色。
“這是怎麽迴事?”夏禦之自問。
左右迴答說,“聽說趙軍都約了鄉民一同在清明節上栽樹,說能栽一棵是一棵。”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話雖如此,可是他總不能想著靠這種方式解決土地鹽堿。何況,他作為一個軍都指揮使,除了帶兵養馬這兩件應該做的事情沒做之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插上一腳。”夏禦之感覺趙明誠的名頭有些名不副實。
一行人下了山,可趙明誠還每日時不時的去看看他種的樹怎麽樣。
好在四月裏來了場雨,這些樹終究是保住了,如果明年這些樹還能繼續存活下去,自然激勵更多人繼續這樣做。
趙明誠站在城頭上正在看遠處的小樹苗,忽地聽見幾位將官在城樓下走過,笑道,“這趙軍都本以為是個厲害角色,沒想到這才小半年就露餡了。他居然想著要靠栽種樹木的方式改善西北環境,實在是荒謬。”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些樹苗今年肯定是能活下來,可是明年就不一定了,他這個身份來一趟西北那就是鍍金的。別看今天是個軍都,改天就變成營都,再過個半年,那就成了廂都指揮使,到時候指揮上萬人馬,再過幾天直接迴去汴京做殿帥府太尉。”
“不是吧,殿帥府太尉!那他以後可不就號令禁軍嗎。”
“可不是,宰執的孫女婿。這年頭,女婿比兒子都親。你我日後可一定要厚待這趙軍都,他日他發達了,到時候也可提攜提攜我們。”
“說的有道理。”
趙明誠站在城頭上聽了這些,自然咳嗽了兩聲,三人身子一僵,齊齊停住,隨後一起抬頭望上看到了趙明誠。
“三位的如意算盤今日打的未免太響了,下次還是找個隱蔽無人的地方再說吧。”
三人聽罷,有一人自然對著城頭叫喊,“毛小子,你誰啊你,嚇唬你爺爺我。熊孩子哪裏涼快哪裏呆著去。”
語罷這些人繼續說說笑笑走了。
趙明誠哪想到他們都不認識自己,這就敢隨意評價他了。看來他得讓這些人看看他的真本事。
他可是統領兩千五百人的軍都指揮使啊。
這西北的日子雖然過的辛苦,可是到底踏實,一晃到了快五月時,天氣漸漸轉熱,中原百姓開始集體更換單褂。
東南之地經過一番掠奪洗劫,強行湊了兩百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章惇非但沒有食言,反而以兩倍的物資供應此次軍事。
對西夏的物資支援一迴事,可是,對遼國大臣用於賄賂套路情報所要花費的數額更是巨大。尤其是接近並且賄賂遼國高官,宋人需要大量的銀子打點。
這幾日,章惇得到消息,西夏內部數次向遼主求援,遼國無暇分心,甚至想著要和大宋瓜分西夏。
畢竟宋朝實力強大,這要是真的說打,遼國自然小心應付。
為了說服遼主,薛元禮還曾專門去了一迴遼國,遼主自然是不肯答應出兵。
章惇瞅準時機,於五月初下達命令,這一次沒有大範圍的奪取西北,章惇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占領西涼府,在長城上插上宋人的旗幟。
此事雖然對版圖擴張意義不大,但是對宋人而言,當宋人的旗幟重新插在長城上,這是對西夏政權無聲的挑釁,更是一種宣告:漢人又迴來了。
而西北百姓,常年居住在邊地一帶,時常參與戰爭,對保甲法的反感程度不甚。
可是這為了弄馬,王安石弄的保馬法那可是真的惡心了每一個大宋百姓,所以熙寧變法早早破產。
清明佳節,東邊日頭西山雨,趙明誠這廂帶著壯丁士卒挖坑植樹,另一邊勤勞的婦女們本來踏青也沒什麽事情做,後來都加入了這行列。
待樹木都一一入了坑,趙明誠命人開溝灌水,將地都澆透。
今日清明節,大多數高官都衣著青綠,上山折柳插頭上。
世人都道宋人喜愛文墨丹青,實則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宋人骨子裏追求的是精神境界,他們每日寫詩作畫,勾欄聽曲,整個民族都彌漫著一股子強烈的審美追求。
縱使宋朝建朝開始就有諸多不是,可是在審美情趣和意趣這件事上,你不得不對宋人豎起大拇指。一個民族整體性的以追求美為精神境界,顯然是文明發展了一個高度,這些國人集體性的開始迷茫,不知道該往何處走。
唐朝強大的軍事、四夷賓服的盛世一去不複返,但是一座高峰的樹立,卻會給後輩極大的壓力。宋朝建國不久後,宋人文壇就提出來要上追趕唐朝的想法,所以他們追求理趣,要求做事必須要用典故,以此來充實彰顯宋人強於唐人;而軍事上,宋朝先祖曾經確實是想過收服燕雲十六州的。
比肩漢唐,本是每個宋人最初的夙願。
然而時間一久,宋人發現隻有在文化上可以超越漢唐,久而久之,大家努力的方向自然都變了。
是以高官顯貴滿足了吃喝的欲望,為了彌補精神需求,他們都開始轉向文壇。每天天不亮就開始起來讀書,晚上睡覺前洗腳還要看書。這就是宋代士人階層的生活。
可是唐朝豐碩的文化遺產到底還是傳下來了,李白拜當世第一劍術大師裴旻為師傅,高適詩文裏痛罵“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隨即卻又領兵收複山河。
文武兼備作為漢人的傳統,已經凝固於血液流傳了下來,但是隻表現在某些固有階層。
比如章家、折家這樣的世紀大族,那才有時間精力資源培養文武全才。
言歸正傳,雖然是邊塞之地,可你以為武將們過節都是去軍事演練嗎。答案當然是錯。
這可是大宋,武將們都換了常服、直褂,頭上戴著花,踩著木屐往山中走,身邊跟著書僮,一同走入山林之間作詩。
夏禦之也不例外,畢竟文臣出身,他早早就沐浴更衣,別了鮮花在頭,提著一壺酒請了幾個西北友人入山喝酒。
這日他們在山林裏遊玩了一整天,夕陽西下之際迴鳳翔城,卻見遠處西北方向密密麻麻沾滿了人,且遠處原本青黃相連的地方,如今一片鬱鬱青青之色。
“這是怎麽迴事?”夏禦之自問。
左右迴答說,“聽說趙軍都約了鄉民一同在清明節上栽樹,說能栽一棵是一棵。”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話雖如此,可是他總不能想著靠這種方式解決土地鹽堿。何況,他作為一個軍都指揮使,除了帶兵養馬這兩件應該做的事情沒做之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要插上一腳。”夏禦之感覺趙明誠的名頭有些名不副實。
一行人下了山,可趙明誠還每日時不時的去看看他種的樹怎麽樣。
好在四月裏來了場雨,這些樹終究是保住了,如果明年這些樹還能繼續存活下去,自然激勵更多人繼續這樣做。
趙明誠站在城頭上正在看遠處的小樹苗,忽地聽見幾位將官在城樓下走過,笑道,“這趙軍都本以為是個厲害角色,沒想到這才小半年就露餡了。他居然想著要靠栽種樹木的方式改善西北環境,實在是荒謬。”
“這你就不懂了吧。這些樹苗今年肯定是能活下來,可是明年就不一定了,他這個身份來一趟西北那就是鍍金的。別看今天是個軍都,改天就變成營都,再過個半年,那就成了廂都指揮使,到時候指揮上萬人馬,再過幾天直接迴去汴京做殿帥府太尉。”
“不是吧,殿帥府太尉!那他以後可不就號令禁軍嗎。”
“可不是,宰執的孫女婿。這年頭,女婿比兒子都親。你我日後可一定要厚待這趙軍都,他日他發達了,到時候也可提攜提攜我們。”
“說的有道理。”
趙明誠站在城頭上聽了這些,自然咳嗽了兩聲,三人身子一僵,齊齊停住,隨後一起抬頭望上看到了趙明誠。
“三位的如意算盤今日打的未免太響了,下次還是找個隱蔽無人的地方再說吧。”
三人聽罷,有一人自然對著城頭叫喊,“毛小子,你誰啊你,嚇唬你爺爺我。熊孩子哪裏涼快哪裏呆著去。”
語罷這些人繼續說說笑笑走了。
趙明誠哪想到他們都不認識自己,這就敢隨意評價他了。看來他得讓這些人看看他的真本事。
他可是統領兩千五百人的軍都指揮使啊。
這西北的日子雖然過的辛苦,可是到底踏實,一晃到了快五月時,天氣漸漸轉熱,中原百姓開始集體更換單褂。
東南之地經過一番掠奪洗劫,強行湊了兩百萬兩銀子作為軍費。
章惇非但沒有食言,反而以兩倍的物資供應此次軍事。
對西夏的物資支援一迴事,可是,對遼國大臣用於賄賂套路情報所要花費的數額更是巨大。尤其是接近並且賄賂遼國高官,宋人需要大量的銀子打點。
這幾日,章惇得到消息,西夏內部數次向遼主求援,遼國無暇分心,甚至想著要和大宋瓜分西夏。
畢竟宋朝實力強大,這要是真的說打,遼國自然小心應付。
為了說服遼主,薛元禮還曾專門去了一迴遼國,遼主自然是不肯答應出兵。
章惇瞅準時機,於五月初下達命令,這一次沒有大範圍的奪取西北,章惇做了個大膽的決定,占領西涼府,在長城上插上宋人的旗幟。
此事雖然對版圖擴張意義不大,但是對宋人而言,當宋人的旗幟重新插在長城上,這是對西夏政權無聲的挑釁,更是一種宣告:漢人又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