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郭修安帶著三家營抗捐的村民,匯同十裏八村的守望社長和百姓走了出來。


    他們抬著“舍命為民”的金匾,帶著幹糧、扛著農具,浩浩蕩蕩的湧往伏陽縣城。


    郭治遠嚷嚷著也要去。


    郭修安說:“你留下看家,有事找你皮匠大叔幫忙!”


    被鼓動起來的村民們大多是第一次進城,他們根本就不認識縣衙。


    他們進了城看見衙門就圍,最後連府衙和鎮衙也一起給圍了起來。


    伏陽知縣於守林,望著衙門外烏壓壓的人群,嚇的趕緊收拾細軟,換了便裝準備翻牆而走。


    於知縣一條腿剛跨過高高的圍牆,就發現圍牆外的村民正怒目而視的看著他。


    密碼


    於守林便趕緊縮了迴去,哆哆嗦嗦的躲在了柴房裏。


    於守林在柴房躲了半天,發現村民們並沒有衝進縣衙,他便又沒趣兒的走了出來。


    喝了口師爺遞上來的壓驚茶,於守林又掃了一眼桌子上的網民數——村民們隔著門縫塞進來的萬民書。


    然後鎮定自若說:


    “就跟這群刁民耗著!晾他們三天,看他們還鬧不鬧!”


    村民們輪番叫門,於守林就是不應。他悠閑的在內衙,跟師爺喝茶逗悶子。


    城裏的百姓和商號,看著滿街扛著鋤頭的鄉民,以為“民亂”來了,一早上就趕緊閉門歇業。


    一上午過去了,“亂民”並沒有打砸商號,搶劫商鋪,而是全部圍在了衙門口。虛驚一場的商號,下午又慢慢的開張攬客了。


    城裏的百姓看到圍衙的村民,隻是在門口客氣的討水喝,也就小心客氣的送上了水。


    到了晚上,守望社長們再次對鄉民約法三章: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圍衙動口不動手、不準騷擾百姓,不準為非作歹,違者族法懲治!


    社長們給村民打氣鼓勁說:


    “咱們種地的啥苦沒吃過?農忙的時候,哪天不是餓了吃幹糧,渴了喝涼水,困了睡地頭!biqμgètν


    今黑兒(今晚)就當我們在田裏的守莊稼吧!”


    村民把帶的幹糧,拿出來分吃後就在衙門外的街上,席地而臥。


    第二天,縣衙門又被圍衙的百姓拍的震天響。他們嗓子都喊啞了,衙門裏還是沒一個人開門迴應。


    挨到了傍晚,饑渴難耐的村民開始打退堂鼓。


    郭修安對社長們說:


    “不能退!“


    郭修安說:“如果有人實在撐不住了,各村各寨連夜派人迴去,換一些人明早繼續來圍衙!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撐不下去的鄉親等新來的到了,可以迴去歇歇!


    ——咱們撐不住,縣衙的官老爺們更撐不住了!”


    時節已經過了白露,白天燥熱晚上陰冷。


    村民們又饑又冷的睡不著,聚在一起吹牛皮侃大山。


    牛家莊的社長牛恆山說:“修安哥,你給老少爺們說段戲解解悶兒吧。”


    郭修安是個戲迷。


    其實農村人都愛看戲聽戲,不管是字正腔圓的梆子(豫劇)、曲劇,還是越調、二簧、大調曲這些地方戲。


    不管請來的是濃妝重袍的正經戲班,還是三五個人的草台班子,十裏八村的村民們都會三五成群、騎驢趕車的去看戲。


    平常每隔二三年,三家營也會請大戲班子來唱戲。


    營裏人便高高興興的去請出嫁的老姑娘、新結的兒女親家,來營裏看戲,熱熱鬧鬧不亞於過年。


    塔讀.app,免費小說>.網站


    唱戲這幾天,台上哭台下淚,台上鬧台下笑。


    一場戲唱完,村民們常常紮在一起說戲評戲。


    哪段戲唱的好,哪折戲唱的孬,哪個角兒唱出彩了,哪一句唱差板(錯了)了。都能讓村民們聚在一起,津津樂道的議論上十天半個月。


    郭修安讀過私塾,看得懂戲文,所以大夥都喜歡跟他一起評戲說戲。


    三家營的村民聚在一起閑聚的時候,最喜歡的就是聽郭修安說戲。


    郭修安也想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衙門口,給大家說說戲,調劑一下氣氛,攏攏人心。


    但在此時此地說戲,似乎有些不搭調(不合適)。


    婚喪嫁娶、勸善講孝的戲不合適;殺敵報國、除惡揚善的戲更不合適。


    郭修安想了想說:


    “今黑兒我不說戲了,講講咱們老祖宗從山西移民的古經兒(陳年舊事),中不中?”


    扣扣


    伏陽很多百姓,祖上都是從山西洪洞移民搬遷過來的。


    關於祖上移民的故事有很多,老百姓都對這段“古經兒”可謂是百聽不厭。


    一聽郭修安要講”古經兒“,大家個個又打起精神,豎著耳朵聽他講古經兒。


    明朝洪武年間的那年秋分。


    在山西平陽府洪洞縣廣濟寺門前的大槐樹下,烏壓壓的人群圍在一個斑駁的案幾前,七嘴八舌的向登記造冊的官差問:


    “官爺,俺們遷到哪兒?”


    “官爺,給俺們的牛在哪兒呢?”


    “官爺,俺們到了新地方是不是真給五十畝地?”


    “官爺,遷過去真的三年不納皇糧國稅?”


    案幾前的官差們正忙的不可開交:


    密碼五六37四三陸七伍


    他們要先將四府二十八縣,集聚而來的男女老少登記造冊。


    發給每人一張憑照、幾串錢外加一袋幹糧。


    然後像串螞蚱一樣,用繩子一個個綁了胳膊,交給作為路引的軍吏,開往大遷移的目的地。


    正在登記造冊的官差,用極不耐煩的語氣迴答道:


    “問那麽多都冇(沒有)用!


    遷到哪兒全看你的手氣,你抓(抓鬮)到哪兒就去哪兒!


    等你們到了那仡佬兒,耕牛農具和房舍田地,衙門都會一準兒給!


    三年不納糧,那是聖上十幾年前的金口玉言,哪個敢亂來那是要掉腦袋的!”


    官差說話間先拱拱手,然後做“哢嚓”抹脖子狀。


    官差說的是金口玉言,是洪武初年那張移民告示。


    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那年秋天,山西四府二十八縣的裏正們,敲鑼打鼓的將各自的村民召集在了一起。


    裏正指著貼在村頭的告示,正經八百的高聲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山西府縣地窄人密不利耕養,故遷民於山外安居樂業。


    凡不願遷者,限三天趕到洪洞縣廣濟寺大槐樹下集合,願遷者可在家等候!欽此——”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世代耕種為生的農戶安土重遷,都不願遷往異鄉他處耕種過活,應征者自然寥寥無幾。


    第二天一早,不願遷移的人便拖家帶口、攜兒挈女前去廣濟寺登記。


    事後村民們發現,主動去登記不願遷移的人,沒有一個人迴來。


    有幾個登記的人後來偷偷跑迴來,哭鼻抹淚說官府和裏正都是諞瞎話騙人。不願遷者扶老攜幼到了廣濟寺,官軍將前去登記的鄉民,圍了個嚴嚴實實。


    官老爺卻宣布:“大明皇帝敕命:凡來大槐樹下者,一律遷走!”


    扣扣


    來登記的村民聽了如晴天霹靂,個個哭天搶地、捶胸頓足。


    官府將來到廣濟寺的男女老少,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登記造冊,強發了憑照。然後軍爺們繩係索捆,刀逼棒喝的脅迫著,統統遷往外地。


    而逃迴來的鄉民都被官差抓進縣牢,先打了個皮開肉綻。下次他們又被綁到廣濟寺登記造冊、繼續外遷。


    這個騙人的鬼把戲,搞了兩次便被拆穿了。


    官府和裏正就幹脆貼了新的遷民告示:


    “凡農戶遷者,到洪洞大槐樹下集合!


    四口之家遷一,六口之家遷二,八口之間遷三!


    遷者給地五十畝,牛一頭,三年不科。


    大明洪武二十四年。”


    山西這地方,自古以來十年九旱,耕地窄少且貧瘠不堪。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無地或少地的農戶,辛辛苦苦勞作一年,打下的糧食繳了地租賦稅,剩下的根本就填不飽一家人的肚子。


    老百姓祖祖輩輩越過越窮,年年挨餓受凍,根本看不到頭。


    樸實的老百姓掂量來掂量去,還是覺得遷到山外去,興許還有盼頭。


    如果真如官府所說,到了新地方給地給牛,三年還不征稅。去早了話或許還有良田可挑,去晚了就隻剩下挑剩的貧賤之地了。


    早遷晚遷都要遷,與其被綁著遷還不如自己主動去。


    於是四府二十八縣的獵戶、鐵戶,篾戶,砍柴的、放牛的、剃頭的、唱曲的,都跑到裏正那裏點了個卯,拿著路條奔洪洞縣而來。


    持續多年的遷民,符合遷移條件的農戶早就所剩無幾,剩下的都些老弱病殘。


    官府和裏正為了完成大遷移的差事,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所有願意遷移的百姓一律不問出身,統統按農戶造冊發條。


    落日黃昏下,廣濟寺門前的秋葉飄零。


    那顆大槐樹黑皴皴的枝椏,酷似一個幹瘦的耄耋老翁,在秋風裏顫嗦。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而樹頂的一個個老鴰窩分外清晰,或近或遠的老鴰,一聲一頓的“哇!哇!哇!”叫聲此起彼伏。


    聲聲悲涼殘破,讓人心碎腸斷!


    登記完畢的遷民們,不約而同的在廣濟寺前大槐樹,跪地磕頭!


    頭頂的蒼天,腳下的厚土,西邊的汾水,東邊的太行!


    還有那家中的高堂,繈褓的嬰孩,請受我這一拜!


    皇天後土,恩澤養育,永世難忘!


    今夕這一別,榻前難孝奉,膝下無教養,憾愧難泯心!


    惟願天可憐見,護良佑善,賜一方沃土,再建家園!


    從此洪洞就故土,大槐樹就是根脈!


    我輩枝散五湖,子孫葉開九州!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問君鄉關家何處,洪洞槐樹老鴰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塵埃如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錦衣夜行風之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錦衣夜行風之子並收藏塵埃如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