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 少年離家去從戎
宋末:我要做中興之主 作者:江湖無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還未亮,李娘子便早早生起了火,然後淘米煮飯。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糧價正是最高的時候,尋常百姓都是一天兩頓飯,且多以雜糧為食,白米飯確實是奢侈的。
隻是燒火時,李娘子總是忍不住抹眼睛。
其丈夫李大壯走進灶房看到,忍不住說道:“三哥去投效官家,娘子何必傷心?”
“投效官家自是應該,隻是李家僅有三哥,若是……若是……”
李娘子沒說下去,李大壯已經明白了潛台詞——若是李三郎戰死,李家的香火可就完蛋了。
李大壯強自說道:“若是不幸,官家自有祭祀,我等也有奉養,無妨。”
“娘。”李三郎走進來,說道:“孩兒是天子禁衛,如今溫州防禦愈發森嚴,如何能有危險?說不得等孩兒長成,元虜已經被逐出了中原。”
他今年十五歲,正好卡著親衛少年營的下限,因為目睹趙昰親自撫慰百姓,他便動了心思。
李大壯本來是不同意的,因為李家前兩個孩子全部夭折,就剩下了這根獨苗,奈何拗不過李三郎,隻得同意。
李娘子舍不得兒子投軍,卻又說服不了丈夫兒子,隻能臨行前煮頓好飯。
很快,飯菜做好,一家人團團坐了,李娘子與李大壯偶爾動筷子也是給李三郎。
“爹,娘,你們吃。”李三郎給父母夾了塊肉,又說道:“官家禁衛三頓管飽,日日有肉,快活的很。”
父母沉默著不說話,看著李三郎吃。
吃了一碗飯,李三郎碗一推,說道:“我吃飽了。”
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平日裏都是三五碗猶自吃不飽,今日一碗當然是不夠的,不過兩人不會揭破兒子給家裏多留點糧食的小心思。
李娘子倚著門框,目送丈夫兒子離開,終究忍不住,迴到屋裏埋頭痛哭。
李三郎到底是少年心性,一路蹦蹦跳跳地,看到相近的少年,總是忍不住吆喝一聲:“可要投官家去?”
“同去,同去!”對方十有八九迴應。
根本遇不到不去的,平日裏橫行街頭的半大少年,若是不去投官家,哪有麵目出街?
不一刻,到了校場附近,見隊伍排出了三兩裏,又有軍兵維持秩序,讓眾人接在後麵排隊。
李三郎忍不住埋怨道:“官家管飯,非要在家吃這頓飯,如此在後,若是招滿了如何是好。”
滿了才好,滿了就迴家,李大壯內心腹誹,卻不敢說出來。
等到辰時,身後的隊伍已經排出去不知道多長根本看不到盡頭。
趙昰車駕緩緩而來,見到這一幕,不由感慨道:“不想百姓擁戴至此,何愁江山不複,告知軍中,煮些消暑的茶水送於百姓,莫要暑熱傷人。”
張望北說道:“自古如陛下愛民者無一,百姓自然以死報之。”
當車駕經過時,趙昰聽到外間有人問道:“爹,你說官家會不會親至?”
李大壯迴道:“官家向來厚愛親衛,或許親至撫慰。”
“若是官家能與我說兩句話,死也甘願!”李三郎充滿了憧憬。
趙昰進了校場,隻見諸多軍兵正在搬運桌椅,謝力大叫道:“速去各衙門調集文書來,如此多百姓,要考核到什麽時候去!”
“讓各部各調十人過來。”趙昰下車時說道。
“拜見陛下。”謝力等人慌忙拜下。
“免禮。”趙昰說道:“速速準備開始,讓百姓報名,另外,維持秩序,莫要亂了秩序。”
“臣奉詔。”謝力又開始發號施令。
若是早二十年遭遇這樣的英主,說不得也能成為一方良將,何至於因為不識字而蹉跎大半生。
很快,二十張桌子擺開,原親衛營少年各自落座,把門的軍兵讓開道路,引導百姓有序進入。
張承潛打量了下眼前的少年,說道:“可有具保文書?”
“有有有……”少年連忙遞過手中的紙。
姓名於占池,年齡十六,籍貫溫州……住址、父母、祖父母,樣貌特征,有無隱疾,需要左右鄰居、戶長、保正的簽字畫押。
張承潛看了沒問題,蓋了章,說道:“去量身高,須得四尺以上,四尺以下者須得舉重五十斤。”
“在家量過了,絕無問題。”於占池連忙說道。
親衛營招募已經宣傳了好久,條件大家都知道,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符合的。
丁一桌前麵,有一少年叫道:“十三又如何,一刀落下去,總能砍死賊虜!”
程華定無奈地說道:“十四歲乃是規定,不能更改,明年再來吧。”
“我不服,我要和他們較量一番……”少年不肯離開。
“誌氣可嘉!”趙昰走過來說道。
“拜見陛下。”程華定立刻拜下。
“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又是唿啦啦拜倒一片。
“免禮,平身。”趙昰說道:“須知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定,不容破壞,爾且迴去,勤學苦練一年再來不遲。”
少年說道:“官家,我謝先文自小學文習武,就想著考武進士,如何比不過旁人?”
趙昰說道:“爾既然修文習武,定當知曉軍法如山的道理,如今募兵乃是投軍之始,豈能動搖軍法?”
“多謝官家教誨,我迴家後定然勤學苦練,七月必中進士。”謝先文抹著眼睛走了。
接下來大家不再囉嗦,依次進行考核。
按照太祖規定,五尺其(1 .75米)以上,可入禦前禁軍,五尺五至五尺死(1.70—1.75米)入戍邊禁軍,五尺二至五尺五(1.60—1.70米)可為禁軍雜役,餘者入廂軍。
此時選拔的是少年軍,身高四尺即可入選,若身高不夠,則需要測試力氣。
事實上,百姓報名很積極,但是符合條件的不過十中有二。
沒辦法,生活水平太差,底層百姓很難養出符合條件的孩子。
所以國朝禁軍並不需要如同漢唐一般規定要求良家子,因為本身擁有一定資產的人家才能稱作良家子,其生活水平基本都是水準之上。
趙昰的規定看似公正,其實沒給底層人提供多少機會,但是可以防止天賦異稟者流落在外。
比如一個叫崔五郎的十五歲少年,個頭矮了不少,但是能舉起一百二十斤,堪稱天生神力,假以時日定然能成戰將,至於是否能成為良將,智商會更加重要。
待到傍晚,溫州城內以及左近的三萬餘少年基本都過了一遍,一下子招募了近六千人。
這實在是太多啦。
倒不是說無法安排,如今國戰,兵員多多益善,但是中樞養不起,而且也沒有那麽多教官和軍官。
這可是未來的將官苗子,好吃好穿好裝備,還要讀書識字,耗費可比正規軍兵丁還要大。
趙昰翻看了名冊,很快有了決定:“獨生子全部遣退!”
謝力出去後不久,領著一群少年來了,打頭的李三郎說道:“官家一諾千金,如何卻能言而無信?事前未曾言明,此時不能改變條件。”
“此乃諸臣疏忽,非是朕言而無信。”趙昰略帶心虛地解釋。
“若是大臣之錯,自可責罰之,豈可委過於吾等。”李三郎並不打算屈服皇帝的權威。
看眾多少年如此熱切,趙昰也隻能留下來,至於錢糧,那是馬廷鸞的壓力。
如今正是青黃不接之時,糧價正是最高的時候,尋常百姓都是一天兩頓飯,且多以雜糧為食,白米飯確實是奢侈的。
隻是燒火時,李娘子總是忍不住抹眼睛。
其丈夫李大壯走進灶房看到,忍不住說道:“三哥去投效官家,娘子何必傷心?”
“投效官家自是應該,隻是李家僅有三哥,若是……若是……”
李娘子沒說下去,李大壯已經明白了潛台詞——若是李三郎戰死,李家的香火可就完蛋了。
李大壯強自說道:“若是不幸,官家自有祭祀,我等也有奉養,無妨。”
“娘。”李三郎走進來,說道:“孩兒是天子禁衛,如今溫州防禦愈發森嚴,如何能有危險?說不得等孩兒長成,元虜已經被逐出了中原。”
他今年十五歲,正好卡著親衛少年營的下限,因為目睹趙昰親自撫慰百姓,他便動了心思。
李大壯本來是不同意的,因為李家前兩個孩子全部夭折,就剩下了這根獨苗,奈何拗不過李三郎,隻得同意。
李娘子舍不得兒子投軍,卻又說服不了丈夫兒子,隻能臨行前煮頓好飯。
很快,飯菜做好,一家人團團坐了,李娘子與李大壯偶爾動筷子也是給李三郎。
“爹,娘,你們吃。”李三郎給父母夾了塊肉,又說道:“官家禁衛三頓管飽,日日有肉,快活的很。”
父母沉默著不說話,看著李三郎吃。
吃了一碗飯,李三郎碗一推,說道:“我吃飽了。”
所謂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平日裏都是三五碗猶自吃不飽,今日一碗當然是不夠的,不過兩人不會揭破兒子給家裏多留點糧食的小心思。
李娘子倚著門框,目送丈夫兒子離開,終究忍不住,迴到屋裏埋頭痛哭。
李三郎到底是少年心性,一路蹦蹦跳跳地,看到相近的少年,總是忍不住吆喝一聲:“可要投官家去?”
“同去,同去!”對方十有八九迴應。
根本遇不到不去的,平日裏橫行街頭的半大少年,若是不去投官家,哪有麵目出街?
不一刻,到了校場附近,見隊伍排出了三兩裏,又有軍兵維持秩序,讓眾人接在後麵排隊。
李三郎忍不住埋怨道:“官家管飯,非要在家吃這頓飯,如此在後,若是招滿了如何是好。”
滿了才好,滿了就迴家,李大壯內心腹誹,卻不敢說出來。
等到辰時,身後的隊伍已經排出去不知道多長根本看不到盡頭。
趙昰車駕緩緩而來,見到這一幕,不由感慨道:“不想百姓擁戴至此,何愁江山不複,告知軍中,煮些消暑的茶水送於百姓,莫要暑熱傷人。”
張望北說道:“自古如陛下愛民者無一,百姓自然以死報之。”
當車駕經過時,趙昰聽到外間有人問道:“爹,你說官家會不會親至?”
李大壯迴道:“官家向來厚愛親衛,或許親至撫慰。”
“若是官家能與我說兩句話,死也甘願!”李三郎充滿了憧憬。
趙昰進了校場,隻見諸多軍兵正在搬運桌椅,謝力大叫道:“速去各衙門調集文書來,如此多百姓,要考核到什麽時候去!”
“讓各部各調十人過來。”趙昰下車時說道。
“拜見陛下。”謝力等人慌忙拜下。
“免禮。”趙昰說道:“速速準備開始,讓百姓報名,另外,維持秩序,莫要亂了秩序。”
“臣奉詔。”謝力又開始發號施令。
若是早二十年遭遇這樣的英主,說不得也能成為一方良將,何至於因為不識字而蹉跎大半生。
很快,二十張桌子擺開,原親衛營少年各自落座,把門的軍兵讓開道路,引導百姓有序進入。
張承潛打量了下眼前的少年,說道:“可有具保文書?”
“有有有……”少年連忙遞過手中的紙。
姓名於占池,年齡十六,籍貫溫州……住址、父母、祖父母,樣貌特征,有無隱疾,需要左右鄰居、戶長、保正的簽字畫押。
張承潛看了沒問題,蓋了章,說道:“去量身高,須得四尺以上,四尺以下者須得舉重五十斤。”
“在家量過了,絕無問題。”於占池連忙說道。
親衛營招募已經宣傳了好久,條件大家都知道,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符合的。
丁一桌前麵,有一少年叫道:“十三又如何,一刀落下去,總能砍死賊虜!”
程華定無奈地說道:“十四歲乃是規定,不能更改,明年再來吧。”
“我不服,我要和他們較量一番……”少年不肯離開。
“誌氣可嘉!”趙昰走過來說道。
“拜見陛下。”程華定立刻拜下。
“官家萬歲萬歲萬萬歲。”又是唿啦啦拜倒一片。
“免禮,平身。”趙昰說道:“須知無規矩不成方圓,規矩既定,不容破壞,爾且迴去,勤學苦練一年再來不遲。”
少年說道:“官家,我謝先文自小學文習武,就想著考武進士,如何比不過旁人?”
趙昰說道:“爾既然修文習武,定當知曉軍法如山的道理,如今募兵乃是投軍之始,豈能動搖軍法?”
“多謝官家教誨,我迴家後定然勤學苦練,七月必中進士。”謝先文抹著眼睛走了。
接下來大家不再囉嗦,依次進行考核。
按照太祖規定,五尺其(1 .75米)以上,可入禦前禁軍,五尺五至五尺死(1.70—1.75米)入戍邊禁軍,五尺二至五尺五(1.60—1.70米)可為禁軍雜役,餘者入廂軍。
此時選拔的是少年軍,身高四尺即可入選,若身高不夠,則需要測試力氣。
事實上,百姓報名很積極,但是符合條件的不過十中有二。
沒辦法,生活水平太差,底層百姓很難養出符合條件的孩子。
所以國朝禁軍並不需要如同漢唐一般規定要求良家子,因為本身擁有一定資產的人家才能稱作良家子,其生活水平基本都是水準之上。
趙昰的規定看似公正,其實沒給底層人提供多少機會,但是可以防止天賦異稟者流落在外。
比如一個叫崔五郎的十五歲少年,個頭矮了不少,但是能舉起一百二十斤,堪稱天生神力,假以時日定然能成戰將,至於是否能成為良將,智商會更加重要。
待到傍晚,溫州城內以及左近的三萬餘少年基本都過了一遍,一下子招募了近六千人。
這實在是太多啦。
倒不是說無法安排,如今國戰,兵員多多益善,但是中樞養不起,而且也沒有那麽多教官和軍官。
這可是未來的將官苗子,好吃好穿好裝備,還要讀書識字,耗費可比正規軍兵丁還要大。
趙昰翻看了名冊,很快有了決定:“獨生子全部遣退!”
謝力出去後不久,領著一群少年來了,打頭的李三郎說道:“官家一諾千金,如何卻能言而無信?事前未曾言明,此時不能改變條件。”
“此乃諸臣疏忽,非是朕言而無信。”趙昰略帶心虛地解釋。
“若是大臣之錯,自可責罰之,豈可委過於吾等。”李三郎並不打算屈服皇帝的權威。
看眾多少年如此熱切,趙昰也隻能留下來,至於錢糧,那是馬廷鸞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