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到歸雨寧家串門之後,鄧源讀書時便有些心不在焉。
天氣由暖而熱,心情也逐漸煩躁起來。夜間聽到野貓叫喚,也要起來丟塊磚頭。
這一日午後臨帖,困意來襲,字帖裏有個“歸”字,不知不覺寫了二十多遍。清醒過來打量一番自己的佳作,不由得啞然失笑。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自己究竟是想重歸來處,還是想到了某位姓歸的朋友?
書房外響起腳步聲,鄧源知道是慧兒來送茶。自從這丫頭來了之後,端茶倒水的活計也不用陳伯做了。
鄧源把寫滿了“歸”字的宣紙折起來,塞到散落滿桌的紙張最下麵。他知道慧兒不識字,看不懂自己寫了什麽,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就是不想讓別人看到。
“相公的字,真好看。”慧兒放下茶盤,沒話找話。
“是嗎?”鄧源沒由來地一緊張,瞥了一眼自己寫過的字。平心而論,在後世,他多少算得上有些書法底子的。但現在,他可是不敢隨便讓另外一個讀書人看到自己的墨寶。
“是啊。”慧兒認真地說。
“好在哪?”
“很黑。”
“···”
很黑,是墨好,不是字好。
鄧源示意慧兒可以出去了。
不會誇人可以不用誇,謝謝。
“啪啪啪”,有人敲門。
陳伯到大門後問了兩句,過來通報:“哥兒,有人來訪。”走到窗下壓低了聲音:“前院的歸家姐弟來訪。”
歸來,歸來,方才寫的那二十幾個字仿佛具備了某種神力。
鄧源一下子精神了,噌地站起來:“那還通報什麽,趕緊開門去。”
大門開了,鄧源迎到門口,故作不滿地對陳伯說:“以後雨寧和歸莊賢弟來了,直接請進來!”
陳伯嘿嘿一笑,也不說話。
歸雨寧倒背著手笑吟吟地踱步進來:“喲,院子收拾得蠻不錯。”
鄧源不知上一任主人在的時候,歸家姐弟有沒有來拜訪過。但看歸雨寧的樣子,似乎是第一次進這院子,便也笑道:“寶地生金,我這是沾光了。”畢竟這裏曾經是歸氏祖宅,還是得給人家臉上貼金。
歸莊老老實實跟在姐姐身後,手裏拎著一個竹籃,與鄧源見禮後,便將竹籃遞給了陳伯。
“這裏麵是支塘酒釀餅和桂花栗子,父親從常熟帶迴來的,給你嚐嚐鮮兒。”歸雨寧指了指竹籃。
“多謝。”鄧源讓陳伯收下了。又問:“歸賢弟幾時迴來的?”嚴格來說,這是他和歸莊的第二次見麵,但已經很自來熟地稱唿人家為賢弟了。
歸莊迴道:“晚生隨家父昨日返迴昆山。家父本是要親自過來會會,但一路甚是勞累,怕精神不濟失了禮數,便讓晚生先過來拜訪。”
“哎,千萬別再晚生晚生的,賢弟的才學我是自愧不如的,莫說一個秀才功名,就是舉人、進士,對你來說也指日可待的。你若再在我麵前自稱晚生,那便是罵我。”
歸莊愣住,尷尬地一笑:“豈能壞了學校規矩?”
鄧源一指腳下:“在這裏,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歸莊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姐姐。在他印象中,這位鄧秀才是個正常人啊,怎麽今日說話像得了失心瘋?
歸雨寧抿嘴一笑:“你會習慣的。”
三人到了客廳,分賓主落座。
鄧源自然坐了主位,而歸雨寧坐了客位上首,歸莊坐了下首。
歸莊已在歸雨寧那裏知道鄧源頗務雜學,故而稍作寒暄後便聊到了詩詞書畫,一個是少年才子,一個腦子裏裝了超前四百年的見識,聊得甚是投機。
在鄧源書房中看到那套從玉山別院帶出來的《震川先生集》,歸莊更是大起知己之感,隨手挑出幾本,就開始講歸有光當初創作時的心路曆程,把鄧源聽得一愣一愣的。
聊到開心處,歸莊從袖子裏取出自己的詩稿請鄧源斧正。鄧源便有些傻眼。讓自己聊一聊唐詩宋詞還可以,在拾人牙慧這方麵他自認造詣不低。但歸莊···曆史上的歸莊是詩畫名家不假,可鄧源從來沒真正讀過這位老先生的作品啊。趕緊接過詩稿放在桌上,道:“賢弟的詩,我要秉燭夜讀,待有了心得,再上門討教,如何?”
歸莊又是一愣,但也沒有硬按著人家脖子讀自己詩的道理,便笑道:“也好,也好。”
鄧源又轉移話題:“今年歲考已畢,院試就在眼前,賢弟可是要應考?”
按明製,蒙童考秀才,攏共分三步,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府試通過之後,便有了童生身份,接下來便可參加提學官主持的院試。院試過了,才真正具有秀才功名。
歸莊卻笑道:“我連縣試都未考,如何參加院試?”
“怎麽?”
“家父說,我心裏不清淨,縱然僥幸考中秀才,也不見得是好事。因而讓我多讀幾年書,好好磨磨性子再去應考。家兄也是讀書到二十歲,才去應考的。”
鄧源不太理解世外高人的教育理念,又不便當著人家姐弟的麵非議其父,隻能笑著點頭。
歸莊又道:“我有一好友,也住在宣化裏,與我同年同月而生,名叫顧絳——改日我可以為鄧兄引薦。他做事便比我認真,無論讀書、作詩還是做文章,認準的事情隻要開了頭,天上下刀子也要做完。家父便讓我以他為榜樣,什麽時候我自覺有他的七分毅力,便可去應考了。”
鄧源“哦”了一聲:“你這位顧朋友,想是中了式的?”
歸莊點頭:“他是天啟七年的秀才。”
鄧源掐指一算,天啟七年,那是兩年前。與歸莊同歲···豈不是十四歲便考中了秀才,恐怖如斯啊。如此才俊,一定要好好結交一下。
這地方,還真是人傑地靈!
隻是不知,那日魁星樓文會,這位顧朋友沒有參會。若是沒參會,不知被提學官評了幾等。
“咦,也是姓顧?”他忽然發現了問題。難道也是顧名俊、顧時俊的同族?
歸雨寧在一旁笑道:“雖然都是昆山顧氏,我可沒聽說他們有親戚關係。”
歸莊也笑了:“那樣的大族,咱們可高攀不起。”
鄧源知道歸氏門第清華,自然是不屑於結交閹黨出身的顧秉謙。不過他自己畢竟和顧名俊有些來往,便也不好在背後議論。
隨後歸雨寧又說了一句話,讓鄧源差點原地跳起:“說起顧家,這幾日城裏都在傳,顧家二位公子讓一個江湖騙子弄走了一萬多銀子,也不知是真是假。”
天氣由暖而熱,心情也逐漸煩躁起來。夜間聽到野貓叫喚,也要起來丟塊磚頭。
這一日午後臨帖,困意來襲,字帖裏有個“歸”字,不知不覺寫了二十多遍。清醒過來打量一番自己的佳作,不由得啞然失笑。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自己究竟是想重歸來處,還是想到了某位姓歸的朋友?
書房外響起腳步聲,鄧源知道是慧兒來送茶。自從這丫頭來了之後,端茶倒水的活計也不用陳伯做了。
鄧源把寫滿了“歸”字的宣紙折起來,塞到散落滿桌的紙張最下麵。他知道慧兒不識字,看不懂自己寫了什麽,但不知出於什麽心理,就是不想讓別人看到。
“相公的字,真好看。”慧兒放下茶盤,沒話找話。
“是嗎?”鄧源沒由來地一緊張,瞥了一眼自己寫過的字。平心而論,在後世,他多少算得上有些書法底子的。但現在,他可是不敢隨便讓另外一個讀書人看到自己的墨寶。
“是啊。”慧兒認真地說。
“好在哪?”
“很黑。”
“···”
很黑,是墨好,不是字好。
鄧源示意慧兒可以出去了。
不會誇人可以不用誇,謝謝。
“啪啪啪”,有人敲門。
陳伯到大門後問了兩句,過來通報:“哥兒,有人來訪。”走到窗下壓低了聲音:“前院的歸家姐弟來訪。”
歸來,歸來,方才寫的那二十幾個字仿佛具備了某種神力。
鄧源一下子精神了,噌地站起來:“那還通報什麽,趕緊開門去。”
大門開了,鄧源迎到門口,故作不滿地對陳伯說:“以後雨寧和歸莊賢弟來了,直接請進來!”
陳伯嘿嘿一笑,也不說話。
歸雨寧倒背著手笑吟吟地踱步進來:“喲,院子收拾得蠻不錯。”
鄧源不知上一任主人在的時候,歸家姐弟有沒有來拜訪過。但看歸雨寧的樣子,似乎是第一次進這院子,便也笑道:“寶地生金,我這是沾光了。”畢竟這裏曾經是歸氏祖宅,還是得給人家臉上貼金。
歸莊老老實實跟在姐姐身後,手裏拎著一個竹籃,與鄧源見禮後,便將竹籃遞給了陳伯。
“這裏麵是支塘酒釀餅和桂花栗子,父親從常熟帶迴來的,給你嚐嚐鮮兒。”歸雨寧指了指竹籃。
“多謝。”鄧源讓陳伯收下了。又問:“歸賢弟幾時迴來的?”嚴格來說,這是他和歸莊的第二次見麵,但已經很自來熟地稱唿人家為賢弟了。
歸莊迴道:“晚生隨家父昨日返迴昆山。家父本是要親自過來會會,但一路甚是勞累,怕精神不濟失了禮數,便讓晚生先過來拜訪。”
“哎,千萬別再晚生晚生的,賢弟的才學我是自愧不如的,莫說一個秀才功名,就是舉人、進士,對你來說也指日可待的。你若再在我麵前自稱晚生,那便是罵我。”
歸莊愣住,尷尬地一笑:“豈能壞了學校規矩?”
鄧源一指腳下:“在這裏,我的規矩就是規矩。”
歸莊用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姐姐。在他印象中,這位鄧秀才是個正常人啊,怎麽今日說話像得了失心瘋?
歸雨寧抿嘴一笑:“你會習慣的。”
三人到了客廳,分賓主落座。
鄧源自然坐了主位,而歸雨寧坐了客位上首,歸莊坐了下首。
歸莊已在歸雨寧那裏知道鄧源頗務雜學,故而稍作寒暄後便聊到了詩詞書畫,一個是少年才子,一個腦子裏裝了超前四百年的見識,聊得甚是投機。
在鄧源書房中看到那套從玉山別院帶出來的《震川先生集》,歸莊更是大起知己之感,隨手挑出幾本,就開始講歸有光當初創作時的心路曆程,把鄧源聽得一愣一愣的。
聊到開心處,歸莊從袖子裏取出自己的詩稿請鄧源斧正。鄧源便有些傻眼。讓自己聊一聊唐詩宋詞還可以,在拾人牙慧這方麵他自認造詣不低。但歸莊···曆史上的歸莊是詩畫名家不假,可鄧源從來沒真正讀過這位老先生的作品啊。趕緊接過詩稿放在桌上,道:“賢弟的詩,我要秉燭夜讀,待有了心得,再上門討教,如何?”
歸莊又是一愣,但也沒有硬按著人家脖子讀自己詩的道理,便笑道:“也好,也好。”
鄧源又轉移話題:“今年歲考已畢,院試就在眼前,賢弟可是要應考?”
按明製,蒙童考秀才,攏共分三步,分別是縣試、府試和院試。縣試、府試通過之後,便有了童生身份,接下來便可參加提學官主持的院試。院試過了,才真正具有秀才功名。
歸莊卻笑道:“我連縣試都未考,如何參加院試?”
“怎麽?”
“家父說,我心裏不清淨,縱然僥幸考中秀才,也不見得是好事。因而讓我多讀幾年書,好好磨磨性子再去應考。家兄也是讀書到二十歲,才去應考的。”
鄧源不太理解世外高人的教育理念,又不便當著人家姐弟的麵非議其父,隻能笑著點頭。
歸莊又道:“我有一好友,也住在宣化裏,與我同年同月而生,名叫顧絳——改日我可以為鄧兄引薦。他做事便比我認真,無論讀書、作詩還是做文章,認準的事情隻要開了頭,天上下刀子也要做完。家父便讓我以他為榜樣,什麽時候我自覺有他的七分毅力,便可去應考了。”
鄧源“哦”了一聲:“你這位顧朋友,想是中了式的?”
歸莊點頭:“他是天啟七年的秀才。”
鄧源掐指一算,天啟七年,那是兩年前。與歸莊同歲···豈不是十四歲便考中了秀才,恐怖如斯啊。如此才俊,一定要好好結交一下。
這地方,還真是人傑地靈!
隻是不知,那日魁星樓文會,這位顧朋友沒有參會。若是沒參會,不知被提學官評了幾等。
“咦,也是姓顧?”他忽然發現了問題。難道也是顧名俊、顧時俊的同族?
歸雨寧在一旁笑道:“雖然都是昆山顧氏,我可沒聽說他們有親戚關係。”
歸莊也笑了:“那樣的大族,咱們可高攀不起。”
鄧源知道歸氏門第清華,自然是不屑於結交閹黨出身的顧秉謙。不過他自己畢竟和顧名俊有些來往,便也不好在背後議論。
隨後歸雨寧又說了一句話,讓鄧源差點原地跳起:“說起顧家,這幾日城裏都在傳,顧家二位公子讓一個江湖騙子弄走了一萬多銀子,也不知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