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蕭決領兵首戰(2)
人在大夏,我靠無限選擇成權臣 作者:嶼夕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28章 蕭決領兵首戰(2)
那也是個響當當的大人物。
可惜遇到了不良人。
少時相交,形同手足的兄弟,為了心愛的女子選擇了背叛。
讓蕭氏近乎滿門隕落戰場,最後隻剩下阿父一個幺兒,被大母和諸位蕭氏宗婦以命相護,這才能夠平安長至十三歲,才有了後麵阿父光複門楣的事跡。
“兒省得,定不忘阿父教誨。”斂起思緒,蕭決抱拳作揖。
蕭煜拍了拍蕭決的肩膀,同他進了內屋。
待內侍奉來茶水後,蕭煜端起茶碗小抿一口,隨後說出今日的那封關於災民的奏折,溫聲問:“弘文有何看法?”
聽到這奏折,蕭決便明白了蕭煜來意。
“災年之下,百姓多無辜。北方有阿父的線人,南方亦如是。隻要在詔令下了之後,讓線人們調查清楚遷徙過來的人的信——雖然過程有些麻煩,但也能杜絕後患。”思忖片刻後,蕭決緩緩開口,
“這是其中一個法子。還有第二個法子,那便是不下詔令,拒絕百姓們的北遷,如此一來,那些人便進不來了。”
“嗯。弘文以為,哪個方法更好一些?”
“兒以為,戰爭與災年中,百姓是無辜的。”蕭決緩緩道。
聞言,蕭煜笑了笑,緩緩拿出一塊令牌遞了過去:“那此事交給弘文去辦怎麽樣?”
蕭決定睛一看。
可不就是阿父號令民間線人的那塊令牌嗎。
據聞這塊令牌曾經是屬於阿父恩師,那位前朝末代長公主嬴月姬的,後來文君病故前,親手將這塊令牌交給了阿父,連帶著她身後的人脈。
現在,阿父要將這塊令牌給他。
奇妙的傳承在心中蔓延,少年一臉鄭重地接過令牌,朝著蕭煜抱拳作揖:“兒定不負阿父所望!”
建元八年,九月十八日,蕭煜發布了一道詔令。
詔令內容大致如下——
凡是原戶籍在三州的庶民,可以憑借己身過所(古代版身份證)去大涼南疆各地關門進行入關檢測。
確認身份無誤後可以進入大涼,落大涼的暫居戶籍。落了戶籍後,你要簽一份朝廷的切結書,朝廷會根據你家人口給你賜良田,賜房屋和免費的耕牛與農具,保你進大涼之後到來年的秋收前衣食無憂。
等到你有了經濟收入後,就要開始慢慢地還朝廷借給你的錢。在你還清後切結書內容視為作廢,而你也將正式落大涼戶籍,成為正兒八經的大涼人。
這道詔令發布以後,立刻被蕭決帶人親自送往南疆,通過線人傳遍了三州各地。
蕭煜的這道詔令於逃荒的災民們而言,就像是黑暗裏的一道光,水中的一根救命稻草。
無論真假與否,他們都要去看一看。
為了活下去,為了讓他們的子子孫孫活下去。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大規模遷徙開始了。
得到了災民們的身份信息和圖像後,蕭決派人連夜臨摹複刻數份,分別發給各大關口的戍邊將軍手中,暗中讓他們一定要記住信息和圖像,不能讓任何一個可疑的人進來。
諸位戍邊將軍牢記此事,在災民們到來前硬生生記下了這份龐大的名單。
其後三月,數萬災民北遷,眾人從中抓到了不少企圖蒙混進來的細作,將之處以極刑後掛在關門口前。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諸國再也不敢派細作進去了,隻得眼睜睜看著災民們進入大涼。
而進入大涼後,蕭煜如約給他們賜田賜屋子與糧食,災民們看到天子一諾千金,紛紛喜極而泣。
有希望了,他們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這場詔令下去後,不隻是蕭煜,蕭決也跟著名聲大振。
民間多出不少讚美這位儲君的童謠。
而南方觀望的災民見狀,也不再猶豫,紛紛想要遷徙到北方。
此時各國君主坐不住了。
再這麽遷徙下去,他們國家就沒有百姓了,他們就成光杆司令了。
這可不行啊。
他們連忙下令發了賑災糧食和銀子,這才勉強製止了百姓們的遷徙。
……
建元九年正月,蕭決返迴王都,將令牌歸還蕭煜,蕭煜拒收。
“今年弘文便要十三成年了,這枚令牌,便當做阿父提前為你準備的生辰禮吧。”蕭煜笑。
蕭決愣了愣,隨後將其小心翼翼地收起。
同年三月,第三次會試開始。
三月二十,大涼的第三位寒門狀元郎誕生了。
在這一年,蕭煜為科舉入仕的年輕人們設立了一個新的官職。
欽差大臣。
這個官位同九卿,職位內容不限,由天子隨意定下。
比如,蕭煜封這第三位狀元郎為欽差大臣,讓他協助巡察禦史監察各郡。
等到一年期滿迴來,他就能憑借這一年間積攢的功績獲得其他官職。
但都是九卿屬官起步的了。
這個官職可饞壞了不少世家子弟,但看到寒門和庶民子弟那樣努力三年甚至更久才能從數萬人中擠破了頭搶到狀元郎的位置,又紛紛望而卻步。
還是九品中正香。
而經過九年時間,寒門和庶民已經對科舉製度改了觀。
這無疑是九品中正後,最公平的一種選官製度。
隻有讓科舉發揚光大,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才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現在,科舉製度剛剛萌芽,他們不能讓世家有所察覺。
所以,這些人都心照不宣地表麵抗拒科舉,暗中卻為了下一屆的狀元郎之位,而開始瘋狂地內卷起來。
還是建元九年,這一年北方畜牧業得到了大力發展——
在蕭煜於涼州廢除了等級森嚴的食肉製度後,涼州百姓的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他們現在不僅能吃五穀雜糧,雞鴨魚豬,甚至老死的牛切下來的肉他們都能嚐一嚐。
但畜牧業發展的太好,也容易引來別人的眼紅。
比如某些遊牧民族。
這年七月,李長樂過了自己十三歲的生辰,仗著一身功夫,想要出門去闖蕩。
李連城看著自家閨女那三腳貓功夫,嘴角抽了抽,在薑蘭舟的勸說下,還是默默看著小姑娘半夜背著行囊策馬離開狄道郡。
那也是個響當當的大人物。
可惜遇到了不良人。
少時相交,形同手足的兄弟,為了心愛的女子選擇了背叛。
讓蕭氏近乎滿門隕落戰場,最後隻剩下阿父一個幺兒,被大母和諸位蕭氏宗婦以命相護,這才能夠平安長至十三歲,才有了後麵阿父光複門楣的事跡。
“兒省得,定不忘阿父教誨。”斂起思緒,蕭決抱拳作揖。
蕭煜拍了拍蕭決的肩膀,同他進了內屋。
待內侍奉來茶水後,蕭煜端起茶碗小抿一口,隨後說出今日的那封關於災民的奏折,溫聲問:“弘文有何看法?”
聽到這奏折,蕭決便明白了蕭煜來意。
“災年之下,百姓多無辜。北方有阿父的線人,南方亦如是。隻要在詔令下了之後,讓線人們調查清楚遷徙過來的人的信——雖然過程有些麻煩,但也能杜絕後患。”思忖片刻後,蕭決緩緩開口,
“這是其中一個法子。還有第二個法子,那便是不下詔令,拒絕百姓們的北遷,如此一來,那些人便進不來了。”
“嗯。弘文以為,哪個方法更好一些?”
“兒以為,戰爭與災年中,百姓是無辜的。”蕭決緩緩道。
聞言,蕭煜笑了笑,緩緩拿出一塊令牌遞了過去:“那此事交給弘文去辦怎麽樣?”
蕭決定睛一看。
可不就是阿父號令民間線人的那塊令牌嗎。
據聞這塊令牌曾經是屬於阿父恩師,那位前朝末代長公主嬴月姬的,後來文君病故前,親手將這塊令牌交給了阿父,連帶著她身後的人脈。
現在,阿父要將這塊令牌給他。
奇妙的傳承在心中蔓延,少年一臉鄭重地接過令牌,朝著蕭煜抱拳作揖:“兒定不負阿父所望!”
建元八年,九月十八日,蕭煜發布了一道詔令。
詔令內容大致如下——
凡是原戶籍在三州的庶民,可以憑借己身過所(古代版身份證)去大涼南疆各地關門進行入關檢測。
確認身份無誤後可以進入大涼,落大涼的暫居戶籍。落了戶籍後,你要簽一份朝廷的切結書,朝廷會根據你家人口給你賜良田,賜房屋和免費的耕牛與農具,保你進大涼之後到來年的秋收前衣食無憂。
等到你有了經濟收入後,就要開始慢慢地還朝廷借給你的錢。在你還清後切結書內容視為作廢,而你也將正式落大涼戶籍,成為正兒八經的大涼人。
這道詔令發布以後,立刻被蕭決帶人親自送往南疆,通過線人傳遍了三州各地。
蕭煜的這道詔令於逃荒的災民們而言,就像是黑暗裏的一道光,水中的一根救命稻草。
無論真假與否,他們都要去看一看。
為了活下去,為了讓他們的子子孫孫活下去。
於是,一場浩浩蕩蕩的大規模遷徙開始了。
得到了災民們的身份信息和圖像後,蕭決派人連夜臨摹複刻數份,分別發給各大關口的戍邊將軍手中,暗中讓他們一定要記住信息和圖像,不能讓任何一個可疑的人進來。
諸位戍邊將軍牢記此事,在災民們到來前硬生生記下了這份龐大的名單。
其後三月,數萬災民北遷,眾人從中抓到了不少企圖蒙混進來的細作,將之處以極刑後掛在關門口前。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諸國再也不敢派細作進去了,隻得眼睜睜看著災民們進入大涼。
而進入大涼後,蕭煜如約給他們賜田賜屋子與糧食,災民們看到天子一諾千金,紛紛喜極而泣。
有希望了,他們有活下去的希望了。
這場詔令下去後,不隻是蕭煜,蕭決也跟著名聲大振。
民間多出不少讚美這位儲君的童謠。
而南方觀望的災民見狀,也不再猶豫,紛紛想要遷徙到北方。
此時各國君主坐不住了。
再這麽遷徙下去,他們國家就沒有百姓了,他們就成光杆司令了。
這可不行啊。
他們連忙下令發了賑災糧食和銀子,這才勉強製止了百姓們的遷徙。
……
建元九年正月,蕭決返迴王都,將令牌歸還蕭煜,蕭煜拒收。
“今年弘文便要十三成年了,這枚令牌,便當做阿父提前為你準備的生辰禮吧。”蕭煜笑。
蕭決愣了愣,隨後將其小心翼翼地收起。
同年三月,第三次會試開始。
三月二十,大涼的第三位寒門狀元郎誕生了。
在這一年,蕭煜為科舉入仕的年輕人們設立了一個新的官職。
欽差大臣。
這個官位同九卿,職位內容不限,由天子隨意定下。
比如,蕭煜封這第三位狀元郎為欽差大臣,讓他協助巡察禦史監察各郡。
等到一年期滿迴來,他就能憑借這一年間積攢的功績獲得其他官職。
但都是九卿屬官起步的了。
這個官職可饞壞了不少世家子弟,但看到寒門和庶民子弟那樣努力三年甚至更久才能從數萬人中擠破了頭搶到狀元郎的位置,又紛紛望而卻步。
還是九品中正香。
而經過九年時間,寒門和庶民已經對科舉製度改了觀。
這無疑是九品中正後,最公平的一種選官製度。
隻有讓科舉發揚光大,那些身份低微的人才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但現在,科舉製度剛剛萌芽,他們不能讓世家有所察覺。
所以,這些人都心照不宣地表麵抗拒科舉,暗中卻為了下一屆的狀元郎之位,而開始瘋狂地內卷起來。
還是建元九年,這一年北方畜牧業得到了大力發展——
在蕭煜於涼州廢除了等級森嚴的食肉製度後,涼州百姓的生活品質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他們現在不僅能吃五穀雜糧,雞鴨魚豬,甚至老死的牛切下來的肉他們都能嚐一嚐。
但畜牧業發展的太好,也容易引來別人的眼紅。
比如某些遊牧民族。
這年七月,李長樂過了自己十三歲的生辰,仗著一身功夫,想要出門去闖蕩。
李連城看著自家閨女那三腳貓功夫,嘴角抽了抽,在薑蘭舟的勸說下,還是默默看著小姑娘半夜背著行囊策馬離開狄道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