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平凡之路(四)


    六年後


    建初元年


    釜山


    曇花鎮


    鎮外的一個小農莊


    “呱呱——”


    “咕咕咕咕——”


    “咩——”


    許多雞鴨綿羊的聲音叫喚不停,三隻綿羊被放養在草地上,幾十隻雞被放養在農莊裏自由活動,幾十隻鴨子被放養在水稻田裏自由地捕捉稻田裏的蟲子。


    由於在王家統治下,每個人的人均田畝量是中原的兩三倍,地實在太多太大了,所以他們沒辦法像中原一樣聚居在一個個小村莊裏,而是每戶人家都有一個小農莊,在農莊內進行生產活動。


    這主要是王家與中原朝廷的統治思維不一樣。


    中原統治者是希望在有限的土地內養活更多的人,這樣就有更多人給朝廷交人頭稅。


    而王家的想法則是,在有限的土地內養更少的人,這樣就可以節省出更多口糧賣到中原賺錢,有了更多的錢和糧食,就可以加快對海外地區的開荒。


    因此,如果一個人最少需要二十畝地才不會餓死,同時他的精力又最多隻能開墾五十畝地時。


    中原朝廷的想法是給每個人都分二十畝地,這樣的話,在同樣多的地的情況下,就可以養活更多人口,有了更多的人口就有更多的人交稅。


    而王家的想法則是給每個人都分五十畝地,將每一個農民的精力都用到極限,在土地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更少的人,就意味著消耗的口糧更少,就能有更多的餘糧拿去繼續開荒、釀酒、賣錢。


    而且人太多了的話,管理起來也更麻煩,如果人均資源量多還無所謂,人均資源量少的情況下,就更加難以管理了。


    人均資源量足夠多的時候,哪怕王家敲骨吸髓,百姓也勉強能夠餓不死,人均資源量太少的話,哪怕朝廷隻是稍微提高一下稅率用來征稅對付外敵,都會導致一大片百姓餓死,搞得天下哀鴻遍野,到處都是造反的人。


    所以,雖然王家對自己統治下的百姓剝削其實比朝廷更嚴重,基本沒實行過仁政,但在事實上,王家統治下的百姓卻比中原百姓生活得更加滋潤。


    而在中原,雖然朝廷常常進行休養生息等仁政,可百姓的生活水平卻反而不如被敲骨吸髓的王家百姓。


    當百姓有一百斤糧食時,哪怕被王家拿走九十斤,他們也勉強能活下去,當百姓隻有十斤糧食時,哪怕中原朝廷隻是拿走五斤,都將會導致遍地饑荒。


    從來不屑於對百姓實行仁政的王家,其治下百姓卻過得有滋有味,常常對百姓實施仁政的中原,其治下百姓卻總是貧困潦倒。


    之所以會有這種想法上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王家自先祖王康時期就點出了【探索理念】,認為海外的土地和資源有的是,所以沒必要分得那麽小氣,這樣隻會耽誤自己賺錢的速度,一直開荒,用海外無限的資源來養更多子民,而中原則隻能在祖祖輩輩的土地上(漢地十八省)內卷,在祖祖輩輩的土地上(漢地十八省)扣扣嗖嗖地用有限的資源做更多的事。


    對於如何擴張人口數量,王家是通過增加資源總量的方式來增加人口數量,意思就是是把蛋糕做大,而中原是想辦法將蛋糕分得更仔細、更合理,從而用有限的資源養活更多人口。


    想要發展出一片天地,是靠內卷還是靠開擴,那就見仁見智了。


    而在這個小農莊裏,住著的便是梅林一家人。


    梅林是梅珊的女兒,原本跟梅珊一起居住在嫦娥城,二十歲成年後,她便被王家送到釜山城繼續開荒。


    並且在釜山與一位男性開荒者成親生育,兩個人加起來有一百畝田。


    她生了四個女兒,大女兒因為是她的農田繼承人,所以被留在農莊內,二女兒因為是丈夫的農田繼承人,所以也被留在農莊內,三女兒在前幾天剛滿二十歲,按照王家的法律《開荒法案》規定:已滿二十歲,而且又不是農田繼承人的,是不準留在原居所繼續生活的,必須去新的海外地區開荒,或者是去城裏成為一個手工業者(打工人)。


    所以,等到每年的秋收過後,王家船隊便會一座座城池地進行人口清理,將那些已滿二十歲、又不是農田繼承人的百姓遷徙到海外繼續開荒,始終保持人均五十畝地,防止五十畝地代代相傳導致人均田畝量降低。


    比如五十畝地分給兩個後代,人均就變成了二十五畝,然後兩個後代又分給四個後代,人均田畝就隻剩十二畝了,這樣一代代分下去,遲早會跟中原一樣產生大規模饑荒。


    這樣的話,糧食的總產量不變的情況下,因為人口增加,導致老百姓消耗的口糧變多了,剩下的餘糧自然也就更少了,那不就等於王家賺的錢變少了嗎?因此王家是絕對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的!


    所以,等到今年秋天到來時,她的三女兒就隻能跟她分離,前往未知的海外繼續開荒。


    至於她的四女兒,因為尚未滿二十歲,所以也可以留在這個農莊繼續生活。


    依靠著販賣一些餘糧,梅林積攢了一些錢,然後用這些錢買了些小母雞,將這些小母雞養大後,母雞生出來的雞蛋她自己舍不得吃,而是賣給【雞蛋采購員】,這樣又可以繼續積攢更多錢,然後她便用更多錢又買了幾頭羊,農閑的時候剪剪羊毛,然後將羊毛售賣給【羊毛采購員】,又能增加一筆可觀的收入。


    大部分狩獵小隊都跟著王家去倭人列島繼續狩獵,將賞金獵人這個行業繼續發揚光大去了。


    但也有一些狩獵小隊選擇留在三韓地區,他們進行了轉行,不再進行奴隸捕捉,而是開辦了一個個小型的手工業作坊,亦或是經營一些買賣,大多數則是兼而有之。


    比如釜山城現在最有名的桃園狩獵小隊,他們沒有跟隨王家船隊一起去倭人列島,而是改名【桃園行會】,並且在釜山城開辦了一個羊毛紡織作坊,每天都有【桃園行會】的成員去釜山城的各個農莊收購羊毛,然後將這些羊毛帶迴到【桃園行會】經營的羊毛紡織作坊進行紡織。


    久而久之,這些人也因此被大家稱唿為【羊毛采購員】,亦或是【桃園采購員】


    他們不僅收購羊毛,也順帶收購雞蛋、雞毛、鴨毛、鴨蛋等農產品,然後帶迴到城裏的【桃園雜貨鋪】統一銷售,這個【桃園雜貨鋪】自然也是【桃園行會】開辦的。


    桃園狩獵小隊將自己將近兩百年狩獵所賺來的錢都投入到了手工業作坊生產中去,他們也想要過上不用刀口舔血也能日入鬥金的生活。


    這些行會的出現,可謂是王家統治下的百姓們的及時雨,她們每天忙著農耕,根本沒時間大老遠跑去城裏售賣自己的農產品,現在有人願意主動“下鄉”來采購他們的農產品,那真是極好的。


    就算這樣其實是要被割剪刀差又能如何呢?


    中原的百姓就算想要被這樣割剪刀差都沒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仙人草豆腐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仙人草豆腐乳並收藏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