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同行
虎子將眾人帶到村莊裏,那些人擇了幾間房子也安頓了下來,虎子迴來後對嬤嬤嚷道“娘親,餓死我了,飯做好了嗎?”
嬤嬤憤怒的拿筷子敲虎子的頭,這力道可比昨日大多了,虎子吃痛的“啊”了一聲道“娘親,你是要我的命嗎?”
嬤嬤雙手插腰罵他“你這笨家夥,那都是些什麽人呀,你就趕往這裏引,你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虎子嘿嘿傻笑道“娘親,他們是宛城的冉家,鼎鼎有名的良善人家。”
嬤嬤驚訝道“冉家,他們也離開了宛城,那宛城現在如何了?”
知秋和知景也很是驚訝,知秋更是知道,上一世的許多事情,其中冉家就是很有名的,當時冉家在官府開始賑災的時候也是開放了災蓬,後來難民暴動之時,冉家首先遭受了衝擊,死了許多人,東西也被搶劫一空,冉老爺、冉夫人在家丁死士的拚勁全力的護衛下,方才帶著一雙兒女堪堪的逃出了宛城,這怎麽迴事,這不過才十幾天呀,離上一世暴動應該還有近一個月,怎麽冉家卻出現在此地。
知秋對此事抱有很大的疑問,但是自己家和冉家在此之前並沒有什麽交集之處,冒然跑去也很是不妥,因而,也隻得將疑問作罷。
中飯用過後,虎子依舊去挑野菜。
知秋等人也在做出發前最後的準備,而冉家卻派了一名管事來請她們前去,知景將知秋拉到一旁“他們家是何意?”
知秋道“大概是要詢問一些事情吧。”
知景道“那我們去嗎?”
知秋道“去看看也好。”
知景和知秋交代好嬤嬤,二人就隨那管事前往冉家去。
知景和知秋是頭一次見到冉老爺,隻見此人四十上下,清瘦的身材,身旁坐著一普普通通的婦人,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女依偎著婦人,見到長輩,二人趕緊上前拜見。
冉老爺笑嗬嗬的捋著胡須道“恩,不愧是宛城令的千金,果真不凡呀。”
知景趕緊謙虛道“不敢,不敢。”
冉老爺道“想當初我與你們父親也曾打過不少交道,今日一見世兄的一雙女兒如珠如玉,多年未見此刻卻在此相遇,真是巧呀。”
知景點點頭道“晚輩也覺得甚是有緣呀。”
冉老爺捋了捋胡須道“早上我們在村口見到那個小夥子,聽說是你家的仆人,我看他挖了不少的野菜,剛剛聽侍衛說那小夥子又去村口挖野菜了,二位侄女若是有難處,冉某願幫上一幫,還請二位侄女不要有所顧忌呀。”
知景道“哪裏的話,冉老爺在宛城賑濟災民,晚輩早已聽聞大名,怎敢嫌棄。”
知秋也道“晚輩家出發的時候車馬有限,忘了帶著馬糧,這才不得已就近取材,其實晚輩等已然準備的差不過。”
冉夫人道“夫君,那馬兒主要是吃大豆,這才有氣力。”
冉老爺點點頭道“二位小姐,這樣吧,一會我讓管家給你們送上一袋大豆,還望前往不要推辭。”
知景看知秋,知秋點了點頭,知景這才謝道“如此,那就多謝冉老爺。”
知秋好奇道“冉老爺,侄女請教一下,不知你們是否要前往文昌鎮嗎?”
冉老爺笑嗬嗬的言道“不是,不是,我們是要去雲陽。”
知秋和知景相互對望了一下,知秋好奇道“世人多是從永寧鎮那條路前往雲陽,為何冉老爺卻要走這條道。”
冉老爺沉重道“不瞞侄女,我們先前也是走的永寧鎮那條官道,不過快到永寧鎮的時候,救了杜家的人,聽聞那永寧鎮已為歹人控製,這條通往雲陽的畢竟之路此刻已然是兇險萬分,這才改道前往雲陽。”
知景驚訝道“杜家的人,這怎麽會,先前我們和杜家在永寧鎮外之時,杜家已然派了侍衛前去查探,而且杜家已經改道了,這怎麽會?”
冉老爺道“哎,永寧鎮中的歹人又怎會放過杜家這條大魚呀。好在杜家侍衛眾多,雖然遭受了些損失,不過也尚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侄女沒有跟杜家走真是明智之舉呀,要不恐遭不測呀。”
一時間眾人都麵色憂愁,冉老爺看了看凝重的知景和知秋道“二位侄女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如我們一道前往雲陽可好?”
知景和知秋對於冉老爺的提議當然讚同了,之前知秋為杜家提醒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和杜家一起前往雲陽,無奈那杜老爺實在是涼薄之人,自己幫了他那麽大的忙,他卻依舊對自己家不管不顧,走的時候連個招唿都沒有打,這才使得知秋覺得此人實不可信矣,難道今天見冉老爺主動提出,二人趕緊道謝。
二人返迴之時,嬤嬤早已翹首以盼多時,二人簡要的將情況給嬤嬤說了一下,嬤嬤高興的言道“這真是太好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這路上不太平了。”
知景道“秋兒,我還是有些憂慮,要是再遇見個歹人的話,跟著冉家會不會樹大招風呀。”
知秋想了想道“恩,我看不會,冉家有侍衛,一般宵小之輩恐難近身,而像能夠襲擊杜家那樣的歹人也沒那麽多,而且雲陽正在調軍,其實如果不是離永寧鎮很近的話,一般人還是不敢亂來的,而此地離雲陽應該也不到二百裏了,我覺得出現歹人的情況不太可能,麵臨更大的危險反倒是饑餓。”
知景問嬤嬤“嬤嬤,要是我們此行前往雲陽不順的話,我們的米糧可夠堅持到榆陽。”
嬤嬤道“大小姐,二小姐,嬤嬤今日查看咱們的米糧,還有三百斤的黑麵,一百五十斤的白麵,大米、小米各七八斤,幹菜兩斤,剩下的就是這些日子二小姐和虎子挑的野菜,不過已經全部晾曬幹了,將那些野菜已經分裝到空下來的袋子裏了。”
知秋道“如果雲陽之行順利的話這是沒有什麽問題的,若是雲陽城此刻守衛森嚴,實在不許我等進城,或者進城後又無法購置到米糧的話,這些恐怕就不是很夠,畢竟一千兩百裏地這才四百多裏,具體到榆陽的話,還有近乎八百裏的地,形式不是很好。”
知景道“哦,冉家不是說要送我們一百斤的大豆嗎。”
知秋道“那也不過是一袋子而已,於我們八匹馬來說,近乎一個月的口糧還是相差較多。”
虎子將眾人帶到村莊裏,那些人擇了幾間房子也安頓了下來,虎子迴來後對嬤嬤嚷道“娘親,餓死我了,飯做好了嗎?”
嬤嬤憤怒的拿筷子敲虎子的頭,這力道可比昨日大多了,虎子吃痛的“啊”了一聲道“娘親,你是要我的命嗎?”
嬤嬤雙手插腰罵他“你這笨家夥,那都是些什麽人呀,你就趕往這裏引,你把我的話當耳旁風了。”
虎子嘿嘿傻笑道“娘親,他們是宛城的冉家,鼎鼎有名的良善人家。”
嬤嬤驚訝道“冉家,他們也離開了宛城,那宛城現在如何了?”
知秋和知景也很是驚訝,知秋更是知道,上一世的許多事情,其中冉家就是很有名的,當時冉家在官府開始賑災的時候也是開放了災蓬,後來難民暴動之時,冉家首先遭受了衝擊,死了許多人,東西也被搶劫一空,冉老爺、冉夫人在家丁死士的拚勁全力的護衛下,方才帶著一雙兒女堪堪的逃出了宛城,這怎麽迴事,這不過才十幾天呀,離上一世暴動應該還有近一個月,怎麽冉家卻出現在此地。
知秋對此事抱有很大的疑問,但是自己家和冉家在此之前並沒有什麽交集之處,冒然跑去也很是不妥,因而,也隻得將疑問作罷。
中飯用過後,虎子依舊去挑野菜。
知秋等人也在做出發前最後的準備,而冉家卻派了一名管事來請她們前去,知景將知秋拉到一旁“他們家是何意?”
知秋道“大概是要詢問一些事情吧。”
知景道“那我們去嗎?”
知秋道“去看看也好。”
知景和知秋交代好嬤嬤,二人就隨那管事前往冉家去。
知景和知秋是頭一次見到冉老爺,隻見此人四十上下,清瘦的身材,身旁坐著一普普通通的婦人,一個十歲左右的少女依偎著婦人,見到長輩,二人趕緊上前拜見。
冉老爺笑嗬嗬的捋著胡須道“恩,不愧是宛城令的千金,果真不凡呀。”
知景趕緊謙虛道“不敢,不敢。”
冉老爺道“想當初我與你們父親也曾打過不少交道,今日一見世兄的一雙女兒如珠如玉,多年未見此刻卻在此相遇,真是巧呀。”
知景點點頭道“晚輩也覺得甚是有緣呀。”
冉老爺捋了捋胡須道“早上我們在村口見到那個小夥子,聽說是你家的仆人,我看他挖了不少的野菜,剛剛聽侍衛說那小夥子又去村口挖野菜了,二位侄女若是有難處,冉某願幫上一幫,還請二位侄女不要有所顧忌呀。”
知景道“哪裏的話,冉老爺在宛城賑濟災民,晚輩早已聽聞大名,怎敢嫌棄。”
知秋也道“晚輩家出發的時候車馬有限,忘了帶著馬糧,這才不得已就近取材,其實晚輩等已然準備的差不過。”
冉夫人道“夫君,那馬兒主要是吃大豆,這才有氣力。”
冉老爺點點頭道“二位小姐,這樣吧,一會我讓管家給你們送上一袋大豆,還望前往不要推辭。”
知景看知秋,知秋點了點頭,知景這才謝道“如此,那就多謝冉老爺。”
知秋好奇道“冉老爺,侄女請教一下,不知你們是否要前往文昌鎮嗎?”
冉老爺笑嗬嗬的言道“不是,不是,我們是要去雲陽。”
知秋和知景相互對望了一下,知秋好奇道“世人多是從永寧鎮那條路前往雲陽,為何冉老爺卻要走這條道。”
冉老爺沉重道“不瞞侄女,我們先前也是走的永寧鎮那條官道,不過快到永寧鎮的時候,救了杜家的人,聽聞那永寧鎮已為歹人控製,這條通往雲陽的畢竟之路此刻已然是兇險萬分,這才改道前往雲陽。”
知景驚訝道“杜家的人,這怎麽會,先前我們和杜家在永寧鎮外之時,杜家已然派了侍衛前去查探,而且杜家已經改道了,這怎麽會?”
冉老爺道“哎,永寧鎮中的歹人又怎會放過杜家這條大魚呀。好在杜家侍衛眾多,雖然遭受了些損失,不過也尚未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侄女沒有跟杜家走真是明智之舉呀,要不恐遭不測呀。”
一時間眾人都麵色憂愁,冉老爺看了看凝重的知景和知秋道“二位侄女若是不嫌棄的話,不如我們一道前往雲陽可好?”
知景和知秋對於冉老爺的提議當然讚同了,之前知秋為杜家提醒的時候,就是希望能夠和杜家一起前往雲陽,無奈那杜老爺實在是涼薄之人,自己幫了他那麽大的忙,他卻依舊對自己家不管不顧,走的時候連個招唿都沒有打,這才使得知秋覺得此人實不可信矣,難道今天見冉老爺主動提出,二人趕緊道謝。
二人返迴之時,嬤嬤早已翹首以盼多時,二人簡要的將情況給嬤嬤說了一下,嬤嬤高興的言道“這真是太好了。這樣我們就不用擔心這路上不太平了。”
知景道“秋兒,我還是有些憂慮,要是再遇見個歹人的話,跟著冉家會不會樹大招風呀。”
知秋想了想道“恩,我看不會,冉家有侍衛,一般宵小之輩恐難近身,而像能夠襲擊杜家那樣的歹人也沒那麽多,而且雲陽正在調軍,其實如果不是離永寧鎮很近的話,一般人還是不敢亂來的,而此地離雲陽應該也不到二百裏了,我覺得出現歹人的情況不太可能,麵臨更大的危險反倒是饑餓。”
知景問嬤嬤“嬤嬤,要是我們此行前往雲陽不順的話,我們的米糧可夠堅持到榆陽。”
嬤嬤道“大小姐,二小姐,嬤嬤今日查看咱們的米糧,還有三百斤的黑麵,一百五十斤的白麵,大米、小米各七八斤,幹菜兩斤,剩下的就是這些日子二小姐和虎子挑的野菜,不過已經全部晾曬幹了,將那些野菜已經分裝到空下來的袋子裏了。”
知秋道“如果雲陽之行順利的話這是沒有什麽問題的,若是雲陽城此刻守衛森嚴,實在不許我等進城,或者進城後又無法購置到米糧的話,這些恐怕就不是很夠,畢竟一千兩百裏地這才四百多裏,具體到榆陽的話,還有近乎八百裏的地,形式不是很好。”
知景道“哦,冉家不是說要送我們一百斤的大豆嗎。”
知秋道“那也不過是一袋子而已,於我們八匹馬來說,近乎一個月的口糧還是相差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