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野菜


    第二日清晨,知秋睡醒後,見兩輛馬車正停在岔道口邊,知秋高興道“沒想到虎子還有些本事,我讓他趕個二十裏地就好了,沒想到卻走到了這兒。”


    知景連頭道是,不由得打了個哈欠,知秋趕緊讓她去休息,知景也沒有推脫,趕緊進去休息。


    白日裏換成了知秋的馬車在前邊,嬤嬤駕著馬車在後邊跟著,此刻他們前行的這條官道沒有先前的那條官道寬敞,官道上隻容得下一輛馬車的寬度,官道兩旁是農田,可是因著大旱的原因,田地幹枯,農人所種的作物全完了,到處都是因幹旱而死亡的植物,路兩旁的一些生命力頑強的植物倒是長的很好,見或者稀稀拉拉的長了一些,一些身背包袱的逃難者,也在田間走走挖挖,知秋見此情形越發的覺的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這條道雖然人煙稀少,但是卻安全的多,看這情形此路是比較好走的。


    一上午就這樣走著走著,時間很快的就過去了,到了用午膳的時候,虎子和知景都起來了,馬車也就停在路當中,幾個人正在用餐時又見到幾個難民在兩遍的田地中挖野菜。


    知秋好奇的走過去詢問道“打擾了。”


    那幾個人正在挖菜都抬頭看了眼知秋,其中一個胖些的中年女子問道“貴人是問我們嗎?”


    知秋點點頭道“請問一下,這裏是哪裏,這裏好似沒有遭受蝗災呀?”


    那婦人道“貴人不知,咱們這裏是文昌鎮管轄範圍,貴人說的蝗災咱們這裏總算是老天保佑,沒有發生此等天災,不過最近確實旱的厲害,村子的人眼見農作物沒有收成,如此下去實在不是個辦法,所以大家都決定去最近大城鎮謀些生路。”


    知秋道“那麽一般都去哪裏呢?”


    那婦人道“哎,還能去哪裏了,一般不是去雲陽就是去宛城,不過這些城鎮實在是路途遙遠,但是為了活下去也沒有辦法呀。”


    知秋道“大姐,那個文昌鎮鎮子裏離此地遠不遠呀?”


    婦人道“哦,文昌鎮往前走上五十裏,前邊有個岔道口您向西再走一百裏差不多就到了。不過貴人如果要去雲陽的話,那就繞的更遠了,若是從文昌鎮子到雲陽最少還得三百裏,可是若從前邊的岔路向東走的話,也就二百裏的路程。”


    旁邊挖菜的人插嘴道“你盡瞎指道,貴人有馬車,那能和咱們走路的相比,貴人要去文昌鎮,你到好,非讓人去雲陽。”


    婦人疑惑的問道“貴人是要去文昌鎮還是雲陽?”


    知秋道“我們要去雲陽。”


    婦人驕傲的對剛剛訓斥自己的人一仰頭,那模樣好似在說“你看吧。”


    知秋問道“你們是要去宛城嗎?”


    那些人紛紛點頭道“是呀,我們聽說宛城正在賑災,想著去那裏比較好,即可以吃些免費的米粥,又能趁機尋些活計,等災年過去,掙些銀兩買些種子迴去。”


    知秋疑惑道“那雲陽似乎離此地比宛城近些吧。”


    剛剛插嘴那人道“貴人不知,我那老頭子之前就在雲陽城打些靈活,老頭子,你給貴人說說。”


    被點到的一個幹瘦的小老頭說道“哦,雲陽哪裏現在進城的人特別多,可是卻不賑災,而且駐紮了許多官兵,說是要防著戎國進攻咱們,把許多的流浪漢都往城外趕,我也是聽那些人說是在宛城已經開了粥鋪,免費賑災了,所以這才給老婆子說不如到宛城去,這會雲陽城裏滿城的官兵。”


    知秋道“謝謝你們了,不過我是從宛城來的,哪裏雖然在賑災,可是城裏邊亂哄哄的,人也非常多,宛城畢竟是個小城,哪裏比的過雲陽,所以我勸幾位還是不要去哪裏了,不如另尋些出路。”


    老頭道“貴人是說我們到了宛城,隻怕也是尋不到活的。”


    知秋道“不瞞幾位長者,宛城中許多富貴的人家都已經離城了,就是我們這些小戶人家也有許多離開了宛城,你們就是此刻趕到宛城,又能找到些什麽活呢,不如往迴返還有些活路。”


    那老婆子道“多謝貴人了,我給老頭子說金窩銀窩也沒自己的狗窩好,這倔老頭子,非要跑到大城鎮去,咱們家往年也有些積糧,在家呆著,等旱災過去多好,非要走,這可好,人家貴人都不在宛城呆著,就這傻老頭非讓我們去宛城,怎麽勸都不聽,真把人沒給氣死。”


    老太婆絮絮叨叨的開始念叨老頭,知秋又那胖胖的婦人“這裏去雲陽不知道可有別的什麽鎮子嗎?”


    那胖婦人正在發愁是去宛城還是迴村裏,聽見知秋問自己,趕緊道“沒有,不過有好幾個村子,我們村就在前邊不遠。”


    知秋道“我見你們都挖起了野菜,已經吃了許久野菜了嗎?”


    胖婦人道“那倒不是,我們出門隻帶了些許的米糧,見這些野菜長的好就挖些下到粥裏。”


    虎子這時也跑到知秋身旁,他拿著工具也開始挖野菜,知秋看虎子覺得奇怪,虎子道“二小姐,娘親說挖野菜,她給我們做菜團子,很香的。”


    知秋笑著點了點頭道“那你好好挖,今天的晚飯就靠你了。”


    虎子道“小姐放心。”


    知秋返迴馬車時也順帶著從田間拽了些幹枯的作物,她抱著迴到馬車旁,嬤嬤見此趕緊接過去道“二小姐先歇歇吧,嬤嬤去喂馬。”


    知秋前去和知景將了下目前的情況,知景道“看來去雲陽的話也不一定妥當呀。”


    知秋道“那倒不一定,雲陽既然有那麽多的官兵,官府又不允許難民進入,我們去哪裏反倒安全。”


    知景道“那幾個人不知道會不會再去宛城?”


    知秋道“其實他們呆在自己的村裏,就算後邊米糧告急,你看這些野菜也能讓他們活命,總比趕到宛城強,宛城周邊都鬧蝗災,人就是餓極了,也沒有任何果腹之食呀。”


    知景點點頭道“是這樣的。”


    虎子挖了一大盆的野菜,他抱著大盆迴來,對知秋和知景道“那幾個老婆婆準備返迴自己的村子,他們說他們村子裏還有一口老井,小姐看?”


    知景道“啊,早知道,我們昨晚就拿糧食換水了,一百斤糧食呀。”


    知秋道“姐姐不要煩惱了,千金難買早知道呀,若是我們今日走錯了路,或者沒有遇見這幾個人,豈不是要朝著文昌鎮方向去,那樣的話,這點水還不夠我們堅持到文昌鎮呢。”


    知景道“你說的是,隻能如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鳳凰羽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賦並收藏鳳凰羽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