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事的小洛自住進新屋後,有白虎和白熊的陪伴,也不再時時纏著紫玉。


    一群以小洛為主的小孩兒,成天在山穀和海灣中與養熟的動物嬉戲,玩得忘乎所以。


    …


    江府。


    暴雨成災的江府,河水泛濫大麵積的良田被淹,種下的希望再次成泡影。


    洪水滾滾的河流,所過之處毀掉一切。


    有那絕望的老者,不願遠離故土,也不願拖累後人,一頭栽入洪水中。


    百姓隻能往最近的山上爬,大雨傾盆下泥濘糊身。


    站在山上的百姓,看著自家的房屋在洪水中倒塌,哭聲一片。


    府城內城門緊閉,街上渾濁的水淹到成人小腿,地勢低的房子已進水。


    四處都是背著包袱拖家帶口,在雨中往高處搬的人。


    街上的馬車、騾車飛馳而過,濺起人高的水花。


    也有那不怕的人,站在高處看著滾滾洪水,詩性大發。


    “洪水滾滾發,長蛟潛龍遊,兩岸人莫等,怪物深騰拔。”


    “姚兄好文采,小弟先行一步!”與之相聚的一位書生腳步匆匆下樓。


    站在高處,看著街上成群離開的人太震撼,他還是隨大流的好。


    好些店鋪前都碼著擋水的麻袋,但水還是慢慢浸進店內,水上漂浮著輕便的物品。


    家大業大的富貴人家,前後門都壘著高高的糧袋,將門堵得嚴嚴實實,與街上肆意侵吞的洪水,形成兩個鮮明的世界。


    高高的青磚院牆屹然不動,根本沒將眼前的洪水放在眼裏。


    …


    大門緊閉的梅府內,各房的值錢物都往高處搬,不用自己動手的主子,聚在閣樓上看著連天的雨霧談天說地。


    “老爺,今年的雨水是不是太多了!”梅苗氏憂心地道。


    “確實是多了些,我們這房子還是沒問題的。


    讓人在門後再多壘兩排麻袋,謹防門被衝開。”


    從下人迴報的消息來看,城裏的大戶人家都沒有動,動的都是一些普通百姓和小戶人家。


    “老爺,我們還是趁現在水勢小,早些搬去百裏府。


    那裏地勢高,又是南北交界處,肯定比江府安全。”梅苗氏提議道。


    “咱家這麽多人,匆忙下搬家哪是那麽容易的。


    孫女婿那邊還沒動靜,我們還是和他一起進退的好。


    吩咐下去,讓各房準備最要緊的細軟,隨時準備離開。”梅詠德嘴裏說著不急,卻眉頭皺得死緊。


    江府百年難遇一次洪水,一直風調雨順,這兩年的天氣卻格外奇怪。


    想到此的梅詠德心中敲響警鍾,對老二梅懸道。


    “子衡,派人去府台府打聽一下消息。”


    “爹,我怕下人說不清外麵的情況,還是親自跑一趟。”


    早坐不住的梅懸,起身匆匆離去,梅二夫人急得扯爛手中的絲帕,裙下的腳來迴挪動。


    梅府內的積水慢慢上漲,像探索未知地的頑皮小孩兒,四處遊蕩。


    …


    海上,風浪加大,大浪一個接一個拍打在商船上。


    大夏號甲板上海浪帶起的魚蝦,從高處落下被摔得七暈八素。


    瓢潑大雨打得人睜不開眼,躲在船艙內的眾人,隨著搖晃的船東倒西歪。


    船艙裏的物品更是滿艙跑,易碎的東西被破壞得沒一件完好物。


    船隻已無法正常行駛,隻能在海麵上隨波逐浪。


    三天後,海麵終於平靜,啃了三天生食的紫玉等人,嘴唇幹得裂開。


    “開船,往最近的碼頭休整!”


    走路不自覺搖晃的紫玉,趁著如廁的機會補充些淡水和熟食。


    甲板上全是東倒西歪出來透氣的人,個個都嘴唇幹得開裂,嗓子吵啞。


    “紫玉兄弟,船上已經沒有淡水,我們堅持不了多遠。”


    王興旺檢查一遍船上所剩的物資後出來,急火攻心下嘴邊起了兩泡,幹痛得他直吸氣。


    “包九,取海水燒開,取蒸汽水。”


    紫玉簡單的話,在場的人一下便聽懂操作,就跟他們平時燒水一個樣。


    誰也沒想到蒸汽遇冷滴下水珠這個方法,以前都是幹熬,每到一個新的碼頭都要下船補充淡水和食物。


    “好,小兄弟高明!”包九啞著嗓子吼道。


    一個個渴得想趴在甲板上舔積水的人,紛紛行動起來。


    …


    鹿野塢,興元府下一個小碼頭,停靠在此避風浪的船隻擠滿了碼頭。


    進不了碼頭的大夏號,隻能停在最外圍,放下船上的小船劃行到岸邊。


    碼頭上一片狼籍,好似被人洗劫過似的,滿地褐色泥沙。


    東倒西歪的牆壁,無頂的房子,紫玉和王興旺對視一眼。


    “這裏發生過水災!”兩人同時肯定地道。


    “十七,你去打聽一下情況怎麽樣!”紫玉對一起上岸的一名船工道。


    誰讓她是個不願費腦子的,幹脆給後買的下人按數字排,賦予他們大夏堡的夏姓。


    踩在泥濘中的紫玉,發現碼頭上挺立的僅有兩根石柱。


    …


    “少爺,這裏屬於興元府境內,這次的洪水是從江府衝下來的。


    聽說江府淹了大半,地裏的莊稼也被衝毀,府城內現在到處都是難民。


    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北莽人打過來了,很多從北方逃來的難民湧入南邊。”


    十七見自家少爺的臉越來越沉,不敢再多說下去。


    “不去江府了,去興元府!


    辦完事後盡快迴去,外麵已不能久留,遲則生變。”紫玉果斷地道。


    紫玉記得輿圖顯示,百萬群山的支脈將興元府和江府分隔開。


    不管是難民還是北莽人進入南方,江府必首當其衝。


    昔日富庶的江府早已名聲在外,不管是哪一方都會第一時間想去江府。


    一些邊遠窮苦地方,反而更容易保全。


    才兩年時間就要變天,坐在高位的天啟帝該焦頭爛額了,紫玉好心地替那皇帝擔心一絲絲。


    …


    紫玉和王興旺一起帶著兩名船工進鹿野鎮,街上各家店鋪都在清掃淤泥,少量的老弱難民坐在街邊乞討。


    在一家雜貨鋪補充船上需要的碗、盤等物,兩文錢一隻的粗碗賣到十文錢一個。


    糧食價格也是翻倍上漲,最貴的莫過於蔬菜,一顆拳頭大的白菜,要二十文。


    鎮上的水井因為洪水的原因,渾濁不堪又摻雜著海水,根本無法飲用,隻得放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搬空仇家庫房後,攜物資度過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鍋蓋小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鍋蓋小玉並收藏搬空仇家庫房後,攜物資度過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