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雲的手不由緊了緊。


    作為枕邊人,她自是知道,四郎此番如此大搖大擺迴來的目的。


    首先,肯定是為人子,父母眼看著即將辭別人世。


    趕著迴來,盼著能見父母最後一麵,親自為父母扶靈,親自為父母捧一捧土。


    燕華雖然沒有刻意像大明這般,主推以孝治天下。


    燕華是德、法、利,三足治天下的格局。


    但在燕華,孝道之類的德行,也絲毫不比大明差。


    隻是,燕華不追求那種僵化的形式罷了。


    在燕華,孝敬父母,並不是一定要聽從父母的話,聽從父母的安排。


    子女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並且主張大膽的提出來。


    父母對待子女,可以將其人生經驗傳授給子女,但隻能作為子女人生的參考。


    就好比祈嫿。


    現在都二十出頭的大姑娘了。


    他們的確征詢過丫頭的想法,畢竟,這些年,父皇、母後也幾次來信,甚至派人催促:該給老朱家的寶貝大孫女找個好夫婿了。


    可祈嫿這丫頭的要求高。


    試著和他們選中的燕華青年俊傑認識後,就不願意了。


    對此,他們也沒有強製性安排祈嫿的婚姻。


    當初雍鳴也是如此。


    若非雍鳴迴來和張麒大哥家閨女看對眼,他們也不會為了順應父皇的心思,強逼著雍鳴成婚。


    當時,父皇可給雍鳴,備選了好多女孩子呢。


    諸如此類,在德道方麵的改進和變化。


    充斥著燕華的方方麵麵。


    ……


    其次,四郎此番迴來,此時,明知道後麵的局勢和處境會越來越危險,還要選擇留下來。


    送父皇母後最後一程。


    其實,還有另外一些目的。


    比如,破一個人的‘金身’!


    為往後,很多親人的安危做謀劃。


    ……


    可……


    真的很危險。


    此刻,種種跡象已經表明,大哥真的準備有些動作。


    誰都不清楚。


    這些動作,到底要做到什麽程度。


    若隻是初結婚時,隻她和四郎兩人時,當真沒什麽好怕的。


    生能同枕。


    死能同穴。


    沒什麽遺憾,沒什麽可怕。


    可現在,有了孩子,她當真是不想冒風險。


    ……


    朱棣察覺到徐妙雲的擔憂,看了看周圍左右,確定無人看他們,悄悄伸手握住徐妙雲的手。


    輕聲道:“無事,最壞不過刀兵相見,孩子們的後路,我已經安排好了。”


    徐妙雲默默點點頭。


    ……


    於此同時。


    福建。


    閔鎮。


    嗚嗚嗚……


    幾艘從燕華駛來的蒸汽海船,拉響汽笛,緩緩駛入港口。


    “快快快,燕王燕華的船來了,趕快卸貨,今天的額外津貼又有著落了。”


    “哈哈,可不是嘛,隻要是燕華來的船,裝卸貨物給的價格都比咱們大明的船隊給的高。”


    “別說話了,有說話的力氣,多搬運點貨物,不但除了酬薪外,還有津貼拿,到了年終的分紅也多,快點快點。”


    ……


    一大群碼頭工人,熱鬧議論著,湧向燕華船隊停靠的碼頭。


    海船停靠穩定後。


    甲板船首。


    三十來歲的中青年,和船東站在船頭,看著熱鬧的卸貨景象。


    “周東家,你們給朝廷碼頭裝卸公司的酬勞很高嗎?”


    周東家年逾四十多歲,樂嗬嗬笑著,伸出三根手指頭,“司長,咱們燕華來的船隊,給出的裝卸酬勞,平均比朝廷這邊的海商高出五成,說實話,要不是咱們燕華,念著都是炎黃子孫,就憑這麽高的裝卸酬勞,咱們燕華的海商,就能擊垮朝廷海商,現在可不是十幾年前,咱們燕華海商,被朝廷海商,打壓的憋屈難受時了。”


    噢?


    司長便是軍情司司長方瑞。


    方瑞輕噢一聲,好奇問:“為何如此?咱們軍情司,受王爺命令,沒有在朝廷這邊,發展軍事情報係統,我們對這些細節,倒是不甚了解。”


    這位周東家,其實也是他們軍情司的成員。


    燕華的軍情司係統,之所以能在海外,遍布天下。


    甚至,都安插到,東征的十字軍中。


    靠的就是燕華的海商。


    軍事情報係統,以燕京為中心,依托這些海商的足跡,遍布除大明之外。


    所有燕華從海洋,能接觸的國家、政權、部落……


    源源不斷的把各種各樣的消息,送迴燕京的軍事情報司這個情報中樞大腦。


    又由這個中樞大腦,十幾個小部門,相互配合整理、梳理、分析,去除無用的,將有價值的,呈遞到王爺以及內閣。


    從而為燕華的戰略決策,做出有力支撐。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


    燕華擁有當今天下,最為完善強大,並且最具先進性的情報係統。


    朝廷的錦衣衛,早不知落後多少代差了。


    不過,大明例外。


    軍情司在大明,沒有係統,隻能從海商口中匯總整理。


    周東家笑著解釋,“之所以如此,總結起來,也主要是兩個方麵,首先,咱們燕華的貨品,附加價值高,利潤高,這還是販運迴朝廷這邊,咱們念著同為炎黃子孫,想著,更多鄉土村社能使用上咱們燕華的機械,推動中原鄉土村社向更高級發展,所以刻意壓低了利潤……”


    ……


    “其次,就是咱們的海船,我們海商商會,現在還感慨,當初王爺推動海商船隻更新換代的英明決策呢。”


    “蒸汽動力海船,效率更高,運行成本更低,這部分節省下來的成本,就足夠覆蓋裝卸產生的成本了,當然,隻有搞雇工身股製的碼頭裝卸公司,我們才會給這麽高的價格,像金陵,江浙等地,那些碼頭裝卸團體,我們之前給的錢多了,也全都被那些東家,或是幫派頭目自己裝到腰包裏了,後來我們就直接不給這麽高了,我們給高價,是想盡一份心,幫這些普通工人,可不是為了肥少數貪得無厭之輩。”


    “咱們船隊也是搞雇工身股製,咱們的工人,願意幫這些普通工人,可不願意,給那些貪得無厭之輩。”


    ……


    方瑞耐心聽著周東家嘮叨。


    從中剝離有效信息。


    唇角漸漸露出笑容。


    等周東家說完後。


    方瑞笑道:“周東家,走吧,有勞你送我們混入大明境內,此番,一旦太子對王爺翻臉,咱們王爺能不能全身而退,我們軍情司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多一手準備,就多一份保障。”


    “司長放心,我們這些軍情司外圍人員,也都做好準備了,從王爺離開燕京開始,每一艘商船上,都已經按照軍情司的要求,不但布置了大量海軍退役船員,就連武器都準備好了,別的不說,我們這些商船,一旦把藏起來的火炮搬出來,炮擊金陵城都辦得到,倒要看,誰敢動王爺一根汗毛!”


    方瑞笑笑,眼底卻閃過一抹憂慮。


    其實,他是不讚同王爺迴來的。


    ……


    日落西山時。


    金黃陽光,為整個禦花園度上了一層金色。


    這個季節,金陵其實並不暖和。


    可朱棣等人,已經幾次勸說朱元璋、馬秀英迴寢殿休息,都被朱元璋、馬秀英拒絕。


    “咱和你娘,以後有的是時間休息,可外麵的景色,外麵的空氣,再不多看幾眼,再不多吸幾口,往後可就沒機會嘍。”


    朱棣再一次去勸說,被朱元璋揮手製止。


    朱棣無奈,隻得說了幾句話。


    離開,給兩位老人留下單獨說說話的機會。


    老頭子和母親的感情,他們都很清楚。


    對他們的交代,已經交代了。


    現在兩個老人,肯定是想說說,屬於他們之間的話。


    他們身為孩子,遠遠看著,祝福著,此生也就沒有遺憾了。


    朱棣剛要走。


    朱元璋抓住朱棣的手,使勁兒緊了緊,可朱棣依舊感到了,這隻手的無力。


    相較於以前,抓住他的手,叮囑他,太無力了。


    朱棣強忍難受,擠出笑容,“爹,有什麽還要交代孩兒?”


    朱元璋扭頭看看馬秀英。


    兩位老人,衝朱棣笑著搖了搖頭。


    朱元璋欣慰看著,笑道:“咱們朱家,因伱而已經改變很多了,莫要再做什麽了,夠了,往後,好好過日子,要好好地。”


    “咱這輩子,打下這偌大江山,都沒有以有你這麽一個兒子驕傲。”


    朱棣哽咽,點頭,鼻音沉悶,輕嗯一聲。


    馬秀英摸了摸朱棣臉頰,笑著說道:“去吧。”


    ……


    朱元璋、馬秀英看著朱棣往不遠處,孩子們聚集的地方走去。


    眼中滿是欣慰。


    朱元璋抬手,胳膊顫顫巍巍,擋在麵前,看著金燦燦的夕陽,另一隻手,握住馬秀英的手。


    自言自語道:“秀英呐,咱這輩子,前二十年,就為了一個活字掙紮,中間二十年,為了一份野心野望奮鬥,後麵的三十多年,大明立國,是你、是老四,讓咱從故步自封,自滿中清醒,咱不敢說,多麽英明神武吧,畢竟,大明現在還有很多亂象,可咱也能說得上一句,無愧良心了……”


    朱元璋說著,感受著馬秀英的手漸漸僵硬,他微微用力,甚至使出全身力氣攥緊都沒有反應。


    眼睛微紅。


    唇角微微顫抖。


    卻又笑了。


    扭頭看了眼,坐在輪椅上,腿上蓋著,蒙漢示範區毛紡工業區,紡織出的第一塊毛毯,笑容定格在臉上的馬秀英。


    “你……咱還有話要和你說呢,你……也好,這會兒咱不用難為情了。”


    “秀英呐,咱有句話,其實早想對你說了,從瞧著,咱們家老四,把咱們家妙雲丫頭捧在手心時,就想和你說了,可就是抹不開麵子,覺得太難為情了。”


    ……


    “咱這輩子,最大的幸運,不是腦袋別褲腰帶上,打著打著,就從一個拿著一隻碗,到處化緣的和尚,打成一個皇帝,打下這偌大江山。”


    “咱最大的幸運,是娶到你啊。”


    “秀英呐,咱喜歡你,那種沒了你,就活不下去的喜歡……”


    朱元璋說著,擋著餘暉的手,無力落下……


    唇角噙著笑容,僅能動的眼睛,艱難看向笑容定格在臉上,沒有動靜的馬秀英。


    漸漸失去靈動的眼睛,在緩緩無力閉上的同時。


    含著化不開的情愫,以及笑意……


    最終閉上。


    不遠處。


    朱棣等人,一直注意著這邊。


    當看到,朱元璋的手,明顯是不受支配的落下時。


    所有人,瞬間紅了眼眶。


    “父皇!”


    一群人急匆匆跑來,朱標悲慟大喊一聲,在朱元璋、馬秀英麵前跪下。


    眾人跟著跪下。


    ……


    洪武三十六年。


    臘月。


    十八。


    朱元璋、馬秀英還是沒有撐過這一年。


    兩個老人,都是麵含慈祥笑容,沒有任何遺憾,安詳的走了。


    咚咚咚……


    當皇城內,九聲鍾鳴響起時。


    整個金陵城,聽到鍾聲的人,都知道,大明第一代帝後走了!


    消息很快傳開。


    舉國同悲!


    當夜。


    路燈照亮,且取消宵禁好些年的金陵城。


    一條條弄坊內。


    身穿麻布素縞的百姓,攜老扶幼,主動走出來,進入洪武大道。


    沿著洪武大道,開始向洪武門外皇城廣場集結。


    在洪武門外,叩首祭拜離開的百姓後麵,是更多湧來的百姓。


    以至於,來的百姓太多,朝廷不得不緊急調配兵馬入城,協助維持秩序。


    皇城城頭上。


    也已經一片素縞。


    朱棣穿著素縞麻衣。


    站在已經接管京畿兵權的湯和身邊,看著下麵,叩拜的百姓,聽著耳邊隱約傳來的哭泣聲,雖然悲傷,卻也高興,“二叔,我父皇這輩子,是成功的對吧?”


    “雖然對百官苛刻了點,但,看看這些百姓,雖然城池內的百姓,並沒有從這場父皇推動的大變革中受惠太多……”


    “但,看看這些百姓的自發行動,也能證明,父皇是成功的對吧,史書以及後人,至少要給父皇一個明君定論吧?”


    後世如何評價這段曆史。


    他真的無法預判。


    畢竟,他是知道的。


    有些人,哪怕做了無數好事。


    可也會被潑髒水。


    被後世某些別有用心之輩抹黑。


    百姓是質樸的,也是愚昧的,最容易被人帶節奏。


    他在燕華做那些事,到不在乎後世人如何評價。


    可他忽然特別在意,後來人如何評價父皇。


    “當然是成功的!”湯和鄭重點頭,“不管是史書,亦或是後來人,誰敢抹黑大哥,那就是沒良心!”


    “倒是老四你,走吧,陛下希望你能馬上走。”


    朱棣搖搖頭,往皇城內看了眼。


    這個時候,皇城內,已經在討論,安排大哥登基了。


    這也是曆朝曆代的傳統。


    上一代皇帝駕崩。


    首先並不是治喪。


    而是馬上確定新皇,新皇登基後,才是治喪。


    “二叔,時局如何發展,我還不知道,我有可能要破一座金身!”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