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啦啦……


    月光倒印在海麵上,艦船破開海浪的聲音,在甲板上響著。


    甲板上,站滿了人,可這一刻,所有人都鴉雀無聲,一雙雙眼睛,都盯著十裏外,那片朦朧的光亮處。


    日野業子向日野梓康扭頭,嘴唇動動,聲音響起。


    “大哥,那片光亮是什麽?黑夜,怎麽會有如此大一片光亮?”


    聲音很輕,似乎害怕,驚擾遠處的光亮,令這片光亮消失。


    夜晚的光亮,一直以來,就是人世界最美麗的夢想之一。


    聲音又有些顫抖,充滿了對未知事物的恐懼。


    日野梓康雙手緊握護欄,臉微微泛白,搖頭。


    朱允炆、馬茹、呂本、胡惟庸等人站在一起。


    馬茹緊緊抿唇,小聲詢問朱允炆:“允炆殿下,那片光亮是什麽?”


    “是沼氣燈嗎?”朱允炆求證的目光,看向胡惟庸、呂本。


    眼睛瞬間瞪大。


    他赫然發現。


    驕傲的胡惟庸,以及外公,臉竟然微微泛白!


    “不可能!”呂本雙手緊握護欄,咬牙吐出三個字。


    胡惟庸搖搖頭,“的確不可能,雖然我沒見過沼氣燈,但沼氣燈能把道路照亮一些,就很不錯了,小小沼氣燈,不可能產生這麽大麵積的光亮!”


    “也不可能這麽亮!”


    “應該是報信的蒸汽船匯報咱們來了,燕京到處都點燃了篝火,咱們大明年節、元宵晚上點燃篝火、旺火,也能達到這種效果。”


    唿!


    朱允炆聽聞胡惟庸分析後,暗暗鬆了口氣。


    唿……


    聽到身邊傳來輕微吐氣聲,扭頭,就見馬茹有些羞澀莞爾一笑低下頭。


    朱允炆頓時笑了。


    看來,他這個未婚妻,也不希望,遠處那片麵積十分大的光亮是燕藩科技技術造成的。


    和他有一樣的思維、想法。


    之前還有些不喜歡外公給他強行推動下,父親安排的成婚人選。


    現在有點喜歡了。


    朱元璋所乘坐的遊輪上。


    觀音奴迫不及待的詢問聲,驚醒眾人,“妙雲,那片亮光產生的原因,就是沼氣燈造成的吧?”


    朱元璋、馬秀英、朱樉、藍玉等人,齊齊看向朱棣、徐妙雲。


    徐妙雲笑著點頭。


    眾人得到確定後,沒有多說什麽,下一秒,又轉頭,齊齊看向那片朦朧的光亮。


    漆黑的夜空下。


    那片麵積極大的光亮,實在是太吸引人了。


    隨著距離慢慢靠近。


    那片光亮由朦朧,漸漸變得越來越奪目。


    好一會兒。


    龐大的艦船緩緩駛入海灣。


    所有人都抬頭看著海灣入海口處,高達三丈水泥柱頂端,一個巨大的玻璃罩圓球。


    夜間,為往來船隻指引方向的引航燈內,沼氣點燃,形成的二十厘米高的火焰,劇烈燃燒著。


    遊輪已經駛過引航燈。


    朱允炆脖子都有些酸麻,依舊轉身,仰頭看著,嘴唇緊緊抿著。


    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不可能!


    絕不可能!


    胡惟庸、呂本收迴視線,相互對視一眼。


    均都悄悄捏緊拳頭。


    龐大的艦隊,除了小聲議論聲,顯得悄無聲息,向著海灣內繼續行駛。


    據艦隊三裏左右。


    海灣南北兩岸。


    人頭攢動,人聲鼎沸。


    百姓手拿巴掌大小的,縮小版大明龍旗,向海灣入海口處張望。


    “怎麽還不來啊?”


    “你們說,咱們王爺建國,國名叫啥?”


    “孩子他爹,煙花準備好了嗎?”


    “放心吧,準備好了,等咱們王爺的艦隊一出現,我就去後麵點燃煙花。”


    ……


    “快看!有搖搖晃晃的燈光,肯定是船上的燈,是不是咱們王爺!”


    突然,有人激動大喊一聲。


    周圍的議論聲瞬間消失,所有人都眯著眼,看向海灣入口的方向。


    燕京總人口七十萬。


    都城沿著海灣東西方向,隻擴張占據海灣一半。


    海灣最狹窄處,岸防炮台上。


    沼氣燈照的一片通明。


    岸防炮隊的隊官,舉著望遠鏡,站在炮台上。


    某刻,放下望遠鏡,激動轉身,大聲唿喊:“王爺迴來了,鳴炮,給上遊報信!”


    嗵!


    嗵!


    左右兩岸,兩門岸防炮瞬間發出轟鳴聲。


    空炮聲傳入海灣內,整個海灣瞬間沸騰。


    “岸防炮的鳴炮提醒聲!”


    “是王爺!”


    “是咱們王爺的艦隊!”


    “快放爆竹,快燃煙花!”


    ……


    百姓激動議論。


    早已被將士接管的貨運碼頭上。


    葉茂、蔣進忠、譚淵等燕藩文武,領著燕藩有頭有臉的商賈、研究人員、工會代表、傑出技術工人,聽到岸防炮轟鳴後,紛紛激動相視。


    砰砰砰……


    爆竹聲瞬間籠罩整個海灣。


    片刻後,漆黑的高空上方,一朵朵絢爛煙花綻放。


    艦隊中。


    所有人都仰頭,看著夜空中,一朵朵綻放的七彩煙花。


    隨著煙花絢爛張綻放然後泯滅。


    映照在眾人臉上的色彩,也變幻著。


    一艘艘搭載遷民的商船上。


    中原來的遷民,仰頭看著海灣內的煙花。


    眼中對未知的不安和迷茫,漸漸消失,煙花雖然絢爛,可對他們,有希望,光明的未來更加激動。


    迴神後。


    所有遷民紛紛低下頭,與身邊的中原‘老鄉’相互對視,生活艱辛,黝黑的臉龐,瞬間泛起笑容。


    笑容漸漸放大……


    “孩子他爹,你的決定是正確的!”


    “娘,往後,俺肯定能讓你天天吃上白花花的米飯!”


    ……


    由於消息傳播的緩慢,以及仇恨朱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地方官府、士紳,極力阻撓禁止有關燕藩的消息傳播泛濫。


    這批遷民雖然都來自直隸。


    可除了少數來自金陵的遷民。


    其他直隸各地的遷民,其實對燕藩知道的很少。


    他們隻是知道,燕王朱棣是個很厲害的王爺。


    打仗厲害。


    現在大明境內,過的比他們這些城內百姓都好的農村,就是因為燕王搞了鄉土村社。


    打仗厲害,跟著燕王出海,就不用擔心被欺負,太平日子有保障。


    而燕王在大明都搞鄉土村社,出海後,肯定也會搞。


    在大明,他們這些城池內的人,沒有田地,無法參加鄉土村社,去了燕藩,分田後,聽說人人都能參加鄉土村社。


    就是因為這兩個原因,讓很多人決定離開大明,跟著朱棣出海闖一闖。


    其實,這些年,從大明通過遷民辦事處遷徙來的百姓,幾乎八成都是城池內,致貧,生活十分艱難的百姓。


    還都是沿海地區,遷民辦事處能影響到的範圍。


    剩下兩成,也是沿海地區和士紳簽訂身契的純佃戶。


    大明的農民,有三種。


    一種是自耕農。


    一種是半耕半佃。


    一種是純佃戶。


    而純佃戶又分兩種。


    一種是沒有簽訂身契的佃戶,這類佃戶擁有人生自由權,但相應,他們一般隻能租種士紳的旱地、坡地之類,較為貧瘠的土地,以及少量的良田,而且要承擔較高的佃租。


    這類擁有人生自由權的純佃戶。


    是大明鄉土村社過程中,被朱元璋愧疚稱為,被忽略的沉默少數。


    這類擁有自由身的純佃戶,朱元璋做主,這十幾年,南方各行省,這類純佃戶,隻要願意,全都遷民燕藩。


    北方行省,這類純佃戶,全都被遷徙到蒙漢示範區內。


    這類純佃戶,如今,在大明傳統的行省內,已經很少了。


    但第二類純佃戶,在大明還有十分龐大的數量。


    他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與士紳簽訂了身契。


    失去了人生自由權。


    一輩子都要給士紳種地。


    這些年,沿海地區,有兩成百姓,傾盡一切,為自己贖身後,遷徙燕藩。


    當然,也有直接拖家帶口,花高價,賄賂海商,偷渡燕藩的。


    無論歸屬哪一類。


    此刻,艦隊中,所有百姓,看著頭頂絢爛的煙花,不遠處,海岸邊,通明燈光下的人群,全都激動的熱淚盈眶,相互歡唿,相互擁抱。


    ……


    哎!


    “咱對不住他們!”朱元璋歎了口氣,視線從後麵艦船上,歡唿的百姓身上移開。


    ‘又不是老頭子伱的錯,大哥要是有大決心、大魄力,咱們大明即便趕不上老四燕藩日新月異,也不會讓百姓如此!’


    朱樉張了張嘴,腹中話到了嘴邊,又咽下去了。


    朱棣見眾人都欲言又止,開口安慰道:“父皇已經做得夠好了,結束元末亂世,給中原天下一片太平,鄉土村社建成後,最廣泛的農民能吃上飽飯,放在曆朝曆代,都可以說是盛世了。”


    哼!


    朱元璋笑哼一聲,扭頭,眼中含笑瞪了眼朱棣,“你爹自己有多大功過,你爹自己知道,不要給咱臉上貼金!”


    他最大的遺憾,是沒時間了。


    很多事情,感覺做不完,所以不敢動了。


    未盡全功,留個爛攤子給標兒,那才是對大明,對中原千千萬萬人最大的不負責任!


    朱元璋收斂思緒,指著前麵天空不斷綻放的煙花,“太浪費了,這些燃燒的錢財,都是民脂民膏,咱知道你孝順,想讓咱高興,但也不能這麽浪費,這些錢節省下來,能讓多少孩子讀書?國庫充盈,還能給百姓免賦,就這麽燃燒了,不好。”


    朱棣笑笑,“父皇,我們的確安排了煙花,但肯定沒這麽多,而且,這麽分散,很明顯是百姓在燃放,百姓平日裏,也不是這麽奢靡,也就過節會買煙花燃放,燕京很多百姓,早飯都要吃更便宜的玉米麵窩窩頭呢,傳統的節儉,沒有丟,就是父皇、母後來燕藩,百姓高興,所以才……”


    他知道,燕京的百姓是為了給他長臉。


    朱元璋也知道,笑著點點頭。


    視線轉移,看向前麵。


    人頭攢動的人群,已經清晰可見了。


    “立正!”


    “敬禮!”


    艦隊駛過兩岸炮台時,將士們站在炮台上,衝著艦隊敬禮。


    朱元璋看著。


    緩緩站直身子。


    所有人都感受到,一股帝王氣勢彌漫開來。


    朱元璋舉手,虛握拳頭,輕輕捶胸迴禮。


    朱樉、藍玉等人看到後,也握拳捶胸迴禮。


    “歡迎歡迎!”


    “歡迎陛下來燕京!”


    ……


    遊輪駛過炮台不久,潮水般的歡迎唿聲蜂擁湧來。


    南北兩岸的百姓。


    舉著巴掌大的大明龍旗,激動揮舞著。


    朱元璋看了眼朱棣,笑問:“這種統一的大明小旗子,也是百姓自發做的?”


    朱棣摸了摸鼻尖訕笑。


    這種歡迎方式,一看就是他想出來的。


    朱元璋笑著瞪了眼,視線移開,抬手,笑著向南北兩岸的百姓招手。


    招手的動作,頓時點燃了百姓的情緒。


    歡唿聲瞬間更加沸騰。


    朱元璋笑著,手臂搖擺幅度更大的迴應百姓。


    雖然旗子是老四一片孝心準備的。


    但燕藩百姓對他的歡迎,真假與否,他能從百姓的聲音中聽出來。


    真的不能在真了!


    餘光看著朱棣。


    他以有這樣一個兒子自豪!


    他很清楚,此地百姓,對他出訪老四燕藩,發自內心歡迎,是因為,他生了老四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


    在百姓看來,是他教的好,所以,老四給他們創造了現在的生活和日子。


    當然,他也清楚。


    百姓歡迎他,還有一絲期望。


    期望他這個做皇帝的,能把他們的中原家鄉,也建設成燕藩,讓家鄉的親人,也過上如他們這般好日子。


    ‘標兒真應該來看看,感受一下,這些出走海外的中原百姓,對中原家鄉的期盼!’


    咚!咚!咚……


    突然的鍾鳴聲,在歡唿聲中響起,仿佛也在用‘自己’的獨特聲音,歡迎大明皇帝造訪燕京。


    眾人視線轉移,這才循著聲音看去。


    粗壯的四方水泥柱子,率先映入眼簾。


    所有人耳聞經久不息的歡迎浪潮,緩緩抬頭,視線沿著遠處的水泥柱子,向上延伸。


    炎黃樓三個燈光映照中,金光閃閃的大字,映入眼簾。


    然後……


    玻璃罩內,沼氣燈映照中的巨大鍾表出現在視線內。


    剛才他們都被岸邊熱烈歡迎的百姓吸引,竟然忽視了,如此宏偉巨大的建築!


    嘶!


    所有人,看著高達十五丈的巨大鍾樓,全都驚呆了。


    朱棣也不例外。


    他離開時,燕京的建設中,可沒有關於鍾樓的規劃。


    傍晚八點整。


    八聲鍾鳴在歡唿聲中結束。


    艦隊緩緩越過鍾樓。


    駛入世紀大橋下方。


    盡管所有人的脖子都有些酸痛,可依舊仰頭,看著頭頂,緩緩‘後退’的大鐵橋,以及支撐鐵橋,深入水底的巨大水泥支撐柱。


    “這……這就是燕京?”


    馬茹難以置信的喃呢聲傳入朱允炆、胡惟庸、呂本耳中。


    馬茹悄悄看看朱允炆。


    見朱允炆臉色十分不好看,視線轉移,看向朱棣所在的遊輪。


    尋找雍鳴的影子。


    將來燕王開創的這一切,令人震撼的基業,都將為燕世子朱雍鳴繼承!


    哪個女子,將受上天眷顧青睞,能成為燕世子的王妃?


    如果是她,該多好?


    之前,她還瞧不上燕世子、朱祈嫿,可現在……


    之前,她嫉妒,采綠那個鄉野丫頭,憑什麽能做太孫妃?


    可現在,采綠也比不上,燕世子將來的王妃!


    可惜,燕世子不在船上,還在倭國,而她已經是朱允炆的未婚妻,享有這一切的未來燕世子妃,永遠不可能是她。


    她現在有些相信,人家燕王根本不屑於繼承大明這種論述了。


    有此等文治武功,何必繼承大明。


    人家燕王,自己就能打下,創建一個,更好的大明!


    可笑,朱允炆卻將燕王、燕世子當做敵人。


    ……


    朱允炆並不知道,短短瞬間,自己的未婚妻已經變心了。


    胡惟庸、呂本悄悄相互對視,視線瞬間移開。


    呂本看著沒有半寸城牆的燕京,唇角陰冷笑容一閃而逝,‘富饒繁華的燕京,未來的工業技術,都將是他呂家的!’


    他已經決定了。


    等太子滅朱四郎後。


    借助倒燕聯盟,扶持允炆坐上九五至尊之位。


    他就說服允炆,將燕京封給呂家。


    他要求不高,不要整個呂宋,隻要燕京就夠了。


    呂宋距離大明,光坐船,行程就兩個多月。


    太偏遠,適合分封。


    允炆把這裏封給他這個親外公,才能幫他守住這裏的富饒。


    雖然,他還沒看燕京的全貌。


    夜晚,工業區也停止運作。


    可單憑百姓光鮮嶄新的穿著,照亮黑暗的沼氣燈,以及那個炎黃樓,和身後雄偉的大鐵橋。


    已經證明,燕京的發達先進和富饒!


    將來,這裏一定是呂家的!


    朱四郎所有的一切,都是給呂家做嫁衣!


    ……


    眾人或羨慕,或嫉妒,或佩服,各有所思之際。


    遊輪緩緩靠近,可同時停靠五十艘海船的巨大碼頭。


    朱棣輕聲道:“父皇、母後,到了。”


    聞聲,眾人這才迴神。


    朱元璋點點頭,“走,帶咱和你娘下船。”


    眾人紛紛從一艘艘遊輪、商船湧下碼頭。


    腳踏在完全水泥硬化的碼頭,看著碼頭上,粗大四方,鋼鐵建成的起吊貨物的龍門架,以及周圍,整齊堆積,四四方方的木箱。


    眾人耳聞著,碼頭外麵,依舊傳來的歡迎聲,好奇打量著,這座寬大雄偉的碼頭。


    葉茂率領眾人,快步迎上來,抵近後,作揖行禮:“拜見陛下、娘娘!恭迎燕王、王妃!”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文武、商人。


    視線最後又落在葉茂、蔣進忠、夏時敏、譚淵等人身上。


    這些人,過去有犯錯的。


    有平庸的。


    有身處寒微的。


    也有傑出的。


    但來到老四燕藩後,他們都發生了巨大改變,協助老四,把燕藩治理成如此盛世。


    他們很多人,如果身處大明,還能做出如此成就嗎?


    恐怕不能!


    大明的陳腐之風,會把他們染黑。


    也會製約他們實幹。


    朱元璋收斂思緒,親自伸手,一一扶起葉茂、蔣進忠、譚淵、夏時敏,“免了,不必拘禮。”


    等眾人起身,看著葉茂,點點頭:“變了!”


    葉茂知道朱元璋表達什麽,感激作揖:“陛下給我一個機會,王爺再造我,我……我……”


    葉茂說著哽咽。


    當初,如果不是陛下給他一個機會,跟隨王爺出海。


    且王爺收留接受他。


    就不會有現在的葉茂!


    朱元璋笑著拍了拍葉茂的手,“你父親好嘛?”


    當初,他肯留下葉茂,除了老四當時建設福建,需要葉茂。


    還有就是葉父,給葉茂寫信,大讚老四的鄉土村社,叮囑葉茂好好配合老四,造福百姓那番言論。


    葉父是農民出身,父憑子貴,卻沒忘本,依舊保持著,過往做農民那份質樸。


    葉茂眼睛微紅,笑道:“陛下,家父去歲壽終,臨終前,拉著我,說他見證了一個對農民而言,真正的盛世,家父是喜喪。”


    朱元璋笑著點頭。


    葉茂向朱棣匯報道:“王爺,馬車已經準備好了,陛下和皇室眾人跟隨王爺迴王宮,大明朝廷的官員,臣已經在禮賓館安排好了一切,遷民暫時居住的營地,也建好了,大明來訪官員、遷民,臣等會安排好,陛下、娘娘一行人舟車勞動,王爺先帶陛下和娘娘迴宮吧。”


    朱棣很滿意這個安排,“就按你們安排的。”


    一行人,乘坐上一輛輛新式馬車。


    駛出碼頭。


    胡惟庸、呂本坐在一輛馬車內,透過玻璃車窗,看著歡迎儀式結束,結伴折返的百姓。


    都晚上八九點了。


    這些燕京百姓,竟然沒有迴家。


    而是帶著妻兒,來到一個個,歡迎儀式結束,匆匆忙忙開張的小攤坐下。


    喝著酒,吃著一些,他們沒見過的食物。


    當車隊經過時,還衝他們笑著,搖晃著手中,大明的小旗子。


    水泥硬化,寬闊的大道兩側,每隔十幾米,就立著一根鐵製沼氣燈燈柱。


    一排排,或是一層多間,或是兩三層的水泥磚瓦房子。


    一切,都是那麽讓人光怪陸離。


    直到馬車停下,外麵傳來葉茂的聲音,胡惟庸、呂本才迴神,“各位大人,請下車。”


    葉茂親自帶隊,下了馬車,就大聲招唿。


    胡惟庸下車後,在幾個同僚協助下。


    將呂本抬到輪椅上。


    眾人站在一棟一字排開的四層磚瓦建築前,抬頭看著。


    葉茂瞧著大明官員,滿臉驚訝好奇的神色,不由笑了,抱拳道:“諸位大人,禮賓館到了,這是我們燕藩,專門招待各國來訪官員的地方,相當於咱們大明的會同館。”


    其實,為了盈利,平時還承接海商下榻。


    不過,這段時間,是不會接待商人了。


    “諸位大人,請!”


    ……


    胡惟庸、呂本入內後,就被分配了一個年輕‘店小二’。


    在店小二帶領下,來到一間房門口。


    ‘店小二’禮貌笑著,做一請的手勢,“兩位大人,應兩位大人要求,這間房間,可以同時居住兩個人。”


    話中,店小二率先推開門走了進去。


    胡惟庸、呂本微微皺眉,同時不喜暗道,沒規矩!


    什麽時候,卑微的店小二,能走在他們前麵登堂入室?


    還不彎腰,直著腰行走。


    胡惟庸推著呂本入內。


    就見店小二來到玻璃窗前,指著玻璃燈罩,介紹道:“兩位大人,這是沼氣燈,熄燈隻要擰這個閥門就好了,晚上睡覺時,關緊閥門後,記得要把這根可活動、折疊的燈杆,推到窗戶外麵,因為沼氣燈時間久了,有可能發生閥門漏氣,密閉環境中,吸多了沒有燃燒的沼氣,會有生命之危。”


    ……


    等店小二走後。


    呂本、胡惟庸站在室內盥洗室內。


    看著陶瓷洗漱台上,嘩啦啦流水的水龍頭。


    呂本伸手,反複關合水閥。


    水流時斷時續。


    某刻,呂本抬頭,看著寬大玻璃鏡中的自己和胡惟庸,“胡相,你說,咱們明天開始參觀,還能看到些什麽,令人震驚的東西?朱四郎,到底是怎麽搞出這些東西的!?”


    胡惟庸盯著流入盥洗台內的清澈水流,許久後,才說道:“不知道,不過,呂大人,我堅信,這一切將來都是咱們的!”


    呂本唇角頓時露出笑容,“對!都是咱們的!”


    ……


    王宮內。


    朱元璋站在門口,看著朱棣、徐妙雲帶著祈嫿、金豆子走後。


    再也不裝了。


    快步來到窗口。


    擰緊閥門,沼氣燈玻璃罩內的火苗熄滅。


    擰開閥門。


    拉一拉繩子。


    打火石碰撞,火苗噗的燃燒起來。


    反複十幾次後,又按照朱棣教的,推動燈頭,將可活動的燈杆推到窗戶外麵。


    馬秀英看著,笑罵:“你還睡不睡了!”


    朱元璋笑著轉身,看著被這種十幾盞沼氣燈照亮的房間,感慨道:“老四說,這種燈現在製作麻煩,隻有王宮和禮賓館使用,可這也很了不起了,你看看街麵上,每隔十幾步就有的沼氣燈,也不知,明天白天,會看到什麽令人震驚的事情!咱激動的睡不著啊!”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