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


    笨重的蒸汽機裝上貨船後,貨船撤離碼頭的號角聲響起。


    一艘比海軍公爵級戰船體型更加龐大,甚至給人一種臃腫感的大船緩緩靠近。


    這是一艘遊輪。


    通過放寬船體的方式,以舍棄速度為代價,換取了舒適性和載客量。


    普通型,用於遷民的遊輪,每次能載客六百七十人。


    朱棣燕藩治下,已經建成了十艘這樣專門用於載客的遊輪。


    每年,每個月都有數艘遊輪往來燕藩和大明之間,運轉遷民辦事處等待出海,來燕藩的百姓。


    朱棣這艘遊輪,是雞籠嶼造船廠,專門為他建造的。


    更側重於舒適性。


    可以載客三百八十人。


    朱棣注意到遊輪抵近碼頭,看著文武兩班,最後交代道:“我不在期間,政務方麵,由文官各部商議著決定,如果拿不定主意,又不是特別著急的事情,就先擱置著,如果著急,就去找軍情司部長毛驤,讓軍情司送迴金陵給我。”


    ……


    “軍方,還按部就班,如果發生戰爭,就按照我離開前,組建的聯勤指揮部,指揮作戰。”


    ……


    大概率,不可能有戰爭情況發生。


    整個南海周邊。


    占城、南朝、阿瓦王朝自己內部還一堆事情,也沒有強大的海軍力量。


    至於陳朝。


    陳祖義忙著在其治下,全麵推行鄉土村社。


    而且,剛剛搭上大明這條線。


    他家老頭子一天坐在皇位上,陳祖義就一天不敢對燕藩有什麽敵對行為。


    “遵命!”


    以蔣進忠、葉茂、譚淵等為首的文武兩班齊齊領命。


    朱棣不作停留,帶著徐妙雲眾人,轉身上船。


    嗚嗚嗚……


    此起彼伏的號角聲中。


    一個由侯爵級戰船組成的護衛艦隊,護送著朱棣的遊輪,緩緩駛出海軍軍港。


    蔣進忠等人目視著。


    譚淵、俞靖為首軍方將領,立正敬禮。


    直到遊輪駛過世紀大鐵橋,視線被阻擋,看不到時,眾人才收迴視線。


    譚淵等人放下手,結束敬禮。


    葉茂轉身,看著文武同僚,笑道:“明年,王爺就要正式立國了,此番迴朝參加太孫婚禮,一定會邀請陛下和皇後娘娘,陛下和皇後娘娘也很有可能再來咱們燕藩,而且,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次了。”


    “咱們燕藩現在的一切,陛下和娘娘看了,肯定也十分高興,但咱們能不能想想,還能做些什麽,給咱們燕藩錦上添花,變得更好,更給王爺長臉,讓大明那些敵視王爺的人,羨慕嫉妒?”


    文武兩班人全都笑了。


    蔣進忠最積極,搶先道:“葉部,我這裏還真有一個能給咱們燕藩錦上添花的事情,沈至之前說,想在咱們燕京灣盡頭,就是海軍和王宮旁邊的海灣內,修建一個巨大的鍾樓,高十丈,配置每天整點報時會響的那種鍾錘,同時,接上咱們得沼氣燈,可我一直有些猶豫,這個高度是不是太高了?站在鍾樓上,王宮、海軍大營的一切,都能盡收眼底……”


    哼!


    俞靖笑哼一聲,“老沈還真會做生意,這不就是給他們家鍾表工廠,廣而告之嗎!”


    “我認為建在海灣盡頭,王宮和海軍大營中間不合適,對咱們軍事機密,王爺王宮私密影響很大!”


    “對,王爺雖然沒有給咱們燕藩設置條條款款尊卑貴賤的規矩,容許民間建築高於王宮,但這個鍾樓,建在海灣盡頭的確不合適。”


    ……


    葉茂認真傾聽眾人的意見。


    略微沉吟,提議:“建在世紀大橋旁邊如何呢?”


    眾人往世紀大鐵橋看去。


    周浪連連搖頭:“沈至提議建在海灣盡頭,主要是考慮,鍾表的一麵,麵向海灣內,整個燕京百姓,就都能看到鍾樓上的時間,可如果建在世紀大鐵橋,鐵橋東邊就看不到鍾樓顯示的時間了。”


    “是不是可以這樣?”科教部部長夏時敏忽然開口,眾人紛紛看去時,夏時敏示意道:“這個鍾樓建在世紀大橋北岸,鍾樓鍾表不是一麵,咱們在鍾樓四個麵,都安裝一個巨大鍾表,這樣,整個燕京都城百姓,無論在哪裏,抬頭都能看到這個鍾樓。”


    啪!


    蔣進忠激動道:“好主意!到時候,這個四麵大鍾樓,就叫世紀大鍾!”


    眾人紛紛表示讚同。


    葉茂隨即總結道:“那好,此事就這麽定下來了,稍後,我們文官各部去和沈東家見個麵,商量一下建設問題,雖然,沈東家此舉,有為他沈家鍾表行廣而告之的目的,但也不能否認,人家是想為燕京都城建設出一份力,咱們不能讓人家承擔全部費用,建設中,海陸兩軍將士可以來幫忙,人工錢省一省,水泥、磚石、鋼筋這些材料錢,咱們朝廷控製的工廠,可以分攤一部分,同時,以優惠價格提供一部分,總之,把這件事情辦的漂漂亮亮的。”


    “夏部……”


    葉茂看向夏時敏,“你們科教部主管文化方麵的事情,咱們不能讓大明隻看到咱們工業建設方麵的成就,還得讓大明的文武百官,看到咱們文化方麵的優勢,我記得,陛下南巡時,王爺和陛下說過,等陛下再來咱們燕藩,請陛下看咱們燕藩的競技比賽,雖然距離下一屆比賽還有兩年,但咱們明年可以先搞一次嘛。”


    洪武二十二年。


    已經小範圍搞過一次了。


    “通過洪武二十二年那次競技比賽後,蹴鞠已經開始風靡燕藩了,咱們和王爺去地方上,一些農村的大小夥子,不也在農閑時間,湊在一起,玩蹴鞠嘛,這次,咱們搞得大一點,把競技比賽放在王爺正式立國之後,就當是為咱們燕藩,正式建國慶賀。”


    “通知各地農村,有會蹴鞠的、騎馬的、射箭的都可以參加,一個村湊不足參加人數,可以周圍幾個村子一起組隊,取得前三甲名次的,咱們可以根據名次,不但頒發象征榮譽的獎牌,還可以給予以一定免稅獎勵。”


    ……


    眾人不約而同點頭。


    這麽辦,規模是有點大。


    但他們肯定,王爺知道了,也一定支持。


    無論是競技賽,亦或是新服飾、發飾等等一切。


    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形成文化上的自豪和認同!


    他們燕藩是一個由蒙古俘虜、中原遷民、東番、呂宋本地人組成的政權。


    想要把這麽多形形色色的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就需要一種共同的文化認同。


    而蹴鞠、新服飾、發飾就是最主要的具體化、具象表現方式。


    在這些表現方式內涵中,融入了中原文化。


    經過對具象文化的認同、自豪,進而形成以中原文化同化所有人,最終,認同王爺提出的,大家都是炎黃子孫的兄弟論。


    “各個工廠也可以組織工人隊參加,還可以在競技比賽中,加入工業的元素,比如,比試打鐵、冶鐵之類的技能比賽,獲勝了,予以榮譽,比如,咱們設置一個最傑出工匠獎,我相信,匠人們肯定喜歡這個榮譽,因為在技能比賽中,贏得這個獎項,就意味著,他們是這一行最傑出的,相信,他們的東家願意給他們提高身股份額,同時,技能比賽,也能活躍咱們燕藩的工業氛圍。”


    ……


    “另外,楊傑他們的大舞台劇組跟著王爺迴朝了,按照和方希直的約定,楊傑的舞台劇組,要為方希直培養一支專業的舞台劇組,短時間無法迴燕藩,楊傑組不在,還有沒有其他組,能頂替楊傑團隊?”


    夏時敏抱拳自信笑道:“請葉部放心,另外的劇組,雖然專業性略微不如楊傑團隊,但也不差,而且,除了新編梁祝,大劇院那邊,又編了幾個新劇本,一個是關於宋朝楊家將的、一個是水滸傳舞台劇,這兩個舞台劇已經開始預排練,另外一個是關於中原百姓,走向深藍、勇於探索深藍,在深藍大海中,引領一股新風潮,最終走在天下前列的故事,這個舞台劇本已經寫好了,不過,大劇院那邊,希望繼續完善,畢竟,這個故事,幾乎是以咱們燕藩為原型。”


    葉茂等人連連點頭。


    夏時敏話落。


    譚淵開口:“老兄弟退役的事情,王爺雖然沒說具體時間,但我想,王爺肯定會讓老兄弟在咱們燕藩建國之後退役,所以,我看,我們海陸兩軍將士退役的儀式,也可以安排在朝廷來參加王爺建國期間,讓他們看看咱們燕藩軍人的凝聚力!向心力!”


    ……


    朱棣並不知這些。


    從燕京啟程十數天後。


    朱棣抵達東番。


    在東番各地看了看。


    尤其參觀了,雞籠嶼造船分廠、宜蘭商賈豪強造船廠。


    然後前往福建。


    沿途一邊北上,一邊看望在沿海各地的遷民辦事處成員。


    當朱棣出現在福建時。


    福建錦衣衛就將消息,快馬加鞭送往朝廷。


    十數日後。


    朱棣進入江浙地區時。


    錦衣衛的消息,也送抵朝中。


    “燕王十幾天前就到福建了。”


    “王爺今年要在咱們大明過年了!”


    “好些年,沒見王爺了,也不知,王爺現在什麽樣子了,聽說,王爺剪發了?”


    “是有傳聞,好像,王爺治下,絕大多數人都剪發了,男人都不留咱們這種長發了。”


    ……


    坤寧宮。


    午膳後。


    朱元璋盤腿坐在軟榻上,手中拿著朱棣讓人捎迴來,紫檀木柄的放大鏡,看著錦衣衛送迴來的消息,邊看邊笑罵:“哼!這個混賬終於舍得迴來看看咱了!”


    馬秀英坐在軟榻小桌另一側,接過采綠沏好的茶,聞聲,扭頭看去……


    隻見朱元璋笑罵著,眼睛微微泛紅。


    頭發幾乎全白了。


    以前是少許白發。


    如今,是少許黑發了。


    老了!


    他們都老了!


    馬秀英眼鼻微微發酸,沒說話,高興淺笑著,淺淺小抿一口茶,隨即抬頭,看著旁側,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打趣道:“咱們家采綠,今天泡的茶格外香,父母、師傅、師娘要迴來,是不是也高興?”


    朱元璋微微抬頭,含笑看著采綠。


    采綠笑著點點頭。


    朱元璋隨即笑著吩咐:“丫頭,今天午後,從宮裏帶些人,去把朱紫巷,你師傅他們住的朱府收拾利索……”


    不等朱元璋高興把話說完,馬秀英按住朱元璋的手。


    朱元璋皺眉看向馬秀英。


    馬秀英搖頭,“你心裏應該清楚,自從上次離開大明,老四即便迴來,也不會再住迴朱府了,要麽,讓老四以燕藩之主的身份,住到專為邦交設立的會同館,要麽就讓老四住到天德家吧,這次老四迴來,除了是咱們兒子,還是燕藩之主,不要難為孩子了,行嗎,重八?”


    要是老四再住到朱府。


    那就意味著,還要老四做大明的臣子。


    可……


    朱元璋明亮高興的眼神微微一暗。


    他沒這層意思。


    就是混賬時隔這麽多年,再迴來。


    他想讓自己兒子,住的舒服一點,自在一點。


    可如果再讓老四住到以前做臣子時的朱府,雖然他沒這種想法。


    可外麵人會這樣認為。


    ……


    大本堂。


    皇子皇女皇孫們午膳後,一改往日午休的習慣。


    全都湊在一起熱鬧議論著。


    “二十哥,聽說四哥的燕藩,有種新式馬車,是不是真的?”


    “不止新式馬車,聽說,還有種,兩個輪子不用牲口牽引,人騎著就能走的車子。”


    “前幾天,咱們全家一起吃飯,大嫂還說,四哥燕藩有種計時的東西,十分精確,也不知長什麽模樣。”


    “伱們說,到底真的假的。”


    “肯定是真的,這些消息,都是新任吏部左侍郎方孝孺帶迴來的,聽說,小祈嫿、小雍鳴還教會方孝孺騎那種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呢。”


    ……


    已經十歲的朱允炆站在一群皇叔皇姑後麵,默默抿唇,轉身走了出去。


    這些他早聽說了。


    方孝孺迴來向父親匯報時,他就在現場。


    不就是馬車嗎?


    大明也有!


    不就是兩個輪子的車子嗎?


    他就不相信,兩個輪子的車子,沒有牲口牽引,還能自己走。


    方孝孺太誇張了。


    何況,外公說了。


    四叔燕藩即便有好東西,將來也全都是父親的。


    因為父親是太子!


    是朱家皇族的嫡長子!


    ……


    呂府。


    黃子澄、齊泰趁著中午休息,接到呂本的召喚後,趕來呂府。


    二人以學生之禮,拜見呂本後,起身,看著呂本、胡惟庸,詢問:“恩師,您叫我們來,是有什麽事情吩咐嗎?”


    呂本指了指旁邊的椅子。


    等二人落座後,詢問:“你們和方孝孺的關係不錯,這段時間接觸,能不能確定,方孝孺說的那些,是真是假?”


    黃子澄、齊泰因為參與了鄉土村社建設。


    於是,他和胡惟庸就讓二人,繼續假扮革新派。


    二人雖然保持與他的關係。


    但在朝中政見上,處處表露積極革新思想。


    不明真相的革新派、保守派,都以為二人支持革新。


    由此,二人和方孝孺走的比較近。


    黃子澄、齊泰相互對視,黃子澄點頭,凝重道:“恩師,極有可能是真的,我們仔細向方孝孺打聽過,方孝孺關於鍾表、馬車、自行車說的頭頭是道,這是方孝孺給我們畫的草圖。”


    黃子澄從袖中拿出三張紙,恭敬遞給呂本。


    呂本接過,翻看著三張紙上,新式馬車、自行車、鍾表草圖,不由微微皺眉。


    連圖都畫的有模有樣,看來是真的。


    恐怕,朱四郎又要憑這些奇巧玩意兒,從大明狠狠賺一筆錢了。


    原以為,對其治下海商往來大明做生意設置障礙,可以堵死其財源,延緩其發展。


    可……


    呂本將草圖轉交給胡惟庸,繼續問:“還有其他事情嗎?”


    “還真有!”齊泰迴答道:“方孝孺向我們透露,燕藩有一種大劇院舞台劇,據說,朱四郎的學生楊傑就做了戲子,還新編梁祝,搞出一種新的演繹戲劇,方孝孺準備把燕藩這種舞台劇,搬迴大明,據方孝孺透露,這種舞台劇,能改變大明的陳腐之風,並且,已經征得太子同意……”


    哼!


    啪!


    呂本微哼同時,手微微用力拍在桌案上,“太子肯定被這個腦後生反骨的方孝孺欺騙了,陳腐之風!陳腐之風!咱們泱泱天朝上國,哪來的陳腐之風,朱四郎抹黑咱們大明的邪惡話術,他們這些革新派,卻把這些舶來品,當做圭臬!”


    “革新陳腐之風,我看他們是想要推翻太子還差不多!”


    這群該死的革新派,都是太孫朱雄英的堅定支持者。


    認為,隻有得到朱四郎親傳的朱雄英,繼承大明江山,才能帶領大明走上一條革新之路。


    這群人,永遠也不可能支持允炆。


    而現在這群人的實力很大!


    近幾年,朱皇帝逐步把這群人升遷到中樞,已經成為中樞六部衙門,掌握實權的中層官員了!


    而藍玉更是統帥蒙漢示範區十萬精銳新軍!


    張玉也很了不起。


    據說,朱皇帝有意在劉伯溫之後,讓張玉入相!


    由於張玉對太子有救命之恩,太子對此也十分支持。


    京營中,徐輝祖、瞿能、朱能、丘福……


    都是統帥一鎮精銳的統製官!


    這群人,全都支持朱雄英!


    也因此,這群該死的革新派,都是呂家,以及反燕聯盟不死不休的敵人!


    ……


    呂本咬牙切齒之際。


    胡惟庸放下手中草圖,看著黃子澄二人,“你們是禮部左右侍郎,朱四郎迴京,你們肯定要代表朝廷迎接的,我們希望,你們給朱四郎一個下馬威。”


    黃子澄、齊泰臉色變了變。


    給朱四郎下馬威?


    這……這……


    這不是找死嗎!


    胡惟庸笑而解釋:“做事情,要學會變通、想辦法。的確,如果你們私自決定,給朱四郎下馬威,別說朱四郎,陛下都饒不了你們。”


    “可你們別忘了,你們是禮部官員,此番,朱四郎是以燕藩之主的身份迴朝,迎接事宜,肯定由你們禮部主導,朱四郎不是剪發了嗎?這剪發,在咱們大明可是大不孝,與禮不合,絕不容許的事情,除了當和尚,普通人可不能剪發。”


    “你們禮部,肯定要商量一個迎接章程,你們在商議中,可以把這個問題,光明正大提出來。”


    呂本也漸漸認真傾聽,忍不住好奇詢問:“胡相,如何在此事上做文章,總不能,不讓朱四郎下船吧?這樣陛下肯定不答應。”


    “當然不能這麽蠻幹了。”胡惟庸搖頭,“咱們可以給朱四郎父子,還有那些學生,準備發套嘛,要求他們,來到咱們大明,必須入鄉隨俗,帶上發套,那些番邦小國使節,來咱們大明,不就得遵循咱們大明的規矩嘛?”


    哈哈……


    呂本爽朗大笑,撫掌稱讚:“對對對,他朱四郎小小番邦之主,也必須遵循咱們大明禮製規矩!”


    這一小細節。


    即彰顯出大明為宗主上國,而燕藩不過是番邦小國。


    還能無形羞辱朱四郎!


    乃蠻夷也!


    黃子澄、齊泰相互對視,暗暗鬆了口氣,隻要促使整個禮部做出這個決定,那他們就不怕。


    因為這代表著,不是他們個人的行為。


    而是大明禮部!


    更是整個大明的禮製!


    二人笑著起身,領命:“恩師,你就瞧著,我們怎麽讓朱四郎一行人,帶上咱們給他準備的假發吧!”


    黃子澄緊接著又提議道:“不光假發,據說,他們的穿著也十分特立獨行,穿著也必須改變!”


    ……


    數日後。


    朱棣迴中原的船隊,出現在鬆江府。


    並在鬆江府看望了,此處遷民辦事處成員。


    當天啟程。


    駛向鬆江口。


    鬆江口。


    俞同淵站在,類似燕藩公爵級戰船艦首,默默看著遠處。


    燕王出現在鬆江府時,他就收到消息了。


    並且派人迴朝送信。


    此番。


    沒有朝廷的命令,他身為大明水師將領,是不能讓燕王的船隊,直接駛入大明內陸了。


    因為現在是兩個政權了。


    當然,最主要,他有點私心。


    想把燕王留在水師大營住一天。


    好好參觀參觀,燕王海軍的變化。


    聽說,燕王水師戰船全部更新換代了。


    全都是風帆、畜力二合一,混合動力戰船。


    可這支更新換代後的燕藩海軍,大明水師卻從未見過。


    這些年,往來轉運遷民的,都是燕藩專為載客建造的遊輪。


    那種遊輪他親自登上去觀摩過。


    從那種遊輪,他就可以肯定,燕藩的造船技術,在這幾年,進步十分大!


    這種遊輪,吃水線以下,木質的船體外麵,竟然鉚接了一層薄鋼板!


    增加了船隻抗風浪的能力。


    同時,輕微碰觸暗礁,這層鋼板,也可以有效保護船體。


    遊輪都如此。


    戰船肯定也使用了遊輪上的技術吧?


    俞同淵默默想著事情,跟隨俞同淵一起乘坐旗艦,迎接朱棣的水師將領,站在後麵,低聲議論著。


    “自從上次王爺離開大明後,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王爺和王爺的海軍艦隊了。”


    “統製好幾次上奏,請示太子爺,希望咱們水師艦隊,去南海和燕王海軍交流學習,都沒得到同意,這迴,總算能好好看看燕王的海軍變化了。”


    “咱們統製打著朝廷的名義攔下王爺,分明是讓咱們和燕王海軍,有交流的機會。”


    ……


    俞同淵聽著身後將領的議論,不由笑笑。


    水師和陸軍不一樣。


    陸軍中有很多敵視燕王的。


    可他們水師中,完全沒有這種敵視。


    首先,水師以前在大明的存在度很低很低。


    屬於一種隸屬陸軍的軍事單位。


    燕王當初並未損害水師將領的利益,從大明立國開始,水師也不敢和陛下討價還價。


    相反,因為燕王海軍。


    大明的水師,雖然還被稱為水師。


    可這些年,戰船仿照從雞籠嶼造船廠學會來的造船技術,更新換代,武備更加強大的同時。


    水師在大明的地位,也逐年提升。


    大明的水師,因燕王而受益。


    其次,他們水師天天駕駛著從燕藩學來的造船、火炮技術,建造的戰船,更能感受到,來自燕藩的強大。


    再次,水師經常和燕藩海商打交道。


    相處久了,有關燕藩的事情聽得多了。


    大家夥兒對燕藩本能有種好感。


    “統製,快看,有船隊來了,是不是王爺!”


    有人突然大喊,打斷俞同淵思緒。


    俞同淵順著身邊將領手指方向看去。


    遠處,一支船隊緩緩靠近。


    “看樣子,這次王爺海軍艦隊中,公爵級旗艦沒有迴來。”


    “快看,嘶!五十門火炮,這應該是侯爵級戰船吧?咱們造船廠建造的同等體積的戰船,最多裝三十幾門火炮,王爺艦隊的侯爵級,怎麽就能塞下五十門火炮!”


    “忘記了?聽說王爺燕藩的冶鐵技術實現了突破,冶煉出一種鋼,後麵提供給諸位藩王衛的火炮,就從銅炮換成了鋼炮,重量還差不多,據說,壽命也不輸銅炮,陸軍使用的火炮,都能用鋼做,就證明,鋼炮的輕便性!相同體積的戰船,加裝鋼炮的數量,必然比鐵炮多!”


    ……


    在水師將領觀察議論中。


    朱棣的遊輪抵近,相距百步左右,在海麵上拋錨停下來。


    俞同淵沒看到俞靖,不由有些失落,不過隨之也就釋然了。


    抱拳朗聲道:“王爺,末將已經派人迴朝送信,等朝廷命令抵達,末將護送王爺進入內河巷道,請王爺屈尊,暫時與末將在水師大營休整等待朝廷旨意。”


    朱棣站在遊輪船首,含笑點頭:“一切聽從俞統製安排。”


    俞同淵隨即命令旗艦在前麵帶路,引導朱棣的迴中原船隊,緩緩駛入鬆江口水師大營。


    進入大營。


    俞同淵等人率先下船。


    站在水師碼頭,看著燕藩海軍戰船率先靠岸。


    一隊隊身著白色海軍軍服,帶著新式大簷帽,綁著藍色綢帶的海軍陸戰隊將士,率先下船。


    在碼頭戒備。


    俞同淵為首,大明水師將領看的眼睛都直了。


    “這!這身軍服,也太帥了吧!”


    “統製,這應該就是海商們說的,海軍陸戰隊吧?”


    “統製你看,王爺海軍陸戰隊的火銃,怎麽沒有火繩?”


    ……


    俞同淵聽著麾下將領議論,仔細打量背著火銃,戒備的海軍陸戰隊將士。


    暗暗心驚。


    這精氣神,簡直……


    他都無法形容了。


    有軍人的剛毅。


    同時,他竟然感覺,這些年輕麵孔,有種讀書人的書卷氣。


    不!也不是書卷氣。


    就是好像倉廩足而知禮儀!


    文明、正義之氣,勃然而發。


    和大明軍中將士完全不同!


    那些腐儒稱唿他們軍人丘八,其實也是有道理的。


    但在燕王這支海軍陸戰隊,誰要是敢稱唿丘八,那就是眼睛瞎了!


    陸軍第一鎮,乃至陸軍第一混成協他都見過,不是這樣啊!


    俞同淵來不及深思,看到朱棣的遊輪抵近碼頭,忙提步迎上去……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