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鳴抿了抿唇,抬頭,看著朱棣、徐妙雲,“阿爹、娘親,孩兒能和你們一起去嗎?”


    “去幹嗎?”朱棣笑問。


    雍鳴矜持的翻了翻白眼。


    這不是明知故問嘛!


    可誰讓阿爹是父親,他是兒子呢。


    “孩兒知道阿爹和娘親是盡孝,孩兒也想去。”


    “娘親,還有我!”小祈嫿躲在雍鳴背後,探出小腦袋請求。


    朱棣、徐妙雲看著兩個小家夥,相視一笑,轉身往前走同時,沒好氣道:“跟上,也不見你們給我和你娘親洗一次腳!”


    雍鳴、祈嫿聽聞朱棣同意,牽著手,一蹦一跳,高高興興跟上去。


    聽聞後半句,兩小家夥相互對視,小聲嘀咕:“金豆子都被丟給烏雲姑姑了,我們就是想,有娘親,也輪不到我們啊。”


    ……


    朱棣聽著身後,兩小東西竊竊私語的內容,含笑扭頭,看向徐妙雲。


    徐妙雲耳尖都紅了,煞是好看。


    察覺朱棣視線,俏臉紅彤彤,‘惱羞成怒’瞪視,仿佛在警告:伱敢和兩個小東西一唱一和,我就……我就……


    朱棣笑著搖搖頭,略微加快腳步。


    砰砰砰……


    來到朱元璋、馬秀英的屋外。


    小祈嫿蹦蹦跳跳搶先敲門:“皇祖父、皇祖母,阿爹娘親帶著我和阿哥來看你們了,快開門啦……”


    吱呀!


    門打開。


    采綠開門瞬間,看到朱棣、徐妙雲手中各端著一個洗腳的木盆,不由微微愣怔。


    “師傅、師娘……”


    “師姐,祖父、祖母呢?”小祈嫿迫不及待往門內探頭。


    哈哈……


    爽朗笑聲傳來。


    朱元璋、馬秀英剛好從內殿走出,看到小祈嫿的小腦袋,朱元璋爽朗笑著招手:“來,咱大孫女,快進來!”


    小祈嫿一溜煙鑽了進去。


    朱棣一隻手端著盆子,一隻手拍了拍采綠發頂,低聲道:“迴家好好和家裏人住一晚,馬車已經在王府外麵等著了,東旭他們也都在外麵等著你了,今天這裏有師傅和師娘。”


    采綠大眼睛瞬間紅紅,“師傅……”


    帶著鼻音的哽咽聲響起。


    朱棣瞪眼。


    這個大眼姑娘才強忍住眼淚,笑著點點頭。


    目視采綠離開後。


    朱棣、徐妙雲夫婦二人帶著雍鳴走了進去。


    朱元璋牽著小祈嫿的手,站在靠近內殿的門口,見到朱棣、徐妙雲手中的盆子時,唇角笑意一閃而逝,旋即板著臉,“你們這是幹什麽?”


    馬秀英無奈翻眼,這個死鴨子嘴硬的男人!這會兒竟然矯情起來了!


    朱棣翻了翻白眼,一邊往裏走,一邊說道:“父皇,你就別端著了,你一直不是和母後念叨著,想讓我給你洗一次腳嘛……”


    朱元璋唇角抽抽。


    感情是應付差事!


    不是發自真心啊!


    氣唿唿走到外殿桌邊的凳子坐下,擺了擺手,“誰說的?秀英,咱和你說過這種話?你不要毀謗咱!老四,你迴去吧,咱身邊這麽多人伺候,還用得著你?”


    “娘,既然我爹他不願意洗,孩兒和妙雲給娘洗,以前孩兒出門在外,娘都要給孩兒做一身衣服,往後,孩兒恐怕不能在娘膝前盡孝,就讓孩兒和妙雲給娘,再洗一次腳吧。”


    朱棣說著,含笑衝馬秀英擠眉弄眼。


    徐妙雲忍笑低頭。


    馬秀英笑著瞪了眼,瞥了眼餘光不停往這邊瞟,明顯坐不住,卻死要麵子的朱元璋。


    含笑應道:“好。”


    話罷,率先轉身,牽著小祈嫿的手,迴寢殿。


    徐妙雲抬頭,用唇語詢問:“真不管父皇了?”


    朱棣笑笑,徑直走入寢殿。


    朱元璋看著小夫妻兩,真不管他了,頓時瞪大眼。


    小雍鳴欲言又止看去時,朱元璋瞬間扭頭,不讓小雍鳴看到自己的真實情緒。


    哎……


    小雍鳴看著朱元璋,一副小大人模樣搖了搖頭,皇祖父太要麵子這個問題,總是讓自己吃虧。


    他也有些同病相憐,羨慕阿爹。


    瞧瞧皇祖母多配合阿爹。


    他可以肯定。


    將來他若像阿爹這樣,故意氣皇祖父,氣阿爹。


    娘親肯定不會像皇祖母配合阿爹,配合他。


    大概率,他敢氣阿爹,都不用阿爹動手,娘親就會先教訓他。


    朱元璋餘光看著雍鳴搖頭歎息也走了,唇角狠狠抽抽。


    就……都不管他了?


    寢殿內。


    馬秀英坐在榻邊,徐妙雲幫馬秀英脫著靴子,朱棣把盆子放在地上,躡手躡腳,悄悄觀察朱元璋。


    老頭子抽抽嘴,挑挑眉,煩躁的撓癢癢,實在是太逗人了。


    小祈嫿站在朱棣前麵,也學著朱棣的模樣,探脖子觀察,抬頭輕聲道:“阿爹,真不管皇祖父了?”


    朱棣低頭,給站在一旁的雍鳴使了個眼色,“臭小子,該怎麽做,還要我教你?”


    雍鳴笑笑,拉住小祈嫿的手,就往外跑。


    來到朱元璋身邊,拉著朱元璋的手,“皇祖父,你那麽疼孫兒,孫兒以後不能在你麵前經常盡孝,就給孫兒一個機會吧。”


    “皇祖父,還有小祈嫿!”


    朱元璋看著兩小家夥,滿臉遮掩不住的笑意。


    往裏麵瞥了眼,起身同時,大聲道:“好,咱是給咱孫兒孫女麵子!”


    朱棣偷偷瞧著朱元璋被兩小家夥拉著從外殿走進來,忙快步來到榻邊,挽袖子,試水溫,裝的似模像樣。


    以至於,朱元璋進來,就看到,兒媳妙雲丫頭已經開始給秀英洗腳。


    混賬老四!


    正在另一個盆子前蹲著準備。


    “皇祖父,快點,不然水要涼了。”小祈嫿拉著朱元璋,來到榻邊,讓朱元璋和馬秀英並排坐在榻邊。


    然後蹲在徐妙雲身邊,一起給馬秀英洗腳,抬頭,漂亮烏黑的大眼睛,看著馬秀英,“皇祖母,小祈嫿捏的舒服嗎?”


    “舒服!”


    馬秀英難以掩飾心中的高興,笑著撫摸小祈嫿發頂。


    小祈嫿高高興興低頭,認認真真給馬秀英按摩。


    朱棣和小雍鳴父子二人,幫朱元璋脫了靴子和布襪後,父子二人就開始認認真真給朱元璋燙腳按摩。


    一時間。


    寢殿內,格外安靜溫馨。


    馬秀英、朱元璋看著兩大兩小,默默幫他們洗腳。


    欣慰、高興之餘。


    相互對視,才發現,對方的眼睛都紅了。


    馬秀英默默吸氣,悄悄擦了擦眼睛。


    重八故意挑刺,老四故意不順著重八。


    這對活寶父子,其實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化解離別的情緒。


    朱元璋看著一雙大手,一雙小手給他洗腳,抬手,用衣袖胡亂擦了擦眼睛,強忍難受,詢問:“給朝廷的高爐、立式腳踏機床、以及隨行的技術指導人員,都準備好了?”


    “嗯。”


    朱棣低著頭,認真給朱元璋洗腳,輕嗯一聲道:“三套高爐,按照朝廷要求,其中兩套一噸高爐,一套兩噸高爐……已經全部打包裝船,技術指導人員,也已經準備就緒,隨時都能動身。”


    “等你設想的競技比賽舉辦時,咱和你娘要是還活著,記得邀請我們。”


    “嗯,父皇和母後,肯定能活一百歲!孩兒的雞籠嶼造船廠、聯合宜蘭富賈豪強投資建設的造船廠,正在攻關研究更適合乘坐,更舒適的特種輪船,到時候,父皇、母後來,肯定也不用遭罪。”


    ……


    “聽采綠說,這次俞靖隨你迴來後,就要帶著一批人,乘坐你海軍中,最大的那艘期間出海,向南邊的大海更深處探索?”


    “嗯,海軍現在能馳騁四海,全憑技術優勢,以及將士們的努力,不像陸軍,海軍還沒有培養出,屬於海軍的軍魂兵魄,兒臣想讓俞靖帶著一批經驗最好的年輕人,出去闖闖,鍛煉,尋找屬於他們海軍軍魂的同時,看看廣邈的深藍大海深處,還有什麽。”


    ……


    很快,馬秀英也被朱元璋、朱棣父子一問一答吸引。


    時不時詢問一兩個問題。


    許久後。


    朱元璋抬起腳,“別洗了,你們一大一小父子兩,到底是盡孝心呢,還是故意折騰咱,腳都快被你們搓的禿嚕皮了。”


    朱棣低頭笑著,給朱元璋擦腳。


    朱元璋伸手,拉著雍鳴、祈嫿站起來,看著兩小家夥。


    老四和妙雲教的好啊!


    往後如何不清楚。


    至少現在,他這孫兒孫女很優秀。


    “皇祖父和皇祖母明天就要走了,別哭,哭什麽,又不是見不到我們了,想我們就多迴來看看……”


    朱元璋說著,看兩個小家夥眼睛紅了,伸手疼愛的摸著兩小家夥小臉,“小的時候,父母在你們眼中,就是無所不能的,隨著你們長大,會有自己的想法,你們的能力也會增加,甚至會超過你們的父母,這個時候,你爹、你娘說的一些話,或許在你們看來,是腐朽的,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因此而嫌棄他們,無論如何,他們都是疼愛你們的,有時候,他們知道自己做錯了,他們會在心裏覺得對不起你們,可他們不會說出來……”


    朱棣低著頭,鼻尖不由有些發酸。


    馬秀英把頭撇到一邊,強忍著難受。


    重八是在教導雍鳴和祈嫿。


    可同時,也是給老四道歉。


    終於把心中對老四的愧疚,用這種方式說出來了。


    “皇祖父,我們記住了!”


    ……


    這一夜,朱元璋、馬秀英和朱棣一家四口說了很多話。


    很晚,朱棣、徐妙雲才帶著雍鳴、祈嫿離開。


    朱元璋站在門口,目視一家四口,掌著燈籠,消失在視線中。


    抬手擦了擦眼角,扭頭,衝馬秀英笑道:“咱們要努力活著,至少要再活五年,老四說,他五年就能把東番、呂宋建設好,到時候,咱們再來看看,再來看看,咱走的也放心!”


    那份協約上。


    關於維持商貿現狀,標兒堅持隻簽十年。


    其實他懂。


    十年後。


    如果雙方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標兒肯定為了維護大明利益,及自身利益,對老四發起或是政治,或是軍事上的進攻。


    他相信標兒肯定不會置老四於死地。


    最多就是站在君王的角度,削弱老四。


    可戰爭一旦開始,想收住,就很難。


    尤其是大明境內,標兒身邊,圍繞著一群想把老四置於死地的人。


    若是老四的燕藩能在此期間發展成功。


    那麽,他就能放心了。


    老四隻要發展起來,依著老四的文治武功,肯定會十分頑強。


    所以,他一定還要來看看。


    再看一眼,他就算是走了,也放心了。


    ……


    翌日。


    雞籠嶼碼頭人山人海。


    禁軍已經完成登船。


    朱棣和朱標說完話後,來到朱樉、朱棡一群兄弟麵前,笑道:“二哥、三哥,拜托你們替我在父皇、母後膝前盡孝……”


    一群兄弟不由眼睛發酸。


    四哥不能再經常迴大明,他們當然知道了。


    朱樉沒好氣抬手在朱棣肩頭錘了一下,和朱棡一左一右攬住朱棣肩膀,沒好氣道:“我們隻能盡我們的孝心,你的,你自己盡!”


    “老四,你要是敢就這麽一走了之,等你立國稱王,三哥再來你燕藩,三哥非揍你不可!”


    “四哥,你必須經常迴來,怕什麽!走到哪裏,你都是父皇的兒子!我倒看看,哪個混蛋敢對四哥無禮!”


    ……


    一群皇子們帶著情緒的聲音,引得不遠處的百官紛紛側目。


    朱棣瞪了眼嚷嚷最兇的老十三:“胡說八道什麽!”


    這個老十三,本來和他是連襟,將來有可能因為這層關係被特別針對,這會兒還亂發情緒。


    一句話,把幾個年輕弟弟的激動情緒壓住後,朱棣忙轉移話題,“再過一兩個月,中央呂宋地區應該就穩定了,到時候,我會抽調三個訓練團,派遣他們迴大明,幫助你們訓練藩王衛,火銃和火炮也會在這期間,陸陸續續給你們送去。”


    ……


    片刻後。


    朱樉拍了拍朱棣肩膀,“好,不著急,你一定要先把你這攤子穩定好,去和妙雲小妹,給父皇、母後磕個頭吧。”


    朱棣點點頭,往朱元璋、馬秀英的方向走去。


    徐妙雲正在和太子妃常氏、秦王妃觀音奴、晉王妃謝氏一群妯娌說話,見朱棣去找朱元璋、馬秀英,也忙結束談話。


    帶著孩子們走了過去。


    一家五口剛準備下跪時。


    就被朱元璋、馬秀英扶住,朱元璋瞪了眼朱棣,“留著以後再磕,盡快選好遷民辦事處的人員,父皇給你安排,遷民辦事處的辦公房舍這些你不用考慮,父皇迴去就派李善長幫你在沿海行省選址……”


    朱棣含笑點頭。


    父皇讓李善長辦這件事,肯定能辦好。


    又說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強忍著結束談話,“好了,時間不早了,我們也該走了。”


    話罷,驟然轉身,就往朱棣送他那艘改裝後的大船走去。


    馬秀英仔細看著朱棣一家五口,似乎深怕忘了,然後轉身登船。


    朱標走到朱棣麵前,拍了拍朱棣肩膀,點點頭,牽著朱允炆上船。


    朱樉、朱棡、太子妃、觀音奴……


    眾人紛紛打招唿後,陸陸續續登船。


    藍玉走到朱棣麵前,看著朱棣,笑道:“臨別前,咱叫你一聲朱老四……”


    朱棣不由笑了。


    “以前敵視你的時候,私下裏叫你朱四郎,後來,私下裏,開始稱唿你朱老四……”


    說著,藍玉忽然不說了。


    隻是鄭重作揖一拜,轉身大踏步離開。


    朱老四於他有再造之恩。


    要不是朱老四,恐怕他現在,要麽成了馮勝,已經化作一堆白骨。


    要麽變成胡惟庸。


    被趕出朝堂。


    方孝孺留在最後,走到朱棣麵前,鄭重一拜,“王爺於中原萬民有擎天之恩,王爺也為如何治理天下,提出了一條,先賢從未想出的道路,下官堅信,無論這條路,在中原能否踐行成功,都將深刻影響,往後數千年,普普通通的百姓,下官祝王爺借四海之風,扶搖直上,也期待在中原,能聽到更多有關王爺在四海之上的傳說,以及新風尚!”


    朱棣看著方孝孺。


    這家夥,曆史上被‘他’夷十族。


    往後如何,說不好。


    但他的確沒想過,彼此間,竟然還能有這樣一種惺惺相惜。


    笑道:“你方希直這些年通過深入農村變了很多,臨別前,我想送你一句話,讀書,盡信書不如不讀書,希望你方希直,能成為中原革新之中流砥柱,造福萬民,為萬民敬仰,流芳百世!”


    方孝孺抬頭,含笑點頭,“王爺對希直期許,希直記下了,也一定會往這方麵努力。”


    再次一拜,方孝孺轉身離開。


    ……


    哼!


    百官所在大船上,呂本看著方孝孺和朱棣笑談,微微冷哼,低語:“這個方希直走的太快、太偏了!”


    ……


    禦船。


    徐憲昌來到朱元璋身邊,低語詢問:“陛下,是否出發?”


    他的艦隊護送陛下、太子北歸。


    同時,按照王爺的要求,護衛艦隊迴到大明後,就要把五十艘戰船移交大明水師。


    同時,他們要留在大明水師,幫忙培訓大明水師。


    然後乘坐轉運俘虜的戰船、商船返迴雞籠嶼。


    朱元璋看著朱棣一家五口的方向,點頭,“出發吧。”


    嗚嗚嗚……


    徐憲昌領命離開不久後。


    號角聲接連響起。


    風帆緩緩升起。


    五十艘戰船組成的護衛艦隊,緩緩往海灣外駛去。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送別的百姓山唿萬歲。


    朱棣和徐妙雲衝著禦船招手。


    “皇祖父!皇祖母!”小祈嫿跑向碼頭邊緣,衝著禦船大喊。


    ……


    禦船上。


    朱允炆站在船尾,抓著欄杆,看著大喊的小祈嫿,唇角不由露出笑容。


    這個瘋丫頭,特別受皇祖父喜愛又如何。


    往後她就不能經常見到皇祖父了!


    時間久了,皇祖父的喜愛,必然會變淡!


    就當朱允炆高興之際。


    看到雞籠嶼深處,滾滾衝天而起的濃煙,笑容漸漸消失。


    那裏,給他的衝擊、震動太大了。


    直到現在,他都清晰記得。


    ‘那又如何,現在父親也有這些技術了,胡惟庸和外公他們都說,大明有無窮盡的人力物力,隻要得到這些技術,很快就會徹底超越四叔的燕藩,將來我再來燕藩,不但是皇子,而且還是各項技術都超越燕藩的大明皇子!’


    ……


    朱元璋走了。


    雞籠嶼漸漸平穩下來。


    數日後。


    朱棣再次動身前往呂宋的前一天。


    包含朱棣旗艦,以及五艘新造,畜力動力,中等戰船也準備出發。


    由俞靖率領海軍中,最為勇敢的一批,想要去冒險的將士,以及,王靳宓為首,幾名朱棣的學生。


    朱棣、徐妙雲親自來送行。


    旗艦上。


    朱棣看著俞靖,笑問:“真不怕?”


    俞靖含笑搖頭,“末將知道王爺的用意,咱們燕藩海軍想要成為一支,真正的藍水海軍,就不能隻局限於南海這個洗腳盆內,必須走出去,在藍水深處,迎接風浪,在風浪中,磨練我們的意誌,塑造我們的軍魂兵魄,所有選擇遠航的兄弟們,都不怕……”


    ……


    朱棣拍了拍俞靖肩膀,叮囑道:“這的確是我的用意,但我不是讓你們不珍惜性命,這一次,我給你們定個目標,就當是一次遠航適應訓練,盡最大努力,但不要逞強,如果兩個月內,發現不了島嶼陸地,無法得到淡水食物補充,就北返迴來……”


    此番,俞靖這個探險隊。


    帶了四個月的生活所需。


    淡水、各種醃製的菜品,還有用蜜蠟密封,裝在大缸內的水果罐頭、藥品……


    兩個月之內,如果找不到補給,就必須北返。


    “記住,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尤其是這種探索,當你們兩個月後,找到陸地島嶼,得到補充,再出發時,船上的補給,一定要足夠你們返迴這個補給點。”


    ……


    “王爺教誨,末將謹記於心!”


    ……


    最後,朱棣來到幾個孩子們麵前。


    伸手揉了揉幾個小家夥小腦袋,“害怕嗎,害怕就說出來,不要擔心丟麵子,師傅在你們這個年紀的時候,做過很多丟臉的事情,還被你們師公,脫了褲子,光著腚揍呢!”


    這幾個孩子,以靳宓為首,都是所有孩子中最調皮搗蛋的。


    好動。


    他支持他們。


    可真到節骨眼兒時。


    他希望孩子們說一句害怕,不想去了。


    那樣,他會馬上帶孩子們下船!


    讓他們做點更安全的事情。


    他朱棣,堂堂燕藩之主,關照一下自己的弟子,給自己弟子一點偏愛的權力,還是有的。


    可孩子們不提出來。


    如果他強行阻攔,和父皇給他強行規劃人生,有什麽區別?


    王靳宓為首幾個孩子搖頭,“師傅,我們不怕,我們想出去闖一闖。”


    朱棣無奈歎了口氣,強裝高興道:“好!師傅支持你們,也以你們的勇敢為榮,但臨行前,師傅在囉嗦一些,一定要記住,勇敢可以,這是一個人的優秀品質,但絕不能逞強!蠻幹!蠻勇!”


    “師傅,我們會牢牢記在心裏的。”


    ……


    這一日,朱棣送一批勇敢的海軍將士,和自己的幾名優秀學生。


    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征程。


    ……


    洪武十九年末。


    曆經兩年時間。


    動用將近兩千船次。


    北征俘虜,及其家人,數十萬人,全部遷徙燕藩治下東番及呂宋地區。


    ……


    洪武二十年開始。


    經過數年培育發展,在劉伯溫這位左相,殫精竭慮籌劃中。


    大明朝廷,終於在培養出足夠多的鄉土村社實幹官員後,開啟了轟轟烈烈,全覆蓋的鄉土村社進程。


    同時,朱元璋下令,全麵開海,徹底解除海禁!


    一時間,早已按捺不住的江浙、河北、山東商人,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出海貿易。


    在此期間,朱元璋派李善長主持監督下。


    與朱棣燕藩設立在沿海各行省的遷民辦事處進行全麵對接。


    一批批已經完全喪失土地的百姓,攜家帶口,數十人、數百人或是搭乘頻繁往來大明的海商商船。


    或是朱棣來接百姓的戰船、運輸船,乘船出海。


    漂洋過海,逐步遷居馬尼拉。


    ……


    洪武二十年年末。


    金陵工業區。


    坐落於武定門外,秦淮河畔。


    “拜見太子!”


    工業區外,呂本之子呂兆為首,一群管理工業區的官員,在朱標到來時,紛紛下跪參拜。


    朱標帶著朱雄英、朱允炆,藍玉、方孝孺等人……


    朱標下令官員們平身後,一群人走入工業區內。


    呂兆陪在朱標身邊,微微彎腰,略微帶著一絲激動諂媚,笑問:“太子爺,咱們先從哪裏開始參觀?”


    “先去看看高爐吧。”


    一行人來到五座高爐前,滾滾濃煙從高爐升騰而起,朱標抬頭看著兩丈高的高爐。


    這是一座能產生鐵或水泥,兩噸多的標準高爐。


    還是洪武十九年。


    在老四派迴那批匠人指導下,建造的。


    “聽說老四燕藩的高爐,已經建設成,能一次產鐵、產水泥十噸的高爐,咱們現在有這個技術實力嗎?”


    呂兆臉上笑容不由微微凝滯。


    他父親跟著太子北征失去了雙腿,從此不能再為官,閑賦在家裏麵。


    太子隨聖駕返迴後,開始指導建設金陵工業區。


    調集了一批年輕人。


    他就是其中一員。


    因為在父親和胡惟庸的指點下,以及有參觀燕藩的經曆,又加表現積極,很快脫穎而出。


    被任命為工業區的主管官員。


    官職不高。


    隻是個從七品。


    連個上縣縣太爺都不如。


    要不是他考不中功名,這個主管官員,他真看不上。


    不過,父親、胡惟庸他們說了。


    搞好工業區,封侯拜相,都未必不可能。


    而且,搞好工業區,也關乎著將來打垮朱四郎,為呂家報仇雪恨。


    他在這個位置上,真的兢兢業業努力了。


    可……


    “怎麽,還造不出來?”朱標看著支支吾吾不說話的呂兆,微微皺眉。


    “太子爺,咱們沒有必要追求那麽大的產能,多了也賣不出去,盡浪費了……”


    嗬嗬……


    藍玉冷笑,看向說話的官員,“浪費?我一介武夫都知道,批量生產,產量越大,成本就能壓縮到越低……”


    朱老四的雞籠嶼工業區,雖然也是官辦。


    可裏麵的管理層、匠人、小工都有身股。


    按理說,成本應該很高吧。


    可近幾年。


    朱老四雞籠嶼生產的鐵,一船一船往大明輸送。


    滿足大明境內,轟轟烈烈鄉土村社推動中,對鐵的需求。


    朱老四燕藩的鐵,包含了原料費、人工費,海運費,即便如此,價格竟然都能和大明的售賣價格齊平!


    他甚至懷疑。


    這個價格,朱老四的利潤還有很大。


    之所以和大明的價格齊平。


    其實是不想和朝廷太過競爭,給朝廷的這幾座高爐留條活路!


    從這裏,足可以看出。


    朱老四的十噸高爐,批量冶煉生產的成本肯定很低!


    一群負責工業區的官員,被藍玉懟的,一時鴉雀無聲。


    朱標失望的看了看這群人。


    老四燕藩到底什麽情況,暫時還不清楚。


    但根據大明的統計。


    大明民間生鐵消耗量,一半份額被老四燕藩占領!


    這還沒算。


    老四為老二、老三他們藩王衛提供火炮、火銃用鐵量。


    “說說你們遇到的技術難點吧。”


    話罷,朱標看了眼呂兆,要不是呂兆忙的都瘦了一圈,並且他派紀綱,讓錦衣衛秘密調查,確定呂兆領導下的工業區官員,沒有貪腐現象。


    他真的壓不住火氣了。


    “太子,主要是鐵皮,十噸高爐,用建造兩噸高爐的窄鐵皮,高溫情況下,強度不夠,我們增加了鉚釘,可依舊不行,最多燒製三四十爐,就會出現鼓脹、裂痕等情況……”


    “我們猜測,燕藩已經掌握了,製造更大鐵皮的技術!”


    ……


    為什麽燕藩能突破這項技術。


    而且,老四的燕藩,不止突破這一項技術。


    早些時候,提供給老二、老三的火炮是銅炮。


    可等到今年年底,據說,給老五送迴來的火炮,已經是分量和銅炮差不多,射程與銅炮相似的鐵炮了!


    據錦衣衛匯報。


    老四燕藩的匠人,掌握了小規模冶煉‘鋼’的技術。


    鋼是什麽,他不清楚。


    但據說,這種被老四燕藩,稱之為鋼的鐵,不用鍛造,可以直接用來鑄炮、鑄火銃用的鐵棍。


    為什麽,老四燕藩技術突破這麽快。


    大明這邊,卻這麽慢?


    ……


    今天的細綱又沒有寫完,接下來的五年、十年不會過分詳細寫。


    不會讓大家感覺水,今天晚了十分鍾。


    抱歉抱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