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日,太陽初升。


    驅散一夜寒冷。


    整個金陵城瞬間蘇醒。


    百姓紛紛走出小屋、小院,開始為一天生計忙碌。


    途中,遇到相熟者,總要聊上幾句,有關北征的話題。


    “燕王陸軍第一鎮攻克張北後,再沒消息傳迴嗎?”


    “你不知道?昨天剛傳迴了新消息。”


    “什麽,快給俺說說?”


    “燕王和太子分兵了,燕王統帥十三萬兵馬,為偏師,進攻北元以前的王庭,就和咱們的陪都,差不多一個意思吧……”


    “燕王帶走了所有皇子的藩王衛?”


    “不是所有,秦王、晉王跟隨太子爺的主力大軍。”


    “即便這樣,燕王這一路偏師也太弱小了,諸皇子從未領過兵,會不會拖燕王的後腿?”


    “聽說,諸皇子就是跟隨燕王去學習領兵打仗的。”


    “希望別出事吧……”


    ……


    朱棣、朱標分兵消息傳迴金陵,傳播開後,百姓議論紛紛。


    朱府。


    徐妙音站在鏡子前,幫徐妙雲梳頭。


    春曉他們走後。


    她擔心阿姐太忙,就從代王府搬到了朱府。


    “阿姐,你有沒有發現,你出嫁這些年,孩子都生了三個,怎麽好像越來越年輕了?”


    徐妙音低頭,審視看著徐妙雲臉頰,含笑道。


    徐妙雲伸手摸了摸臉頰,臉有些微紅,“有嗎?我怎麽沒有發現!”


    哼哼!


    發現了,也不能承認啊!


    徐妙音把徐妙雲好看眉宇間那點小傲嬌全都看在眼裏。


    低頭,抿唇,極力忍笑,取笑道:“阿姐,現在不在外人麵前,伱比出嫁前都不穩重,更像個被慣壞、寵壞的小姑娘!”


    這麽明顯嗎?


    徐妙雲晶瑩耳尖都瞬間通紅了。


    都怪四郎!


    臉微紅,扭頭,努力做出嚴肅模樣,含笑瞪了眼,“少拿我尋開心!”


    雖然這些都是事實。


    可妙音這幾天,經常拿這些事情逗她開心。


    說白了,就是怕她擔憂四郎在前方的情況。


    昨天才傳來,四郎帶著藩王衛出發,進一步的消息都未傳迴。


    朝中李善長、劉伯溫等知兵之人。


    已經根據四郎進攻和林的目標,預測出,三峽口必然有一番惡戰。


    預測出來後,滿朝文武都眼巴巴等著新的信報迴來。


    有人當然希望四郎狠狠栽跟頭。


    乃至戰死。


    可很多人也關心四郎。


    還有大哥太子係統內,部分理智的人,也眼巴巴盼著。


    理智的人都明白。


    四郎這一路偏師,能不能承擔起重任,關乎著大哥主力一路能否直搗黃龍,攻克北元王庭。


    而三峽口一戰。


    則是檢驗,從未領過兵的五弟等人,在四郎率領、教導下,能不能配合四郎,擔負起偏師吸引兵力的重任。


    這部分人還不少呢!


    方孝孺、練子寧這些人就不說了。


    禮部尚書趙翥兼任大本堂先生,昨天還借口雍鳴、祈嫿學業問題,親自登門,代表大哥係統很多人,表達了對她們母子的善意。


    這倒讓她對雍鳴和祈嫿在宮內,放心很多。


    雖說,有父皇、母後眼巴巴看著,護著。


    可皇宮的爾虞我詐。


    她在無數書籍上讀過。


    有些陰暗處射出來的利箭,父皇、母後也未必能防得住。


    不過,這種可能應該很小。


    畢竟,父皇的兇名,滿朝文武都知道。


    總之,趙翥為首,大哥係統內理智派釋放的善意,是四郎給他們母子掙下的。


    隻要戰場局勢不發生變化。


    隻要大哥一路順順利利,不斷大捷的消息傳來。


    他們母子在金陵,倒是十分安穩。


    “阿姐,朱桂他們,不會拖累姐夫吧?”徐妙音擔憂詢問。


    她就是感覺十分虧欠阿姐和姐夫。


    自家丈夫是個什麽人,她太清楚了。


    不惹事。


    但也沒什麽抱負。


    除了規規矩矩,辦好父皇交代的事情,從不敢擅自做主做任何事情。


    就連藩王衛,平日裏都不管。


    全都交給朝廷指配給他的指揮使操練統領。


    要不是姐夫的新軍特別拉風。


    他也想把自己的藩王衛搞成陸軍第一鎮那樣。


    才決定向姐夫求助指導團。


    以前,但凡他們夫妻聊起藩王衛。


    他都連連擺手,壓著聲,小聲道:‘兵權這東西還是別碰了,保不齊,將來大哥或者雄英削藩,現在過分插手藩王衛,將來就是麻煩事!’


    ……


    “阿姐,你說他就這樣一個人,跟著姐夫,會不會給姐夫拖後腿?”


    她十分肯定。


    姐夫的性格,如果遇到危險,肯定會自己留下來斷後。


    給丈夫以及其他皇子們創造脫困機會。


    太子大哥怎麽能,把一群從未領兵的藩王,全都塞給姐夫呢?


    徐妙雲抬頭,見徐妙音滿臉擔憂,握住徐妙音的手,輕輕拍了拍,笑著安慰:“你不要內疚,行軍打仗不是兒戲,你姐夫既然敢帶著老十三他們,肯定就有把握……”


    話中,徐妙雲眼底憂慮一閃而逝。


    前線到底什麽情況。


    她不清楚。


    可傳迴來的消息,抽絲剝繭。


    總能讓她嗅到一股不安隱憂。


    陸軍第一鎮在四郎心中,多麽重要,她很清楚。


    沒有任何實戰經驗。


    首戰,四郎就帶著兄弟們,打了張北攻防戰!


    還有此番,四郎主動提出分兵,率領偏師吸引北元兵力。


    為何,信報中,沒有提及,大哥對此事的態度?


    ……


    這類晦暗不明,讓人總覺不安、不對勁兒的細節,充斥著傳迴來的每一條消息中。


    徐妙音見徐妙雲怔怔出神,伸手悄悄拍了拍自己的嘴,笑道:“阿姐,往後,如果我們不想在大明待了,出海去投奔你和姐夫,你和姐夫,可得收留我們。”


    她雖然是逗阿姐開心。


    可也是真有這種打算。


    他們夫妻私下裏討論過。


    將來,大哥削藩的可能性不少。


    因為當武勳問題解決後。


    藩王問題,必然成為新的主要矛盾。


    加上朝中有一批不喜歡藩王分封的文臣。


    這些人在父皇一朝,害怕父皇,不敢說什麽。


    可大哥一朝就未必了。


    大哥削藩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而到時,他們夫妻可能就是首先拿來開刀的。


    因為她姐夫是在海外自己開創基業,立國的朱棣!


    大明境內,恐懼、害怕、又仇視姐夫的人很多,太子大哥隻要有削藩念頭,他們會首先把矛頭對準他們夫婦。


    對於削藩。


    他們夫婦不在乎。


    反正他們都不是什麽權力欲極強的人。


    可就怕到時候。


    想離開大明,都走不了!


    這是他們夫妻私下裏議論,得出的結論之一。


    大哥削藩,但不代表,願意放兄弟們離開大明,去投靠姐夫!


    總之,一旦削藩開始。


    定然少不了麻煩和波折。


    隻希望大哥能放他們夫妻離開大明吧。


    徐妙雲並不知,徐妙音、朱桂私底下討論了這麽多,頓時笑了,“好啊!”


    ……


    金陵這邊,議論紛紛。


    三峽口外。


    喊殺聲震天。


    諸王藩王衛,輪流對陰山發起進攻,通過車輪戰,消耗防守元軍的兵力以及體力。


    為天黑前的總攻做戰前準備。


    外麵喊殺聲震天,挑選出的一萬五千精銳,被勒令在營中休息。


    隨軍行動的工匠,則在抓緊時間製作營建堡壘的木板。


    陸軍第一鎮的工匠參與,臨時打造一些簡易卡扣。


    ……


    臨近中午。


    陰山背麵。


    三峽口以西五十裏外。


    陰山山坡下,一個避風隱蔽地。


    一群滿臉風霜的將士,迅速進食後,在各自棚正監督下,每人喝了一口烈酒暖身後,一個棚的袍澤兄弟,相互靠在一起,裹著行軍被開始休息。


    鼾聲中。


    朱棣為首的將領們,則爬上陰山山梁,實地考察。


    徐輝祖跟在身邊,“姐夫,我們參謀團派人往前麵走了十幾裏,山梁道路雖然困難,可也能行走,咱們除了隨身攜帶的火藥、彈丸,幹糧輜重也剩不了多少了,休息後,出發時,完全可以讓將士們,把剩下的幹糧全都吃了,把馬車暫時扔在這裏,從陰山山梁向三峽口挺近……”


    咯吱、咯吱……


    朱棣邊聽,邊沿著山梁,腳踩著山梁上的枯枝、落葉、積雪行走,試著行進中的困難……


    山梁上,開始消融的積雪,反複踩幾遍就變得堅硬,十分容易造成腳下打滑。


    可斥候已經探明。


    前方雲集的大小部落很多。


    他們這樣一支大軍行進,若是繼續這麽堂而皇之奔襲,已經無法做到隱蔽性了。


    ……


    “咱們軍中都是福建兒郎,福建多山地,兄弟們其實對山地中行走,並不陌生,要說困難,其實也就是尚未融化這層積雪……”


    朱棣聞言,不可置否點點頭,扭頭,詢問隨行的參謀成員,“你們有沒有從山梁奔襲挺進的全部預案?”


    “有!”


    一名參謀人員立刻站出來,把一道折子交給朱棣。


    同時解釋道:“徐參軍帶著我們製定了一份完整預案,我們參謀團,馬上派人跟隨斥候,沿著山梁出發,率先探明沿途的道路,同時,參謀團抽調了斥候隊,五十個善工兵科的兄弟,組成預備隊,一旦前方傳迴問題,就馬上派出工兵隊兄弟,跟著我們參謀團去修路……”


    ……


    “總之,我們參謀團可以下軍令狀,保證在大軍行進前,掃除奔襲道路上的障礙。”


    ……


    朱棣邊聽邊看著折子上的計劃內容。


    計劃十分完善。


    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都有考慮。


    ……


    朱棣認真看完後,合上折子,交給徐輝祖,“就按照你們這個計劃去做,你們參謀團辛苦一點,現在就行動吧。”


    徐輝祖笑笑。


    領命後,領著參謀團,以及工兵隊沿著山梁,率先出發。


    朱棣遣走其他人。


    隻剩下朱能。


    笑道:“三哥,以往你嘴特別賤,可這一路而來,你都十分沉默,是不是有什麽話想和我說?”


    朱能氣的瞪了眼。


    抬腿就想踢人。


    朱棣笑著躲開。


    氣氛一下活躍起來。


    朱能擰開隨身攜帶禦寒的酒囊,痛飲一口後,笑道:“還別說,喂牲口吃的玉米秸稈,釀造出來的酒,也挺好喝。”


    話中,把酒囊扔給朱棣。


    這批酒。


    都是劉家村贈予的。


    朱棣喝了口,靴子在地上的雪上左右擺動,很快,掃出一塊幹淨土地,席地而坐。


    朱能學著,坐下後。


    看向朱棣。


    朱棣又喝了口酒,把酒囊遞給朱能,“未來,百姓還會創造出更多東西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


    是工匠科技。


    和後麵,在研究所支撐下,發生的科技革命不同。


    第一次工業革命,不需要那麽多基礎學科支撐。


    本質上,是根據需求,在有經驗工匠鑽研琢磨,衍生發展的科技文明。


    就好比蒸汽機。


    其實一些技術條件已經滿足了。


    往複式風箱的機括構造原理,就是蒸汽機最重要的一環。


    可這一環。


    早在千年前的冶鐵,需要更充足的風力時,就被發明出來了。


    海軍戰艦,發明了螺旋槳。


    發明了蓄力提供動力的機械構造。


    其實,當海軍不滿足於蓄力的各種麻煩時,需求催動下,蒸汽機革命必然到來。


    不需要他去指手畫腳,都能完成。


    “百姓的積極性被調動,當無數百姓,沒有了溫飽之憂時,必然會發動所有的聰明才智,去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土橋村能發明玉米秸稈釀酒,就是溫飽解決後,有餘力去想其他……”


    若是沒有解決溫飽。


    八叔他們,怎麽可能隻是聞到鍘碎的秸稈,堆積了幾天,散發出一股酒味,就想著用玉米秸稈釀酒。


    他和妙雲迴村後,專門詳細問過。


    為了尋找適合的酒曲。


    八叔他們就跑遍了周圍數個縣府。


    托人、花錢、厚著臉皮請教。


    然後又經曆了一年的試驗。


    最終才培養出,最適合玉米秸稈釀酒的酒曲。


    沒有解決溫飽的百姓,哪有這種條件和精力。


    可一旦百姓的溫飽問題解決後。


    百姓的聰明才智,必然會出現一個爆發期。


    各種發明,在需求促使下,會沿著事物發展規律,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咱們曆朝曆代的上層精英們,富裕了,就去追求滿足精神需求的各種東西,所以,我們能看到,唐朝天寶年間盛行的馬球、能看到,宋朝汴京,每逢節日,耗費無數錢財的燈火,能看到,曆史發展出,各種各樣的戲曲類型……”


    ……


    “可咱們的百姓,隻要吃飽飯後,有了微薄的本錢後,沒資格向精英層,搞這些東西,他們一定會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想方設法,創造更多,能創造財富價值的東西……”


    “隻要朝廷能這麽堅定不移搞下去,我可以十分肯定的預言,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一定是庶民的時代!”


    無數普通人,會因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或大或小的發明。


    成為曆史的弄潮兒。


    第一次工業革命結束後。


    個人的聰明才智,個體的力量,就會越來越弱。


    企業設立的研究所,會取代個人。


    當文明和科技向更高級發展時。


    難度也會成倍增加。


    個人徹底退出。


    企業也無力承擔。


    隻有國家機器,才能做到。


    小國都沒有這個資格!


    隻有龐大的國家機器才能。


    ……


    朱能聽著朱棣意氣風發,闡述庶民的時代,喝了一口,品咂著酒水刺激舌尖味蕾的感覺,突然開口:“老四,從咱們一起去遼東,剛見麵時,你就挺樂觀的,沒想到,現在還是如此,你就沒有察覺,太子變了嗎?”


    以前,他聽聞的太子,是多麽多麽仁厚。


    可這迴近距離觀察。


    他發現,太子的城府不淺。


    他很擔心。


    老四的不設防。


    將來會狠狠栽跟頭。


    朱棣笑笑,伸手把一團雪捏成球狀,猛地投擲扔出,視線盯著雪球劃過一道弧線落下,出神道:“我知道,也有準備,你們不用替我擔心,等你們混不下去的時候,記得來找我,別的不敢說,到時候,我怎麽也是一國之主了,給你們編練幾支精銳,那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朱能被逗笑。


    把酒囊扔給朱棣,“那可說好了!”


    ……


    午後。


    將士們吃光隨身攜帶的幹糧,登上山梁,在樹木掩護下,開始向著三峽口挺近。


    臨近傍晚時分。


    距離三峽口戰場,隻剩十幾裏地時。


    徐輝祖帶著一個被五花大綁的元軍迴來,見麵後,便笑道:“姐夫,抓了個舌頭!”


    隨即朱棣就開始審問抓迴來的舌頭。


    審問結束後。


    命人把舌頭帶下去。


    將領們全都被朱棣召集來。


    朱棣把審問的內容,轉述給將領們後,詢問:“你們從中看出了什麽,有什麽想法都可以說。”


    “王爺,皇子們的進步很明顯,昨晚那種拉寬寬正麵的打法就很好,可惜,最後沒能堅持住。”


    “末將覺得,今天白天的車輪戰,諸位皇子是在消耗元軍的兵力和體力,今天晚上,肯定還會複製昨晚拉寬寬正麵的打法!”


    “若隻是如此,恐怕不可能成功,元軍的統帥,也不是傻子,這麽明顯的消耗戰術,一眼就能看穿。”


    ……


    朱能站在朱棣身邊,看著張武為首,一群管帶、隊官、參謀熱鬧討論。


    看了眼朱棣。


    他現在知道,老四如何培養將領了。


    “王爺。”張武突然看向朱棣,“諸皇子若是用王爺在迴金陵途中,教我們的火力倒打,有沒有可能擊潰元軍?”


    “協統,這種情況,不能埋伏,怎麽使用火力倒打?”


    “火力倒打未必就一定要埋伏……”


    ……


    隨即,眾人又開始爭論。


    時間還比較充足。


    左右也就剩下十幾裏地。


    朱棣沒有阻撓張武等人討論。


    等眾人討論的差不多。


    最終,討論出,類似譚淵、朱橚等人提出的辦法後。


    朱棣笑了。


    火力倒打,未必能一舉攻克元軍駐守的三峽口陰山段。


    但絕對能給元軍造成很大傷亡。


    不過,此刻朱棣也並未意識到,在譚淵的引導下。


    朱橚等人正在為實施這一戰術,緊鑼密鼓準備。


    “火力倒打的辦法很不錯,至少可以有效打擊敵軍有生力量,現在討論結束,既然確定,很快,還有一場激戰,那麽,奪取三峽口,就在今晚!”


    隻要拿下陰山一側。


    他不信元軍不撤。


    不撤他也不怕。


    讓將士們,把炮營的大炮,運送到山梁上,直接對著東側猛轟,配合步騎衝鋒即可。


    炮營的大炮,不是海軍用的那些粗壯黑的笨重玩意兒。


    通過滑輪組固定在山坡的樹幹上,一段一段,費力點,但能弄上來。


    朱棣一聲令下。


    將士們再次趁著光線還充足,開始急行軍。


    ……


    三峽口。


    天色已黑。


    馬哈木陪著納哈出站在山梁上。


    居高臨下,觀察著山腳遠處,火光映照中,開始集結的明軍。


    馬哈木笑道:“看樣子,諸皇子聯軍還要搞昨天那一套。”


    昨天的確十分兇險。


    若非他這個人做事喜歡留一手。


    留了五百預備。


    多半還真有可能,被明王朝,這群初出茅廬的皇子,一舉攻克陰山。


    別說攻克陰山了。


    這群皇子,有人率軍登上山梁。


    哪怕最終被趕下去。


    都是他的恥辱!


    納哈出看了眼馬哈木,笑道:“這群皇子背後站著明四皇子,少不了明四皇子的言傳身教,甚至,昨天真正與你交手的,其實就是明四皇子,所以,你還是贏了的。”


    馬哈木笑笑。


    他認為,明四皇子一直在鍛煉諸皇子。


    還未拿出真本事。


    明四皇子麵對陰山這個戰場,若隻有這點本事。


    三峽口就是明四皇子領兵以來的首次兵敗之地!


    ……


    山腳下。


    “兄弟們!休息好了嗎!”


    “好了!”


    “吃好了嗎!”


    “好了!”


    “這一戰,我們準備了一天,兄弟們有信心嗎!”


    “有!有!有!”


    ……


    朱橚為首的皇子們,站在自己藩王衛抽調集中起的精銳前,左右走動,大聲唿喊。


    將士們齊聲迴答。


    片刻後。


    朱橚帶著兄弟們,快步來到徐達、譚淵麵前,“三叔,我們請求開始!”


    徐達看著朱橚幾人滿臉的躍躍欲試、意氣風發,笑笑,看了眼朱橚吊著的左臂,“還要繼續參加進攻?”


    朱橚點點頭。


    當初進攻張北城時。


    他可是親眼目睹四哥,手臂中箭後,都率先登城陷陣。


    他肯定沒四哥的勇武。


    可隻要他還陪著將士們往山上衝,士氣肯定就足夠旺盛。


    徐達點點頭,“開始吧!”


    “遵命!”


    朱橚等人領命後,轉身來到各自陣列前。


    兄弟等人相互對視。


    鏘!


    猛地同時拔刀。


    扔掉刀鞘?,悍然舉刀:“殺!”


    “殺!”


    將士們昂揚的喊殺聲衝霄而起。


    一支支精銳,跟在朱橚等人身後,散開陣型,拉寬整個正寬麵,靠向陰山。


    後方。


    陸軍第一鎮的炮營,三十六門火炮,在戰馬牽引下,迅速跟進。


    距離山腳三裏左右停下。


    短暫忙碌後。


    “一棚裝填完畢!”


    “二棚……”


    ……


    匯報聲接連不斷響起。


    “放!”


    炮營管帶聞奇猛地揮手。


    砰砰砰……


    轟鳴聲,打破了傍晚的寧靜。


    黑洞洞冰冷的炮口,猛地噴吐出一股股火焰。


    一顆顆彈丸唿嘯衝出,沿著炮口高高昂起的角度,有的砸在靠近山梁的位置,有的飛躍山梁,直接落在陰山背麵。


    山梁上。


    馬哈木轉身,視線跟隨一枚飛躍山梁,砸斷一顆樹的炮彈,轉移到山背麵。


    看著爬在山梁後麵,聽到炮聲就明顯慌張的己方士卒,生氣喝道:“怕什麽!都轉頭看看!明軍的火炮,都掉到你們身後半山腰了!”


    這群步軍精銳。


    很多都見識過,陸軍第一鎮如何用火炮轟塌女牆。


    沒見過的,被見過的以訛傳訛,更加神化明軍火炮。


    所以才會聽到炮聲就恐慌。


    士兵恐慌漸漸消除,納哈出低語,“明軍投入火炮嚇唬咱們,看來今晚這一戰,明軍對陰山是勢在必得。”


    話中,納哈出抬腳踩了踩腳下土地。


    馬哈木點點頭,笑道:“那倒要看看,明四皇子還有什麽高招,他明四皇子有準備,我也有準備!”


    昨天臨近傍晚,明軍拉寬寬正麵一戰後。


    他也做了準備。


    “殺!”


    “衝啊!”


    ……


    就在納哈出、馬哈木說話期間,朱橚兄弟們率領各自精銳,已經抵近山腳,沿著山腳開始往上衝。


    後方。


    數千將士,借著朦朧天色,抬著一塊塊,手腕粗細木頭拚湊而成的木板,緊隨其後,艱難沿著山坡向上攀登。


    納哈出看著明軍已經影影綽綽出現在半山腰林間時,征詢:“是不是能進攻了?”


    馬哈木透過密林,盯著山腳,陸軍第一鎮火把映照通明的炮營陣地,搖頭,抬手指向炮營陣地,“明四皇子的炮營,不光是想恫嚇我們的士氣,恐怕還準備,在我們衝殺明軍撤退時,炮擊我們……”


    “今晚想要多殺些明軍,就要盡可能把明軍放上來,不能追到山腳了,追到山腰以下,打垮明軍,就馬上收兵,用最快的速度衝迴來。”


    隻要不跑到山腳附近灌木林地帶。


    分散往迴跑。


    炮擊也損傷不了幾個人。


    眼看著朱橚等人,率兵越過山腰,在密林間,排成一條鬆散的陣線。


    陣線中間,有些地方的兵力明顯更為厚重。


    這些點就是攻堅突擊點。


    昨天,他們就見識了。


    馬哈木唇角笑意一閃而逝,扭頭吩咐令兵:“吹號!”


    嗚嗚嗚……


    號角聲突兀響起。


    “殺!”


    長約兩裏的山梁後麵,元軍突然衝出來,從高處,猛地倒卷撲下來。


    “殺!”


    朱橚為首的諸皇子猛地舉刀,大喊一聲,加快步伐,往上衝!


    砰砰砰……


    雙方的火銃兵、弓箭手在靠近時,率先發起攻擊。


    慘叫聲隨即而起。


    然後,一上一下,兩支兵馬便轟然碰撞在一起。


    “快!快!快!”


    後方,帶著木板的將士,在各級將領的催令中,抓住滿是荊棘的灌木,開始玩命往上衝。


    借著朦朧夜色,以及樹木遮擋。


    衝到半山腰後,就開始根據周圍樹木,依托樹幹,將一塊塊木板,或是用釘子,或是用陸軍第一鎮工匠臨時製作的卡扣連接起來。


    很快,一個個開口向著山腳,三麵被木板圍住,能夠容納十幾人的小型營壘出現。


    搬運木板上來的將士,慌亂緊張中,開始裝填火銃。


    點燃火繩……


    ……


    整個過程,大約一炷香時間。


    準備好一切後,躲藏在營壘中。


    耳聞上麵傳來的喊殺聲,緊握火銃,相互對視,屏息凝神,靜靜等待著。


    上麵僵持的喊殺聲,隨著時間一點點流逝,還在繼續。


    噗嗤!


    一根流矢射入腳下泥土中。


    納哈出看著擺動的箭尾,扭頭看向馬哈木。


    馬哈木笑道:“王爺,今天他們輪戰,進攻了一天,消耗我們的兵力、體力,現在我們也要消耗他們的體力,我們占據地形優勢,明軍頂著壓力,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數倍體力和戰損……”


    納哈出扭頭看了眼身後,已經勉強列陣的五千牧民兵。


    這就是馬哈木,今天除五百預備隊,準備的後手。


    有這五千生力軍。


    倒也不怕明軍真的衝上來。


    等明軍體力消耗到極致。


    然後把這支生力軍投進去。


    必然能更多殺傷明軍!


    他就不相信。


    明四皇子的偏師一路,如果在這裏,丟下兩三萬屍體。


    還能有多少戰鬥力!


    若是後續,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投入進攻,損失慘重。


    東邊三十裏外的騎兵,未必沒可能衝垮明四皇子這路偏師。


    這支明軍中。


    他們最忌憚明四皇子的陸軍第一鎮。


    大遼河衛。


    以及,全軍集結起來,將近四萬的騎兵。


    現在,這幾支王牌,明四皇子一直沒有打出來。


    “吹號!”


    馬哈木的命令聲,突然響起,打斷納哈出思緒。


    嗚嗚嗚……


    “殺!”


    山梁背後,五千牧民兵,在號角聲響起,雜亂嘶喊,高舉手中彎刀,亂糟糟衝上來,越過馬哈木、納哈出,衝下去。


    “王八蛋!”


    朱橚一刀砍殺一個元軍,看到密密麻麻,連皮甲都沒有,穿著羊皮袍子的牧民兵,忍不住氣的大罵一聲。


    這個時候。


    他哪裏不知,今天比昨天堅持的都久。


    是馬哈木故意放水。


    故意消耗他們的體力、戰鬥力。


    他們在算計時。


    馬哈木也沒閑著!


    這戰場,真是變化多端。


    “撤!”


    在牧民兵衝下來,碰撞在一起前,朱橚大喊一聲。


    既然明白上當了,他才不會傻等著,讓五千生力軍,直接碰撞在一起。


    這一碰撞。


    可能就得交代一千多兄弟。


    嗚嗚嗚……


    朱橚身邊的親兵一邊保護朱橚,一邊吹響號角。


    “撤!”


    “撤!”


    ……


    朱梓、朱桂紛紛下令。


    馬哈木微微愣怔。


    對於朱橚等人,沒有如昨天那般堅持,感到有些奇怪。


    可又想不出,到底有什麽奇怪之處。


    砰砰砰……


    就在元軍攆著朱橚等人,衝下山腰時。


    密集火銃聲突然響起。


    借著火光,馬哈木隱約看到一個個營壘。


    微微皺眉,立刻扭頭,吩咐令兵:“派人去查看,怎麽迴事!”


    片刻後,派出去的斥候折返,“稟將軍,明軍在下麵用木板修建了一些堡壘,十幾個明軍,躲藏在其中,先放火銃,然後牽製了我們不少兵力……”


    天色已經很暗了。


    五米之外,看到人影都十分模糊。


    馬哈木凝神看著,唇角浮現笑意,“沒什麽,營壘也隻能牽製部分兵力,雙方都是一萬五千人,兵力對等,我們從上往下攆著他們打,即便被牽製部分兵力也不怕,折返時,捎帶手,把這夥藏身營壘中的明軍也收割了。”


    “去,傳令,派兵圍住一個個營壘,其他人,按照計劃,繼續往下衝!”


    ……


    “殺!”


    “殺!”


    就當傳令兵離開不久後,突然,半山腰處,爆發出激烈喊殺聲。


    納哈出、馬哈木狐疑對視。


    就當二人費解時,剛剛離開的傳令兵氣喘籲籲折返,慌張道:“稟王爺,將軍,營壘內的千餘明軍衝出來,不管我們圍攻他們的人馬,直接向山下撲下去……”


    納哈出、馬哈木臉色瞬變。


    他們一直居高臨下打明軍。


    太清楚,突然有一千明軍精銳,不管圍攻他們的兵馬,撲向下麵,產生的威力。


    一千人看似不多。


    可這一千人從上麵撲下去,他們這一方,本來壓著明軍往下攆的衝勢可能被攪亂。


    一旦失去地形上,居高臨下的優勢。


    被打亂,形成犬牙交錯的林中混戰。


    可就十分危險了。


    明軍能不能打上來不說。


    至少,傷亡比例會迅速拉平!


    甚至,明軍憑借盔甲裝備的優勢,還能占據上風!


    而且,他們這邊,還有五千沒有經過正規步軍訓練,連皮甲都沒有的牧民兵!


    “好個明四皇子!”馬哈木咬牙喃呢。


    這一迴合,他輸了!


    這種戰術很高明!


    “傳令,剩下的五百精銳,下去支援……”


    “嗚嗚嗚……”


    就在此時,沉悶的號角聲突然從西邊遠處山梁響起。


    馬哈木、納哈出驟然轉身……


    目視所及。


    點點火把亮光突然從三裏外的山梁上亮起來。


    “殺!”


    “殺!”


    ……


    喊殺聲沸反盈天,火光從山梁直接向山坡的戰場方向,斜插衝去。


    納哈出喃喃道:“這股明軍是哪裏來的?我們的斥候,不是一直監視著明四皇子的大營嗎?”


    ……


    他們當然想到了,明軍可能從陰山遠處繞行登山的可能。


    一直就派兵盯著明軍大營。


    納哈出怎麽也不可能想到。


    從張北出發一天後。


    就在他們動身趕往三峽口時。


    朱棣已經分兵了。


    並且,直接向西奔襲兩百多裏,將近三百裏後,才借道北上。


    馬哈木看著一路明軍,沿著山梁,直衝而來,隨著距離接近,火光映照中,隱約可見,陸軍第一鎮軍服影影綽綽閃現。


    痛苦閉上眼。


    “王爺,走吧,我們敗了!”


    下麵絞殺在一起,已經來不及收兵了。


    現在不想做明四皇子的俘虜。


    唯一的辦法,就是馬上跑!


    納哈出唇角狠狠抽搐。


    張北也才損失了七八千人。


    這一戰,加上五千牧民兵。


    丟掉一萬五千人?


    “東邊的山地也撤?”


    馬哈木痛苦點點頭,“明四皇子的火炮,比我們的火炮輕便,能用木頭做的炮車拖拽牽引,就一定能搬到陰山山梁上,他們在這邊,修築炮兵陣地,居高臨下往對麵轟,對麵我們也守不住!”


    納哈出咬了咬牙,倒也不拖泥帶水,“那就撤吧!”


    隨即,納哈出、馬哈木在五百精銳預備隊護衛下,匆匆沿著陰山背陰麵,丟下一萬五千將士,逃離戰場。


    “四哥來了!”


    “陸軍第一鎮奔襲殺來了!”


    ……


    山腰下方,犬牙交錯的密林間,朱橚等人聽聞號角聲、喊殺聲,抬頭循聲看去,看著點點火光,沿著山林靠近,頓時激動大喊。


    山腳下。


    徐達默默鬆了口氣,唇角露出笑容,爽朗道:“此戰,勝!三峽口突破,前往和林的路上,元軍除了和我們打野戰,就再也沒有險要地形可守了!”


    丘福笑道:“魏國公,恐怕誰也沒有想到,咱們兩天就突破三峽口,並且諸位皇子還表現這般優秀!”


    若沒有諸皇子今天打亂元軍節奏,雙方犬牙交錯糾纏在一起。


    想要全殲這股元軍步軍,恐怕很難!


    ……


    喊殺聲持續了半個時辰。


    最後,當進攻的陸軍將士,藩王衛將士喊出‘燕王萬勝’時。


    抵抗的元軍紛紛放下武器。


    必敗無疑,沒有援軍,向強者投降,在草原人心中,不恥辱!


    最終,有將近一萬元軍投降。


    幾名千夫長,來到朱棣麵前,恭敬行禮,“四皇子殿下,我們代表將士,願意投降四皇子。”


    朱棣微微皺眉,糾正道:“你們是投降大明!”


    其中一名千夫長抬頭,鼓足勇氣看著朱棣,“不,四皇子殿下,我們是投降你,若不是你,我們會趁著戰場局勢混亂,以及天色,從林中逃……”


    若非明四皇子。


    他們萬餘人,不會這般放下武器投降。


    朱橚激動道:“四哥,管他們投降誰,隻要咱們贏了就行!反正,父皇都答應了,所有俘虜都是你的,將來讓你帶著出海,追隨你,做你的子民……”


    幾名千夫長聽聞這話,齊齊抬頭。


    剛才說話的千夫長,鼓足勇氣道:“四皇子,是真的嗎?我們投誠四皇子,將來就是四皇子的部眾??”


    朱棣錯愕看著幾個千夫長。


    他竟然從這些失敗家夥眼中,看到了高興。


    沒病吧!


    你們戰敗了!


    幾個千夫長相互對視。


    噗通!


    突然單膝跪地,舉著手,“我等願以長生天之名起誓,做四皇子部眾,追隨四皇子!”


    這迴,就連朱橚這些,根本不在乎元軍到底向誰投降的皇子,都傻眼了。


    “以長生天之名起誓,追隨四皇子,做四皇子部眾!”


    被陸軍第一鎮將士喝令抱頭蹲著的元軍,在朱橚等人愣怔時,紛紛匍匐跪倒。


    朱橚等人看著滿山跪著的元軍,又看看朱棣。


    林中,所有明軍將士,全都如朱橚等人。


    視線,最終齊齊落在朱棣身上。


    徐達等人從山下上來,剛好看到這一幕。


    朱棣看著匍匐的元軍,哭笑不得。


    大明百姓,都未必如此尊崇他吧?


    很多精英層,更是對他恨之入骨。


    一群草原人,竟……


    迴神後,吩咐道:“都起來吧,跟著我方將士,老老實實的下山!”


    “是!”


    幾個千夫長領命後,起身,唿喊自己麾下將領,開始主動約束士卒,跟著大明將士下山。


    朱棣和徐達說了幾句話。


    眾人結伴下山。


    “我姐夫在草原上的威名這麽大?”朱桂和兄長們跟在後麵,看著朱棣背影小聲嘀咕。


    朱橚幾人氣的咬牙,兇巴巴扭頭,瞪視朱桂。


    朱桂看到後,絲毫不怕,拍了拍胸脯,得意說道:“四哥就是我姐夫啊!不對嗎?”


    “姐夫等等我!”


    這種時候,叫姐夫,才能顯示出,他在兄弟們中間,獨一無二!


    沒辦法!


    誰讓他和四哥是連襟呢!


    “臭不要臉!”


    “老十三這個臭不要臉的東西!”


    ……


    朱橚幾人大罵追上。


    朱棣、徐達扭頭看了眼,被朱橚等人追上教訓,連連求饒的朱桂。


    徐達搖了搖頭,看向朱棣,“在你們抵達時,我已經派人去報捷了,這次咱們自己派人。”


    太子係統那些人,那麽做,站在他們的立場沒什麽。


    可這些人的目光眼界太狹窄了。


    一次次讓陸軍第一鎮將士失望。


    將來,大明有求於四郎時。


    如何張口?


    朱棣含笑點頭。


    ……


    兩天後。


    張北。


    帥府。


    留守張北的朱標、諸將目視報捷令兵,匆匆離開。


    全都陷入沉寂。


    “兩天?”


    有人輕聲喃呢,隨即,整個議事廳內,瞬間嘈雜沸騰。


    “兩天就打下了三峽口?”


    “來迴將近六百裏奔襲,從張北出發第一天,燕王就展開奔襲?”


    “元軍一萬五千人,有一萬人投誠了燕王?真的假的?”


    ……


    所有人都滿臉難以置信。


    兩天攻下三峽口!


    損傷不過兩千餘人。


    卻俘虜了一萬元軍?


    不,這夥元軍直接戰場投誠燕王了!


    最主要。


    那群從未打過仗的皇子們,跟隨在朱四郎身邊,竟然表現十分出色。


    此番北征,太子還沒有什麽建樹。


    這群皇子倒是先立功了?


    傳迴朝中……


    這迴,人家偏師一路,直接派出報捷令兵。


    他們即便想做點什麽,也做不成了!


    ‘不是諸皇子過分優秀,是朱四郎優秀!’


    北征兩場大捷,都是朱四郎打出來的。


    如今,太子有沒有壓力?


    胡惟庸餘光隱晦看向朱標……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一萬一千字,前天欠的一千字補上了,謝謝各位書友支持。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