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朱棣奉旨,領兵迴朝!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 作者:早餐羊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議事廳內的笑聲、議論聲,充滿了樂觀的昂揚奮進勢頭。
朱棣行至外麵,聽到裏麵的聲音,不由笑了。
創業,有這種氛圍,是一個十分好的現象。
而在這四海之上拚搏創業。
更需要這種昂揚奮進。
“在議論什麽?”
嘩啦!
朱棣含笑聲傳入,議事廳內,海陸、文武三班人齊齊起身,海陸兩班,訓練到位,身體筆直,昂首挺胸。
蔣進忠瞧著,不由羨慕。
相比之下,他們文官這邊,人數少也就罷了。
大夥兒缺少了這種氣勢。
當然,除了東旭。
可他又不能,把手下的文官,全都聚集起來,讓東旭按照海陸的訓練方式訓練。
朱棣身影出現在外麵,朱雄英牽著小雍鳴的手跟在後麵。
朱棣來到主位坐下後。
兩孩子靜靜站在旁邊。
“拜見王爺!”
三班人齊聲行禮。
朱棣擺了擺手,“都坐。”
“謝王爺。”
三班人落座。
朱棣目光在眾人臉上環視而過,收迴視線,笑道:“剛才聽你們議論,看來你們也猜到了。”
“不錯,就是決議誰跟我迴朝,留下來的人,又要做什麽。”
……
他琢磨著,遼東戰局恐怕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朝廷這些年,這麽大張旗鼓的備戰、編練新軍。
北元若是沒有察覺,那才奇怪。
估摸著,北元也要收縮兵力。
所以,遼東方向,守不住的情況下,北元一定不會死守,把兵力浪費在遼東。
遼東的地形地貌,到底還是不如草原更開闊,更有利於騎兵隨意遊動作戰。
所以,一旦遼東出結果,老頭子肯定會傳訊給他,讓他領兵北上。
現在把迴朝之後的事情安排好,接到命令後,他就能馬上動身了。
現在都九月份了。
也不知,妙雲生時,能不能趕得上。
估計是趕不上了。
……
“這次,海軍全部和我迴朝。”
俞靖頓時咧嘴笑了,起身鏗鏘領命:“遵命!”
朱棣壓了壓手,看向沈至:“光海軍戰船,運送不了咱們這麽多人,沈至,你和福建等地的朋友們,打聲招唿,到時候,我需要雇傭他們空閑的貨船。”
“王爺放心吧,送兄弟們迴去的船肯定管夠!”沈至拍胸脯保證。
自從聽到遼東捷報不斷傳來。
大家都在議論,王爺可能要迴朝了。
遠航迴來的貨船,在卸貨後,都沒有出動。
就等著送王爺迴朝。
一來,大夥兒感謝王爺,以前也沒什麽機會報答,這迴總算有機會了。
二來,現在福建以及江浙偷偷搞海貿的,誰不想和王爺搞好關係?
眼下這樣的機會,是讓大家少賺了點錢。
可長遠看,好處多多。
誰都不是傻子。
不會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
一萬多將士。
海軍兩百艘戰船。
大大小小的海商,再湊一百艘海船,完全沒問題。
朱棣笑著點頭,轉而看向陸軍,“第一鎮跟我迴去,第一混成協步兵留下,炮兵營、騎兵營跟我迴去。”
步軍訓練足夠,打幾仗就能成為精銳。
可騎兵、炮兵屬於技術兵種。
不但要大量訓練。
更要大量實戰經驗。
帶他們迴去,參與北征這樣的大戰,絕對鍛煉人。
四海之上,沒有這種雙方百萬兵力的大規模戰爭。
……
一番商議後。
朱棣讓其他人離開,留下蔣進忠,“進忠,我走後,咱們在海上這塊基業之地就留給伱了,這迴離開,前前後後,恐怕一年都未必夠。”
北元也不是軟柿子。
尤其在草原上,想要尋求決戰是十分困難的。
要不然,曆史上‘他’也不用五次征塞了。
“海軍送我們迴到金陵後會盡快迴來,我不在期間,還是按照咱們既定目標,繼續完善東番的鄉土村社建設,改造部落民,尤其是改造同化部落民,一定要總結出一套可用的經驗來,將來咱們要從中原遷徙百姓,但終究也不可能一直從中原遷徙……”
改造、同化四海之民,使之接受中原文化,認同中原文化,認同他所推行的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理念,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
蔣進忠認真聽著。
最近幾年。
他已經越發清晰察覺到王爺的擔心了。
擔心被中原添堵。
所以,才要盡可能不斷完善鄉土村社。
使東番島上的十數萬百姓,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同時,盡快探索出一套,同化改造四海之民,行之有效的法子。
待朱棣話落,蔣進忠起身鄭重道:“王爺的交代,我記住了,一定不讓王爺失望!”
……
於此同時。
皇宮。
蔣瓛滿臉喜色,急匆匆從六部衙門外經過。
百官注意到,紛紛議論。
“看這鷹犬的樣子,應該是好消息。”
“這段時間,盡是好消息,難不成,遼東有了結果?”
“多半是!”
“如此,朱四郎怕是要迴來了!”
……
百官猜測,遼東戰役有了結果時,紛紛麵露喜色,可當有人提及,朱棣即將迴來後。
議論聲瞬間消失。
短暫安靜後,議論聲再次響起。
“四月份,徐妙雲母女迴來,就那般聲勢動靜,這迴,還不得天下震動?”
“火炮戰船,一個鎮私兵,怕是想不震動都不可能!”
……
蔣瓛並不知百官議論內容。
一路來到禦書房外。
小祈嫿蹲在禦書房門口外,一個人玩著抓羊骨頭的遊戲。
蔣瓛掃了眼,詢問宮女:“皇爺現在忙嗎?”
“稟指揮使,今天是考校太子兵法的日子,陛下和諸位大人正在裏麵……”
蔣瓛點點頭,便不再說話。
這個時候,就是有再大的好消息,也不能去打擾。
尤其是北征在即。
太子的領兵能力,也終於要施展了。
更是不能幹擾。
收斂思緒,低頭看著一個人玩的小祈嫿。
這幾個月。
朱四郎家長女,可是享盡皇爺的寵愛,極盡尊榮!
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得慣著她。
除了六七月份,徐妙雲和皇後迴土橋村時,短暫離開兩個月。
徐妙雲臨近生產,再次被接迴徐府後。
朱祈嫿再次被接入皇宮。
皇爺天天上朝都帶著。
宮中的皇子、皇女們見了,也隻有羨慕的份兒。
皇爺日理萬機,皇子、皇女們一個月也未必能見到皇爺幾次。
朱四郎家長女,卻有資格,天天跟在皇爺身邊。
這也就罷了。
太子妃對這個沒規矩的小丫頭也喜歡的緊。
朱祈嫿在皇宮期間,隔三差五,就被太子妃接到東宮住。
據說,太子妃將朱祈嫿視若己出。
也是,太子妃不能生養了。
想要個閨女,也再無可能。
吱呀!
開門動靜,打斷蔣瓛思緒。
蔣瓛忙轉身麵向殿門,低頭,高捧信報,大聲道:“陛下,遼東大捷喜報!”
朱標剛開門,愣怔一下,笑道:“快進去向父皇匯報。”
一群人再次折轉迴禦書房。
小祈嫿也不玩了,像個小尾巴,好奇跟進去,邁著小短腿,小跑超過眾人,跑向禦案。
藍玉等人。
乃至朱標,也不敢在禦書房內跑。
在眾人注視中,朱元璋笑著把小祈嫿抱在懷中,然後看向蔣瓛,“說說吧。”
蔣瓛瞥了眼小祈嫿,低頭,“稟陛下,中山侯從遼東送迴消息,遼陽王納哈出已經徹底被驅逐出遼東,朝廷兵鋒,已經直抵北部女真部落,中山侯已經停止進攻,依托地形,布置兵力,修築兵寨……”
眾人紛紛露出激動笑意。
朱標默默握緊拳頭……
遼東戰局已定。
就意味著,北征要提上日程了!
朱元璋接過信報,又仔細看了遍,吩咐道:“八百裏加急,傳令朱棣,命其盡快安頓好福建、東番、巴拉望島事宜,盡快迴朝!”
“祖父,阿爹要迴來了?”小祈嫿聽朱元璋提及朱棣,頓時抬頭,眼巴巴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不由笑了,低頭道:“對,再過段時間,你阿爹就能迴來了,咱大孫女,高興嗎?”
“高興!阿爹要迴來了,我阿爹要迴來了!”小祈嫿高興拍手,掙紮從朱元璋懷中下地,跑到徐達麵前,“外公,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娘親,今天我跟你出宮。”
徐達應下後。
眾人才又開始討論其他事情。
當天,八百裏加急,從金陵出發。
“燕王要迴來了。”
“傳令兵,就是八百裏加急趕往福建的!”
“終於能真正見識燕王的海陸新軍了,也不知,燕王的陸軍第一鎮,比起太子衛率如何?”
“應該不會差太多吧?雖然太子衛率有朝中各級將領關照,並且有很多資源,可新軍的練兵法子,畢竟是燕王想出來的。”
……
當八百裏加急傳令兵離開後。
金陵城內,關於朱棣的議論,瞬間高漲。
……
半月後。
徐輝祖乘坐福建海商提供的船隻,緩緩進入雞籠嶼海灣內。
尚未登岸。
俞靖聽到海軍將士匯報,就第一時間跑去碼頭迎接。
徐輝祖剛登上碼頭,就迫不及待詢問:“輝祖,是不是朝廷的命令來了?”
徐輝祖笑看俞靖。
俞靖比他大幾歲。
俞靖未去水師效力時,大家也經常在一起玩。
很顯然,俞靖已經迫不及待想迴朝了。
“你們海軍磨合訓練好了?迴去可別給我姐夫丟臉。”徐輝祖笑著點點頭。
俞靖得到準確答案後,頓時激動握拳,隨即抓住徐輝祖,拉著就往陸軍大營方向而去,“快去把這個消息告訴王爺,兄弟們早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徐輝祖忙招手,讓傳旨的傳令兵跟上。
……
陸軍大營帥帳。
“朱棣接旨!”
朱棣帶著第一鎮、第一混成協將領跪倒接旨。
“遼東大捷,北征即將開始,朱棣帶陸軍第一鎮盡快迴朝……”
……
“欽此!”
譚淵為首的兄弟們,紛紛激動抬頭,看向朱棣。
“臣領旨!”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朱棣行至外麵,聽到裏麵的聲音,不由笑了。
創業,有這種氛圍,是一個十分好的現象。
而在這四海之上拚搏創業。
更需要這種昂揚奮進。
“在議論什麽?”
嘩啦!
朱棣含笑聲傳入,議事廳內,海陸、文武三班人齊齊起身,海陸兩班,訓練到位,身體筆直,昂首挺胸。
蔣進忠瞧著,不由羨慕。
相比之下,他們文官這邊,人數少也就罷了。
大夥兒缺少了這種氣勢。
當然,除了東旭。
可他又不能,把手下的文官,全都聚集起來,讓東旭按照海陸的訓練方式訓練。
朱棣身影出現在外麵,朱雄英牽著小雍鳴的手跟在後麵。
朱棣來到主位坐下後。
兩孩子靜靜站在旁邊。
“拜見王爺!”
三班人齊聲行禮。
朱棣擺了擺手,“都坐。”
“謝王爺。”
三班人落座。
朱棣目光在眾人臉上環視而過,收迴視線,笑道:“剛才聽你們議論,看來你們也猜到了。”
“不錯,就是決議誰跟我迴朝,留下來的人,又要做什麽。”
……
他琢磨著,遼東戰局恐怕很快就會有結果了。
朝廷這些年,這麽大張旗鼓的備戰、編練新軍。
北元若是沒有察覺,那才奇怪。
估摸著,北元也要收縮兵力。
所以,遼東方向,守不住的情況下,北元一定不會死守,把兵力浪費在遼東。
遼東的地形地貌,到底還是不如草原更開闊,更有利於騎兵隨意遊動作戰。
所以,一旦遼東出結果,老頭子肯定會傳訊給他,讓他領兵北上。
現在把迴朝之後的事情安排好,接到命令後,他就能馬上動身了。
現在都九月份了。
也不知,妙雲生時,能不能趕得上。
估計是趕不上了。
……
“這次,海軍全部和我迴朝。”
俞靖頓時咧嘴笑了,起身鏗鏘領命:“遵命!”
朱棣壓了壓手,看向沈至:“光海軍戰船,運送不了咱們這麽多人,沈至,你和福建等地的朋友們,打聲招唿,到時候,我需要雇傭他們空閑的貨船。”
“王爺放心吧,送兄弟們迴去的船肯定管夠!”沈至拍胸脯保證。
自從聽到遼東捷報不斷傳來。
大家都在議論,王爺可能要迴朝了。
遠航迴來的貨船,在卸貨後,都沒有出動。
就等著送王爺迴朝。
一來,大夥兒感謝王爺,以前也沒什麽機會報答,這迴總算有機會了。
二來,現在福建以及江浙偷偷搞海貿的,誰不想和王爺搞好關係?
眼下這樣的機會,是讓大家少賺了點錢。
可長遠看,好處多多。
誰都不是傻子。
不會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
一萬多將士。
海軍兩百艘戰船。
大大小小的海商,再湊一百艘海船,完全沒問題。
朱棣笑著點頭,轉而看向陸軍,“第一鎮跟我迴去,第一混成協步兵留下,炮兵營、騎兵營跟我迴去。”
步軍訓練足夠,打幾仗就能成為精銳。
可騎兵、炮兵屬於技術兵種。
不但要大量訓練。
更要大量實戰經驗。
帶他們迴去,參與北征這樣的大戰,絕對鍛煉人。
四海之上,沒有這種雙方百萬兵力的大規模戰爭。
……
一番商議後。
朱棣讓其他人離開,留下蔣進忠,“進忠,我走後,咱們在海上這塊基業之地就留給伱了,這迴離開,前前後後,恐怕一年都未必夠。”
北元也不是軟柿子。
尤其在草原上,想要尋求決戰是十分困難的。
要不然,曆史上‘他’也不用五次征塞了。
“海軍送我們迴到金陵後會盡快迴來,我不在期間,還是按照咱們既定目標,繼續完善東番的鄉土村社建設,改造部落民,尤其是改造同化部落民,一定要總結出一套可用的經驗來,將來咱們要從中原遷徙百姓,但終究也不可能一直從中原遷徙……”
改造、同化四海之民,使之接受中原文化,認同中原文化,認同他所推行的鄉土村社、雇工身股製理念,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事情。
……
蔣進忠認真聽著。
最近幾年。
他已經越發清晰察覺到王爺的擔心了。
擔心被中原添堵。
所以,才要盡可能不斷完善鄉土村社。
使東番島上的十數萬百姓,發揮出最大的力量。
同時,盡快探索出一套,同化改造四海之民,行之有效的法子。
待朱棣話落,蔣進忠起身鄭重道:“王爺的交代,我記住了,一定不讓王爺失望!”
……
於此同時。
皇宮。
蔣瓛滿臉喜色,急匆匆從六部衙門外經過。
百官注意到,紛紛議論。
“看這鷹犬的樣子,應該是好消息。”
“這段時間,盡是好消息,難不成,遼東有了結果?”
“多半是!”
“如此,朱四郎怕是要迴來了!”
……
百官猜測,遼東戰役有了結果時,紛紛麵露喜色,可當有人提及,朱棣即將迴來後。
議論聲瞬間消失。
短暫安靜後,議論聲再次響起。
“四月份,徐妙雲母女迴來,就那般聲勢動靜,這迴,還不得天下震動?”
“火炮戰船,一個鎮私兵,怕是想不震動都不可能!”
……
蔣瓛並不知百官議論內容。
一路來到禦書房外。
小祈嫿蹲在禦書房門口外,一個人玩著抓羊骨頭的遊戲。
蔣瓛掃了眼,詢問宮女:“皇爺現在忙嗎?”
“稟指揮使,今天是考校太子兵法的日子,陛下和諸位大人正在裏麵……”
蔣瓛點點頭,便不再說話。
這個時候,就是有再大的好消息,也不能去打擾。
尤其是北征在即。
太子的領兵能力,也終於要施展了。
更是不能幹擾。
收斂思緒,低頭看著一個人玩的小祈嫿。
這幾個月。
朱四郎家長女,可是享盡皇爺的寵愛,極盡尊榮!
整個皇宮,所有人都得慣著她。
除了六七月份,徐妙雲和皇後迴土橋村時,短暫離開兩個月。
徐妙雲臨近生產,再次被接迴徐府後。
朱祈嫿再次被接入皇宮。
皇爺天天上朝都帶著。
宮中的皇子、皇女們見了,也隻有羨慕的份兒。
皇爺日理萬機,皇子、皇女們一個月也未必能見到皇爺幾次。
朱四郎家長女,卻有資格,天天跟在皇爺身邊。
這也就罷了。
太子妃對這個沒規矩的小丫頭也喜歡的緊。
朱祈嫿在皇宮期間,隔三差五,就被太子妃接到東宮住。
據說,太子妃將朱祈嫿視若己出。
也是,太子妃不能生養了。
想要個閨女,也再無可能。
吱呀!
開門動靜,打斷蔣瓛思緒。
蔣瓛忙轉身麵向殿門,低頭,高捧信報,大聲道:“陛下,遼東大捷喜報!”
朱標剛開門,愣怔一下,笑道:“快進去向父皇匯報。”
一群人再次折轉迴禦書房。
小祈嫿也不玩了,像個小尾巴,好奇跟進去,邁著小短腿,小跑超過眾人,跑向禦案。
藍玉等人。
乃至朱標,也不敢在禦書房內跑。
在眾人注視中,朱元璋笑著把小祈嫿抱在懷中,然後看向蔣瓛,“說說吧。”
蔣瓛瞥了眼小祈嫿,低頭,“稟陛下,中山侯從遼東送迴消息,遼陽王納哈出已經徹底被驅逐出遼東,朝廷兵鋒,已經直抵北部女真部落,中山侯已經停止進攻,依托地形,布置兵力,修築兵寨……”
眾人紛紛露出激動笑意。
朱標默默握緊拳頭……
遼東戰局已定。
就意味著,北征要提上日程了!
朱元璋接過信報,又仔細看了遍,吩咐道:“八百裏加急,傳令朱棣,命其盡快安頓好福建、東番、巴拉望島事宜,盡快迴朝!”
“祖父,阿爹要迴來了?”小祈嫿聽朱元璋提及朱棣,頓時抬頭,眼巴巴看著朱元璋。
朱元璋不由笑了,低頭道:“對,再過段時間,你阿爹就能迴來了,咱大孫女,高興嗎?”
“高興!阿爹要迴來了,我阿爹要迴來了!”小祈嫿高興拍手,掙紮從朱元璋懷中下地,跑到徐達麵前,“外公,我要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娘親,今天我跟你出宮。”
徐達應下後。
眾人才又開始討論其他事情。
當天,八百裏加急,從金陵出發。
“燕王要迴來了。”
“傳令兵,就是八百裏加急趕往福建的!”
“終於能真正見識燕王的海陸新軍了,也不知,燕王的陸軍第一鎮,比起太子衛率如何?”
“應該不會差太多吧?雖然太子衛率有朝中各級將領關照,並且有很多資源,可新軍的練兵法子,畢竟是燕王想出來的。”
……
當八百裏加急傳令兵離開後。
金陵城內,關於朱棣的議論,瞬間高漲。
……
半月後。
徐輝祖乘坐福建海商提供的船隻,緩緩進入雞籠嶼海灣內。
尚未登岸。
俞靖聽到海軍將士匯報,就第一時間跑去碼頭迎接。
徐輝祖剛登上碼頭,就迫不及待詢問:“輝祖,是不是朝廷的命令來了?”
徐輝祖笑看俞靖。
俞靖比他大幾歲。
俞靖未去水師效力時,大家也經常在一起玩。
很顯然,俞靖已經迫不及待想迴朝了。
“你們海軍磨合訓練好了?迴去可別給我姐夫丟臉。”徐輝祖笑著點點頭。
俞靖得到準確答案後,頓時激動握拳,隨即抓住徐輝祖,拉著就往陸軍大營方向而去,“快去把這個消息告訴王爺,兄弟們早等的有些不耐煩了。”
徐輝祖忙招手,讓傳旨的傳令兵跟上。
……
陸軍大營帥帳。
“朱棣接旨!”
朱棣帶著第一鎮、第一混成協將領跪倒接旨。
“遼東大捷,北征即將開始,朱棣帶陸軍第一鎮盡快迴朝……”
……
“欽此!”
譚淵為首的兄弟們,紛紛激動抬頭,看向朱棣。
“臣領旨!”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