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卿,誰還有事啟奏?”


    蔣瓛靠近奉天殿門口,就聽裏麵,即將退朝的聲音,忙大喊:“陛下,臣有急報!”


    殿內……


    群臣膝蓋微曲,都準備行禮了。


    麵露詫異,紛紛循聲轉頭……


    蔣瓛急切走入殿內,站定後,高舉信報,“陛下,遼東最新消息。”


    群臣緊盯蔣瓛雙手捧著的,並不大的紙條。


    魏國公徐達匆忙離開金陵,趕往遼東後,大家慢慢打聽,以及隨後,朱四郎被困遼東的消息傳迴。


    大家就已經知曉。


    朱四郎陪太孫遼東之行,同時還肩負,為朱皇帝尋迴傳國玉璽的秘密任務。


    難道朱四郎帶著,朱皇帝心心念念的傳國玉璽,被徐達營救迴來了?


    許多人隱晦看向朱元璋。


    ‘皇帝又要高興的,合不攏嘴了。’


    朱元璋本眉頭微皺。


    聽聞遼東消息,忙催促:“給咱呈上來!”


    什麽傳國玉璽。


    他若是知道,混賬老四此行會被納哈出重兵圍堵,他絕不會為了一個傳國玉璽,讓混賬老四去冒險。


    小太監匆匆跑下去,將信報取來,呈送朱元璋。


    一個卷著的細長紙條。


    朱元璋按捺著緊張、焦慮心情。


    在群臣眼巴巴,好奇注視中,緩緩將卷著的紙條捋展。


    上麵是很小的蠅頭小字,密密麻麻。


    這些年,他的眼神越來越不好了。


    看東西離得太近,反而看不清楚。


    舉著小紙條,伸展手臂,上麵密密麻麻的模糊小字,才漸漸清晰。


    群臣緊盯打量朱元璋神色……


    起先,滿臉震驚、驚喜、激動,嘴角高興的都快咧到耳根了,漸漸,嘴角開始收縮,神色變得極為凝重,一雙向來充滿威嚴和冰冷的龍眸中……


    竟然流露出擔憂、焦慮之色。


    兩隻手也微微顫抖。


    群臣的心,也跟著朱元璋神色變幻,起起伏伏。


    百爪撓心般難受。


    片刻後。


    朱元璋緩緩放下手,一隻手放在禦案下的膝蓋上。


    在群臣看不到的地方,緊緊攥住。


    天德還是去晚了。


    混賬老四在納哈出圍剿下,不得不率眾突入草原。


    而眼下,恐怕正在草原,以數百兵力,承受二十萬騎兵集群合擊共剿!


    平安否?


    要是扛不住,這個脾氣死倔死倔的混賬,會不會放下武器,向元朝投降。


    他希望,這混賬,這個時候,不要犯倔。


    投降也沒什麽。


    保住命。


    他可以想辦法和北元做交換,把他換迴來。


    一時榮辱算不得什麽,勾踐還臥薪嚐膽呢。


    殿內寂靜的沒有一絲響動。


    百官急的百爪撓心,此刻也察覺氣氛不對,不過沒人敢做出頭鳥。


    胡惟庸悄悄和李善長對視。


    李善長隨即跨列而出,小心試探:“陛下……”


    胡惟庸這段時間做的很不錯。


    經過他提醒,雖然升任左相,但沒翹尾巴,夾著尾巴兢兢業業,並且還在等機會,和朱皇帝攤牌。


    所以這種時候,不適合開口。


    其他同僚,更不敢。


    所以隻能他。


    朱元璋迴神,視線落在李善長身上,然後環視群臣。


    將群臣眼巴巴好奇神色看在眼中,猶豫一下,吩咐:“取遼東地圖,藍玉……”


    右側武將序列中,藍玉微微愣怔,隨即跨列而出,“臣在!”


    “等取來遼東地圖後,你給眾人講一講。”


    他本不想公布。


    可他不說,這些人一定會胡亂打聽,胡亂揣測。


    到時,指不定會傳出很難聽的謠言。


    比如老四已經戰死遼東芸芸。


    與其如此,還不如明明白白告訴他們。


    老四衝入草原,被二十萬騎兵群合擊共剿,可混賬打得了,奔襲遼陽,折返設伏這種仗。


    或許……或許,可以在二十萬騎兵群合擊共剿中。


    再次打出驚豔軍事史的經典戰例。


    藍玉滿臉錯愕看著朱元璋,有種受寵若驚感。


    迴神後,忙抱拳:“臣遵命!”


    很快,兩小太監就抱來一卷遼東地圖返迴。


    殿內四個小太監,將地圖撐開。


    朱元璋把信報交給小太監,由小太監轉交給藍玉。


    群臣視線,定格在藍玉身上。


    藍玉不由有些輕飄飄。


    在戰場上,他被士卒萬眾矚目。


    可這種被滿朝同僚矚目,還是第一次。


    竟然是沾了朱四郎的光?


    藍玉滿嘴苦澀,收斂思緒後,展開紙條,掃了一眼,眼睛瞬間瞪大,難以置信轉頭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下巴微揚,有點驕傲,‘哼!震驚了?你們再不收斂,咱就把你們一腳踢開,全都給咱去當愚公,咱有老四就夠了!’


    想到朱棣。


    朱元璋又不由想到朱棣現在的處境。


    微揚的下巴緩緩放下,默默捏緊拳頭。


    群臣急的,暗暗問候藍玉家眷。


    咳咳……


    朱標咳嗽一聲。


    藍玉這才迴神,瞥視同僚,隨即走到遼東地圖前,指著通遠堡,“這則消息是十幾天前發生在遼東的一次戰鬥。”


    “通遠堡!”


    “朱四郎當時領兵攻占通遠堡,卻麵臨納哈出統帥三路騎兵,自西向東,密織成一道大網,徐徐碾壓而來……”


    盡管信報上沒有指出,納哈出三路大軍具體行軍路線。


    可藍玉還是憑借豐富的經驗,根據遼東地形地貌,準確的推斷出來。


    手指在地圖上,‘唰唰’劃過。


    “北邊,同樣有三路大軍,分別是遼陽路大軍、本溪路大軍、撫順路大軍,這三路大軍,自北向南而下……”


    “此時,朱四郎其實已經陷入絕境,向東南撤退,最終會被大海和鴨綠江所阻,且向東南,地域會越來越狹窄,最終隻有死路一條。”


    ……


    “藍將軍,六路大軍中間有那麽廣闊的空隙空間,朱秀才完全可以從這些地方走啊!”


    藍玉瞥了眼提出這個白癡問題的文官。


    文官一直想壓著他們武將。


    真要是讓這些文官領兵。


    朝廷要倒黴!


    軍中士卒也得倒黴!


    今天倒是個機會,讓這些文官,有點自知之明。


    當然,也不是所有文官,都會問出這麽白癡的問題。


    就好比李善長、胡惟庸這種文官,就不會如此。


    “王大人,你以為行軍是遊山玩水?你可知一千人行軍……”


    ……


    “的確有一些小道,可人家納哈出也不傻,這些能行走騎兵的小道,隻需派出少量騎兵即可,一旦在這些羊腸小道發現朱四郎的蹤跡,迅速報訊,行走大道的元軍騎兵,就能迅速追擊、包抄……”


    “而反觀朱四郎,行走在小道,戰馬跑不快,最終一定會被包抄圍殺……”


    ……


    “藍將軍,還是給我們講講,朱秀才如何在這種不可能的絕境中,跳出包圍吧。”李善長恰當時候開口。


    藍玉這才放過提出質疑的王大人。


    唿!


    深吸一口氣。


    老朱家難不成,真是受命於天?


    藍玉腹誹一句,繼續道:“朱四郎不但跳出了包圍,還奔襲了納哈出的老巢遼陽……”


    “什麽!”


    “奔襲遼陽?”


    “這怎麽可能!”


    百官震驚,瞬間打斷藍玉的話。


    胡惟庸、李善長也一臉震驚。


    李善長盯著通遠堡和遼陽,擰眉思索,不由搖頭,‘不可能,絕不可能,他都想不出任何辦法。’


    藍玉把所有人的反應看在眼底,見眾人全都皺眉搖頭,不敢相信。


    暗暗苦笑。


    所以,他才懷疑,老朱家真是受命於天。


    要不然,朱四郎憑什麽這麽優秀。


    反正這種仗,哪怕不願承認,他都很明白,他打不了。


    “朱四郎在通遠堡,放棄了戰馬,轉為步兵,帶著麾下小一千人,通過晝伏夜出,避開沿途部落的方式,耗費四天時間,神兵天降,出現在遼陽……”


    胡惟庸、李善長,以及一些懂點兵法、軍事的文官,瞬間瞪大眼。


    一群在朝武將,更是忍不住驚唿討論。


    “在蒙古人的地盤,放棄戰馬!朱四郎怎麽敢!”


    “可不,反正咱想不到,即便想到,也不敢這麽幹!”


    “一旦被發現,在蒙古人的地盤,隻剩兩條腿,就是普通部落,都能追著他們打!”


    ……


    武將議論時,悄悄看向朱元璋。


    他們都知道,這樣的仗,多麽驚豔。


    能打這種仗的人,軍事指揮天賦多麽高。


    朱四郎可是皇帝的嫡四子。


    人家兒子這麽優秀,大家似乎不那麽重要了。


    有部分文官,一時間,反而有些狐疑,可剛才王大人被藍玉好一頓損貶,此時寧願不懂裝懂,都不敢輕易質問了。


    藍玉瞥了眼文官,眼底嘲弄一笑,“很多同僚,肯定會說,咱剛才說,一千人無法通過包圍圈,朱四郎為何又能做到呢?”


    “納哈出密織的大網,是針對騎兵的。”


    “而朱四郎舍棄戰馬,轉為步兵,這張網是網不住步兵的……”


    ……


    不懂裝懂的文官,聽了藍玉的講述,明白了。


    各個驚的瞪大眼。


    朱四郎文能考取甲等第一名秀才。


    武略也如此厲害?


    老朱家真是受命於天?


    藍玉將文官的震驚盡收眼底,滿嘴苦澀,這算什麽,還有更令人震驚的呢!


    “奔襲遼陽後,朱四郎搶奪了一批戰馬,然後又做出一個驚人決定,折返安平山設伏……”


    藍玉指著地圖講述,根據有限的信息,基本把朱棣的設伏經過,全部呈現出來。


    “安平山距遼陽其實很近,遼東的敵人,怎麽也想不到,朱四郎偷襲遼陽後,還敢在安平山埋伏。”


    “同時,朱四郎也抓住了納哈出得知遼陽被襲後的心理、情緒變化,斷定納哈出一定會帶少量兵馬,快馬加鞭趕迴來……”


    ……


    馬後炮,他能完美分析出,朱四郎指揮戰鬥的經過。


    但,當時如果是他偷襲遼陽。


    他想不到設伏。


    不是欠缺勇氣。


    是他沒有這麽細致入微的思考力,在那麽兇險、緊張的情況下,還能合理恰當的分析,敵方統帥聽聞消息後的心理、情緒,以及會做出何種反應。


    “後來呢?”胡惟庸忍不住追問。


    “對,後來呢?”


    “現在,朱四郎在哪兒?”


    ……


    其他人紛紛追問。


    這朱四郎是不是太優秀了?


    到了此刻,經過藍玉全麵複盤,所有人都明白,奔襲遼陽、安平山設伏,多麽驚豔!


    無論懷著什麽目的。


    所有人都迫切想知道朱棣目前的情況。


    藍玉掃了眼信報後續內容,五味雜陳。


    即覺,朱四郎迴不來也挺好的。


    太優秀了!


    可作為一名驕傲的將領,他又很想和朱四郎,在軍事上比一比!


    朱四郎若是活著迴來,肯定有這種機會。


    朱皇帝將來肯定會用朱四郎的軍事才能,雖然不能直接兩軍對壘交鋒。


    但可以在打擊北元中,比一比,誰的戰果更大!


    “安平山設伏後,朱四郎馬不停蹄奔襲本溪,當夜,又連推十幾個部落,從遼陽、沈陽中間,奔衝轉進,進入草原。”


    “消息最後提及,北元益王脫古思帖木兒和納哈出聯手,集結二十萬騎兵群,提出了合擊共剿方略,在草原,獵殺朱四郎。”


    二十萬!


    騎兵群!


    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朱四郎還能活著迴來嗎?


    一個大大疑問,懸浮在所有人腦海。


    朱元璋心情很沉重,起身,“退朝吧,標兒、李善長、藍玉跟咱去禦書房。”


    百官這才迴神,忙恭送朱元璋。


    朱標三人則忙跟上。


    等朱元璋離開後,奉天殿瞬間響起嘈雜議論。


    “這也太優秀了吧!”


    “可不,競拍包稅、鄉土村社、考秀才,眼下又打出這麽驚豔的仗,文治武功樣樣都能!”


    “能從二十萬合擊共剿中存活下來嗎?”


    “應該能吧?畢竟奔襲遼陽,安平山設伏這麽驚豔的仗都能打。”


    “絕不可能!二十萬騎兵群合擊共剿,就算變成牛羊身上的蚊蟲,蒙古人也能找出來!”


    “打不過,打不過,除非投降苟活!”


    ……


    百官激烈爭論時。


    朱元璋已返迴禦書房,剛坐下,就迫不及待問:“百室、藍玉,你們給咱說說,有機會從二十萬騎兵群合擊共剿中,衝出來嗎?”


    這大明江山,雖然也是他一刀一槍打下來的。


    但此刻,他心亂如麻,無法做出準確分析。


    眼下身邊,最懂軍事的就是李善長和藍玉。


    他們也是旁觀者。


    或許能給他一點樂觀判斷。


    李善長詫異看著朱元璋。


    他察覺了皇帝的擔憂和關心。


    ‘朱四郎,還真成,朱皇帝心頭肉了。’


    收斂思緒後,李善長就開始認真琢磨……


    “陛下,衝出來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除非投降,或許有一條活路。”


    某刻,藍玉率先開口,“至少,換做是臣,臣沒有辦法。”


    朱元璋眼神抖了抖。


    朱標不由握緊拳頭,緊張看向李善長……


    李善長看看朱元璋、朱標,苦笑搖頭,“陛下、太子,臣思來想去,得出和藍將軍一樣的結論,除非投降,或許有條活路!”


    朱元璋仿佛被抽空力氣,肩膀垮下。


    緩緩低下頭。


    片刻後,抬頭,“百室……”


    李善長三人抬頭,不由驚訝……


    朱元璋眼眶微紅,“百室,你代表咱出使北元,如果朱四郎戰死,就把他的屍首給咱帶迴來,如果沒有,北元胃口不大,通商之類的……隻要不涉及割地、賠款,都可以替咱答應,把朱四郎平安給咱帶迴來!”


    李善長內心卷起驚濤駭浪。


    朱皇帝說的隱晦。


    可他聽懂了。


    願意拿出一筆北元草原,緊缺的鹽巴、茶葉,贖迴朱四郎!


    北元隻要象征性給一個銅錢都可以。


    這等於是,為了朱四郎,做好了丟麵子的準備!


    自從做了皇帝後,朱皇帝多在乎顏麵啊!


    現在為了朱四郎,竟然……


    當然,他出使迴來,恐怕也要被罷官免職,替朱皇帝承擔一些民間壓力。


    不過替皇帝背黑鍋,這是美差!


    會得到皇帝感激。


    風頭過後,就能官複原職。


    “臣明白,臣馬上動身!”李善長鄭重抱拳,暗暗補充一句,‘希望贖迴一具屍體,這樣很多人都能把心落在肚子裏了。’


    朱四郎文治武功表現出的能力,太優秀了。


    捧殺雖然可以。


    可如果朱四郎戰死草原,豈不更一勞永逸?


    朱四郎留下千古美名。


    驚豔整個曆史。


    很多人也能鬆口氣。


    你好我好大家好。


    當天,李善長就低調啟程。


    盡管很低調,可還是很快被朝堂察覺。


    臨近天黑。


    李善長出使北元,贖迴燕王或燕王屍首的消息,就開始在整個金陵城瘋傳……


    求月票、推薦票、追訂、全訂。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早餐羊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早餐羊奶並收藏大明:我,朱棣,開局揚言奪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