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蓉因為臨盆在即,身體實在受不了繁文縟節,不得不缺席了司修的登基大典,就在後花園休息著等陳濟。
有丫鬟報知司蓉,大典已經結束,陳濟在前麵等她。
司蓉正要收拾東西,準備出宮去,外麵卻通傳「官家駕到」。
司蓉忙叫兩個侍女攙扶自己起來,到門口迎接。
片刻,司修攜王玉進來,一進門,司修就快步走過來,扶住了正要行禮的司蓉:“姐姐身子不便,就不要多禮了。”
司修隨即跟侍女們招手,讓她們仍扶司蓉坐好。
“我來找姐姐,也不為別的事,就是想問一問,你可知咱們的母後沈氏,葬在何處?”司修說著話,也陪坐在司蓉一旁。
這一問,倒把司蓉問住了,從小到大,她從來沒見到母親的墓穴,就連她住過的永昌宮,也沒有設母親的牌位。
“咱們在永昌長大,自來也沒去祭拜過任何先祖,我心裏好像從沒裝過這一類的事……”司蓉迷茫著,又問司修:“官家怎麽忽然想起這個了?”
司修還沒來得及作答,站在司修一旁的王玉先忍不住開了口,是一副沒好氣的模樣:“哼,官家哪會想這個?還不是您那自以為是的夫婿,在登基大典上公然叫官家為嫡母沈氏遷葬,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官家能怎麽辦?”
司蓉抬頭,看著王玉那陰陽怪氣的臉,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也沒說什麽,仍客客氣氣地跟司修解釋:“這個,陳濟先前從未跟我說過,我也沒和他提過,不知他怎麽會提到的。”
“論理說,祭祀乃社稷大事,姐夫的諫言也沒有什麽不對。”司修訕訕笑著,遞與王玉一個眼神。
王玉完全不理會,還是那個橫眉斜眼的姿態。
司修又笑著對司蓉說:“隻是我們自幼隨父皇流放,過得連一般人都不如,而後突然身居高位,也難免疏漏禮節。”
王玉眼睛瞟在別處,冷不丁又插了嘴:“官家可是在群臣麵前同意了譙郡公的諫言,若到時候遷不來,得丟多大一個臉?”
再次聽到這挖苦的腔調,終於激起司蓉胸中憤懣的火焰,不得不將目光對準王玉,發出了質問般的言語:“皇後娘娘,我是怎麽得罪了你?連句話都不能好好說?非要擺個臉色給誰看?”
司修再次給王玉使了眼色,忙拉住司蓉的胳膊勸道:“姐姐不要生氣,玉兒就是替我著急,才口不擇言而已。隻是遷葬母後一事,非得請姐姐幫忙不可,你若沒有門路打聽,那我就更沒主意了。”
“官家吩咐的,臣記住了,必當盡心竭力。”司蓉扶著丫鬟的手站起,微微向司修行禮:“今日臣便告退了。”
司修忙也隨著站起,往前相送:“姐姐走慢些,當心身子。”
“走路是可以慢些,辦事可得快些,不然還不知你那兵權在握的夫君、和那幫仰仗他的大臣要怎麽為難官家呢!”他們姐弟身後,又傳來王玉怪聲怪氣。
王玉仍站在方才的位置,沒有送司蓉,連眼睛都一直是看著別處的。
“皇後娘娘教訓的是……”司蓉迴頭,雙手合在腰間,正要屈膝下去,卻忽停在半道,又直起腿來,“對了,我忘記了,這還沒行皇後冊封禮呢……我稱唿錯了……按照規矩,今年先皇大喪,明年才能冊立中宮……”
說到這裏,司蓉又衝著王玉莞爾一笑,漫不經心地感歎著:“這萬一明年被冊立的人不是弟妹你,我不就僭越了嗎?罷了,還是等明年再說吧!”
言罷,司蓉搭著侍女的手,趾高氣揚地往外走了。
司修看著司蓉故作搖擺的背影,又看王玉陰沉的臉,左右躊躇,不知該說些什麽。
待司蓉的背影完全看不見,王玉三兩步走到司修身邊,“現在,官家可以下旨準我爹離京了吧?”
“啊?”司修愣了一下,“這……”
“你不會又要找理由推脫吧?”王玉的臉色和方才對司蓉說話時一樣難看。
司修含著笑,像有一搭沒一搭聊天一樣:“不是啊……你看,你爹現在留在京中也能跟桃姑娘廝守,我們還能常常照應,不是挺好的嗎?幹嘛非要走呢?”
“你這人說話是不是腦子有毛病?”王玉不禁發火:“桃姑娘頂著謀害孟太後的罪名,早就被先皇賜死了,京城中認識她的人這麽多,逼得她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有你那個混賬姑媽,誰能保證她身體康複之後不去找我爹的麻煩?這些你都不知道嗎?他們不離開京城,哪能正常過日子?”
司修找不出反駁的理由,隻好另尋借口拖延:“可是眼下,我找不到嫡母沈氏的葬身之處,無法遷墓,我想你爹最是精明,不如請他幫了我這件事再走吧?”
“她的娘找不著墓,管我爹什麽事?我告訴你!三天之內,你必須下旨放了我爹,不然我這皇後也不當了,你冊封別人去吧!”王玉一把扯下頭上的鳳冠,塞到司修手上,轉身氣唿唿地跑了出去。
司修拿著鳳冠,好似一下子沒了力氣,一個人獨坐到椅子上,自言自語:“噯……這皇帝也太難當了……”
司蓉隻是當麵故意氣王玉,才做出歡笑的表情,實際上她一點也不高興。
坐在迴府的馬車上,司蓉義正辭嚴問了陳濟:“為何要在群臣麵前說遷葬我娘?我們在永昌多年都沒祭奠過我娘,誰都不知道墓在哪,你這不是為難官家嗎?”
“不知道墓在哪?”陳濟作出大吃一驚的樣子,忙挪近司蓉,挽住司蓉的胳膊,“娘子,我哪想到你們竟會不知道這個……常人都知道自己父母的葬身之地呀!”
“但我們不是常人,我們做了十幾年的囚犯,當年滿心想得都是吃飽穿暖、何時翻身。”提及往事,司蓉神色凝重,“你長在繁華都城,是體會不了那種整日提心吊膽、隨時可能被處死的滋味,我小時候就是那樣的……”
“別想過去的事了,後來不都好了嗎?我知道你小時候過得苦,但真沒想到你會沒祭拜過你娘,你畢竟是她唯一的親生女兒。”陳濟握緊司蓉的手,陪笑著。
司蓉淡淡一笑,望著被風時而掀起的窗簾,還有窗外半露半掩的藍天,“我自來膽大,不信鬼神,一向以為,人死如燈滅,祭拜不過是個形式,葬在哪、有沒有人記得,又有什麽關係?唯有活著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望著司蓉眼中的哀傷,陳濟連連附和:“你說得很對,我也不信鬼神。”
“可是現在,你已經把事挑起來了,官家讓我幫忙打聽我娘葬的位置呢。”司蓉瞟了陳濟一眼,半笑不笑。
“哎喲,我這倒是給咱們自己添了麻煩……”陳濟嘖嘖慨歎著,又皺眉深思。
想了一會兒,陳濟好像有了主意:“你外公沈太傅……會不會知道?”
司蓉習慣了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入京之後也不曾專程拜訪親友,經陳濟這麽一提,她猛然想起,自己在京城還有沈家這一門親戚。
於是次日,司蓉和陳濟來到外祖父沈蒙府上,跟沈蒙打探關於生母沈嫣的消息。
“長公主恕罪,說來慚愧,老臣對成皇後的關懷太少,出閣前鮮少見麵,出閣後不久被流放。自她隨先帝去了永昌,臣未能再見一麵,更別提葬身之地。”
沈蒙向司蓉一再作揖,賠禮道歉。
其實,司蓉也該知道,外祖父跟母親其實並不熟,不然,她也不至於忘記自己有這門親戚。
“既然外公不知道,我們再想別的辦法吧。”司蓉微笑拜別沈蒙,喚陳濟離開。
沈蒙跟隨走到門外,再次躬身行禮:“恭送長公主。”
司蓉已經答應了幫司修,可又不知該怎麽幫,心中難免犯愁,走著走著,有些出神,走下迴廊的兩三層台階,不知怎麽就滑了腳。
“公主小心。”一個飛速而來的身影,扶住了司蓉。
陳濟也忙攙住司蓉,定睛一看,原來剛才扶司蓉的人是沈慧。
沈慧來家探父,聽說司蓉和陳濟在內,就沒有立刻進去,一直在院中等待。
“你是……”司蓉打量著沈慧,觀其花容月貌、金簪玉飾,居然感到幾分眼熟,可又覺得沒有見過。
陳濟忙跟司蓉介紹:“這是沈太傅的次女、當年孝宗的皇後,沈老板。”
“哦……原來是姨母?我說看著眼熟,好像跟我有幾分像呢。”司蓉坦然一笑,也沒太在意。
可是,「姨母」這個稱唿,卻像一根針,深深紮痛了沈慧的心。
但沈慧還是做出平常態,隻是微笑著稍稍點頭,“公主馬上就要做母親了,走路得多加小心,不然這樣萬一摔了,不止孩子,連你也危險。”
司蓉禮貌答道:“多謝姨母。想來,姨母也未必知道我母親葬在何處了?”
“你母親……我沒見過。”沈慧的聲音很輕,勉強帶著笑意。
“那我們就告辭了。”司蓉拉著陳濟,又往外走。
陳濟好奇多看了沈慧一眼,他印象中,沈慧一向不正經,從未見過似今日這般溫柔。
有丫鬟報知司蓉,大典已經結束,陳濟在前麵等她。
司蓉正要收拾東西,準備出宮去,外麵卻通傳「官家駕到」。
司蓉忙叫兩個侍女攙扶自己起來,到門口迎接。
片刻,司修攜王玉進來,一進門,司修就快步走過來,扶住了正要行禮的司蓉:“姐姐身子不便,就不要多禮了。”
司修隨即跟侍女們招手,讓她們仍扶司蓉坐好。
“我來找姐姐,也不為別的事,就是想問一問,你可知咱們的母後沈氏,葬在何處?”司修說著話,也陪坐在司蓉一旁。
這一問,倒把司蓉問住了,從小到大,她從來沒見到母親的墓穴,就連她住過的永昌宮,也沒有設母親的牌位。
“咱們在永昌長大,自來也沒去祭拜過任何先祖,我心裏好像從沒裝過這一類的事……”司蓉迷茫著,又問司修:“官家怎麽忽然想起這個了?”
司修還沒來得及作答,站在司修一旁的王玉先忍不住開了口,是一副沒好氣的模樣:“哼,官家哪會想這個?還不是您那自以為是的夫婿,在登基大典上公然叫官家為嫡母沈氏遷葬,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官家能怎麽辦?”
司蓉抬頭,看著王玉那陰陽怪氣的臉,雖然心裏有些不舒服,但也沒說什麽,仍客客氣氣地跟司修解釋:“這個,陳濟先前從未跟我說過,我也沒和他提過,不知他怎麽會提到的。”
“論理說,祭祀乃社稷大事,姐夫的諫言也沒有什麽不對。”司修訕訕笑著,遞與王玉一個眼神。
王玉完全不理會,還是那個橫眉斜眼的姿態。
司修又笑著對司蓉說:“隻是我們自幼隨父皇流放,過得連一般人都不如,而後突然身居高位,也難免疏漏禮節。”
王玉眼睛瞟在別處,冷不丁又插了嘴:“官家可是在群臣麵前同意了譙郡公的諫言,若到時候遷不來,得丟多大一個臉?”
再次聽到這挖苦的腔調,終於激起司蓉胸中憤懣的火焰,不得不將目光對準王玉,發出了質問般的言語:“皇後娘娘,我是怎麽得罪了你?連句話都不能好好說?非要擺個臉色給誰看?”
司修再次給王玉使了眼色,忙拉住司蓉的胳膊勸道:“姐姐不要生氣,玉兒就是替我著急,才口不擇言而已。隻是遷葬母後一事,非得請姐姐幫忙不可,你若沒有門路打聽,那我就更沒主意了。”
“官家吩咐的,臣記住了,必當盡心竭力。”司蓉扶著丫鬟的手站起,微微向司修行禮:“今日臣便告退了。”
司修忙也隨著站起,往前相送:“姐姐走慢些,當心身子。”
“走路是可以慢些,辦事可得快些,不然還不知你那兵權在握的夫君、和那幫仰仗他的大臣要怎麽為難官家呢!”他們姐弟身後,又傳來王玉怪聲怪氣。
王玉仍站在方才的位置,沒有送司蓉,連眼睛都一直是看著別處的。
“皇後娘娘教訓的是……”司蓉迴頭,雙手合在腰間,正要屈膝下去,卻忽停在半道,又直起腿來,“對了,我忘記了,這還沒行皇後冊封禮呢……我稱唿錯了……按照規矩,今年先皇大喪,明年才能冊立中宮……”
說到這裏,司蓉又衝著王玉莞爾一笑,漫不經心地感歎著:“這萬一明年被冊立的人不是弟妹你,我不就僭越了嗎?罷了,還是等明年再說吧!”
言罷,司蓉搭著侍女的手,趾高氣揚地往外走了。
司修看著司蓉故作搖擺的背影,又看王玉陰沉的臉,左右躊躇,不知該說些什麽。
待司蓉的背影完全看不見,王玉三兩步走到司修身邊,“現在,官家可以下旨準我爹離京了吧?”
“啊?”司修愣了一下,“這……”
“你不會又要找理由推脫吧?”王玉的臉色和方才對司蓉說話時一樣難看。
司修含著笑,像有一搭沒一搭聊天一樣:“不是啊……你看,你爹現在留在京中也能跟桃姑娘廝守,我們還能常常照應,不是挺好的嗎?幹嘛非要走呢?”
“你這人說話是不是腦子有毛病?”王玉不禁發火:“桃姑娘頂著謀害孟太後的罪名,早就被先皇賜死了,京城中認識她的人這麽多,逼得她整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還有你那個混賬姑媽,誰能保證她身體康複之後不去找我爹的麻煩?這些你都不知道嗎?他們不離開京城,哪能正常過日子?”
司修找不出反駁的理由,隻好另尋借口拖延:“可是眼下,我找不到嫡母沈氏的葬身之處,無法遷墓,我想你爹最是精明,不如請他幫了我這件事再走吧?”
“她的娘找不著墓,管我爹什麽事?我告訴你!三天之內,你必須下旨放了我爹,不然我這皇後也不當了,你冊封別人去吧!”王玉一把扯下頭上的鳳冠,塞到司修手上,轉身氣唿唿地跑了出去。
司修拿著鳳冠,好似一下子沒了力氣,一個人獨坐到椅子上,自言自語:“噯……這皇帝也太難當了……”
司蓉隻是當麵故意氣王玉,才做出歡笑的表情,實際上她一點也不高興。
坐在迴府的馬車上,司蓉義正辭嚴問了陳濟:“為何要在群臣麵前說遷葬我娘?我們在永昌多年都沒祭奠過我娘,誰都不知道墓在哪,你這不是為難官家嗎?”
“不知道墓在哪?”陳濟作出大吃一驚的樣子,忙挪近司蓉,挽住司蓉的胳膊,“娘子,我哪想到你們竟會不知道這個……常人都知道自己父母的葬身之地呀!”
“但我們不是常人,我們做了十幾年的囚犯,當年滿心想得都是吃飽穿暖、何時翻身。”提及往事,司蓉神色凝重,“你長在繁華都城,是體會不了那種整日提心吊膽、隨時可能被處死的滋味,我小時候就是那樣的……”
“別想過去的事了,後來不都好了嗎?我知道你小時候過得苦,但真沒想到你會沒祭拜過你娘,你畢竟是她唯一的親生女兒。”陳濟握緊司蓉的手,陪笑著。
司蓉淡淡一笑,望著被風時而掀起的窗簾,還有窗外半露半掩的藍天,“我自來膽大,不信鬼神,一向以為,人死如燈滅,祭拜不過是個形式,葬在哪、有沒有人記得,又有什麽關係?唯有活著的時候,才是最重要的。”
望著司蓉眼中的哀傷,陳濟連連附和:“你說得很對,我也不信鬼神。”
“可是現在,你已經把事挑起來了,官家讓我幫忙打聽我娘葬的位置呢。”司蓉瞟了陳濟一眼,半笑不笑。
“哎喲,我這倒是給咱們自己添了麻煩……”陳濟嘖嘖慨歎著,又皺眉深思。
想了一會兒,陳濟好像有了主意:“你外公沈太傅……會不會知道?”
司蓉習慣了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入京之後也不曾專程拜訪親友,經陳濟這麽一提,她猛然想起,自己在京城還有沈家這一門親戚。
於是次日,司蓉和陳濟來到外祖父沈蒙府上,跟沈蒙打探關於生母沈嫣的消息。
“長公主恕罪,說來慚愧,老臣對成皇後的關懷太少,出閣前鮮少見麵,出閣後不久被流放。自她隨先帝去了永昌,臣未能再見一麵,更別提葬身之地。”
沈蒙向司蓉一再作揖,賠禮道歉。
其實,司蓉也該知道,外祖父跟母親其實並不熟,不然,她也不至於忘記自己有這門親戚。
“既然外公不知道,我們再想別的辦法吧。”司蓉微笑拜別沈蒙,喚陳濟離開。
沈蒙跟隨走到門外,再次躬身行禮:“恭送長公主。”
司蓉已經答應了幫司修,可又不知該怎麽幫,心中難免犯愁,走著走著,有些出神,走下迴廊的兩三層台階,不知怎麽就滑了腳。
“公主小心。”一個飛速而來的身影,扶住了司蓉。
陳濟也忙攙住司蓉,定睛一看,原來剛才扶司蓉的人是沈慧。
沈慧來家探父,聽說司蓉和陳濟在內,就沒有立刻進去,一直在院中等待。
“你是……”司蓉打量著沈慧,觀其花容月貌、金簪玉飾,居然感到幾分眼熟,可又覺得沒有見過。
陳濟忙跟司蓉介紹:“這是沈太傅的次女、當年孝宗的皇後,沈老板。”
“哦……原來是姨母?我說看著眼熟,好像跟我有幾分像呢。”司蓉坦然一笑,也沒太在意。
可是,「姨母」這個稱唿,卻像一根針,深深紮痛了沈慧的心。
但沈慧還是做出平常態,隻是微笑著稍稍點頭,“公主馬上就要做母親了,走路得多加小心,不然這樣萬一摔了,不止孩子,連你也危險。”
司蓉禮貌答道:“多謝姨母。想來,姨母也未必知道我母親葬在何處了?”
“你母親……我沒見過。”沈慧的聲音很輕,勉強帶著笑意。
“那我們就告辭了。”司蓉拉著陳濟,又往外走。
陳濟好奇多看了沈慧一眼,他印象中,沈慧一向不正經,從未見過似今日這般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