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長安


    長安城。


    此時的長安城內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即便是應該街道上最熱鬧的上下午,在如今的長安城內也看不到幾個人影。甚至此時的長安城,要比當初安守忠率領著燕軍駐紮的時候還要冷清許多。


    當初燕軍入城,在得知宮中的財寶,被城中百姓拿走了大半之後,燕軍立刻對長安城展開了大範圍的劫掠行為。長安城內一時間哀嚎遍地。這直接導致在後麵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長安城內的百姓對待安守忠,以及安守忠所率領的燕軍非常不感冒,甚至非常怨恨。


    畢竟那些財寶雖然確實被他們拿走了不少,但也並不是所有的百姓都參與了這件事情。不論是出於距離原因,導致距離宮城遠的百姓知道這一消息時,已經距離第一波衝入宮城大肆劫掠寶物的人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


    等他們再過去的時候,留給他們的湯水已經不剩下多少了。還有的百姓也是出於自己的心理包袱。畢竟雖然皇城裏的達官貴人以及皇族皇子公主們都逃散了,但那畢竟是屹立在那裏上百年的皇城,是一個頂級王朝的標誌性建築,是一個時代的符號。


    這些幾乎是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裏的長安百姓,從一出生開始就沐浴在這種光環之下,他們既因為沐浴在這種光環之下而驕傲自豪,這讓他們在麵對其他地方的來客的時候,能表現出極其坦然的寬容。


    同樣,他們也對這種一直蓋在他們頭上的光環頂禮膜拜。即便是在宮裏麵的宮人,也就是那些太監和宮女先搶奪走了非常多一部分的宮城寶物,這些一直將那皇城當做自己信仰的長安百姓也對其不敢逾越。


    所以很多人都對去宮城搶奪寶物這件事情,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克製。可安守忠以及他所率領的燕軍,卻對這一切不管不顧。明明那些從宮裏麵逃走的宮人,才是搶奪了宮城中寶物的主力人群,可燕軍卻對他們這些老實本分的長安百姓動手,甚至去搶掠他們的財富。


    即便是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是無法接受自己這麽多年攢下來的一點點身家,就這麽被人無情奪走。畢竟此時的叛亂才不過剛剛開始,上百年的中原百姓,包括此時的長安百姓,對戰爭仍是相當憤慨,還沒有對戰爭二字變得麻木起來。


    長安附近的抵抗一波接連一波,甚至長安城內,都日常可見和燕軍對著幹的人。雖然這些人在被燕軍抓到之後,向來不會落下什麽好的下場,但這種抵抗卻一直沒有斷絕。這也是最讓安守忠所頭疼的大問題。


    換做領兵打仗,安守忠敢拍著胸脯打包票,自己絕對可以辦的妥妥當當。但要論治理一座城池,如何安撫一座城池內的百姓。如何讓自己治理的城池不生亂子,如何讓城中的百姓愛戴起來自己,安守忠就麻爪了。


    甚至不光是他,整個燕軍都沒有幾個治理一方的人才。


    好在安守忠終於得到了調令,可以離開這個讓自己頭疼到夭壽的地方。長安百姓在發現安守忠離開之後,先是迷惑。畢竟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燕軍故意引蛇出洞。而在確定安守忠是真的領兵離開了長安之後,長安百姓便立刻變得欣喜若狂起來。


    這意味著他們這麽長時間的抵抗終於有了效果,這麽長時間所付出的流血和犧牲,終於得到了他該得到的迴報。這對於一次一次深陷入絕望的長安百姓們來說,就好像是在一次又一次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當中,終於看到了一絲黎明。這自然會讓他們欣喜若狂。


    可是在他們經過最開始的那一陣欣喜之後,他們忽然發現接下來的局勢變得並沒有如他們所預想的那般好。反而變化的逐漸有些撲朔迷離起來。而其中第一個發生在他們所沒有預料到的變化,就是整座城池的歸屬。


    長安雖然是一個璀璨王朝的標誌性符號,但是它仍然是一座城池,裏麵居住著上10萬的人口。這在城裏麵所居住的數10萬的人口的衣食住行。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也都無法忽視,並且與他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的極為重要的事情。之前毫無疑問,他們的一切管理都是由大唐王朝來承擔的。但是自從大唐的朝廷拋棄了他們之後,大唐的天子離開了長安之後,長安城迅速被安守忠和他所率領的軍隊所接手。


    安守忠雖然確實不怎麽會治理一座城池,也從來沒有治理過這麽多人口,但是他手中仍然是有著一批之前在大唐王朝當中任職的一些官員,這些人並沒有來得及跟隨大唐天子和其他人離開。這些人大多數官職都比較低,根本沒有資格知道一些朝堂當中非常隱蔽的事情。當時的大唐天子李隆基又走得非常倉促,甚至連他很多的皇子,皇孫,包括公主在內的事先都不知情。連這些身份尊崇的人都不知情,那些身份低微,在長安城任職的低級官員自然更不可能知道了。


    而這些官員等到知道大唐天子已經拋棄他們離開的時候已經是敵軍兵臨城下了,這個時候整個城內的軍隊都已經四散逃離。畢竟連天子都不見了,甚至太子也沒有了,那誰又願意去搭上自己的性命,守衛一座注定不會有結果的城市呢?可是連負責防守長安城的軍隊都已經沒有勇氣去繼續作戰,也沒有那份心情去繼續,為了深厚的百姓作戰,那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文官,自然也沒有那麽多願意非得去為國捐軀的意思。如果天子和他們同在,他們倒是不介意和天子一起去守衛國門。這樣的話,即便是自己死了,也能為自己博取一個很好的名聲。


    但是天子都已經拋棄他們了,可以說是天子對他們不義在先。那麽在這種前提之下,他們去背叛大唐,投靠敵人,自然也不是那麽完全做不得的事情。安守忠手中正是依靠著這些從大唐朝廷當中投靠過來的一批官員才能夠將整個長安城治理的有那麽一點模樣。雖然投靠過來的這些官員當中沒有什麽是之前在朝廷當中擔任著非常高的職位的。但是他們卻之前一直處理著整個朝廷當中和整個長安城當中非常基礎的工作和任務。雖然上麵的統籌以及對未來的決策這一方麵的隻能出現了空缺,但是保證整個基礎工作正常運轉,最起碼保證整個長安城的居民生態,能夠繼續維持原樣,還是可以保障的。


    安守忠尤其是他後麵也開始約束起來了自己的軍隊,雖然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懂得任何治理誠實的道理,但是有一點他是非常確定的,那就是軍隊一定要秋毫無犯。當然他們一開始確實沒有做到這一點,並且一開始他們也沒有想到要在長安城久待下去。但是等他們後麵逐漸開始在長安城駐紮下來之後,他們也開始注意起來了自己的言行和舉止。


    安守忠能夠提供的支持也就到此為止了,而且這樣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最起碼這像那些官員展露出了一個態度,那就是我希望可以將長安城繼續治理下去,而不是一心為了破壞長安城而來的。這也給那些投降到這邊的原本的那些大堂官員們吃了一個定心丸。隻要這些人還希望長安可以繼續運轉,那他們就還有用武之地。他們這麽多年在長安所待下來的人情世故。在官場上不斷磨練出來的能力,就是他們手中最大的本錢,也是他們手中最大的衣長,依靠著這些條件,他們才能夠將長安城維持就跟之前不會有太多差別的一個樣子。


    也正是因為有著這些人在長安城中默默努力,才能夠保證長安城中的正常交易以及正常的物資流通可以順利進行,這才能夠保證整個長安城內雖然一直有反對安守忠和他所率領的軍隊的聲音,但是反對的這些浪潮終究沒有掀起什麽太大的風浪。最起碼沒有在長安和長安附近掀起大規模的起義活動。如果換做是安守忠他自己和他手下的這些將領們去治理長安城的話,估計長安附近的起義活動早就已經風起雲湧了。


    很多人一直都覺得長安城的狀況會這麽一直的維持下去,但是就在他們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時間,一件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突然發生了。安守忠率領著自己的軍隊,悄無聲息地突然離開了長安。和軍隊一起離開的,還有很多在長安任職的官員。這些人原本是大堂的官員,但是因為大唐突然發生的變故,導致他們不得已去投降到敵人那邊。安守忠對這些人幫助自己去治理這麽大一座城池,是有那麽一絲感激的心理的。所以在他要率領軍隊離開的前一天晚上,他將所有長安城內的官員都召集了起來,並且跟他們坦白的事情。


    那就是他需要率領軍隊離開,並且他也知道這些人竟然已經投降了一次,那麽在那些大唐其他的官員的眼裏,這些人就毫無疑問,都是二五仔的叛徒。不管是為了利益爭奪也好,還是單純的想出一口惡氣也罷,這些人最後一定都會遭受一些很慘痛的後果。安守忠雖然對朝堂上的事情並不是非常清楚,但這麽淺顯的道理,他還是能夠看出來的,所以他給這些官員們兩條道路,要麽就自己離開,然後拿著他們所有的家財也好,還是金銀珠寶也好,去迴到他們自己的老家,過自己的下半輩子。要麽就現在晚上迴去收拾行李,然後帶著一家老小跟著他一起北上。


    當然其實也有第三條路,那就是繼續待在長安城,這樣一來,他們可以說唯一寄托的就是希望那些大唐的其他官員和大唐的新皇帝可以對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為既往不咎,雖然則原諒他們的背叛行為。絕大多數的官員們都選擇了第一條路,有少一部分官員在權衡了一番利弊之後選擇第二條路,畢竟他們覺得反正到哪裏都是當官。安守忠雖然性格確實暴躁了一點,而且跟他們一直所信奉的儒將的形象有很大的區別,但到底還是可以尊重他們的。而且聽說太原的那位新皇帝要比安守忠更加尊重他們這些當官的,所以有些人覺得可以去賭一賭自己的前程。


    畢竟哪怕是繼續待在長安城,那未來的前途也就能一眼看到頭,他們這些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不管是再怎麽身不由己,到底是已經背叛了一次,所以即便是未來的大唐王朝的新皇帝,對他們之前的所作所為可以去既往不咎,他們也不可能繼續在新的朝廷上去獲得職位上的晉升。就待在自己現在的位置上,一直幹到幹不動為止,這就應該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對於那些年紀大一點的官員們倒是不在乎這些,反正他們的人生也基本上走到了盡頭,但是對於那些正值壯年的官員們來說,他們自然不希望自己未來的人生就這麽碌碌無為的庸碌下去。更不希望在他們未來還有大把時光的前提之下,徹底沒有了任何的希望。


    所以一些對自己的寬敞前途還留有一絲期待,想要去讓自己的官職也好,還是讓自己的權利也好,可以去有進一步的躍升機會,這些人就紛紛選擇了跟隨安守忠離開,畢竟太原那邊聽說也是非常需要新鮮血液的,他們這些之前就做過官,並且知道很多事務處理的流程的老官員,應該也正是太原那邊所急需的。


    當然除了這兩種以外,還有一部分官員選擇繼續留在了長安。這些人有的是仍然對大唐王朝抱有尊崇,他們投靠於安守忠是迫不得已的無奈行為,如果有選擇,他們還是希望可以迴到大唐的懷抱。還有的人則是放不下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畢竟他們有很多人自從出生開始就一直生活在長安,這片土地已經和他們連在了一起。


    安守忠並沒有為難這些人。沙場上的將領其實是免不了和江湖牽扯到一起的。而他們這些武將一般的直腸子,素來喜歡的就是江湖上的道義。


    不過安守忠雖然沒有為難這些人,可是第一批遭難的人卻仍然是這批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花肉肉肉肉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花肉肉肉肉肉並收藏穿越者造反指南手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