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馬嵬驛
畢竟太監掌握著一名天子皇帝身邊的一舉一動。天子和皇帝再怎麽尊貴,那也隻是在身份上的尊貴,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人。
是一個隻有兩條手,兩條腿,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的人。皇帝也做不到千裏眼,順風耳,不可能真的什麽都知道。他所能夠得知的一切信息都是外界給他傳達過來的。
所以作為一名太監,如果真的對權力有什麽想法的話,是完全可以依靠各種他們所能夠利用的便利條件,去為自己獲取更多的權利和財富。而他們在獲得完更多的權利和財富之後就可以去完成他們的夢想,去享受這世間的歡樂。
沒有人是不想享受的,尤其是作為本就已經失去了自己子孫後代很多歡樂的太監。可偏偏在太監這個群體當中出了一個高力士這樣的一個格格不入的家夥。他雖然也同樣掌握著任何一個受寵太監都能夠得到的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他卻並沒有隨意的去使用這樣的權利。
朝堂上的很多官員,並不是沒有想過通過這樣的一條路去走後門,來為自己的升官的路上去加快進度。但他們所送的所有禮物都被人給照單不誤的全部收下了,但是等他們真的要求到人家頭上辦事的時候,人家卻完全沒有想要給他們辦事的想法。
這就是俗稱的,所有的禮物我都收下,但是你想要找我辦事的話,那就完全免談。作為在官場上的任何一名官員,隻要是稍微經曆一點人情世故,都知道這樣的做法是絕對要不得的。畢竟大家都不是一個人在這條路上混,大家都是身後有背景,有勢力的。都在一個平台上做事,那自然也就要講一些規矩。
哪怕是不能夠被擺在明麵上,隻能在暗地裏所默認的規矩,那也同樣是規矩。而這所謂的能夠在暗地裏被默認的規矩,那就是你收了錢就要去辦事。否則如果你收了錢不辦事,那無疑相當於在你的人品上得了一個非常大的汙點。以後任何人再有其他類似的事情也都不會去求到你的頭上,畢竟你收錢也不辦事。
而且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在現在的這些人心目中,是有可能會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一些禍患的。他們是非常相信報應這兩個字的,如果自己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那很有可能這些不道德的結果會傳遞給自己的後代。所以一般來講都不會有人去想著打破這樣的規則,去不遵守這樣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但是高力士又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就偏偏不遵守這樣的規矩。
這讓很多想要走這條後門兒的官員是非常無奈的。畢竟人家是一個太監,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子孫後代,所以他這些不道德的行為也不可能去轉遞給他的子孫後代身上。同樣他沒有任何的背景勢力,他最大的背景和勢力就是皇帝本身。所以這些官場上所默認的規則,根本就套用不到他的身上。
他正是通過自己這種幾乎可以說是不道德的做法,才讓他得了一個和其他的那些太監不一樣的名聲。因為他和其他的太監所不同的是,他雖然同樣收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這些財富就去造成更大的破壞,沒有讓那些沒有什麽本事的官員,通過走後門兒去獲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利。
否則,一旦讓這些本來就沒什麽本事的官員,通過走後門兒去獲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利。尤其是他們在地方上去作為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兒,那沒有任何人能夠約束他的情況之下,他所能夠造成的破壞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他這個位置,是因為通過賄賂別人所得來的,那麽他是付出了非常大的財富的代價。所以當他去當上官員之後,一定想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將他之前所付出的那些代價通通彌補迴來。
一旦他抱著的想法是這樣的想法,那地方上的百姓一定會遭到非常嚴重的剝削。這會對地方上的治安和整個天下的太平都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而同樣這份不好的影響和混亂,就會反過來影響到中央朝廷。因為他們在獲得了更多的財富,通過剝削那些百姓們獲得更多的金錢。他們就會反過來繼續用他們所獲得的這些金錢和財富,去賄賂上級。
這樣一來一定會讓整個觀察透明的非常不好的風氣,雖然當時的官場的風氣也並不是特別好。但總歸是沒有通過高力士,從而去變得更差。
而且也正是因為他的不辦事,這才導致那些官員並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這無疑相當於沒有觸動任何朝廷官員的權利。高力士相當於就是一個空有地位,但是從來不使用自己手中任何權利的人,對於這種人,當然沒有人會真的要把他當成敵人,反正對自己的利益沒有任何的影響。那為什麽不結交這樣一個朋友呢?
所以在那個時期,太監的地位並沒有變得後麵這麽糟糕。名聲也還算是可以。真正變得糟糕,名聲也變得更差的,都是後麵發生的事情了。
魏靈當時在長安,因為辦事利索,並且比其他的太監更懂得一些文化。所以他很快就得到了一步一步的提升。不過在長安的時候,他的身份並沒有被提高,態度仍然隻是一個雖然有點用處,但是用處卻並不是很大的太監。如果放到整個太監的這個階級來講,它應該隻能算是一個地位在中間級別的太監。不過這對於一個從來沒有任何背景的人,也足夠了。
魏靈的身份,真正得到躍升的,反而是在長安之後。河北的敵軍突然起兵。然後一路南下幾乎是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的,就打到了潼關門前。隨著在關愛外麵所爆發的一場大戰,最後以唐軍的失敗而結尾。整個長安也陷入了極大的動亂當中,很多在長安的官員都被天子所拋棄。甚至很多皇族子弟都同樣被拋棄了下來。
魏靈因為在宮裏當太監,是最能夠得到第一手皇帝的消息的。所以他可以說很快就得到了皇帝要出逃的消息,所以他也是第一批跟著皇帝往外逃的人。正是因為他當時做了這樣的舉動,才能保證他一直是跟著皇帝身邊的。否則如果他也留在了長安,那麽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後麵的這些機會發展。
身為太監,想要真正得以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要跟在皇帝的身邊。魏靈不管是碰巧也好,還是早有魔幻也好,他最後是成功的獲得了這樣的一個條件,並且在逃亡的路上又果斷的跟了現在的皇帝北上。原本出逃的太監並不是他一個,雖然沒有在宮裏那麽多,但人數也並不是很少。可是後來這些太監在逃亡的路上被分成了兩批人。其中有一部分人,自然是跟隨著原來的皇帝李隆基繼續逃亡到西川地區。
這些人占據著絕大多數。畢竟跟著原本的皇帝一起走,肯定是風險最小的,而且當時是隻有那麽一位皇帝。當時不論是誰,都沒有想到現在的皇帝會如此大膽,在他的父親李隆基還沒有死之前,就自己稱自己為皇帝。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太子最多應該會當一陣攝政王。但是要離皇帝這個位置,應該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那自然是跟著現在的皇帝混的明顯,未來會更光明一些。哪怕是李隆基,當時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但人家都已經活了這麽久,誰能確保他後麵會不會活的更久呢?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並沒有任何錯誤,因為李隆基後麵確實活了非常久。而且活了這麽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被軟禁起來。讓他的心情變得並不是特別的好,甚至可以說很是鬱悶。
長時間的心中鬱悶,是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的。可以想象,如果李隆基並沒有受到軟禁,而是仍然當自己的皇帝,一個人逍遙自在,那他一定會活得更久。最起碼再多活個十幾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在這十幾年當中,這些太監則繼續可以依附在李隆基的身邊,吃香喝辣。
這明顯是一條穩賺不賠的道路,所以很多太監都選擇了這樣的明顯對自己更為有利的選擇。魏靈則是跟這些人不一樣。
他選擇了這條路,和這些人所走的路則完全相反,因為他所跟隨的天子正是如今的天子。也是當時的太子,說實話,他當時都很不理解自己為什麽要跟著太子,但當時的那個情形根本沒有辦法讓人去過多思考,一切都隻是轉瞬即逝的機會。魏靈在事情過後,我曾經也不止一次地反思過,如果自己當時好好反複考慮的話,那麽他有很大的概率也是會跟隨著李隆基一起去前往西川的。畢竟這條路不管怎麽看都是最為明智的選擇,但是可惜並沒有再來一次。
他當時也不知道是因為鬼迷心竅了,還是一時間熱血上頭,總之他選擇了跟隨了當時還是太子的,如今天子一起往北行動。而他所做出來的這一個決定,也將是他可以說是這一輩子所做出的最為明智的幾個選擇之一。
如今的天子在當時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如今的天子原本想的是在自己的父親李隆基逃亡了路上,發動一場兵變。而他所選定的地點就是在馬嵬驛。當時整個跟隨著李隆基的軍隊就是長安裏麵的禁軍,李亨作為當時的太子是擁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的,那就是他跟禁軍的統領陳玄禮的關係非常好。
所以當初的想法是他隱藏在暗處,明麵上通過禁軍發動兵變。讓這些可以說是唯一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先將阻礙最大的楊家兄妹除掉。這兩個人是完全依靠著李隆基才登上現有的位置。所以這兩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絕對不會來投靠自己的。既然是命中注定無法被改變的敵人,那就必須先下手為強,將其除掉。
想要除掉這兩個人的借口,其實也並不難去發掘,畢竟大家剛剛經曆了一場巨大的失敗,甚至連京城都丟棄掉了。可以說這是整個大唐王朝曆史上都沒有辦法去修改的汙點,那麽這樣的汙點自然需要有一個背鍋的人。李隆基肯定不願意自己去背鍋。這是一個對自身民生非常在意的一位皇帝,很多需要做的髒事,他都是完全不說任何的細節,全讓他手下的臣子們去做。
而他自己就可以一個人坐在京城當中,去享受著勝利的果實。所以不論是從哪方麵角度來講,楊家兄妹是都一定會成為犧牲者的。真正的重點其實是後麵的那一步驟。那就是在除掉楊家兄妹,正好可以借著這樣的勢頭,去逼迫李隆基退位。
李亨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在剛剛發動一場兵變,甚至還流了血,死了兩位非常重要的人之後,他覺得李隆基應該會變得驚恐。而在這種驚恐的狀態之下,在被簡簡單單的一個威脅。那麽他很容易就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利,哪怕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頭銜。否則如果他不交出皇帝頭銜的話,那麽光是為這場大唐王朝失敗的借口,可就不僅僅是楊家兄妹這兩個人了。
想來如果天子親自賠罪的話,那麽效果肯定是直逼死上楊家兄妹兩個人更好一些的。李亨是絕對不會在意李隆基的性命的,如果能夠順帶除掉李隆基,他是絕對會這麽做的。畢竟他們雖然是父子,但關係一直都不是非常的和睦。甚至可以說李隆基非常不喜歡他所立下來的這名太子。
隻不過誰都沒有想到,李亨做好的一切計劃,最後卻因為陳玄禮的突然倒戈,導致這些計劃最後通通破產。原本陳玄禮是應該幫助李亨的,可是當他再除掉了楊家兄妹兩個人之後,他立刻向著李隆基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這也就代表著他和李亨劃清了界限。
畢竟太監掌握著一名天子皇帝身邊的一舉一動。天子和皇帝再怎麽尊貴,那也隻是在身份上的尊貴,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人。
是一個隻有兩條手,兩條腿,兩隻眼睛,一個鼻子的人。皇帝也做不到千裏眼,順風耳,不可能真的什麽都知道。他所能夠得知的一切信息都是外界給他傳達過來的。
所以作為一名太監,如果真的對權力有什麽想法的話,是完全可以依靠各種他們所能夠利用的便利條件,去為自己獲取更多的權利和財富。而他們在獲得完更多的權利和財富之後就可以去完成他們的夢想,去享受這世間的歡樂。
沒有人是不想享受的,尤其是作為本就已經失去了自己子孫後代很多歡樂的太監。可偏偏在太監這個群體當中出了一個高力士這樣的一個格格不入的家夥。他雖然也同樣掌握著任何一個受寵太監都能夠得到的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他卻並沒有隨意的去使用這樣的權利。
朝堂上的很多官員,並不是沒有想過通過這樣的一條路去走後門,來為自己的升官的路上去加快進度。但他們所送的所有禮物都被人給照單不誤的全部收下了,但是等他們真的要求到人家頭上辦事的時候,人家卻完全沒有想要給他們辦事的想法。
這就是俗稱的,所有的禮物我都收下,但是你想要找我辦事的話,那就完全免談。作為在官場上的任何一名官員,隻要是稍微經曆一點人情世故,都知道這樣的做法是絕對要不得的。畢竟大家都不是一個人在這條路上混,大家都是身後有背景,有勢力的。都在一個平台上做事,那自然也就要講一些規矩。
哪怕是不能夠被擺在明麵上,隻能在暗地裏所默認的規矩,那也同樣是規矩。而這所謂的能夠在暗地裏被默認的規矩,那就是你收了錢就要去辦事。否則如果你收了錢不辦事,那無疑相當於在你的人品上得了一個非常大的汙點。以後任何人再有其他類似的事情也都不會去求到你的頭上,畢竟你收錢也不辦事。
而且這種不道德的行為,在現在的這些人心目中,是有可能會給自己的子孫後代帶來一些禍患的。他們是非常相信報應這兩個字的,如果自己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那很有可能這些不道德的結果會傳遞給自己的後代。所以一般來講都不會有人去想著打破這樣的規則,去不遵守這樣的約定俗成的規矩,但是高力士又偏偏不按常理出牌,他就偏偏不遵守這樣的規矩。
這讓很多想要走這條後門兒的官員是非常無奈的。畢竟人家是一個太監,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子孫後代,所以他這些不道德的行為也不可能去轉遞給他的子孫後代身上。同樣他沒有任何的背景勢力,他最大的背景和勢力就是皇帝本身。所以這些官場上所默認的規則,根本就套用不到他的身上。
他正是通過自己這種幾乎可以說是不道德的做法,才讓他得了一個和其他的那些太監不一樣的名聲。因為他和其他的太監所不同的是,他雖然同樣收了大量的財富,但是他卻並沒有因為這些財富就去造成更大的破壞,沒有讓那些沒有什麽本事的官員,通過走後門兒去獲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利。
否則,一旦讓這些本來就沒什麽本事的官員,通過走後門兒去獲得更高的位置,和更大的權利。尤其是他們在地方上去作為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官兒,那沒有任何人能夠約束他的情況之下,他所能夠造成的破壞效果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他這個位置,是因為通過賄賂別人所得來的,那麽他是付出了非常大的財富的代價。所以當他去當上官員之後,一定想著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將他之前所付出的那些代價通通彌補迴來。
一旦他抱著的想法是這樣的想法,那地方上的百姓一定會遭到非常嚴重的剝削。這會對地方上的治安和整個天下的太平都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而同樣這份不好的影響和混亂,就會反過來影響到中央朝廷。因為他們在獲得了更多的財富,通過剝削那些百姓們獲得更多的金錢。他們就會反過來繼續用他們所獲得的這些金錢和財富,去賄賂上級。
這樣一來一定會讓整個觀察透明的非常不好的風氣,雖然當時的官場的風氣也並不是特別好。但總歸是沒有通過高力士,從而去變得更差。
而且也正是因為他的不辦事,這才導致那些官員並沒有第二條路可以走,這無疑相當於沒有觸動任何朝廷官員的權利。高力士相當於就是一個空有地位,但是從來不使用自己手中任何權利的人,對於這種人,當然沒有人會真的要把他當成敵人,反正對自己的利益沒有任何的影響。那為什麽不結交這樣一個朋友呢?
所以在那個時期,太監的地位並沒有變得後麵這麽糟糕。名聲也還算是可以。真正變得糟糕,名聲也變得更差的,都是後麵發生的事情了。
魏靈當時在長安,因為辦事利索,並且比其他的太監更懂得一些文化。所以他很快就得到了一步一步的提升。不過在長安的時候,他的身份並沒有被提高,態度仍然隻是一個雖然有點用處,但是用處卻並不是很大的太監。如果放到整個太監的這個階級來講,它應該隻能算是一個地位在中間級別的太監。不過這對於一個從來沒有任何背景的人,也足夠了。
魏靈的身份,真正得到躍升的,反而是在長安之後。河北的敵軍突然起兵。然後一路南下幾乎是沒有遇到任何阻礙的,就打到了潼關門前。隨著在關愛外麵所爆發的一場大戰,最後以唐軍的失敗而結尾。整個長安也陷入了極大的動亂當中,很多在長安的官員都被天子所拋棄。甚至很多皇族子弟都同樣被拋棄了下來。
魏靈因為在宮裏當太監,是最能夠得到第一手皇帝的消息的。所以他可以說很快就得到了皇帝要出逃的消息,所以他也是第一批跟著皇帝往外逃的人。正是因為他當時做了這樣的舉動,才能保證他一直是跟著皇帝身邊的。否則如果他也留在了長安,那麽他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得到後麵的這些機會發展。
身為太監,想要真正得以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要跟在皇帝的身邊。魏靈不管是碰巧也好,還是早有魔幻也好,他最後是成功的獲得了這樣的一個條件,並且在逃亡的路上又果斷的跟了現在的皇帝北上。原本出逃的太監並不是他一個,雖然沒有在宮裏那麽多,但人數也並不是很少。可是後來這些太監在逃亡的路上被分成了兩批人。其中有一部分人,自然是跟隨著原來的皇帝李隆基繼續逃亡到西川地區。
這些人占據著絕大多數。畢竟跟著原本的皇帝一起走,肯定是風險最小的,而且當時是隻有那麽一位皇帝。當時不論是誰,都沒有想到現在的皇帝會如此大膽,在他的父親李隆基還沒有死之前,就自己稱自己為皇帝。所有人都覺得這個太子最多應該會當一陣攝政王。但是要離皇帝這個位置,應該還有非常遠的路要走。
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那自然是跟著現在的皇帝混的明顯,未來會更光明一些。哪怕是李隆基,當時年紀已經非常大了,但人家都已經活了這麽久,誰能確保他後麵會不會活的更久呢?事實證明他們的想法並沒有任何錯誤,因為李隆基後麵確實活了非常久。而且活了這麽久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因為被軟禁起來。讓他的心情變得並不是特別的好,甚至可以說很是鬱悶。
長時間的心中鬱悶,是會影響一個人的壽命的。可以想象,如果李隆基並沒有受到軟禁,而是仍然當自己的皇帝,一個人逍遙自在,那他一定會活得更久。最起碼再多活個十幾年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在這十幾年當中,這些太監則繼續可以依附在李隆基的身邊,吃香喝辣。
這明顯是一條穩賺不賠的道路,所以很多太監都選擇了這樣的明顯對自己更為有利的選擇。魏靈則是跟這些人不一樣。
他選擇了這條路,和這些人所走的路則完全相反,因為他所跟隨的天子正是如今的天子。也是當時的太子,說實話,他當時都很不理解自己為什麽要跟著太子,但當時的那個情形根本沒有辦法讓人去過多思考,一切都隻是轉瞬即逝的機會。魏靈在事情過後,我曾經也不止一次地反思過,如果自己當時好好反複考慮的話,那麽他有很大的概率也是會跟隨著李隆基一起去前往西川的。畢竟這條路不管怎麽看都是最為明智的選擇,但是可惜並沒有再來一次。
他當時也不知道是因為鬼迷心竅了,還是一時間熱血上頭,總之他選擇了跟隨了當時還是太子的,如今天子一起往北行動。而他所做出來的這一個決定,也將是他可以說是這一輩子所做出的最為明智的幾個選擇之一。
如今的天子在當時的情況並不是特別的好。如今的天子原本想的是在自己的父親李隆基逃亡了路上,發動一場兵變。而他所選定的地點就是在馬嵬驛。當時整個跟隨著李隆基的軍隊就是長安裏麵的禁軍,李亨作為當時的太子是擁有一個非常大的優勢的,那就是他跟禁軍的統領陳玄禮的關係非常好。
所以當初的想法是他隱藏在暗處,明麵上通過禁軍發動兵變。讓這些可以說是唯一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先將阻礙最大的楊家兄妹除掉。這兩個人是完全依靠著李隆基才登上現有的位置。所以這兩個人是無論如何都絕對不會來投靠自己的。既然是命中注定無法被改變的敵人,那就必須先下手為強,將其除掉。
想要除掉這兩個人的借口,其實也並不難去發掘,畢竟大家剛剛經曆了一場巨大的失敗,甚至連京城都丟棄掉了。可以說這是整個大唐王朝曆史上都沒有辦法去修改的汙點,那麽這樣的汙點自然需要有一個背鍋的人。李隆基肯定不願意自己去背鍋。這是一個對自身民生非常在意的一位皇帝,很多需要做的髒事,他都是完全不說任何的細節,全讓他手下的臣子們去做。
而他自己就可以一個人坐在京城當中,去享受著勝利的果實。所以不論是從哪方麵角度來講,楊家兄妹是都一定會成為犧牲者的。真正的重點其實是後麵的那一步驟。那就是在除掉楊家兄妹,正好可以借著這樣的勢頭,去逼迫李隆基退位。
李亨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在剛剛發動一場兵變,甚至還流了血,死了兩位非常重要的人之後,他覺得李隆基應該會變得驚恐。而在這種驚恐的狀態之下,在被簡簡單單的一個威脅。那麽他很容易就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利,哪怕是至高無上的皇帝頭銜。否則如果他不交出皇帝頭銜的話,那麽光是為這場大唐王朝失敗的借口,可就不僅僅是楊家兄妹這兩個人了。
想來如果天子親自賠罪的話,那麽效果肯定是直逼死上楊家兄妹兩個人更好一些的。李亨是絕對不會在意李隆基的性命的,如果能夠順帶除掉李隆基,他是絕對會這麽做的。畢竟他們雖然是父子,但關係一直都不是非常的和睦。甚至可以說李隆基非常不喜歡他所立下來的這名太子。
隻不過誰都沒有想到,李亨做好的一切計劃,最後卻因為陳玄禮的突然倒戈,導致這些計劃最後通通破產。原本陳玄禮是應該幫助李亨的,可是當他再除掉了楊家兄妹兩個人之後,他立刻向著李隆基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這也就代表著他和李亨劃清了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