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真正大規模傳播的時候,還是得要等到兩百多年之後的宋朝。
像燕軍這樣,拿到書籍之後沒有私藏,反而直接下發到了軍營當中……
嶽岩根本想不出來,還能有這種操作。
但這很快也激發了他無窮的鬥誌。
他感覺自己好像已經快要摸到,燕軍和唐軍之所以不同的緣故了。
……
嶽言最終還是同意教這些大字不識的軍卒讀書識字,並且分文不取,但對於整個燕軍來說,這終究還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這些新軍中的一些人,每日又增加了新的功課時,一直以來都負責在太原城外周圍查探的燕軍斥候,也同樣在太原城外終於見到了傳聞當中一直都在隨時準備南下的唐軍旗幟。
至德二年五月十七,一直以來都盤踞在雲中城的唐軍聯軍終於動身,萬餘唐軍加近萬由迴紇、鐵勒、以及少數突厥騎兵所組成的聯軍浩浩蕩蕩南下,目標直指河東道的中樞城市——太原城。
唐軍雖聲勢浩大,但太原城內的眾人心中早已有準備,真正讓太原城內眾人驚慌失措的,而是幾乎就在唐軍南下的同時,從太原城東麵所傳遞過來的另一則消息。
自從太原城破便率軍返迴河北的史思明部,在一路磨磨蹭蹭,緩慢行軍之後,終於在至德二年五月十三通過井陘口來到了真定,並在至德二年五月十四,誓師叛燕降唐。
唐軍使者親自為史思明授符印,當著三軍的麵宣讀聖旨,加封其為範陽節度使,範陽郡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位列宰輔!
當天,史思明接過符印,立刻分兵三路,其子史朝義領兵一萬返迴範陽城,整頓老家範陽的政務,坐鎮大後方;牛廷玠領兵兩萬,自真定領軍南下,一路所過州縣皆望風而降,兵鋒直逼黃河北岸。
史思明則親自率領嫡係精銳三萬人馬,自真定折返西進,速度要比返迴河北時快了不止一倍。
如今大軍已完全通過井陘到達壽陽,前鋒更是距離太原城僅有一百餘裏。
一時間,太原城上下震動不已。
像高尚這樣的人,雖然心中早就清楚,如今安慶緒和史思明不和,兩人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戰來得如此之快。
史思明這種叛而又降的戲碼居然玩得如此果斷,在太原城最為虛弱的時候倒戈。
簡直就是要把太原城往死裏整。
雖然史思明知道自己這麽做乃是大逆,將那些並不是自己的嫡係人馬統統分了出去,自己隻帶了能夠完全忠於自己的嫡係,人數要比之前圍攻太原時稍少一些。
可即便如此,那也仍然有整整三萬人馬!
而且這些人不止對史思明忠心耿耿,同樣也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軍規軍紀這些暫且不提,能征善戰這四個字絕對是符合的。
“都慌個什麽!史思明即便是不來,朕也要取他狗頭。如今他竟然親自敢把頭顱送到朕的眼前,正好免了朕千裏迢迢再去一趟範陽!”
“不過就是區區三萬人馬就把你們嚇成這樣,朕還活著呢!”
“李卿家、安卿家、你二人親自帶人給我下到軍營裏,如果有人敢在軍營裏散播謠言,擾亂我軍士氣,可以給朕就地格殺!”
“武鎮撫,你手下的人也是同理。如果有人敢在城內散播謠言,可以給朕直接拿下,反抗者殺無赦!”
“把朕的龍旗插在城頭之上,告訴太原內外,朕就在太原!與太原百姓同進同退!”
“都給朕滾!如果再讓朕發現有人玩忽職守,休要怪朕到時候不講情麵!”
“臣\/奴婢,遵旨……”
眾人再一次被安慶緒罵了個狗血噴頭,但非但沒有人心中有任何不滿之情,反而許多人在心中還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畢竟安慶緒還在太原城。
皇帝還在,那他們還擔心個錘子?
哪怕到時候是城破了,大不了把皇帝綁了送去唐軍營地裏邀功就是了。
怎麽著也能免自己一條死罪。
眾人低著頭拱著手,彎腰一個接著一個後退出了大殿,隻剩下原本站在殿上的幾名軍中將領還沒有離開。
安慶緒剛剛那些話隻是平定太原城內現在百官的心思,該要準備守城事宜的事還要準備。
招了招手,幾名宦侍從大殿內側抬著一個四四方方,沉重異常的長桌子走進了大殿。
這自然便是沙盤。
安慶緒前段時間拒不接見朝臣,除了是在等待武曲對太原城內民心向背的調查以外,也並非是全然沒有幹正事。
太原官府,對於太原城內外的山川河流地理的記載還是頗為詳細的。
安慶緒便依照著沙盤的製作手冊,領著人按照書籍中的記載,捏了一份太原城的沙盤。
安承慶和李抱玉看著那沙盤微微一愣,看著那熟悉的河流和與太原城極為相似的四方,李象是最先反應過來的。
“這是……太原城?”
安慶緒微微點了點頭。
這時候他可沒有太多的閑工夫去解釋關於沙盤的事,從手邊拿過一支小旗插在了沙盤四方城的中間,道:“史思明叛降,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地位上交投名狀,也必然會自願作為攻城的主力。”
“郭子儀不會阻攔,所以我們最初幾天的主要對手,就是史思明和他所部的三萬人馬。”
“你們曾經和史思明交過手,亦或者和史思明並肩過,說說看法吧。”
眾人聽著安慶緒的話,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高尚上前一步,開口道:“史思明本人性格急躁,殘忍嗜殺,但論智計卻隻是中下之列。”
“當初其人圍攻太原時,所用的攻城手段俱是粗糙無比。如果是應對史思明,隻需常規守城方式足矣。”
“隻是唐軍此番急行南下,即便是在雲中搜羅等待了後續輜重,但想來也難以支持唐軍長久在太原城下作戰。”
“加上史思明如今大逆不道,叛而複降,也一定想著快速破城,早日奠定自己的叛亂名分。”
“所以臣覺得,郭子儀和史思明的想法必然是速戰速決。”
像燕軍這樣,拿到書籍之後沒有私藏,反而直接下發到了軍營當中……
嶽岩根本想不出來,還能有這種操作。
但這很快也激發了他無窮的鬥誌。
他感覺自己好像已經快要摸到,燕軍和唐軍之所以不同的緣故了。
……
嶽言最終還是同意教這些大字不識的軍卒讀書識字,並且分文不取,但對於整個燕軍來說,這終究還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就在這些新軍中的一些人,每日又增加了新的功課時,一直以來都負責在太原城外周圍查探的燕軍斥候,也同樣在太原城外終於見到了傳聞當中一直都在隨時準備南下的唐軍旗幟。
至德二年五月十七,一直以來都盤踞在雲中城的唐軍聯軍終於動身,萬餘唐軍加近萬由迴紇、鐵勒、以及少數突厥騎兵所組成的聯軍浩浩蕩蕩南下,目標直指河東道的中樞城市——太原城。
唐軍雖聲勢浩大,但太原城內的眾人心中早已有準備,真正讓太原城內眾人驚慌失措的,而是幾乎就在唐軍南下的同時,從太原城東麵所傳遞過來的另一則消息。
自從太原城破便率軍返迴河北的史思明部,在一路磨磨蹭蹭,緩慢行軍之後,終於在至德二年五月十三通過井陘口來到了真定,並在至德二年五月十四,誓師叛燕降唐。
唐軍使者親自為史思明授符印,當著三軍的麵宣讀聖旨,加封其為範陽節度使,範陽郡公,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位列宰輔!
當天,史思明接過符印,立刻分兵三路,其子史朝義領兵一萬返迴範陽城,整頓老家範陽的政務,坐鎮大後方;牛廷玠領兵兩萬,自真定領軍南下,一路所過州縣皆望風而降,兵鋒直逼黃河北岸。
史思明則親自率領嫡係精銳三萬人馬,自真定折返西進,速度要比返迴河北時快了不止一倍。
如今大軍已完全通過井陘到達壽陽,前鋒更是距離太原城僅有一百餘裏。
一時間,太原城上下震動不已。
像高尚這樣的人,雖然心中早就清楚,如今安慶緒和史思明不和,兩人之間早晚必有一戰。
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戰來得如此之快。
史思明這種叛而又降的戲碼居然玩得如此果斷,在太原城最為虛弱的時候倒戈。
簡直就是要把太原城往死裏整。
雖然史思明知道自己這麽做乃是大逆,將那些並不是自己的嫡係人馬統統分了出去,自己隻帶了能夠完全忠於自己的嫡係,人數要比之前圍攻太原時稍少一些。
可即便如此,那也仍然有整整三萬人馬!
而且這些人不止對史思明忠心耿耿,同樣也是身經百戰的精銳。
軍規軍紀這些暫且不提,能征善戰這四個字絕對是符合的。
“都慌個什麽!史思明即便是不來,朕也要取他狗頭。如今他竟然親自敢把頭顱送到朕的眼前,正好免了朕千裏迢迢再去一趟範陽!”
“不過就是區區三萬人馬就把你們嚇成這樣,朕還活著呢!”
“李卿家、安卿家、你二人親自帶人給我下到軍營裏,如果有人敢在軍營裏散播謠言,擾亂我軍士氣,可以給朕就地格殺!”
“武鎮撫,你手下的人也是同理。如果有人敢在城內散播謠言,可以給朕直接拿下,反抗者殺無赦!”
“把朕的龍旗插在城頭之上,告訴太原內外,朕就在太原!與太原百姓同進同退!”
“都給朕滾!如果再讓朕發現有人玩忽職守,休要怪朕到時候不講情麵!”
“臣\/奴婢,遵旨……”
眾人再一次被安慶緒罵了個狗血噴頭,但非但沒有人心中有任何不滿之情,反而許多人在心中還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畢竟安慶緒還在太原城。
皇帝還在,那他們還擔心個錘子?
哪怕到時候是城破了,大不了把皇帝綁了送去唐軍營地裏邀功就是了。
怎麽著也能免自己一條死罪。
眾人低著頭拱著手,彎腰一個接著一個後退出了大殿,隻剩下原本站在殿上的幾名軍中將領還沒有離開。
安慶緒剛剛那些話隻是平定太原城內現在百官的心思,該要準備守城事宜的事還要準備。
招了招手,幾名宦侍從大殿內側抬著一個四四方方,沉重異常的長桌子走進了大殿。
這自然便是沙盤。
安慶緒前段時間拒不接見朝臣,除了是在等待武曲對太原城內民心向背的調查以外,也並非是全然沒有幹正事。
太原官府,對於太原城內外的山川河流地理的記載還是頗為詳細的。
安慶緒便依照著沙盤的製作手冊,領著人按照書籍中的記載,捏了一份太原城的沙盤。
安承慶和李抱玉看著那沙盤微微一愣,看著那熟悉的河流和與太原城極為相似的四方,李象是最先反應過來的。
“這是……太原城?”
安慶緒微微點了點頭。
這時候他可沒有太多的閑工夫去解釋關於沙盤的事,從手邊拿過一支小旗插在了沙盤四方城的中間,道:“史思明叛降,即便是為了自己的地位上交投名狀,也必然會自願作為攻城的主力。”
“郭子儀不會阻攔,所以我們最初幾天的主要對手,就是史思明和他所部的三萬人馬。”
“你們曾經和史思明交過手,亦或者和史思明並肩過,說說看法吧。”
眾人聽著安慶緒的話,互相看了看,最後還是高尚上前一步,開口道:“史思明本人性格急躁,殘忍嗜殺,但論智計卻隻是中下之列。”
“當初其人圍攻太原時,所用的攻城手段俱是粗糙無比。如果是應對史思明,隻需常規守城方式足矣。”
“隻是唐軍此番急行南下,即便是在雲中搜羅等待了後續輜重,但想來也難以支持唐軍長久在太原城下作戰。”
“加上史思明如今大逆不道,叛而複降,也一定想著快速破城,早日奠定自己的叛亂名分。”
“所以臣覺得,郭子儀和史思明的想法必然是速戰速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