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我不義
紅樓之朕的臣子太能卷 作者:紅樓第一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2章 我不義
消息從府衙傳出去,百姓們奔走相告。
一個賣鹽的雜貨鋪店家,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迴去叫娘子。
“官府開倉放鹽,隻賣十三文錢一斤。”
小娘子嚇得連手中的茶杯都拿不穩,茶杯啷鐺掉地上。
“十三文錢一斤鹽!比商會的鹽要少。”
“十三文錢,官府是瘋了嗎?居然這麽低。”小娘子不相信地問。
“你管他是瘋了還是開恩,我們快點拿上麻袋去買鹽。”
“對,有多少買多少,就算是十四文錢一斤賣出去,我們也是賺的。”
小兩口歡喜地謀劃著,“把我們的倉庫都填滿,以後再也不去商會那邊買鹽了。”
他們關了店麵,去把家裏的錢掏出來。
藏在老鼠洞裏的,藏在床腳下的,藏在屋簷上的,都掏出來。
他們將錢裹在身上,裹得緊緊的。
他們又去在將家裏麵的麻袋翻出來。
“麻袋不夠啊。該死,平時我該多存點麻袋。”小娘子咒罵自己。
“去將被麵也給帶著,迴來一洗就成。”
“還是夫君有腦子。”
他們還把被子給翻出來用被麵去裝鹽。
養坊裏的掌櫃他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去找東家。
染坊染布需要用到大量的鹽,這鹽貴,染布的成本就貴。
成本貴,布料的價錢就貴,好些染坊因為買不起鹽做不下去。
“十三文的鹽巴,這可不是多得的機會。”
東家當即吩咐家裏的長工、仆人:“大家都將手裏頭的活放下,把木桶的水都倒了,擦幹淨木桶隨我去買鹽。”
“這麽低價的鹽,一定會限購,大家都去排隊,大人去,小孩也跟著去。”
有人將消息傳迴到會館,從各地過來購買鹽的官員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出動。
剛蹲進茅房的甘大人,屎才拉到一半也不拉了,生生憋住,拉上褲子叫上隨從,拿上文書,拿上鹽引子,到官府去。
消息傳到趙炳權等人的耳朵裏,他們都不敢相信。
“林如海瘋了嗎?”
“大夫說他就這兩天的事了。”
“這是他的遺願,他這是要逼死我們哪?”
“居然敢開十三文錢一斤,哪有那麽多鹽給他?”
趙炳權:“他死與我們何幹?”
“立刻讓他們到商會去開會,絕對不能讓這個價格成立。
就算林如海要在死,前做一件好事,也不能直接降到十三文錢。”
很多百姓聽到十三文錢已經紛紛拿著麻袋到府衙來去買鹽。
鹽政司的很害怕,這麽多人過來,勸不迴去。
一旦有人搗亂,這府衙就保不住。
“這會不會引起暴動?”
“我們得要和大人商議一番。”
府尹拍著桌子罵林如海,“這個混蛋居然敢放到十三文錢一斤,他這是找死嗎?”
“大人他本就要死了,怕這是他垂死掙紮。”
“哼,就算他想做好事,也沒那麽容易。”
遺言,臨死前最後的要求,很多人看重這個,但也是親近的人才會看重。
如果林如海讓林黛玉嫁給乞丐,林黛玉都會去嫁,即便不想也會被逼著嫁出去。
但這種事對外人來說,很難做到。
如果是有良心的,也許會答應,做做麵子工作。
遇到沒良心的,就難說了。
眾人將林如海放在院子裏,沒人去管。
眾人在討論降價的事。
“大人既然答應了,那就必須做到,降低一文錢也是降。”
“對,那就降低一文錢。”
林如海心如刀絞,我用死來要挾,你們居然一點心軟都沒有。
居然隻想降低一文錢。
開價十三文是他算過的,即便是十三文,他們也能賺到不少錢。
貪心不足蛇吞象,吃慣了肉的人,哪會再想去吃米糠。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義了。
鹽政司的官員們出來和大家解說:“還沒有那麽多鹽供給大家,大家先迴去吧。
三天後再給大家一個結論。”
百姓們不相信,那些來買鹽的官吏們也不同意。
“韓彪說了隻要林有海答應降價,他就會降價,如今林如海說出了價格,你卻不承認,你這食言的小人。”
“我不管你其他人,我們可是有皇上答應的平價鹽,你先把我的份額給我。”
“我也不要你多,你能給我八成也就夠了。”
官員擦汗。
八成鹽還是十三文錢一斤,這也是損失一大筆錢。
韓彪可不會同意,他心想:“你們愛買不買?”
他嘴上說道:“最終確定競價的價格,三天後宣布。
誰說十三文錢一斤的你就去找誰?”韓彪發脾氣,轉身離開。
現場有很多捕快和守城門的兵卒。
他們也不敢亂來。
百姓們也膽小,既然官府說降價,他們就等在外麵不走,早一點排隊早一點買到便宜的鹽。
林如海被人踢了出來。
韓彪一夥嫌棄他晦氣,於是叫人家的下人將林如海給帶迴去。
出了府衙的門檻,林福對大家說:“我家主子說了,想要十三元錢一斤的鹽,就拿鹽引子到臨海縣去找陳棟。
優先供應各大官府的買辦,至於民間的商隊,半個月後再去吧。”
眾人起來問他,“真的有鹽嗎?”
“你是不是騙我們的?”
“林大人,我們一直都很尊敬你呀。千萬別騙我們。”
林福拱手說道:“大家,各位官員快去吧。
早去早迴你們都在這裏耗了半年時間,難道都不想家嗎?”
既然這裏也要等三天,還不如到那邊去走一遭,也許真的有呢。
“大人,我們會銘記大人的恩德。”
有人先走了,後麵陸續有幾個官員跟著走,但大部分人留在府衙前不走。
下午官府的價格就出來了,也沒降多少,就少了兩文錢而已。
百姓十分失望。
但少一文錢是一文錢,有人買了一些。
他們都沒買多少。
兩天後,突然有個官吏迴到會館,收拾東西準備迴西北老家。
“北邊來的。”西邊來的官員揪住他的手問,“你真的買到鹽了?”
該官員隱蔽地說:“我買了六千斤,他給我十二塊錢一斤。
迴去路子我都想好了,我和甘、寧的,一起租一艘船北上。
先走海運,再沿著黃河迴去。
我先迴去了,諸位告辭。後年見。”
“後年?”
“我將兩年的份額都買夠了。再會。”
眾人一聽這還了得,紛紛叫上奴仆到臨海縣去。
消息從府衙傳出去,百姓們奔走相告。
一個賣鹽的雜貨鋪店家,聽到這個消息立刻迴去叫娘子。
“官府開倉放鹽,隻賣十三文錢一斤。”
小娘子嚇得連手中的茶杯都拿不穩,茶杯啷鐺掉地上。
“十三文錢一斤鹽!比商會的鹽要少。”
“十三文錢,官府是瘋了嗎?居然這麽低。”小娘子不相信地問。
“你管他是瘋了還是開恩,我們快點拿上麻袋去買鹽。”
“對,有多少買多少,就算是十四文錢一斤賣出去,我們也是賺的。”
小兩口歡喜地謀劃著,“把我們的倉庫都填滿,以後再也不去商會那邊買鹽了。”
他們關了店麵,去把家裏的錢掏出來。
藏在老鼠洞裏的,藏在床腳下的,藏在屋簷上的,都掏出來。
他們將錢裹在身上,裹得緊緊的。
他們又去在將家裏麵的麻袋翻出來。
“麻袋不夠啊。該死,平時我該多存點麻袋。”小娘子咒罵自己。
“去將被麵也給帶著,迴來一洗就成。”
“還是夫君有腦子。”
他們還把被子給翻出來用被麵去裝鹽。
養坊裏的掌櫃他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去找東家。
染坊染布需要用到大量的鹽,這鹽貴,染布的成本就貴。
成本貴,布料的價錢就貴,好些染坊因為買不起鹽做不下去。
“十三文的鹽巴,這可不是多得的機會。”
東家當即吩咐家裏的長工、仆人:“大家都將手裏頭的活放下,把木桶的水都倒了,擦幹淨木桶隨我去買鹽。”
“這麽低價的鹽,一定會限購,大家都去排隊,大人去,小孩也跟著去。”
有人將消息傳迴到會館,從各地過來購買鹽的官員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出動。
剛蹲進茅房的甘大人,屎才拉到一半也不拉了,生生憋住,拉上褲子叫上隨從,拿上文書,拿上鹽引子,到官府去。
消息傳到趙炳權等人的耳朵裏,他們都不敢相信。
“林如海瘋了嗎?”
“大夫說他就這兩天的事了。”
“這是他的遺願,他這是要逼死我們哪?”
“居然敢開十三文錢一斤,哪有那麽多鹽給他?”
趙炳權:“他死與我們何幹?”
“立刻讓他們到商會去開會,絕對不能讓這個價格成立。
就算林如海要在死,前做一件好事,也不能直接降到十三文錢。”
很多百姓聽到十三文錢已經紛紛拿著麻袋到府衙來去買鹽。
鹽政司的很害怕,這麽多人過來,勸不迴去。
一旦有人搗亂,這府衙就保不住。
“這會不會引起暴動?”
“我們得要和大人商議一番。”
府尹拍著桌子罵林如海,“這個混蛋居然敢放到十三文錢一斤,他這是找死嗎?”
“大人他本就要死了,怕這是他垂死掙紮。”
“哼,就算他想做好事,也沒那麽容易。”
遺言,臨死前最後的要求,很多人看重這個,但也是親近的人才會看重。
如果林如海讓林黛玉嫁給乞丐,林黛玉都會去嫁,即便不想也會被逼著嫁出去。
但這種事對外人來說,很難做到。
如果是有良心的,也許會答應,做做麵子工作。
遇到沒良心的,就難說了。
眾人將林如海放在院子裏,沒人去管。
眾人在討論降價的事。
“大人既然答應了,那就必須做到,降低一文錢也是降。”
“對,那就降低一文錢。”
林如海心如刀絞,我用死來要挾,你們居然一點心軟都沒有。
居然隻想降低一文錢。
開價十三文是他算過的,即便是十三文,他們也能賺到不少錢。
貪心不足蛇吞象,吃慣了肉的人,哪會再想去吃米糠。
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我不義了。
鹽政司的官員們出來和大家解說:“還沒有那麽多鹽供給大家,大家先迴去吧。
三天後再給大家一個結論。”
百姓們不相信,那些來買鹽的官吏們也不同意。
“韓彪說了隻要林有海答應降價,他就會降價,如今林如海說出了價格,你卻不承認,你這食言的小人。”
“我不管你其他人,我們可是有皇上答應的平價鹽,你先把我的份額給我。”
“我也不要你多,你能給我八成也就夠了。”
官員擦汗。
八成鹽還是十三文錢一斤,這也是損失一大筆錢。
韓彪可不會同意,他心想:“你們愛買不買?”
他嘴上說道:“最終確定競價的價格,三天後宣布。
誰說十三文錢一斤的你就去找誰?”韓彪發脾氣,轉身離開。
現場有很多捕快和守城門的兵卒。
他們也不敢亂來。
百姓們也膽小,既然官府說降價,他們就等在外麵不走,早一點排隊早一點買到便宜的鹽。
林如海被人踢了出來。
韓彪一夥嫌棄他晦氣,於是叫人家的下人將林如海給帶迴去。
出了府衙的門檻,林福對大家說:“我家主子說了,想要十三元錢一斤的鹽,就拿鹽引子到臨海縣去找陳棟。
優先供應各大官府的買辦,至於民間的商隊,半個月後再去吧。”
眾人起來問他,“真的有鹽嗎?”
“你是不是騙我們的?”
“林大人,我們一直都很尊敬你呀。千萬別騙我們。”
林福拱手說道:“大家,各位官員快去吧。
早去早迴你們都在這裏耗了半年時間,難道都不想家嗎?”
既然這裏也要等三天,還不如到那邊去走一遭,也許真的有呢。
“大人,我們會銘記大人的恩德。”
有人先走了,後麵陸續有幾個官員跟著走,但大部分人留在府衙前不走。
下午官府的價格就出來了,也沒降多少,就少了兩文錢而已。
百姓十分失望。
但少一文錢是一文錢,有人買了一些。
他們都沒買多少。
兩天後,突然有個官吏迴到會館,收拾東西準備迴西北老家。
“北邊來的。”西邊來的官員揪住他的手問,“你真的買到鹽了?”
該官員隱蔽地說:“我買了六千斤,他給我十二塊錢一斤。
迴去路子我都想好了,我和甘、寧的,一起租一艘船北上。
先走海運,再沿著黃河迴去。
我先迴去了,諸位告辭。後年見。”
“後年?”
“我將兩年的份額都買夠了。再會。”
眾人一聽這還了得,紛紛叫上奴仆到臨海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