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複州攻略(三)
明末:從渾河血戰開始 作者:凝暮黃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鬆岩,你配合劉1迪的工作,不過1迪負責戰術布置和後續手段,你負責情報探查,你們的工作不可以混雜。”
“大人放心,卑職明白了。”2人1起答道。
“恩,很好。”嚴亦飛是不希望情報機構、參謀機構和作戰指揮職權不清,畢竟分工精細化是現在軍隊的特征之1。
“大人,那伏擊計劃是什麽?本次作戰我軍有多少可用的士兵?”
“我決意,在這條路上尋找1個合適的地點,用新編製的1把總4百餘名步兵擋住並擊潰建奴逃竄的部隊,然後鬆岩率領騎兵千總剩餘1半的兵力,也就是約1百5十名騎兵追擊,力求殲滅敵軍。”
緊接著,嚴亦飛就大略介紹了1下他的想法,尤其是對著幾個隨軍出征的新任參謀軍官說的,因為他知道,在現在的階段,還是有必要引領參謀軍官的思路的:“伏擊點最好離開複州1段距離,我希望看到1群疲憊的建奴和戰馬,然後路上尋找有利地形,他迫使們下馬作戰,我將親自指揮步隊擊潰他們,並迫使他們原路返迴,最後投入鬆岩的馬隊進行無情的追擊。”
“大人確信複州的建奴1定會逃跑?”張文斌此時提出了1個根本性問題。
“我有8成的把握。”
嚴亦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把握,是因為在嚴亦飛穿越後,天啟3年的駐紮遼南的後金兵都是處於神情高度緊張的狀態,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來形容1點也不為過,況且在真實曆史上,張盤確實用疑兵之計,成功的嚇跑了駐守金州的後金軍,他們旅順軍都能做到,換成是名聲更大,戰鬥力也更強的石城軍,自然也有很大機會能夠成功。
“即使如此,咱們想用4百步兵擊潰6、7百騎兵,是不是冒險了1點?”1同隨軍出征,卻1直不太發表自己觀點的監軍郝睿明此時謹慎地提出了意見:“就算能迫使對方下馬也很不容易做到,原路
返迴就是向複州方向走迴頭路,俗話說窮寇莫追,建奴1定會拚死作戰來逃出險境,雖說我石城軍戰力出眾,但恐怕也沒有十足的取勝把握吧。”
必須承認,郝睿明的擔憂是很有1定道理的,不過嚴亦飛既然已經料敵先機到這個地步,戰略上已經可以說是完美無缺了,嚴亦飛知道接下來就都是戰術問題了。
“不錯,郝公公,我們石城軍就是要用4百步兵擊潰7百到8百的敵軍。1迪,這次出戰的是你練的兵,你可有信心麽?”
劉1迪聞言立即站了起來,鏗鏘有力地迴答:“卑職有信心!”
好,郝公公,是這樣的,我們要迫使複州的建奴駐軍不戰而逃,就必須讓他們以為我軍的人數遠多於他們,雖然我們可以讓當地的壯丁加入我軍陣營以壯聲勢,但是建奴肯定也不傻,如果我們放在複州城下的戰兵人數太少,是根本嚇不跑他們的,所以經過我的計算,這4百多步兵加上1百5十多名騎兵,已經是我軍能拿出用於堵截逃敵的最大人數了。”
郝睿明聞言點了點頭,遺憾的說道:“還是我石城軍的規模太小,嚴將軍可要多多努力,咱家哪天也想看看千軍萬馬是1種什麽陣勢。”
“哈哈哈,郝公公放心,我石城軍,會有這麽1天的!”
……
天啟3年4月初2日,石城軍從海路摸到複州附近海域,趁夜偷渡上岸。
上岸後,石城軍兵分兩路,1路由李澤坤率領,直奔複州城下而去,而另1路4百多名戰兵和1百多名騎兵1起出發,趕赴張鬆岩早已挑選好的伏擊地點。
趕到預定地點後,嚴亦飛連續派出探馬偵查,戰兵們則就地開始休息,隨軍的1些輔兵則紛紛開始工作設置路障和壕溝。
張鬆岩挑選的這個地方十分優越,在他報請嚴亦飛批準時,嚴亦飛也對這個地方是讚不絕口。
這伏擊地點西邊是1條頗大的河渠,1
直流入大海之內,河渠那邊十幾裏處,便是複州城。
河渠的右邊不遠處,有1個小小的丘陵,上有1個了望台,當地人稱之為煙墩,墩台高約兩丈6尺,墩牆周長3十4丈,當然,早先駐防此處的明軍守護此處的墩軍早己不知所蹤。
離河渠幾十丈之處。緊挨墩台右側,便有1條蜿蜒的官道,這官道寬約1丈多,不過由於年久失修,道路上麵布滿了年深月久的車轍印痕,顯得頗為凹凸不平。
墩台前麵約十丈的官道上,搭著1座小石橋,用於兩岸交通,不過這處隻是1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河,水也並不深,最深處不過剛過成年人的腰身罷了。
據當地人說,河兩岸原本密密的都是麥田,不過建奴占據此地之後,田地大多荒廢,此時倒是生出了不少雜草,隻在雜草叢中,還東倒西歪的鑽出1些舊時播下的禾苗,如此才能看出此處原本是1處麥田。麥田1直蔓延到烽火台的東側,直到幾裏以外的地方。
小石橋的另1端,立著1塊已經快要傾倒的石碑,碑文內容早已被風化吹蝕的模糊不清,隻有落款處隱約可見“大明正德年立”幾個大字。
在這周邊幾裏,便是這條官道好走,餘者不是凹凸不平的田埂,就是河渠,或許步兵與騎兵可以從荒廢的田地間通行,但要想快速通行,就非要走這條官道不可。
從烽火台沿著官道往永寧監城方向行大約2裏路,沿著官道右側,還有1個小小的屯堡,不過堡內此時自然也早己空無1人。
再怎麽說,該堡堡牆也高達兩丈,放眼周邊村落,隻有這個小堡毀損最不嚴重。
此時,在這個堡內,傳來了嚴亦飛與劉1迪的議論,劉1迪對嚴亦飛道:“大人,這烽火台不錯,連帶上那小河與石橋,憑我4百多戰兵,就最少可以擋住韃子兩千大軍。”
嚴亦飛也點頭道:“這遼東之地1直是我大明防衛的重點地區,光這1個屯堡就是建得如此厚實,隻可惜如此綿密的防線,因為沒有1隻稱職的軍隊駐守,因此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若是我石城軍駐防此堡,如果有糧草,銃彈、子藥充足,便是守上1個月,也是無妨。”
而在此時,在烽火台與石橋的防禦中,劉1迪千總中的把總黃明昊正在與把總中的資深旗隊長張寶福商議接下來的阻擊事宜。
張寶福向黃明昊建議,在1個把總的6個旗隊兵中,其中兩個旗隊兵力布置在橋頭後側,其中1個旗隊的長槍兵,1個旗隊的鳥銃兵。
而在石橋兩翼河邊沿線處,則各布置1個旗隊的長槍兵,以應對可能渡河而來的建奴戰兵,他們則有虎蹲炮以及千總中的幾十名最優秀的散兵魯密銃射手作為支援。
最後餘者兩個旗隊的鳥銃兵,則布置在烽火台以及4周的高地之上,作為遠程火力支援,隨行的還有3門3磅炮。
而在橋頭這邊,則堵上了幾輛輜重兵的獨輪車,每輛獨輪車皆是側立,朝橋的那麵轅條上插上了防護的硬木挨牌,足以抵擋後金兵們射來的利箭。
在戰車前麵直到橋頭那邊,還撒滿1地的鐵蒺藜,銳利的尖刺朝上,每顆都閃著滲人的寒光。
從黃明昊的角度看去,石城軍駐守的這邊的地形,從西邊1直到石橋,兩岸都是頗為陡稍,不易通行。
而東邊的河岸,雖是平緩不少,河水並不豐茂,倒也容易通行,不過岸邊不過7、8丈遠,就是那占據高處的烽火台,以石城軍的強勢鳥銃而言,火力可以遍及周邊百步之內,若是後金兵敢從那邊過河而來,烽火台上以及牆邊的兩個旗隊的鳥銃兵,便會讓那些膽大妄為的後金兵吃不了兜著走。
張寶福是第1批到達石城島的居民,在石城軍建軍之初,便是軍中的5長,參與對幾乎所有對後金兵的惡戰,因此就算以黃明昊把總之位,也要重視張寶福的意見。
況且如此布置,他1點也挑不出毛病來。這樣的陣型,可以最大限度揮石城軍火器的威力,黃明昊當下便欣然同意將此布置報告千總劉1迪。
昨日到達烽火台後,2人便分工合作,由張寶福領兩旗隊兵守橋,黃明昊領兩旗隊兵守烽火台,而沿岸的兩個旗隊則有張寶福在烽火台上的旗語指揮,因此指揮配合起來倒也頗為順暢。
黃明昊此時精神振奮,便精神抖擻地從烽火台內出來,在幾個護衛的協助下,他披好自己的鐵甲,然後再帶上1頂絲質的軟帽,最後再戴上鐵盔。
有了內帽,原本頭上那股冰冷寒意以及堅硬的感覺大大減少,如此頗為舒服。
最後黃明昊又穿上披風,戴好手套,這1身倒甚是威武。
他雙拳猛地向下1抖,威風8麵地掃視了自己身旁4個護衛1眼:小子們,準備好沒有?”
4個護衛個個挺胸抬頭,齊聲大吼:“
準備好了,把總大人!”
“大人放心,卑職明白了。”2人1起答道。
“恩,很好。”嚴亦飛是不希望情報機構、參謀機構和作戰指揮職權不清,畢竟分工精細化是現在軍隊的特征之1。
“大人,那伏擊計劃是什麽?本次作戰我軍有多少可用的士兵?”
“我決意,在這條路上尋找1個合適的地點,用新編製的1把總4百餘名步兵擋住並擊潰建奴逃竄的部隊,然後鬆岩率領騎兵千總剩餘1半的兵力,也就是約1百5十名騎兵追擊,力求殲滅敵軍。”
緊接著,嚴亦飛就大略介紹了1下他的想法,尤其是對著幾個隨軍出征的新任參謀軍官說的,因為他知道,在現在的階段,還是有必要引領參謀軍官的思路的:“伏擊點最好離開複州1段距離,我希望看到1群疲憊的建奴和戰馬,然後路上尋找有利地形,他迫使們下馬作戰,我將親自指揮步隊擊潰他們,並迫使他們原路返迴,最後投入鬆岩的馬隊進行無情的追擊。”
“大人確信複州的建奴1定會逃跑?”張文斌此時提出了1個根本性問題。
“我有8成的把握。”
嚴亦飛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把握,是因為在嚴亦飛穿越後,天啟3年的駐紮遼南的後金兵都是處於神情高度緊張的狀態,用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來形容1點也不為過,況且在真實曆史上,張盤確實用疑兵之計,成功的嚇跑了駐守金州的後金軍,他們旅順軍都能做到,換成是名聲更大,戰鬥力也更強的石城軍,自然也有很大機會能夠成功。
“即使如此,咱們想用4百步兵擊潰6、7百騎兵,是不是冒險了1點?”1同隨軍出征,卻1直不太發表自己觀點的監軍郝睿明此時謹慎地提出了意見:“就算能迫使對方下馬也很不容易做到,原路
返迴就是向複州方向走迴頭路,俗話說窮寇莫追,建奴1定會拚死作戰來逃出險境,雖說我石城軍戰力出眾,但恐怕也沒有十足的取勝把握吧。”
必須承認,郝睿明的擔憂是很有1定道理的,不過嚴亦飛既然已經料敵先機到這個地步,戰略上已經可以說是完美無缺了,嚴亦飛知道接下來就都是戰術問題了。
“不錯,郝公公,我們石城軍就是要用4百步兵擊潰7百到8百的敵軍。1迪,這次出戰的是你練的兵,你可有信心麽?”
劉1迪聞言立即站了起來,鏗鏘有力地迴答:“卑職有信心!”
好,郝公公,是這樣的,我們要迫使複州的建奴駐軍不戰而逃,就必須讓他們以為我軍的人數遠多於他們,雖然我們可以讓當地的壯丁加入我軍陣營以壯聲勢,但是建奴肯定也不傻,如果我們放在複州城下的戰兵人數太少,是根本嚇不跑他們的,所以經過我的計算,這4百多步兵加上1百5十多名騎兵,已經是我軍能拿出用於堵截逃敵的最大人數了。”
郝睿明聞言點了點頭,遺憾的說道:“還是我石城軍的規模太小,嚴將軍可要多多努力,咱家哪天也想看看千軍萬馬是1種什麽陣勢。”
“哈哈哈,郝公公放心,我石城軍,會有這麽1天的!”
……
天啟3年4月初2日,石城軍從海路摸到複州附近海域,趁夜偷渡上岸。
上岸後,石城軍兵分兩路,1路由李澤坤率領,直奔複州城下而去,而另1路4百多名戰兵和1百多名騎兵1起出發,趕赴張鬆岩早已挑選好的伏擊地點。
趕到預定地點後,嚴亦飛連續派出探馬偵查,戰兵們則就地開始休息,隨軍的1些輔兵則紛紛開始工作設置路障和壕溝。
張鬆岩挑選的這個地方十分優越,在他報請嚴亦飛批準時,嚴亦飛也對這個地方是讚不絕口。
這伏擊地點西邊是1條頗大的河渠,1
直流入大海之內,河渠那邊十幾裏處,便是複州城。
河渠的右邊不遠處,有1個小小的丘陵,上有1個了望台,當地人稱之為煙墩,墩台高約兩丈6尺,墩牆周長3十4丈,當然,早先駐防此處的明軍守護此處的墩軍早己不知所蹤。
離河渠幾十丈之處。緊挨墩台右側,便有1條蜿蜒的官道,這官道寬約1丈多,不過由於年久失修,道路上麵布滿了年深月久的車轍印痕,顯得頗為凹凸不平。
墩台前麵約十丈的官道上,搭著1座小石橋,用於兩岸交通,不過這處隻是1條名不見經傳的小河,水也並不深,最深處不過剛過成年人的腰身罷了。
據當地人說,河兩岸原本密密的都是麥田,不過建奴占據此地之後,田地大多荒廢,此時倒是生出了不少雜草,隻在雜草叢中,還東倒西歪的鑽出1些舊時播下的禾苗,如此才能看出此處原本是1處麥田。麥田1直蔓延到烽火台的東側,直到幾裏以外的地方。
小石橋的另1端,立著1塊已經快要傾倒的石碑,碑文內容早已被風化吹蝕的模糊不清,隻有落款處隱約可見“大明正德年立”幾個大字。
在這周邊幾裏,便是這條官道好走,餘者不是凹凸不平的田埂,就是河渠,或許步兵與騎兵可以從荒廢的田地間通行,但要想快速通行,就非要走這條官道不可。
從烽火台沿著官道往永寧監城方向行大約2裏路,沿著官道右側,還有1個小小的屯堡,不過堡內此時自然也早己空無1人。
再怎麽說,該堡堡牆也高達兩丈,放眼周邊村落,隻有這個小堡毀損最不嚴重。
此時,在這個堡內,傳來了嚴亦飛與劉1迪的議論,劉1迪對嚴亦飛道:“大人,這烽火台不錯,連帶上那小河與石橋,憑我4百多戰兵,就最少可以擋住韃子兩千大軍。”
嚴亦飛也點頭道:“這遼東之地1直是我大明防衛的重點地區,光這1個屯堡就是建得如此厚實,隻可惜如此綿密的防線,因為沒有1隻稱職的軍隊駐守,因此並沒有發揮太大的作用,但若是我石城軍駐防此堡,如果有糧草,銃彈、子藥充足,便是守上1個月,也是無妨。”
而在此時,在烽火台與石橋的防禦中,劉1迪千總中的把總黃明昊正在與把總中的資深旗隊長張寶福商議接下來的阻擊事宜。
張寶福向黃明昊建議,在1個把總的6個旗隊兵中,其中兩個旗隊兵力布置在橋頭後側,其中1個旗隊的長槍兵,1個旗隊的鳥銃兵。
而在石橋兩翼河邊沿線處,則各布置1個旗隊的長槍兵,以應對可能渡河而來的建奴戰兵,他們則有虎蹲炮以及千總中的幾十名最優秀的散兵魯密銃射手作為支援。
最後餘者兩個旗隊的鳥銃兵,則布置在烽火台以及4周的高地之上,作為遠程火力支援,隨行的還有3門3磅炮。
而在橋頭這邊,則堵上了幾輛輜重兵的獨輪車,每輛獨輪車皆是側立,朝橋的那麵轅條上插上了防護的硬木挨牌,足以抵擋後金兵們射來的利箭。
在戰車前麵直到橋頭那邊,還撒滿1地的鐵蒺藜,銳利的尖刺朝上,每顆都閃著滲人的寒光。
從黃明昊的角度看去,石城軍駐守的這邊的地形,從西邊1直到石橋,兩岸都是頗為陡稍,不易通行。
而東邊的河岸,雖是平緩不少,河水並不豐茂,倒也容易通行,不過岸邊不過7、8丈遠,就是那占據高處的烽火台,以石城軍的強勢鳥銃而言,火力可以遍及周邊百步之內,若是後金兵敢從那邊過河而來,烽火台上以及牆邊的兩個旗隊的鳥銃兵,便會讓那些膽大妄為的後金兵吃不了兜著走。
張寶福是第1批到達石城島的居民,在石城軍建軍之初,便是軍中的5長,參與對幾乎所有對後金兵的惡戰,因此就算以黃明昊把總之位,也要重視張寶福的意見。
況且如此布置,他1點也挑不出毛病來。這樣的陣型,可以最大限度揮石城軍火器的威力,黃明昊當下便欣然同意將此布置報告千總劉1迪。
昨日到達烽火台後,2人便分工合作,由張寶福領兩旗隊兵守橋,黃明昊領兩旗隊兵守烽火台,而沿岸的兩個旗隊則有張寶福在烽火台上的旗語指揮,因此指揮配合起來倒也頗為順暢。
黃明昊此時精神振奮,便精神抖擻地從烽火台內出來,在幾個護衛的協助下,他披好自己的鐵甲,然後再帶上1頂絲質的軟帽,最後再戴上鐵盔。
有了內帽,原本頭上那股冰冷寒意以及堅硬的感覺大大減少,如此頗為舒服。
最後黃明昊又穿上披風,戴好手套,這1身倒甚是威武。
他雙拳猛地向下1抖,威風8麵地掃視了自己身旁4個護衛1眼:小子們,準備好沒有?”
4個護衛個個挺胸抬頭,齊聲大吼:“
準備好了,把總大人!”